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門補要》~ 卷上 (16)
卷上 (16)
1. 疥瘡結毒成臁
疥瘡濕毒下注,腿脛外結黃靨,內淌脂水,照濕熱臁治法。
白話文:
疥瘡的濕毒往下侵襲,導致小腿外側結成黃色膿皰,內部流出像油脂般的水液,治療方法依照濕熱型臁瘡的方式進行。
2. 破皮瘡
病久脾虛,濕邪浸淫肌肉周身,皆可破皮流水,色黑形陷,不肯生肌,是土氣已敗,遷綿難愈。
白話文:
這種病是久病導致脾胃虛弱,濕氣侵入肌肉全身,所以才會皮膚破裂流水,顏色發黑、形狀凹陷,難以長出新肉,這是脾土之氣已經衰敗,才會拖延很久都難以痊癒。
3. 辛香氣味宜避
辛香氣味,性最溫竄,透入鼻竅,內達臟腑,元氣暗被銷耗,令人不覺,每見成癆。凡佩香袋香珠,及焚闢穢諸香,皆宜棄去。惟阿魏能制香氣。因此致虛者,多服補劑為佳。
白話文:
辛辣香味,性質最溫熱且有穿透性,會從鼻孔進入,往內到達臟腑,使人體元氣在不知不覺中被消耗,常常因此導致虛勞病。凡是佩戴香袋、香珠,以及焚燒來驅除穢氣的各種香料,都應該丟棄不用。只有阿魏這種藥材能夠抑制香氣。因為香氣導致身體虛弱的人,多服用補養藥物比較好。
4. 治疤孔法
(先用針刺破其處)
蓋人面部疤孔,乃為破相。流年值此部位,蹭蹬,用陳降丹、生石膏,乳細摻疤孔內,須薄貼膏藥,過七日,疤孔肉果俱腐起。太深者,只薄摻生肌散一次,貼膏藥後,多貼無藥膏藥。疤孔淺者,不可上藥,只貼膏藥。倘疤孔內未腐,仍薄摻降藥,貼膏藥。待疤肉見腐,要貼膏藥四十日,自長平復。或先貼膏藥五日,使疤肉回嫩易腐。千古妙方。
白話文:
(先用針將疤痕孔洞刺破)
人的臉部疤痕孔洞,會讓人外貌受損。流年運勢走到這個部位時,會遭遇阻礙不順。可以用陳年的降丹、生石膏,研磨成細末摻入疤痕孔洞內,然後用薄薄的膏藥貼在上面。經過七天,疤痕孔洞內的肉會腐爛隆起。如果疤痕孔洞太深,只需薄薄地敷一次生肌散,然後貼上膏藥,之後多貼沒有藥性的膏藥。如果疤痕孔洞很淺,就不需要上藥,直接貼膏藥就可以。倘若疤痕孔洞內沒有腐爛,就再薄敷一次降藥,然後貼膏藥。等到疤痕肉開始腐爛時,要貼膏藥四十天,疤痕自然就會長平復原。或者可以先貼膏藥五天,讓疤痕肉變得柔軟容易腐爛。這是千古流傳的妙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