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審視瑤函》~ 卷六 (9)
卷六 (9)
1. 物損真睛症
物損真睛症。傷之在目輪。白黃兩般病。黃急白遲行。若然傷得重。損壞及瞳神。縱然醫得速。終必欠光明。此症謂目被物觸打。迫在風輪之急者。故曰物損真睛。有黃白二色。黃者害速。白者害遲。若尖細之物觸傷者。淺小可治。若粗礪之物。傷大而深。內損神膏者。雖愈亦有痕跡。
若觸之破珠。為害已甚。縱然急治。瞳神雖在。亦難免欹側之患。物雖尖小而傷深。膏破者。亦有細細黑顆。如蟹睛而出。愈後有疤。每見耘苗之人。竹木匠輩。往往誤觸竹絲木屑苗葉。在風輪而病者。若飛流之物撞入。而致破風輪者。必致清黃出。狀若稠痰。白脂凝在風輪。
欲流不流。此是傷破神珠外邊氣分之精膏也。不可誤認為障。若神昏者。瞳神有大小欹側之患。久而失治。目必枯凸。大凡此症不論大小黃白。但有流淚赤障等病者。急而有變。珠痛頭疼者。尤急也。宜服:
加味四物湯(治打損眼目)
白芍藥,川芎,當歸身,荊芥,熟地黃,防風(各等分)
上㕮咀為劑。白水二鍾。煎熟去滓。再入生地黃搗汁少許溫服。外又再以生地黃一兩。杏仁二十粒。泡去皮尖。研為細末。用水調稠。綿紙攤藥。敷在眼上令乾。
局方黑神散
熟地黃,蒲黃,歸尾,乾薑(炮),赤芍藥,肉桂,甘草梢(各等分)
上為細末。量病之輕重大小。以童便生地黃汁。相和多寡調服。
經效散(治眼因撞刺生翳。疼痛無時。經久不安。覆被物之所擊。兼為風熱所攻。轉加痛楚。不能睜開見物等症。)
柴胡(一兩),犀角(銼末三錢),赤芍藥,當歸尾,大黃(各五錢),連翹,甘草梢(各二錢五分)
上為末。每服二三錢。白水二鍾煎。食遠服。
一綠散(治打撲傷損。眼胞赤腫疼痛。)
芙蓉葉,生地黃(各等分)
上二味。共搗爛。敷眼胞上。或為末。以雞蛋清調勻敷亦可。
白話文:
物體撞傷眼睛
這是指眼睛被東西撞擊造成的傷害,傷在眼白(鞏膜)的地方。這種傷害有兩種表現,一種是眼白變黃,另一種是變白。變黃的情況會很快惡化,變白的情況則比較慢。如果傷勢嚴重,可能會傷到瞳孔,即使馬上治療,視力也會受到影響。
這種情況通常是眼睛被物體撞擊或打到,而且是比較靠近眼白的地方,所以稱為物體撞傷真睛。變黃表示傷勢比較嚴重,惡化較快;變白則表示傷勢較輕,惡化較慢。如果是尖銳細小的東西造成的傷害,而且傷勢不深,比較容易治療。但如果是粗糙堅硬的東西造成傷害,傷口又大又深,甚至傷到眼睛內部的組織,即使治療後也會留下疤痕。
如果撞擊導致眼球破裂,情況會非常危險,即使馬上治療,瞳孔雖然還在,也可能會歪斜。如果撞傷的物體雖然小但傷得很深,傷到眼內組織,可能會出現像蟹眼一樣的細小黑色顆粒。痊癒後也會留下疤痕。常常看到農夫、木工等職業的人,不小心被竹絲、木屑或植物的葉子等東西傷到眼白,導致這種疾病。如果是被快速飛來的東西撞擊,導致眼白破裂,會流出像濃痰一樣的黃色液體,或是有白色的油脂凝結在眼白上,好像要流出來卻又流不出來,這表示眼球外面的組織受傷了。不要誤認為是眼翳。如果患者意識模糊不清,瞳孔會出現大小不一或歪斜的情況。如果拖延治療,眼睛會乾枯突出。
總之,無論傷勢是輕是重,眼白變黃或變白,只要出現流淚、眼白變紅等症狀,情況就會快速惡化,特別是眼睛疼痛、頭痛時,更需要立刻治療。建議服用以下藥方:
加味四物湯(治療撞傷眼睛):
白芍藥、川芎、當歸身、荊芥、熟地黃、防風(各等份)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去除藥渣後,再加入少量新鮮生地黃汁溫服。外敷藥膏,取一兩生地黃和二十粒去皮尖的杏仁,搗成細末,加水調成糊狀,塗在綿紙上敷於眼睛,待乾燥。
局方黑神散:
熟地黃、蒲黃、當歸尾、炮薑、赤芍藥、肉桂、甘草梢(各等份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根據病情輕重,用童子尿或新鮮生地黃汁調服。
經效散(治療眼睛因撞擊或刺傷導致翳障、持續疼痛,無法睜眼看東西等症狀):
柴胡(一兩)、犀角(磨成粉三錢)、赤芍藥、當歸尾、大黃(各五錢)、連翹、甘草梢(各二錢五分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三錢,用水煎服。
一綠散(治療撞傷導致眼皮紅腫疼痛):
芙蓉葉、生地黃(各等份)。
將以上兩種藥材搗爛敷於眼皮,或是磨成粉末,用雞蛋清調勻敷用。
2. 眯目飛揚症
眯目多因出路行。風吹砂土入人睛。頻擦頻拭風輪竅。氣滯神珠膏血凝。昏昏目不爽。漸漸病生成。此症因風吹砂土入目。頻多揩擦。以致血氣凝滯而為病也。初起磊澀赤脈。次後淚出。急澀漸重。結為障翳。然有輕重赤白。亦因人之戒觸所致。當驗形症。別經絡。因其形症而治其本末也。
經效四法
孫真人治眯目。鹽與豉置於水中浸之。視水。其物立出。
千金治稻麥芒入眼。以新布覆眼內。將躋螬從布上摩之。其芒自著布上。
山居物落眼中。用新筆蘸水激出。
又方。用上好徽墨。研濃點之。立出。
白話文:
瞇目飛揚症,多半是因為眼睛接觸到外物所引起。風吹沙土進入眼睛,頻繁地揉搓擦拭眼角,導致氣血運行不順暢,使眼部的精華和血液凝結。眼睛因此感到昏沉不清爽,逐漸形成疾病。這種病症是因為風吹沙土進入眼睛,又頻繁地揉擦,以致血氣凝滯而造成的。初期會感覺眼睛澀痛、出現紅血絲,之後會開始流淚,澀痛感會逐漸加重,最後可能會結成眼翳(眼睛上的障礙物)。然而,眼翳的輕重、紅白色澤也會因為個人對觸摸揉擦的克制程度而有所不同。應當仔細檢查症狀,分辨是哪個經絡的問題,根據其症狀來治療根本原因和末梢症狀。
經驗有效的四種方法
孫思邈治療眯目(異物入眼)的方法:將鹽和豆豉放在水中浸泡,眼睛看著水,異物就會自己出來。
《千金方》治療稻麥芒刺入眼睛的方法:用新布覆蓋眼內,將躋螬(一種蟲子)在布上摩擦,麥芒就會自己附著在布上。
住在山區,異物掉入眼睛:用新的毛筆沾水,刺激眼睛,就能將異物激出。
另外一個方法:用上好的徽墨,磨濃後點入眼睛,異物就會立即出來。
3. 飛絲入目症
偶被遊絲入目。皆緣沒意隄防。模糊眸子淚如湯。澀急壅瘀腫脹。那更羞明怕熱。頭疼珠痛難當。金蠶老鸛定珠傷。惡毒無如這樣。
此症謂風揚遊絲。偶然撞入目中而病痛也。即今人呼為天絲打眼。若野蠶蜘蛛等蟲之絲。其患尚遲。若金蠶老鸛絲。當日不出。三日必珠裂破碎。今人但患客風暴熱。天行赤熱。痛如針刺。一應火實之症。便呼天絲入目。殊不知飛絲入目。及人自知者。但迴避不及。不意中被其入也。
入目之時。亦自知之。倏然而痛。眼澀難開。又非木偶人。豈有不知。今之愚人。不度理之有無。但以己意謬呼人疾。失之甚矣。
經效三法
丹溪治飛絲入眼。紅腫如眯。痛澀不開。兩鼻流清涕。用金墨濃磨。以新筆塗之入目中。閉目少時。以手張開。其絲自成一塊。著在眼白上。用新筆輕輕拭出則愈。如不盡。再塗。此法神效。
治飛絲入眼。用柘樹漿點之。用綿裹箸頭。蘸水入目內。繳拭涎毒。
又方。飛絲入目。以火麻子一合。搗碎。井花水調一碗浸攪。卻將舌浸水中。涎沫自出。立效。
白話文:
飛絲入目症
有時眼睛會被飄來的絲狀物跑進去,這都是因為沒有注意防範。眼睛會模糊不清,眼淚像熱湯一樣流個不停,感到又澀又急,像是被堵住一樣腫脹起來。更嚴重的是會畏光怕熱,頭痛眼珠也痛得難受。如果是金蠶或是老鸛的絲跑進眼睛,那更是會傷到眼珠。這種情況非常糟糕。
這種病症是因為風吹起飄浮的絲狀物,偶然撞入眼睛而引起的。就像現在人說的天絲打眼。如果是野蠶或蜘蛛等蟲的絲,症狀還比較慢才出現;但如果是金蠶或老鸛的絲,當天不處理,三天內一定會導致眼珠破裂。現在的人只要遇到眼睛紅腫發熱,像是天行赤熱,痛如針刺的火熱症狀,就說是天絲入眼,其實是搞錯了。真正飛絲入眼,自己會感覺到,只是來不及躲避,不小心讓它跑進去了。
絲跑進眼睛時,自己也會知道,會突然感到疼痛,眼睛澀痛難以睜開。又不是木頭人,怎麼會不知道呢?現在的愚昧之人,不考慮道理,就憑自己的想法亂說別人的病,真是太離譜了。
《經效三法》
朱丹溪治療飛絲入眼的方法是:眼睛紅腫像瞇起來一樣,疼痛難以睜開,兩邊鼻孔流清涕。他用濃墨磨好,用新毛筆蘸墨塗進眼睛裡,閉上眼睛稍等一下,然後用手撐開眼睛,那絲就會自己變成一塊,黏在眼白上。再用新毛筆輕輕擦拭出來就好了。如果沒擦乾淨,再塗一次。這個方法非常有效。
治療飛絲入眼,可以用柘樹的汁液點眼。也可以用棉花裹住筷子頭,蘸水伸進眼睛裡,擦拭掉毒液。
還有一個方法是,飛絲入眼,用一合火麻子搗碎,用井水調成一碗,浸泡攪拌,然後將舌頭浸在水中,口水自然流出,這樣馬上就能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