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邦博

《脈訣乳海》~ 卷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)

1. 歌曰

恍惚心中多悸驚。三關定息脈難成。血虛臟腑生煩熱。補益三焦便得寧。心主血脈。心中恍惚而多驚悸。血虛可知矣。及候其脈。則寸關尺部三關之內。尋按俱虛。而不成息數。自非一臟一腑之虛。乃三焦之虛也。夫三焦。五臟六腑之本也。三焦之血虛。則臟腑之煩熱生矣。

治之者。當補益其三焦。夫心血虛。而曰補益其三焦者。何也。正以心火也。三焦亦火也。補益三焦。即大易所云。明而作離。大人以繼明之義也。不然。則為日昃之離。安可久也。

按脈經云。尺脈虛小者。足脛寒痿痹腳疼。

白話文:

心中常常感到恍惚,並且容易驚嚇,心跳也很快。把脈時,發現寸、關、尺三個部位的脈象都微弱難以成形,無法數出正常的脈搏次數。這不單單是某一個臟腑虛弱,而是三焦的功能不足。三焦是五臟六腑的根本,三焦的血虛,就會導致各個臟腑產生煩躁發熱的現象。

治療的方法,應該要補養三焦。可能會有人問,既然是心血虛,為何要補養三焦呢?這是因為心屬火,三焦也屬火,補養三焦,就像《易經》所說的「明而作離」,大人以此繼承發揚光明正大的道理。否則,就像太陽西下,光明消退,無法長久。

依照《脈經》的說法,尺脈虛弱細小的,代表下肢會感到寒冷、痿軟、麻木、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