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銀海精微》~ 卷下 (12)
卷下 (12)
1. 藥性論
當歸,味甘性溫,入心肝二經。尾能破血,頭養血,全用活血,熱者不可用,制用酒洗。
白話文:
噹歸,味道甘甜,性質溫和,歸屬心經、肝經。尾部能破血,頭部能養血,全株能活血。熱性體質的人不可服用,使用前須用酒洗。
川芎,味辛性溫,入肝經。上行頭角,助陽氣止痛,下行血海,能養血,如氣旺者不可用。
赤芍藥,味苦辛性寒,入肝經。能散血行血,去赤膚止痛。
白話文:
川芎味辛、性溫,歸入肝經。它能上行頭部,幫助陽氣上升,緩解疼痛;下行血海,具有補血的作用。但如果氣血過於旺盛的人不適合服用。
白芍藥,味苦酸性寒,入肝經。能補脾損肝氣,能養肝血瀉肝火。如肝虛火衰者不可用。
白話文:
白芍藥
味道:苦、酸,屬寒性 歸經:肝經
功能:
- 補脾益肝氣
- 養肝血,瀉肝火
禁忌:
肝氣虛弱、火氣不足者不宜使用。
熟地黃,味甘性溫,入心經肝經。補血,如熱者不可用。用酒蒸,杵爛為餅,曬乾,研為末作丸,如不作丸勿蒸。
白話文:
熟地黃具有甘甜溫和的味道,歸入心經和肝經。它具有補血功效,但對於熱症患者不宜使用。
使用時,先將熟地黃蒸過,再搗爛成餅狀,曬乾後磨成粉末,製成丸劑。如果不製作丸劑,則不需要蒸熟。
黃柏,味苦寒,入腎經。補腎降相火,如火衰不可用。
龍膽草,味苦性涼,入肝經。益肝膽氣,治目赤腫,除胃家伏熱。
半夏,除濕化痰和胃氣,利胸膈,治太陰頭痛,制用薑汁炒。
羌活,入膀胱經。治頭痛,去風邪,降肝氣,肝虛不用。
防風,味甘辛性熱,入膀胱經。以體用通療諸風,以氣味能瀉肺經。
黃連,味苦寒,入心經。能瀉心火,涼血去中焦熱,厚腸胃。
白話文:
黃柏,苦寒,入腎經。可以補腎降火,但如果火氣不足則不可使用。
龍膽草,苦涼,入肝經。可以益肝膽氣,治目赤腫痛,消除胃火。
半夏,可以除濕化痰,和胃氣,利胸膈,治太陰頭痛,使用時要用薑汁炒製。
羌活,入膀胱經。可以治頭痛,去除風邪,降肝氣,但肝虛者不可使用。
防風,甘辛熱,入膀胱經。以其性質通暢,可以治療各種風症,以其氣味可以瀉肺經。
黃連,苦寒,入心經。可以瀉心火,涼血去中焦熱,滋養腸胃。
大黃,味苦寒,入胃經。有推牆倒壁之功,能消腫去其皮膚之熱。實者生用,虛者酒蒸,勿患虛腫者勿用。
白話文:
大黃具有苦寒的藥性,作用於胃經。具有推倒牆壁的強大功效,可以消除腫脹並清熱解毒。對於實證(身體強壯),使用生的大黃;對於虛證(身體虛弱),用酒蒸熟後使用。患有虛腫的人不宜使用。
赤膜,入心經。治血熱,生新血,散瘀血,涼血,血寒者勿用。
麻風,入肺經。去風寒,退邪熱,開九竅發表。
白芷,味辛性熱,入腸經。去風止痛,治足陽明頭痛,去肺肝二經發熱。
細辛,味辛性熱,入心經,能去風止淚,頭痛,益肝膽通竅,去葉用。
山梔子,味苦,入肺經。瀉肺火,除五臟熱。目熱赤腫宜用,要炒。
木賊,味甘,入肺經。去膜翳,益肝膽,明目去風,通竅止淚。
白話文:
赤膜入心經,可治血熱、生新血、散瘀血、涼血,但血寒者不可用。麻風入肺經,可去風寒、退邪熱、開九竅發表。白芷味辛性熱,入腸經,可去風止痛,治足陽明頭痛,去肺肝二經發熱。細辛味辛性熱,入心經,能去風止淚、頭痛,益肝膽通竅,需去葉用。山梔子味苦,入肺經,可瀉肺火、除五臟熱,目熱赤腫宜用,需炒制。木賊味甘,入肺經,可去膜翳、益肝膽、明目去風、通竅止淚。
蒼朮,味辛性溫,入胃經。平胃氣去風邪,去濕止淚,發散。用米泔水浸,一日一換,水浸炒乾用。
瞿麥,味苦,入小腸經。去膀胱熱,養腎氣,明目利小便。
白話文:
蒼朮:
**味道:**辛辣 **性質:**溫和 **歸經:**胃經
功效:
- 平衡胃氣,祛除風寒
- 去濕,止流淚
- 發散
炮製方法:
用米湯浸泡一日,每天換一次水,浸泡後炒乾即可使用。
黃耆,味甘性溫,入脾經。行氣固表虛,血滯不行,宜用蜜浸火炙,研為末作丸,如不作丸,勿如此。
白話文:
黃耆,味道甘甜,性質溫和,歸入脾經。用於氣虛表虛,以及氣血鬱滯不通的情況。如果需要用它來治療氣血鬱滯不通的情況,建議將黃耆浸泡在蜂蜜中,然後用火烤乾,研磨成細粉,做成藥丸服用。如果不用來做藥丸,就不需要用這種方法處理。
滑石,入小腸經。能降上炎之火,通九竅利小便。
車前子,味甘鹹性寒,入小腸經。清利小便,去肝經風熱。
石決明,入肝經。去目障明目,有沉墜之功。肝虛者不用,火煅極紅為度。
青葙子,性微寒,入肝經。瀉熱上衝,去赤障,肝虛不用,制用酒洗。
草決明,入肝經。治肝熱,熱痛淚出,明目,肝虛不用。
白蒺藜,不入湯藥,宜丸。入肝經,明目去風止癢。炒,杵去刺用。
牡丹皮,味苦寒,入腎經。瀉陰火陽火,能涼心血,能行滯血,止痛。
地骨皮,味苦寒,入腎經。退熱除蒸,瀉肺熱宜用。
桑白皮,味甘,入肺經,除肺熱,瀉肺氣,肺寒不用。
麥門冬,味甘寒,入肺經。治肺熱,去肺腑火,又清心竅。
密蒙花,味甘入肝經。去目中赤脈眵淚,能明目。
烏藥,入肝經。能順氣行氣去風。
白話文:
滑石入小腸經,能降上火,利尿;車前子味甘鹹性寒,入小腸經,清利小便,去肝經風熱;石決明入肝經,明目,但肝虛者不宜使用,火煅至極紅為宜;青葙子性微寒,入肝經,瀉熱上衝,去赤障,肝虛者不宜使用,需用酒洗淨;草決明入肝經,治肝熱,熱痛淚出,明目,肝虛者不宜使用;白蒺藜不入湯藥,宜丸,入肝經,明目去風止癢,炒制後去刺使用;牡丹皮味苦寒,入腎經,瀉陰火陽火,能涼心血,能行滯血,止痛;地骨皮味苦寒,入腎經,退熱除蒸,瀉肺熱宜用;桑白皮味甘,入肺經,除肺熱,瀉肺氣,肺寒者不宜使用;麥門冬味甘寒,入肺經,治肺熱,去肺腑火,又清心竅;密蒙花味甘入肝經,去目中赤脈眵淚,能明目;烏藥入肝經,能順氣行氣去風。
胡黃連,味苦寒,入肝經。退骨熱潮熱,補肝膽明目,能治小兒疳傷不下食,霍亂熱痢疾,小兒藥多用之。
白話文:
胡黃連味道苦、寒涼,能進入人體的肝臟經絡。能退燒、清熱,補益肝膽,使眼睛明亮。能治療小兒消化不良、不吃東西,以及霍亂、痢疾、熱病等。小兒的藥方中經常使用胡黃連。
蔓荊子,味苦寒,入三焦。治頭疼,眼睛痛,能明目開鬱降火。
枸杞子,味甘入腎經。補腎明目,去目中赤膜遮睛,酒洗用。
何首烏,味苦入心經。去風寒,治陽明頭疼。
白話文:
蔓荊子,味道苦寒,進入三焦經。可以治療頭痛、眼睛疼痛,並且能夠明目開鬱降火。
枸杞子,味道甘甜,進入腎經。可以補腎明目,去除眼睛中的紅色薄膜遮擋視線,可以用酒洗淨後使用。
何首烏,味道苦澀,進入心經。可以去風寒,治療陽明經頭痛。
蟬蛻,入肝經。去風解毒,脫目翳,止淚散寒邪。
白話文:
蟬蛻:歸入肝經。
功效:
- 去風解毒
- 消除眼睛翳障
- 止淚水、散寒邪
白朮,味苦溫,入脾、胃經。能健脾胃,生津液,去胞瞼濕熱,氣喘者勿用,又能助氣。
白話文:
白朮,味道苦、性溫暖,歸於脾、胃經。它可以增強脾胃功能,產生津液,去除膀胱濕熱,氣喘患者不宜服用,它還能幫助氣血運行。
香附米,味苦辛。能行氣助胃氣,止淚去濕,用之炒去毛杵淨。
夏枯草,稟純陽之氣,得陰氣則枯,能止淚去風,以陽補陰之理。
白話文:
香附米,味道苦辛。能夠行氣助胃氣,止淚去濕,使用時需先炒過去除表面的毛,再搗碎淨化。
夏枯草,具有純陽之氣,遇到陰氣則會枯萎,能止淚袪風,根據以陽補陰的原理使用。
千里光,入心經。去風解毒熱,明目,亦能行氣,即夜明砂,水淘去屎留砂。一種草藥名千里光,採其嫩葉,淨洗搗汁,熬成膏,單用點眼,退翳明目,恐即此也,前注恐非。
白話文:
千里光 ,歸入心經。具有疏風解毒熱、明目的功效,還可以疏通氣血。千里光就是夜明砂,用水淘洗乾淨後留下砂粒。有一種名為千里光的草藥,採摘其嫩葉,清洗乾淨後搗碎取汁,熬成膏狀,單獨用於點眼,可以消退眼膜,使眼睛明亮。恐怕就是指這種草藥,之前的註解可能不正確。
遠志,味苦氣溫,入心經。定心益志,利竅安魂魄。
犀角,入心經。涼血解心熱,清頭目。鐵剉剉碎用,或水磨服。
羚羊角,入肝經。清肺肝火,清心明目,肝虛不用。
石膏,入胃經。泄胃火伏熱,有鎮之功,胃虛不用。
乾葛,味甘平,入胃經。解肌發表,退熱,升提胃氣。
藁本,味辛,入膀胱經。去顛頭痛,引藥上行。
使君子,味甘,入胃經。殺疳蟲,利小便。
薄荷,味辛寒,入肝經。去賊風,發表,利關節,止痛。
菊花,味苦甘,微寒,入肝經。明目,清頭風,去目翳,發表。
茺蔚子,味甘辛,入眼經。除血熱,明目去風。
甘草,味甘,生寒熟溫,入脾經。生用能瀉火解毒,炙者能助胃和平。
白話文:
遠志味苦性溫,入心經,能安定心神、增強意志力,通利竅道、安神定魂。犀角入心經,可涼血解心火、清頭目,用鐵器剉碎或水磨服用。羚羊角入肝經,能清肺肝火、清心明目,肝虛者慎用。石膏入胃經,能泄胃火、降伏熱邪,有鎮定之效,胃虛者慎用。乾葛味甘性平,入胃經,可解肌發表、退熱,並能升提胃氣。藁本味辛,入膀胱經,可治頭風眩暈,引藥上行。使君子味甘,入胃經,可殺滅疳蟲、利小便。薄荷味辛性寒,入肝經,可祛除風邪、發表散寒,利關節、止痛。菊花味苦甘,微寒,入肝經,可明目、清頭風、去目翳、發表散寒。茺蔚子味甘辛,入眼經,可除血熱、明目去風。甘草味甘,生用性寒、熟用性溫,入脾經。生甘草能瀉火解毒,炙甘草能助胃和平。
桑螵蛸,補腎去風,通五淋,利小便,明目散翳。
白話文:
桑螵蛸,具有補腎去風、通暢五淋、利尿、明目散瞳翳的作用。
槐花,味苦寒,入心經。去心赤,瀉血,瀉大腸熱。
鬱金,味苦寒,入心經。治血鬱於目,能涼能破心下氣,開鬱。
白話文:
槐花,味道苦寒,歸心經。可以清除心中的熱毒,止血,清大腸的熱。
鬱金,味道苦寒,歸心經。治療血液瘀滯在眼睛的情況,能降火,破除胸中的氣滯,解鬱。
黑參,味苦鹹,入腎經。補腎氣,明目,得黃芩瀉肝火,除肝熱。
白話文:
黑參
味道苦鹹,歸屬腎經。能補腎氣,明目。配合黃芩使用,可以清泄肝火,去除肝熱。
知母,味苦寒,入腎經。補腎水,瀉腎火、三焦火。
桔梗,味苦溫,入肺經。治肺熱,為諸藥之舟楫,乃肺部之引經。
芒硝,治積聚熱疾,利大便不通。
漢防己,味辛苦寒,通行諸經,去風寒有走達之功。
蒲黃,味甘性平,入心經。能消瘀血,破血、消腫,炒用。
連翹,瀉心火,解脾胃濕熱,除心經客熱。
五味子,味酸性溫,入腎經肺經,補腎滋肺益肝。
獨活,味苦溫,走諸經。去外受賊風,無分新舊。
楮實子,味苦寒,入肺經。升陽上行,能去風治頭痛。
肉蓯蓉,味酸鹹,性溫,入腎經。補腎生精,用酒洗,相火旺不用。
川椒,味辛熱。用之於上,退六腑之沉寒;用之於下,去目中障盲,去目炒去汗用。
白話文:
知母性寒味苦,入腎經,能滋補腎水,瀉去腎火和三焦火。桔梗性溫味苦,入肺經,可治療肺熱,能引導其他藥物直達肺部。芒硝能治療積聚熱疾,通利大便。防己味辛苦寒,通行諸經,可祛除風寒。蒲黃性平味甘,入心經,炒制後可消瘀血、破血和消腫。連翹能瀉心火,解脾胃濕熱,去除心經的客熱。五味子性溫味酸,入腎經和肺經,能補腎滋肺益肝。獨活性溫味苦,通行諸經,可治療外受賊風,不論新舊。楮實子性寒味苦,入肺經,能升陽上行,可治療風頭痛。肉蓯蓉性溫味酸鹹,入腎經,能補腎生精,但需用酒洗,相火旺盛者不宜使用。川椒性熱味辛,用於上部可退六腑沉寒,用於下部可治療目中障盲,需炒去汗後使用。
人參,味甘性溫無毒,入肺經。補氣不足,安魂魄,生精開心竅通血。肺寒可用,肺熱傷肺。
白話文:
人參,味道甘甜、性質溫和、無毒,歸入肺經。可以補益氣虛,安撫心神,產生精液,舒展心胸,促進血液循環。適合肺部虛寒,但肺部熱盛時則不宜服用。
白茯苓,味甘溫,入肺經。安魂定魄,補心虛,養神,利小便。
旋覆花,味甘,入肺經。清痰明目,治頭風。
白話文:
白茯苓,味道甘甜溫和,作用於肺經。能夠安定心神,補充心氣不足,養護精神,促進小便暢通。
旋覆花,味道甘甜,作用於肺經。能清除痰濕,明亮視力,治療頭風症。
菟絲子,味辛甘,入腎經。補腎明目,能去目黑花。酒洗蒸餅,曬乾為丸,不做丸勿制。
澤瀉,味甘寒,入膀胱。利水通淋,補陰不足,明目。
白話文:
菟絲子,味道辛辣甘甜,歸屬腎經。可以滋補腎臟、明目,能夠消除眼睛發黑和視物模糊。用酒洗淨蒸餅,曬乾後做成丸子,不製作成丸子時不要加工。
黑附子,味辛大熱,入三焦。主陽散風去寒邪,火旺者不用,即大附子去粗皮。
白話文:
附子 ,是一種味道辛辣、性質大熱的中藥,歸經於三焦。
它的主要功效是溫陽散寒,驅除體內的寒邪。不過,如果患者體質偏熱,則不宜使用附子。如果是使用大附子,則需要去除粗糙的外皮。
木香,味苦性溫,入心經。主治心痛,泄胞腹中滯寒冷氣,不必過火,磨入藥中服。
白話文:
木香,味道苦而性情溫和,歸屬於心經。主要治療心痛,排除胞腹中的滯留寒氣,無需大火煎煮,研磨後加入藥物中服用即可。
牛膝,能引諸藥下行。凡用土牛膝,春夏用葉,冬用根。惟葉之效尤速,能益精。又治竹木刺入肉,敷之即出。
白話文:
**牛膝:**可以引導其他藥物向下運行。使用時,如果是春天或夏天,使用它的葉子,如果是在冬天,就使用它的根。葉子的效果特別快,可以補益精氣。此外,牛膝還可以治療竹刺或木刺刺入肉中,敷上它就能將刺排出。
石斛,味甘性溫,入腎經。去胃熱,補陰血,益精壯筋骨。
紅花,味甘苦,入心經。能破血行滯血,少用又養血。
白話文:
石斛,味道甘甜,性質溫和,作用於腎經。可以清除胃熱,補充陰血,增強精力,強化筋骨。
紅花,味道甘甜略帶苦,作用於心經。能夠活血化瘀,少量使用還能補血。
天門冬,味苦氣寒,入肺經。瀉肺火,定肺氣,利小便,涼血。去心杵為餅,曬乾為丸,如不做,分研。
石菖蒲,味辛性熱,入腎經。補腎,能開心竅明目。
白話文:
天門冬 ,味道苦,性寒,作用於肺經。具有清肺熱、平定肺氣、利尿、涼血的作用。可以將天門冬的心去掉,做成餅狀,曬乾後做成丸劑。如果沒有時間,也可以直接將天門冬研磨成粉。
柴胡,味苦寒,入肝經。能除往來結熱積於胸中,除肝熱,又得黃芩能瀉肝火。
白話文:
柴胡是一種中藥材,味道苦寒,可以作用於肝經。它可以清除胸中的熱氣和積滯,還能清除肝熱。如果搭配黃芩一起使用,可以加強瀉肝火的功效。
黃芩,味苦寒,入肺經。枯者瀉肝火,實者退膀胱熱。
巴戟,能補腎益精,療陰萎,引氣上行。
陳皮,去白者消痰利氣,留白者補胃和中。
葶藶,味苦寒,入肺經。瀉肝喘,利水下肺氣,炒用。
芎藭,入腦。治頭痛,血虛者去頭風,養血。
白附子,一名兩頭尖。去風痰,止頭痛,去粗皮用。
天麻,主頭風去風疾,利四肢濕痹。
枳殼,寬腸下氣,祛風化痰,治風邪作痛。
白話文:
黃芩性苦寒,入肺經。乾燥的黃芩可以瀉肝火,實熱的可以退膀胱熱。
巴戟可以補腎益精,治療陽痿,引氣上行。
陳皮去掉白色部分可以消痰利氣,保留白色部分可以補胃和中。
葶藶性苦寒,入肺經。可以瀉肝喘,利水下肺氣,炒制後食用。
芎藭入腦,可以治療頭痛,血虛者可去頭風,養血。
白附子,又名兩頭尖。可以去風痰,止頭痛,使用時去掉粗皮。
天麻可以主治頭風、去風疾,利四肢濕痹。
枳殼可以寬腸下氣,祛風化痰,治療風邪作痛。
栝蔞根,即天花粉,入肺經,去痰火,解熱毒,又能除酒毒。肺寒者不用,冷痰者不可過用,有熱藥,此宜亦可用之。
白話文:
栝樓根 ,別名天花粉,歸入肺經。它有化痰清熱、解毒降火的功效,還能解酒毒。但肺部虛寒的人不宜服用,痰屬寒性的人也不可過度服用。如果配合溫熱藥一起服用,本品效果更佳。
萹蓄,利小腸經熱閉。
小茴香,味辛氣平,開胃行氣,止嘔吐,膀胱冷氣腫痛,入藥炒。
南星,去風痰,消腫毒,用薑汁煮過。
草烏,走筋骨敗血,去風止痛,薑汁煮用。
川烏,去風寒作痛,助陽。
荊芥,去皮風邪發。
雄黃,解熱毒,散血止痛。
白話文:
萹蓄可以治療小腸經熱閉。
小茴香味道辛辣,性平,能開胃行氣,止嘔吐,治療膀胱寒氣腫痛,入藥時需要炒製。
南星能去風痰,消腫毒,用薑汁煮過後使用。
草烏能走筋骨敗血,去風止痛,用薑汁煮過後使用。
川烏能去風寒作痛,助陽。
荊芥能去皮風邪發。
雄黃能解熱毒,散血止痛。
乳香,調血氣,利諸經之痛。制用厚箬三片夾藥在中,熨斗火熨去油,研末用。
白話文:
乳香具有調理氣血,緩解經絡痠痛的作用。使用時,取三片厚箬葉,把藥物夾在其中,用熨斗加熱熨燙,去除油分,研磨成細末即可使用。
沒藥,破血止痛,去目翳暈,同前製法。
血竭,破積血止痛,去赤膚。
木通,利小腸經結熱,降心火。
牛蒡子,去風明目行血。
蛤粉,能消痰火,涼血,解肌表極熱。
蛇蛻,即蛇皮。去風毒,止淚癢痛。
全蠍,消風毒,破風痰,尾更佳,去四足。
藿香,開胃氣,結痰利之。
蠶蛻,去風消痰,明目去翳膜,即晚蠶砂。
龍腦,即薄荷。性熱,能通利寒熱,去風,消目赤。
甘松,味甘性溫,去風下氣,治心腹痛,辟惡風。
硃砂,鎮心安魂魄,涼血。
肉桂,引太陽經,止頭痛,去寒邪,利肝膽氣。
白蘞,散結氣,除目赤熱。
藜蘆,吐氣風痰,快膈。去蘆用,根有大毒,用宜斟酌。
白芨,去賊風,解中風熱閉。
豬牙皂角,去風痰,解表利氣,炙去皮弦。
香白芷,去皮膚風熱瘡癢。
杏仁,潤肺氣,去痰行血。
紫蘇,消痰解表利氣。
夜明砂,明目去風。
山茱萸,入腎經。除頭暈,補虛生精,去核。
天麻子,去風補腎明目,碎研入煎藥。
白話文:
沒藥能破血止痛,消除眼翳和眩暈,製法同前。血竭能破瘀血止痛,去除赤膚。木通能利小腸經的結熱,降心火。牛蒡子能去風明目行血。蛤粉能消痰火,涼血,解肌表極熱。蛇蛻,也就是蛇皮,能去風毒,止淚癢痛。全蠍能消風毒,破風痰,尾部效果更佳,去四足。藿香能開胃氣,化痰利之。蠶蛻能去風消痰,明目去翳膜,就是晚蠶砂。龍腦,也就是薄荷,性熱,能通利寒熱,去風,消目赤。甘松味甘性溫,能去風下氣,治心腹痛,辟惡風。硃砂能鎮心安魂魄,涼血。肉桂能引太陽經,止頭痛,去寒邪,利肝膽氣。白蘞能散結氣,除目赤熱。藜蘆能吐氣風痰,快膈。去蘆頭使用,根部有大毒,用量需謹慎。白芨能去賊風,解中風熱閉。豬牙皂角能去風痰,解表利氣,炙去皮弦。香白芷能去皮膚風熱瘡癢。杏仁能潤肺氣,去痰行血。紫蘇能消痰解表利氣。夜明砂能明目去風。山茱萸入腎經,能除頭暈,補虛生精,去核。天麻子能去風補腎明目,研碎後加入煎藥。
熊膽,退熱降火,去目赤熱。試真假用水一碗,撒灰在內,將熊膽放水中,分灰水各開兩邊為真者,其色潤黑。
白話文:
熊膽有退燒、降火、消除眼睛發紅發熱的作用。
如何驗證真假熊膽:
將一碗水倒入容器中,撒入一些灰燼。將熊膽放入水中,如果灰水向兩邊分散,顏色變為深黑色,則為真熊膽。
山藥,補腎不足,生精。
牛黃,去熱痰,能安魂魄,涼血清心。
石燕,通血,利小便,治淋。
白話文:
山藥,補充腎臟的不足,促進精液的生成。
牛黃,清除熱痰,能夠安定心神,冷卻血液,清心火。
石燕,促進血液循環,利尿,治療尿道疾病。
蕤仁,去目中赤痛風癢,去翳。製法去殼用仁,以竹筒盛在內,於紅火煨藥,紙干取出,可去油聽用。
白話文:
蕤仁,可以治療眼睛發紅、疼痛、發癢,還能去除角膜白翳。
製作方法:
取去殼後的仁,放入竹筒中,用紅火煨製藥物。紙張變得乾燥時取出,即可去除油脂,供藥用。
珍珠,清心明目去目翳。製法用豆腐一塊,入珠於腐內,蒸過取出,用洗淨白棉布兩三重包珠,石上杵爛,用細末。
白話文:
珍珠:具有清心明目、消除眼翳的功效。
製法:
- 取一塊豆腐,將珍珠放進豆腐內。
- 將豆腐蒸熟後取出。
- 使用乾淨的白棉布包住珍珠兩到三層。
- 在石頭上將珍珠搗爛成細末。
玄精石,安魂魄有氣之功。
沙魚皮,解風毒止淚。
威靈仙,去風邪。
青皮,能下氣快膈,消痰濁氣,升於至高者而能下氣,虛者不用。
青鹽,補腎引至下部。水磨花銅鍋熬成鹽,聽用。
川楝子,明目退熱補腎。去核用。
沉香,補右尺命門,壯元陽,散滯血。
白話文:
玄精石可以安神定魂,讓氣血平穩。
沙魚皮可以治療風寒引起的疾病,並止住眼淚。
威靈仙可以驅除風寒邪氣。
青皮可以降氣止咳,化解痰濁,並能將上升之氣下降,但虛弱者不宜使用。
青鹽可以補腎,並將藥力引導至下部。可以用水磨的花銅鍋熬制成鹽,然後服用。
川楝子可以明目退熱,滋補腎氣。去核後使用。
沉香可以補益右尺脈和命門,增強陽氣,並能散瘀活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