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審視瑤函》~ 卷六 (11)
卷六 (11)
1. 時復症
蒼朮(米泔水浸一宿焙炒二錢),細辛,牛蒡子(炒),大黃(煨),川芎,防風,白蒺藜(炒去刺),梔仁(炒),黃芩,菊花,蔓荊子,甘草(炙),木賊,玄參(各七分),草決明(炒一錢)
上銼劑。白水二鍾。加酒一小杯。煎至八分。去滓。臨睡溫服。
腫痛赤脈從外走內。少陽病者。服:
退云丸(治一切翳膜內外等障。昏無光者。)
荊芥穗,蛇蛻,密蒙花(各二錢此三味同甘草焙乾揀去甘草不用),川芎,當歸身(各一兩半),枳實,蘇薄荷(不見火),犀角(銼末酒蒸),川楝子,蟬蛻(去頭足洗),家菊花(各五錢),生地(酒洗焙乾),白蒺藜(炒去刺),羌活,地骨皮(炒各三錢),蔞仁(生用六錢),木賊草(去節二兩童便浸一宿焙乾)
上為細末。煉蜜為丸。每一兩重。分作十丸。米泔湯調服。日進二三丸。俱食後服。婦人用當歸湯化下。有氣者廣木香湯化下。使之在人。消息活變。
天王補心丹(治心血不足。神志不寧。津液枯竭。健忘怔忡。大便不利。口舌生瘡。不眠。致目疾久而不愈等症。能清三焦。化痰涎。去煩熱。除驚悸。療咽乾。養育心神。)
當歸身(酒洗),天冬(去心),柏子仁(炒),麥冬(去心),酸棗仁(炒各二兩),丹參(微炒),揀人參(去蘆),玄參(微炒),白茯苓,遠志(去心炒),遼五味(烘乾),桔梗(各五錢),生地黃(酒洗四兩),辰砂(五錢研細為衣)
上為細末。煉蜜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空心每服三錢。白滾湯送下。或龍眼湯俱佳。忌胡荽、大蒜、蘿蔔、魚腥、燒酒。
心者。神明之官也。憂愁思慮則傷心。神明受傷。則主不明。而十二官危。故健忘怔忡。心主血。血燥則津枯。故大便不利。舌為心之外候。心火炎上。故口舌生瘡。是丸以生地為君者。取其下入足少陰。以滋水主。水盛可以伏火。況地黃為血分要藥。又能入手少陰也。棗仁、遠志、柏仁。
養心神者也。當歸、丹參、玄參。生心血者也。二冬助其津液。五味收其耗散。參苓補其氣虛。以桔梗為使者。欲載諸藥入心。不使之速下也。目病日久不瘥。以致虛甚。可間服後加味地黃丸並進。
加味六味地黃丸(滋陰。固精。明目。不寒不熱。平和之劑。久服延年。)
懷生地(酒製八兩),茯苓(乳拌曬乾),山萸肉(酒洗焙乾),山藥(各四兩),牡丹皮(酒洗炒),澤瀉(各三兩),枸杞子(焙乾),菊花(各六兩),遼五味(焙二兩半),蒺藜(炒去刺五兩)
除地黃膏另入。余為細末。煉蜜為丸。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四錢。空心淡鹽湯送下。虛甚者地黃丸內再加紫河車一具。酒洗極淨。瓷罐內酒水煮爛。搗如泥。或焙乾為末入丸。臨晚睡服天王補心丹。二方朝夕並服。久久自效。今之治目多補腎。不知補心。然心者君火也。
白話文:
[時復症]
將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後焙炒,二錢)、細辛、牛蒡子(炒過)、大黃(煨過)、川芎、防風、白蒺藜(炒過並去除刺)、梔子仁(炒過)、黃芩、菊花、蔓荊子、甘草(炙過)、木賊、玄參(各七分)、草決明(炒過,一錢)這些藥材一起切碎。
用兩碗白水,加入一小杯酒,煎煮至剩八分,去除藥渣。睡前溫服。
如果腫痛和紅筋從外向內蔓延,屬於少陽病,可以服用:
退翳丸(治療各種內外眼翳和視力模糊,看不清東西的症狀)
荊芥穗、蛇蛻、密蒙花(各二錢,這三味藥與甘草一起焙乾,然後揀去甘草不用),川芎、當歸身(各一兩半),枳實、蘇薄荷(不要見火),犀角(磨成粉末,用酒蒸),川楝子、蟬蛻(去除頭和足,洗淨),家菊花(各五錢),生地(用酒洗過焙乾),白蒺藜(炒過並去除刺)、羌活、地骨皮(炒過各三錢),蔞仁(生用,六錢),木賊草(去除節,二兩,用童子尿浸泡一晚後焙乾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的蜂蜜做成藥丸,每顆丸藥重一兩,分成十丸。用米泔水調服,每日服用二到三丸,都在飯後服用。婦女用當歸湯送服,有氣滯的用廣木香湯送服。要根據病人的情況靈活變通。
天王補心丹(治療心血不足、精神不安、津液枯竭、健忘、心悸、大便不通暢、口舌生瘡、失眠等症狀,這些症狀可能導致眼疾久治不愈。此藥能清熱三焦、化解痰涎、去除煩熱、消除驚悸、治療咽喉乾燥、滋養心神)
當歸身(用酒洗過)、天冬(去除心)、柏子仁(炒過)、麥冬(去除心)、酸棗仁(炒過,各二兩),丹參(稍微炒過)、揀選的人參(去除蘆頭)、玄參(稍微炒過)、白茯苓、遠志(去除心,炒過)、遼五味子(烘乾)、桔梗(各五錢),生地黃(用酒洗過,四兩),辰砂(五錢,研成細末做藥丸的外衣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的蜂蜜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一樣大小。空腹時每次服用三錢,用白開水送服。或者用龍眼湯送服也可以。忌食香菜、大蒜、蘿蔔、魚腥、白酒。
心是精神活動的主宰,如果憂愁思慮過多就會傷害心,精神受損,就導致心神不能正常運作,十二官都會受到威脅。因此會出現健忘、心悸等症狀。心主血,血枯燥就會導致津液枯竭,所以會大便不通暢。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,心火上炎,所以會口舌生瘡。此藥用生地黃做主要藥材,是因為它可以進入足少陰經,滋養腎水,腎水充足就能抑制心火。而且生地黃是血分的重要藥物,也能進入手少陰經。酸棗仁、遠志、柏子仁是滋養心神的。當歸、丹參、玄參是滋養心血的。天冬和麥冬幫助產生津液,五味子收斂耗散的氣。人參和茯苓是補氣的。用桔梗作為引導藥,目的是要引導藥力進入心臟,不讓藥力過快下降。眼疾久治不癒,導致身體虛弱,可以間隔服用此藥後,再服用加味地黃丸一起進補。
加味六味地黃丸(滋陰、固精、明目,藥性平和,不寒不熱,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)
懷生地(用酒炮製,八兩),茯苓(用乳汁拌過曬乾),山茱萸(用酒洗過焙乾),山藥(各四兩),牡丹皮(用酒洗過炒),澤瀉(各三兩),枸杞子(焙乾),菊花(各六兩),遼五味子(焙乾,二兩半),蒺藜(炒過並去除刺,五兩)。
除了地黃膏另外加入,其他藥材都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的蜂蜜做成藥丸,像桐子一樣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到四錢,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。如果身體非常虛弱,可以在地黃丸中再加入紫河車一具,用酒洗淨後,放入瓷罐中用酒和水煮爛,搗成泥狀,或者焙乾研成細末加入藥丸中。晚上睡前服用天王補心丹。兩個藥方早晚一起服用,時間久了自然會見效。現在治療眼疾大多補腎,卻不知道也要補心。其實心是君火(心屬火),所以也應該補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