傅仁宇

《審視瑤函》~ 卷一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4)

1. 開導之後宜補論

夫目之有血,為養目之源,充和則有發生長養之功,而目不病,少有虧滯,目病生矣。猶水為生物之澤,雨露中和,則滋生之得宜,而草木秀,亢旱淫潦,則草木壞矣。皆一氣之失中使然也。

是故天之正氣不和,則陰陽偏盛,旱潦乘之,水之盈虧不一,物之秀槁不齊,雨暘失時,而為物之害也,譬之山崩水湧,滂沛妄行,不循河道而流,不得已而疏塞決堤,以泄其氾濫,使無淹溢害物之患。人之六氣不和,水火乖違,淫亢乘之,血之衰旺不一,氣之升降不齊,榮衛失調,而為人害也。

蓋由其陰虛火盛,炎熾錯亂,不遵經絡而來,鬱滯不能通暢,不得已而開滯導郁,以泄其瘀,使無脹潰損目之害,其理與戰法同。而開導之要穴有六,謂迎香、內脾、上星、耳際、左右太陽穴也。

內脾:乃破賊正隊之前鋒也,其功雖遲,漸可收而平順,兩太陽,擊其左右翼也,其功次之;上星:絕其糧道也;迎香:攻賊之巢穴也,成功雖速,乘險而徵也;耳際:乃擊其遊騎耳,道遠功卑,智者所不取此六穴者,皆拯危之良術,挫敵之要機,與其閉門捉賊,不若開門待去之一法也。

夫盜人豈所欲遇乎?倘不幸而遇之,若盜寡而勢弱,我強而勢盛,賊成擒矣。設或群盜猖獗,又不若開門逐之為愈也。資財雖損,竭力經營,猶可補其損也。若一閉門,必有激變焚殺之勢。目人豈所欲患乎?倘不幸而患之,病淺而邪不勝者,攻其內而邪自退,目自明矣。若六陽熾盛,不若開導以通之,則膏液雖損,隨以藥補之,猶無損也。

不然,火邪瘀滯之極,目必有潰爛枯凸之害。雖然,但開導之一法,其中有利害二者存焉。有大功於目,而人不知,有隱禍於目,而人亦不知。若論其摧鋒挫銳,拯禍勘亂,則其功之大者也。至於耗液傷膏,弱光華而損滋生,又其禍之隱者也。醫人若能識病之輕重,察病之虛實,宜開導而開導之,既導之後,隨即補之,使病目者,氣血無傷害之弊,庶可稱通權達變之良醫矣。

白話文:

眼睛裡有血液,是滋養眼睛的根本,血液充足協調,眼睛就能正常生長發育,不會生病;如果血液稍有不足或運行不暢,眼睛就會生病。這就像水是萬物生長的滋潤之源,雨水和露水調和適當,萬物就能茁壯生長;如果過於乾旱或雨水過多,草木就會枯萎。這些都是因為氣失調所導致的。

所以,自然的正常之氣不協調,就會導致陰陽偏盛,旱災或水災就會隨之而來,水的盈虧不穩定,萬物的生長就參差不齊,雨水和晴天失調,就會對萬物造成損害。這就像山崩、洪水爆發一樣,水流奔騰洶湧,不循河道而流,不得已只好疏通河道、開閘洩洪,以排除氾濫成災的禍患。人體的六氣不調,水火不協調,過盛或不足的情況就會隨之而來,血液的衰弱或旺盛不穩定,氣的升降不平衡,營養和防禦功能失調,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害。

大概是因為陰虛導致火旺,火勢熾烈且紊亂,不按照經絡運行,鬱積停滯不能暢通,不得已才要疏通氣滯,引導鬱結,以排除瘀積,使眼睛沒有腫脹潰爛的損害,這個道理和用兵作戰是相同的。而疏通氣滯的要穴有六個,分別是迎香穴、內脾穴、上星穴、耳際穴、左右太陽穴。

內脾穴:是破除邪氣的主要部隊的先鋒,它的作用雖然慢,但可以逐漸達到平和順暢的效果;左右太陽穴:是攻打敵軍左右兩翼的部隊,它的作用次之;上星穴:是斷絕敵軍糧道的要地;迎香穴:是直接攻打敵軍老巢的地方,雖然見效快,但屬於冒險的行動;耳際穴:是攻擊敵軍遊兵散卒的地方,路途遙遠,效果不大,智者不會選擇。這六個穴位,都是拯救危急情況的良方,挫敗敵人的關鍵所在,與其關門捉賊,不如開門放賊走的方法。

難道有人希望遇到強盜嗎?如果萬一不幸遇到,如果盜賊人少勢弱,而我方人多勢強,就能把盜賊抓獲。如果盜賊成群結隊、猖狂肆虐,不如開門驅趕他們走,這樣更好。即使財物有所損失,只要竭力經營,還可以彌補損失。如果關起門來,必定會激起盜賊的焚燒殺戮。難道有人希望眼睛生病嗎?如果萬一不幸患病,病情較輕,邪氣不能戰勝正氣,那麼攻其內部,邪氣自然消退,眼睛自然明亮。如果六陽邪氣旺盛,不如疏通經絡使之暢通,雖然會耗損一些精華,但可以隨後用藥物補充,仍然沒有損害。

否則,火邪淤積到極點,眼睛必定會有潰爛或眼球外突的損害。雖然這樣,但疏通經絡的方法,其中有利弊兩個方面。有對眼睛有很大的功效,但人們卻不知道;有隱藏的禍患,人們也不知道。如果論起它摧毀邪氣鋒芒、挫敗銳氣、拯救禍患、平息亂象的功效,那是很大的。至於耗損精液、損傷精華、削弱光澤、損害滋養的功能,又是其隱藏的禍患。醫生如果能夠了解病情的輕重,辨別病症的虛實,應該疏通經絡的時候就疏通經絡,疏通之後,立即給予補益,使患病的人,氣血沒有損傷的弊端,才能稱得上是通曉權變的好醫生。

2. 眼不醫必瞎辯論

世俗俚言,有眼不醫不瞎之說,而愚人往往信之,蒙其害者亦多矣。夫神農嘗百藥,慮生民之病夭,華佗立眼科,憂後世之盲瞽,有是病必有是藥,藥而猶難於即愈,未有不藥而愈者也。

夫人疾病,皆由不能愛養真元,及至斫喪之後,邪氣乘虛而入,一旦疾發,而又不能調治,反惑於愚人之言,豈愛身之人哉?譬如火發而不急救,委之於數者,夫不救有不盡焚者乎!救之少遲,僅免其半,倘不救未有全不焚者。患目者,治之少遲,即醫治雖無全功,亦可以免枯凸之害,豈有不醫不瞎之理乎?發此言者,皆系愚人之疾,陷於沉疴之地,其立心也不仁。聽此言者,亦謂愚而不智甚矣。

蓋眼不醫不瞎者,乃眼不醫必瞎也。「不必」二字,音語相近之誤。且目為竅至高,火性上炎,最易從竅而出,脈道幽深,經絡微細,少犯禁戒,則必患之。且今人能知保護者少,損耗者多,是目之感病最易,而治之則難。故深言警惕之曰:眼不醫必瞎。必之一字意最重,實欲使人防微杜漸之意也。

謂人目病若不早醫,病必日深,而眼必瞎矣。此理之最易明,智者不待辨而自知也。其曰不醫不瞎者,愚人之妄言也。安可聽諸!

白話文:

俗語說:「有眼睛不醫治也不會瞎」,很多愚笨的人常常相信這句話,因此受害的人也很多。神農氏親自嘗試各種藥草,是為了擔心百姓生病早夭;華佗設立眼科,是為了憂慮後代失明。既然有疾病,就一定有藥可以治療,即使吃藥都難以立刻痊癒,哪有不吃藥病會自己好的道理?

人之所以會生病,都是因為不能好好愛惜保養身體的元氣,等到元氣損耗之後,邪氣就會趁虛而入。一旦發病,又不能好好治療,反而被愚笨的人說的話迷惑,這難道是愛惜自己身體的人會做的事嗎?就像火災發生如果不趕快搶救,放任它蔓延,難道不會被燒光嗎?即使稍微晚一點救,也只能保住一半,如果不救,一定會全部燒光。眼睛生病也是一樣,如果稍微晚一點治療,即使治療效果不能完全恢復,也可以避免眼睛枯萎突出等嚴重的後果,怎麼會有不醫治眼睛就不會瞎的道理呢?說出「有眼睛不醫治也不會瞎」這種話的人,都是生病很久的愚人,已經陷於很嚴重的疾病之中,他們的居心實在不仁。聽信這種話的人,也實在是愚笨而且沒有智慧。

所謂「眼睛不醫治也不會瞎」,其實是「眼睛不醫治一定會瞎」,「不必」這兩個字是發音相近造成的錯誤。「眼睛」是人體最上面的孔竅,火的特性是向上燃燒,最容易從孔竅發散出來。眼睛的脈絡深奧,經絡細微,稍微違反禁忌,就一定會生病。而且現在的人懂得保護眼睛的很少,損耗眼睛的反而很多,所以眼睛最容易生病,而且治療也比較困難。所以鄭重告誡大家:「眼睛不醫治一定會瞎。」「必」這個字的意思非常重要,其實是想要讓大家防患於未然。

意思是說,人的眼睛如果生病不早點治療,病情一定會越來越嚴重,眼睛一定會瞎掉。這個道理非常容易明白,有智慧的人不用多說也能自己明白。那些說「不醫治也不會瞎」的人,是愚笨的人說的妄言,怎麼可以聽信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