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邦博

《脈訣乳海》~ 卷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)

1. 歌曰

短脈陰中有伏陽,氣壅三焦不得昌,藏中宿食生寒氣,大瀉通腸必得康。

潔古曰:宿食生寒氣,何由通腸?謂陰中伏陽故也。使三焦之氣,不得通行於上下,故令大瀉通腸,使三焦之氣,宣行於上下,故用巴豆動藥也。外藥隨證應見使之,此在長短脈交論內細說之。病久溫白丸,新病備急丹。

愚謂短脈陰中有伏陽者,何也?脈不及本位,中手而短也。不及本位,則為陰;中手而短,乃伏陽也,陽氣伏於陰中,使三焦之氣,鬱而不行,故曰氣壅三焦不得昌也。然三焦之氣,所以壅遏而不行者,由於其人內為生冷宿物所傷,故三焦之陽氣不行,而臟腑之寒氣生矣。

若以大黃芒硝之藥利之,則硝黃性寒,究不能除其生冷之氣,而病終不得除,當以辛熱之藥,如備急丸之類,大瀉其腹中宿物,則三焦之氣,可以復行,而病始得康健也。

按經云:短疾而滑酒病;又云:短而數心痛,心煩。《脈經》云:寸口脈中手短者,曰頭痛。

白話文:

短脈象顯示體內陰氣中有隱藏的陽氣,導致三焦氣機阻塞不暢。這是因為體內積存的食物產生寒氣。需要用猛烈的瀉藥來通暢腸道,才能恢復健康。

李杲說:積存的食物會產生寒氣,要如何通暢腸道呢?這是因為體內陰氣中有潛伏的陽氣。陽氣被陰氣束縛,使得三焦之氣無法順暢運行於上下,所以要用猛烈的瀉藥來通暢腸道,讓三焦之氣可以順利運行,因此使用巴豆這種強力的藥物。其他藥物則需要根據具體症狀來使用,這在長短脈的相關論述中有詳細說明。病程久的可以用溫白丸,新病的則可以用備急丹。

我認為,短脈顯示體內陰氣中有隱藏的陽氣,指的是脈搏沒有到達正常的位置,在中間部位就短促了。脈搏沒有到達正常位置,就屬於陰;在中間部位就短促,就屬於潛伏的陽。陽氣被陰氣束縛,使得三焦之氣鬱結而不通暢,所以說三焦氣機阻塞不暢。三焦之氣之所以阻塞不通,是因為體內受到生冷食物的傷害,導致三焦的陽氣無法運行,而臟腑的寒氣就產生了。

如果用大黃、芒硝之類的藥物來疏通腸道,因為這些藥物性質寒涼,最終無法去除體內的生冷寒氣,疾病也無法根除。應該使用辛辣溫熱的藥物,像是備急丸之類的,來猛烈地排除腹中的積存食物,這樣三焦之氣才能恢復運行,疾病才能痊癒。

根據醫書記載:脈象短促而滑,是飲酒所致的疾病;又說:脈象短促而頻數,是心痛和心煩的症狀。《脈經》說:寸口脈摸起來短促,是頭痛的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