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山雷

《瘍科綱要》~ 卷下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3)

1. 薈黃二仁丸

治梅毒下疳、淋漓陰䘌諸證,真陰已虛,不任攻伐者。

老色蘆薈(五錢),真淨輕粉(三錢),關西牛黃(二錢),桃仁,杏仁(去皮各三十粒),明淨腰雄黃(四錢)

以上為細末,打和丸如綠豆大,壯者每服一錢至二錢,弱者減之。以鮮生地、仙遺糧、銀花三味煎湯送下,即以此三味常服代茶。

【方解】,梅毒一證,非盪滌不為功,然毒焰囂張,真陰已薄,一路攻削亦所不勝;況毒在血絡,徒伐腸胃,亦且不中病所。此方丸以緩治,威而不猛,無太過之弊。其用輕粉者,惟此能祛絡脈之毒,主藥在是。淺者視之,每謂汞是劫毒,最防收入骨髓,轉滋變幻。不知江湖術士,專事昇汞以治此證,倒提深入,害固不可勝言。其咎在用之太多,而又不以清解輔之。二三日間梅瘡盡伏,其效如神;而毒得汞力,伏藏於內,遲之又久,然後發泄,則橫決淫溢不可複製。此方汞尚不多,而牛黃腰黃,即以解此猛烈之毒,更用蘆薈二仁導之使泄,已無伏藏之慮。且又有湯引清利通溲,二陰皆有去路,配合自有法度。朱閬師主治毒門,必以是丸為主,投之輒應,頤見已多。惟效果稍緩,不能剋日成功,則王者之師,固不如雜霸之君,必責效於旦夕。試觀東西醫學,於此一科,內服外治無不用汞。又有以白檀香油治淋濁者,亦必每丸中稍稍入三仙丹半釐許,取效亦極敏捷。以此知汞固毒門中之無上神丹也。若服之過度,則齦浮齒痛,即是汞毒發見之證。是宜停藥,而大清其胃。惟此丸則萬無斯弊,不必過慮。若能採得鮮仙遺糧,白色者(紅色者不入藥用)數十百斤杵碎,熬取濃汁如膏,日常代茶,尤多尤妙。毒門聖藥,大有效驗而無流弊。

白話文:

此藥方用於治療梅毒下疳、淋漓陰部等症狀,特別是針對那些身體虛弱、無法承受猛烈攻伐的患者。

藥方組成:老蘆薈(五錢)、純淨輕粉(三錢)、關西牛黃(二錢)、桃仁、杏仁(去皮,各三十粒)、明淨腰雄黃(四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混合後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身體強壯者每次服用一錢至二錢,體弱者酌減。用新鮮生地、仙遺糧、銀花三味煎煮的湯藥送服,平時也可用這三味藥煎湯代茶飲用。

藥方解析:

梅毒這種病,不徹底清除病邪難以治癒,但如果病邪猖獗,患者體質又虛弱,一味強攻只會雪上加霜。況且病邪在血脈之中,單純調理腸胃也難以奏效。這個藥方採用緩和的治療方式,藥力溫和而不猛烈,不會過度傷害身體。其中,輕粉能夠祛除血脈中的毒邪,是這個方子的主要藥物。有些人認為水銀有毒,會深入骨髓,反而導致病情惡化。其實江湖術士用昇汞治療梅毒,是直接深入病灶,危害無窮,問題在於用量過多,又沒有配合清熱解毒的藥物。他們的做法可能在短時間內使梅毒症狀消失,但毒素會潛藏體內,久而久之爆發出來,將會難以控制。此方中輕粉用量不多,又用牛黃、雄黃來解輕粉的毒性,再用蘆薈、桃仁、杏仁引導毒邪排出,所以不必擔心毒素潛藏。再加上用湯藥引導,有利尿作用,使陰部毒邪有排出的途徑,所以藥方搭配合理。朱閬醫師擅長治療瘡毒,主要就是使用這個藥方,效果很好。只是藥效比較慢,不能立即見效,不像那些為了快速見效的霸道藥物。縱觀中西醫學,治療梅毒都離不開水銀。有些用白檀香油治療淋濁的,也會在藥丸中加入少量三仙丹,以求快速見效。由此可見,水銀確實是治療瘡毒的良藥。但如果過量服用,就會出現牙齦浮腫、牙齒疼痛等中毒症狀,這時就應該立即停藥並清理腸胃。此方藥丸則不會有這種弊端,不必過於擔憂。如果能採集到大量新鮮的白色仙遺糧(紅色的不能入藥),搗碎後熬成濃膏,每天當茶飲用,效果會更好。這是一味治療瘡毒的良藥,效果顯著而沒有副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