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門補要》~ 卷上 (4)
卷上 (4)
1. 時疫捷法(先看兩肩有紅點)
天地間每有厲氣流行,觸人鼻竅。肺主鼻,由肺傳胃,先犯上焦氣分,起初惡寒,隨後發熱,舌苔白滑,渴不欲飲,獨右寸關脈洪數,邪熱上熏則嘔,熱勢下注則瀉。蓋肺司皮毛,脾主肌肉,熱邪漸次傳裡,蘊而日熾,爍營耗液,逼邪達表,皮膚現出如蚊齧紅細點為疹,隱於肌肉紅點為斑,赤亮者吉,紫黑者凶。常發於春夏秋三時,冬令間或有之。
初宜用豆豉、荊芥、桑葉、殭蠶、西河柳、鬱金、桔梗、蟬蛻、升麻之類,升透其邪。兩三帖後,當清其營,以柴胡、連翹、紫草、地骨皮、丹皮、象貝、山梔、赤芍。兩三帖後,倘壯熱大渴喜飲,舌苔燥裂,急救其陰,投犀角地黃湯、白虎湯,或荸薺汁、甘蔗汁、枇杷果梨汁。
如是渴未能解,乃少少飲以冷水,入腹後不作嘔,任其飲足,隨出汗而解,亦有邪隨汗出,惡寒戰慄而解者。退病早者一候外(七日來復之謂也),有延至二候三候始退者,不可不知。
白話文:
天地之間時常會有嚴重的疫病流行,侵入人的鼻子。肺主管鼻子,病邪會從肺傳到胃,先侵犯上焦的氣分,初期會感到怕冷,接著發燒,舌苔呈現白色且濕滑,口渴卻不想喝水,只有右手的寸關脈脈象呈現洪大且快速。病邪的熱往上蒸騰會導致嘔吐,熱勢往下走就會導致腹瀉。因為肺主管皮膚毛髮,脾主管肌肉,熱邪會逐漸傳入體內,積聚而越來越強烈,消耗體內的津液,逼使邪氣到達體表,皮膚就會出現像蚊子叮咬一樣的紅色小點,這是疹子;如果紅色小點隱藏在肌肉裡,那就是斑。疹子或斑如果是鮮紅明亮的,表示病情往好的方向發展,如果是紫黑色,則表示病情危險。這種病常常發生在春夏秋三個季節,冬季偶爾也會出現。
剛開始發病時,應該使用豆豉、荊芥、桑葉、殭蠶、西河柳、鬱金、桔梗、蟬蛻、升麻等藥材,幫助體內的邪氣透發出去。服用兩三帖藥後,就應該清理營分,使用柴胡、連翹、紫草、地骨皮、丹皮、象貝、山梔、赤芍等藥材。服用兩三帖藥後,如果出現高燒、口渴嚴重且想喝水、舌苔乾燥龜裂等症狀,就應該趕快滋養陰液,使用犀角地黃湯、白虎湯,或者喝荸薺汁、甘蔗汁、枇杷果梨汁等。
如果還是無法解渴,可以少量飲用冷水,如果喝水後沒有嘔吐,就可以讓病人喝到飽,之後會隨著汗出而退燒,也有可能是病邪隨著汗排出,出現怕冷發抖的狀況而痊癒。疾病退去的時間,快的話大約一個候(七天)就可以痊癒,也有可能會拖到二個候或三個候才痊癒,這點必須要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