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山雷

《瘍科綱要》~ 卷下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13)

1. 拔疔散

治疔瘡初起一粒,形如粟米,頂白無根,初覺頑木或則微癢,最是惡證。勢必腫散腐開,其毒甚熾,非三仙所能治,則需此散。先用針當頭點破半分許,稍稍見血乃用此藥少許摻於瘡頭上,以清涼薄貼蓋之。一日再換,能束腫提膿,並能提出腐肉一塊,其韌異常,俗謂之疔頭。

此腐一脫,大證皆平,是神丹也。腦疽、發背及其他頑瘡,苟有堅韌或黏如筋,或黑而臭,牽連好肉,鑷之不去,皆可以此散輕輕摻在惡肉上,亦能速之使脫。但必預護新肌,弗沾此藥。

斑蝥(七枚,糯米拌炒黃,去米弗用。此米大毒,宜埋土中),全蠍(漂淡土拌炒乾,三枚),玄參(炒鬆弗焦,三錢),爪兒血竭(研細,去粗硬塊,三錢),乳香,沒藥(各一錢,取淨末),上梅片,上麝香(各六分)

各為細末,和勻密藏。

此方加重斑蝥、全蠍各三倍,另為一料,治代指初起,腫痛無頭。用藥一二分貼於痛處,以膏蓋之,輕者可退,重者提出速成,可不化大。咽喉痛者,以此藥少許,貼於頸外相近痛處,上以膏蓋。一周時揭去,皮有水泡,銀簪挑破泄去毒水,喉痛即瘥。近有刊送咽喉異功散者,即是此方,其應神速。

白話文:

這個「拔疔散」是用來治療初期疔瘡的藥方。疔瘡剛開始像小米粒一樣,頂端是白色的,沒有根,一開始感覺像木頭一樣僵硬,或者稍微有點癢,這是很嚴重的病症。如果發展下去,一定會腫脹擴散,潰爛化膿,毒性很強,不是一般藥物能治好的,必須要用這個藥散。

使用方法是先用針在疔瘡頂端稍微刺破一點點,讓它稍微出血,然後把這個藥散少量敷在瘡頭上,用清涼的薄貼布蓋住。一天換一次藥,這個藥散可以收縮腫脹、幫助排膿,還能把壞死的肉塊逼出來,這個壞肉塊很堅韌,俗稱「疔頭」。

這個壞肉塊脫落後,嚴重的病症就會好轉,這真是神奇的藥散。對於腦疽、發背和其他頑固的瘡,只要有堅硬、黏如筋狀、黑色發臭、牽連好肉,用鑷子夾不掉的壞肉,都可以把這個藥散輕輕敷在壞肉上,也能快速讓壞肉脫落。但一定要事先保護好新生的肌肉,不要讓藥散沾到。

藥方成分包含:斑蝥(七枚,用糯米拌炒至黃色,去掉糯米不用,糯米有劇毒,要埋在土裡),全蠍(用淡鹽水浸泡,用土拌炒乾,三枚),玄參(炒鬆但不炒焦,三錢),爪兒血竭(研磨成細粉,去除粗硬的塊狀物,三錢),乳香、沒藥(各一錢,取用純淨的粉末),上等冰片、上等麝香(各六分)。

把以上藥材都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後密封保存。

這個藥方如果將斑蝥和全蠍的用量增加三倍,另外製作一份,可以用來治療手指初期發生的疔瘡,出現腫痛但還沒長出膿頭的情況。將一兩分藥散敷在疼痛的地方,用藥膏蓋住,輕微的可以消退,嚴重的可以加速膿頭形成,避免發展成大範圍的潰爛。如果是咽喉疼痛,可以將少許藥散敷在脖子外面靠近疼痛的地方,上面再用藥膏蓋住。大約一週後揭開,皮膚會起水泡,用銀針挑破,讓毒水流出,喉嚨痛就會痊癒。最近有人將治療喉嚨的「異功散」刊印出來,其實就是這個藥方,效果非常快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