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濂

《醫門補要》~ 附載 (7)

回本書目錄

附載 (7)

1. 五臟見症

心病色紅舌赤。舌深赤,干卷者實邪。淺紅潤短者,正氣虛。實則口乾心煩,喜笑胸痛,健忘驚悸,臍有動氣,發狂昏冒。虛則好悲,手心熱。

肝病面青。實則抽搐轉筋,脅痛耳聾,疝瘕便閉,淋濁善怒。虛則目䀮䀮無所見,如有人將捕之驚。

脾病面黃。實則身重,腹脹便閉,善噫。虛則善思,腸鳴泄利,嗜臥怠倦,骨節痛食少。

肺病面白,實則胸痹脅痛,善嚏悲愁。虛則喘咳惡寒,氣少不能接。

腎病面黑,耳黑。實則善恐,善欠氣逆,脛冷,喘不得臥,二便不利,小腹脹痛泄瀉,臍下氣動水蓄,背與骨節痛。虛則心空如飢。

白話文:

心臟疾病:臉色發紅,舌頭赤紅。舌頭顏色深紅且乾燥捲曲,代表實證邪氣旺盛。舌頭顏色淺紅且濕潤短小,代表正氣虛弱。實證會出現口乾、心煩、喜歡笑、胸痛、健忘、驚悸、肚臍有氣在動、發狂昏迷等症狀。虛證則會比較悲傷、手心發熱。

肝臟疾病:臉色發青。實證會出現抽搐、轉筋、脅肋疼痛、耳聾、疝氣、便秘、淋濁、容易發怒等症狀。虛證則會眼睛茫然看不清楚,好像有人要抓捕一樣感到驚恐。

脾臟疾病:臉色發黃。實證會出現身體沉重、腹脹、便秘、容易打嗝等症狀。虛證則會喜歡思考、腸鳴腹瀉、喜歡躺著、懶散倦怠、骨節疼痛、食慾不佳。

肺臟疾病:臉色蒼白。實證會出現胸悶疼痛、脅肋疼痛、容易打噴嚏、悲傷憂愁等症狀。虛證則會出現喘咳、怕冷、氣短無法接續。

腎臟疾病:臉色發黑,耳朵也發黑。實證會出現容易恐懼、容易打哈欠、氣逆、小腿發冷、喘息無法躺臥、大小便不順暢、小腹脹痛腹瀉、肚臍下方有氣在動且有水蓄積、背部與骨節疼痛。虛證則會感覺心中空虛如同飢餓。

2. 五臟絕症

心絕面赤肩垂,目直視,目回視,掌腫無紋,亂語熱悶,口張,一日死。

肝絕面青腫,舌卷囊縮,目視不見人,汗出如雨,好伏眠,四肢無力,泣不止,抽搐眼合,八日死。

脾絕面黃腫,頭脹口冷,腹熱臍跗腫,泄利無度,汙衣不覺,唇反肉粗,手撒,十一日死。

肺絕面白,口張氣直出不收,皮熱爪枯,聲如鼾,三日死。

腎絕面黑目黃,齒枯發焦,汗不止,腰折齒痛,骨肉相離,目盲遺尿,四日死。

白話文:

心臟衰竭的表現是臉色赤紅、肩膀下垂、眼睛直視或眼球轉動不靈活、手掌腫脹且沒有紋路、胡言亂語且感到發熱胸悶、嘴巴張開,通常會在一天內死亡。

肝臟衰竭的表現是臉色青腫、舌頭捲曲、陰囊收縮、眼睛看不見人、汗如雨下、喜歡趴著睡、四肢無力、哭泣不止、抽搐且眼睛閉合,通常會在八天內死亡。

脾臟衰竭的表現是臉色黃腫、頭部脹痛、嘴巴冰冷、腹部發熱且肚臍周圍腫脹、腹瀉不止且大小便失禁、弄髒衣服也毫無知覺、嘴唇外翻且肌肉粗糙、手掌鬆開無力,通常會在十一天內死亡。

肺臟衰竭的表現是臉色蒼白、嘴巴張開且氣息直接呼出無法吸入、皮膚發熱且指甲枯萎、呼吸聲像打鼾一樣,通常會在三天內死亡。

腎臟衰竭的表現是臉色發黑且眼睛發黃、牙齒乾枯且頭髮焦黃、汗流不止、腰部彎折疼痛、肌肉和骨骼分離、眼睛失明且大小便失禁,通常會在四天內死亡。

3. 六腑絕症

膽絕眉垂,七日死。胃絕腰重脊痛,難反覆,五日死。小腸絕,髮直如麻,汗出不止,六日死。大腸絕,泄利無度,利止則死。筋絕,手足指甲青,或脫落,呼罵不休,九日死。骨絕腰痛難轉,齒落,脈浮無根,十日死。肉絕,舌腫腳腫,身重,大便赤,尿血,六日死。

白話文:

膽功能衰竭,會眉毛下垂,七天內死亡。胃功能衰竭,會腰部沉重、脊椎疼痛,難以翻身,五天內死亡。小腸功能衰竭,頭髮會像麻一樣豎直,汗流不止,六天內死亡。大腸功能衰竭,會腹瀉不止,腹瀉停止時就會死亡。筋功能衰竭,手指和腳趾甲會變青色,甚至脫落,並且會不停地叫罵,九天內死亡。骨功能衰竭,會腰痛到難以轉身,牙齒脫落,脈搏浮動而無力,十天內死亡。肌肉功能衰竭,會舌頭腫脹、腳也腫脹,身體沉重,大便呈紅色,尿中有血,六天內死亡。

4. 看法

口鼻之氣粗,疾出疾入者,外感,邪有餘。口鼻之氣微,徐出徐入者,內傷,正氣虛。發熱靜默默者,邪在表。發熱動躁,譫語者,邪已入里。向里睡者陰症。向外睡者陽症。仰臥及伸腳者,熱症。覆臥及蜷腳者,寒症。全覆衣被不露手足者,非惡寒,即表症及陰寒。揭去衣被,揚手露足者,非發熱,即邪已入腑,或形逸心勞,或形勞心苦,或鬱悶傷中,或病脫後皆耗營氣,名為脫營,或先富後貧,憂愁內結,精神喪失,名為失精。暴喜傷氣,暴怒傷血。

白話文:

呼吸粗重、急促,快速地進出,表示是外感,邪氣過盛。呼吸微弱、緩慢地進出,表示是內傷,正氣虛弱。發燒卻安靜沉默,表示邪氣還在體表。發燒且煩躁不安,胡言亂語,表示邪氣已經進入體內。睡覺時身體朝內側,是陰證。睡覺時身體朝外側,是陽證。仰躺著睡覺且伸直腿,是熱證。趴著睡覺且彎曲腿,是寒證。全身蓋著被子不露出手腳,不是怕冷,就是表證或陰寒。掀開被子,舉手伸腿,不是發燒,就是邪氣已入臟腑,或是過度勞累,心神耗損,或是身體勞累精神痛苦,或是鬱悶傷了脾胃,或是大病之後耗損了營氣,這些都稱為「脫營」。也可能是先富後貧,憂愁在心中累積,精神喪失,稱為「失精」。突然大喜會傷氣,突然大怒會傷血。

5. 聞聲

新病小病聲不變。久病大病聲乃變。寒病無聲。熱病多語。出言懶怯,先輕後重者,虛症,出言雄壯,先重後輕者,外感邪盛。哼聲蹙眉者,頭痛。哼聲不能行立者,腰腳痛。叫喊用手摸心者,脘痛。搖頭用手托腮者,唇齒痛。言遲者風。言急者火。聲重鼻塞者傷風。聲如從甕中出者,中濕。

聲啞不出而咳者,水寒傷肺。聲如破而咳者,外寒裡熱。言而弱,終日乃復言者,氣虛。衣被不覆,言語善惡,不避親疏者,神明亂。言語遲懶者內傷。氣少不足以息者氣虛。氣喘煩躁譫語者實邪。連聲者精氣竭。忽然聲啞喉痛,不腫紅,不發熱,二便清利者,陰寒。語聲細小而長者,頭中痛。

語聲喑喑不透者,心胸病。語聲寂寂喜呼者,骨節痛。聲如拽鋸者死。失音不能言者死。聲啞不出,冷厥不回,二便不通者死。病在上焦者吸促。病在下焦者吸遲。病在中焦者,吸數,當下之,虛者死。喘息不止者死。呼吸動搖者死。張口氣短呼息者肺痿。呼息引胸中氣上者,咳嗽。

行遲者腰腳痛。嘆氣者悶氣。扭身者腰痛。聲啞形瘦,喉有肺花瘡者,勞病死。聲啞者血敗,久病危。暴啞聲者,風痰伏火,或暴怒叫喊。坐而氣促者,哮喘痰火,久病危。中年人聲濁者痰火。獨言獨語者,思慮傷神。氣促喘急不足以息者,虛極。平時無寒熱,氣短不足以息者痰火。

白話文:

新得的病或小病,聲音不會改變。久病或大病,聲音就會改變。寒症通常沒有聲音變化,熱症則會多話。說話有氣無力、先小聲後大聲的,是虛症;說話聲音洪亮、先大聲後小聲的,是外感邪氣旺盛。哼哼唧唧皺眉頭的,是頭痛;哼哼唧唧不能站立的,是腰腳痛。叫喊並用手摸胸口的,是胃痛;搖頭並用手托腮的,是牙齒痛。說話遲緩的,是風邪;說話急促的,是火邪。聲音重濁且鼻塞的,是傷風感冒。聲音像從甕裡發出來的,是身體有濕氣。

聲音沙啞發不出聲音且咳嗽的,是水寒傷肺。聲音沙啞且咳嗽像破鑼般的,是外寒內熱。說話有氣無力,整天都斷斷續續說話的,是氣虛。衣物不蓋好,說話不顧好壞,不分親疏的,是神智錯亂。說話遲緩無力的,是內傷。呼吸短淺不足以順暢呼吸的,是氣虛。呼吸急促且煩躁不安、說胡話的,是實邪。一直說話不停的,是精氣耗竭。突然聲音沙啞喉嚨痛,但不紅腫、不發燒、大小便正常清澈的,是陰寒。說話聲音細小且拉長的,是頭痛。

說話聲音低沉不清的,是心胸有病。說話聲音微弱且喜歡大叫的,是骨節疼痛。聲音像拉鋸子的,是快要死了。失聲不能說話的,是快要死了。聲音沙啞說不出話,且四肢冰冷沒有回溫,大小便不通的,是快要死了。病在上半身的,吸氣急促。病在下半身的,吸氣遲緩。病在中間的,吸氣次數多,要疏通,虛弱的就會死。喘息不停的,是快要死了。呼吸時身體搖動的,是快要死了。張口呼吸且氣短的,是肺痿。呼氣時胸中的氣往上衝的,是咳嗽。

走路緩慢的,是腰腳痛。嘆氣的,是胸悶。身體扭動的,是腰痛。聲音沙啞、身體消瘦,喉嚨有肺花瘡的,是勞病快要死了。聲音沙啞的,是血敗,久病危險。突然聲音沙啞的,是風痰伏火,或是突然發怒叫喊。坐著就呼吸急促的,是哮喘痰火,久病危險。中年人聲音渾濁的,是有痰火。自言自語的,是思慮過度傷了精神。呼吸急促且不足以順暢呼吸的,是虛弱到極點。平時不覺得冷熱,呼吸短淺不足以順暢呼吸的,是有痰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