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從眾錄》~
1. 卷二
2. 咳嗽
肺如華蓋,司呼吸以覆臟腑。凡五臟六腑外受之邪氣,必上干於肺而為咳嗽,此咳嗽之實證也;凡五臟六腑損傷之病氣,亦上熏於肺,而為咳嗽,此咳嗽之虛證也。病源婁氏《綱目》,繁而難從。今照《景岳全書》,只以虛實分之,甚見簡括。何謂實證?外受之邪,非寒邪即熱邪也。
表寒則脈浮,帶弦帶緊,頭痛身痛,或鼻塞時流清涕。輕者六安煎,重者金沸草散,及小青龍湯主之。裡寒者脈沉細,真武湯去生薑,加乾薑、五味、細辛主之。熱輕則脈洪而長,或浮數而有力,口渴面紅,溺赤而短者,瀉白散加減主之,重者竹葉石膏湯主之。寒熱往來而咳者,小柴胡湯去人參、大棗、生薑,加五味、乾薑主之。
六安煎方(見《三字經》)
金沸草散
旋覆花(二錢),荊芥,前胡,麻黃,白芍,半夏(各一錢五分),甘草(一錢)
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。(《活人方》有茯苓、細辛,無麻黃、白芍)
何謂虛證?咳嗽為癆傷之漸,非氣虛即精虛也。氣虛者,羸瘦怠倦,少食痰多,言微,脈微細,六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、歸脾湯主之。如乾薑、五味、細辛、阿膠、半夏、二冬、二母、紫菀之類,隨宜加入。精虛者,面色黯,口燥舌乾,乾咳痰稀氣喘,腰膝痠痛,或面色浮紅,晝輕夜重,脈浮數而虛。右尺脈弱者,八味丸;左尺脈弱者,六味丸。
二方俱宜加入麥冬、五味、阿膠、胡桃之類,為標本同治之法。大抵氣虛證是得之勞役飢飽過度,及思慮傷脾所致。氣不化精,陽病必及於陰,精虛證是得之色欲過度,或先天不足。少年陽痿之人,精不化氣,陰病必及於陽。
感春溫之氣而咳嗽,宜加玉竹;感夏令暑氣而咳嗽,宜加石膏、麥冬、五味之類;感秋令燥金之氣而咳嗽,用喻嘉言清燥湯,神效;感冬寒之氣而咳嗽,無汗宜金沸草散,有汗宜桂枝湯,加厚朴一錢五分、杏仁二錢、半夏一錢五分。又三焦虛嗽,宜溫肺湯;中焦虛嗽,宜六君子湯,加乾薑、細辛、五味子;下焦虛嗽,宜七味丸加五味;三焦俱虛,宜三才湯。
喻嘉言清燥救肺湯
治憤郁喘嘔,郁痰加川貝母。
三才湯
天冬(二錢),熟地(三錢),人參(一錢)
水煎服。
補中益氣湯,歸脾湯,六君子湯,六味丸,八味丸(各見《時方》)
溫肺湯
陳皮,半夏,酒芍,乾薑,炙草(各一錢),杏仁(去皮尖),肉桂(或用桂枝),五味,細辛(各五分)
水煎服。(《仁齋方》有阿膠,無芍藥)
白話文:
肺就像一把傘蓋,覆蓋在臟腑之上,掌管呼吸。凡是五臟六腑從外面感受到的邪氣,一定會向上侵犯到肺而引起咳嗽,這就是咳嗽的實證;凡是五臟六腑因損傷而產生的病氣,也會向上熏到肺,而引起咳嗽,這就是咳嗽的虛證。過去婁氏的《本草綱目》記載的病因很繁雜難懂,現在我參考《景岳全書》,只用虛實來區分,這樣就簡潔明瞭。
什麼是實證呢?就是從外面感受到的邪氣,不是寒邪就是熱邪。
如果是感受表寒,脈象會呈現浮的狀態,並且帶有弦和緊的感覺,還會有頭痛、身體疼痛的症狀,或者鼻塞時會流清鼻涕。輕微的用六安煎,嚴重的用金沸草散,以及小青龍湯來治療。如果是裡寒,脈象會呈現沉細的狀態,可以用真武湯去掉生薑,加入乾薑、五味子、細辛來治療。如果是輕微的熱證,脈象會呈現洪大而長的狀態,或者浮數而有力,會有口渴、臉色發紅、小便短少而黃的症狀,可以用瀉白散加減藥物來治療,嚴重的用竹葉石膏湯來治療。如果是寒熱交替而咳嗽,可以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、大棗、生薑,加入五味子、乾薑來治療。
六安煎方(見《三字經》)
金沸草散
旋覆花(二錢),荊芥,前胡,麻黃,白芍,半夏(各一錢五分),甘草(一錢)
加入生薑五片,用水煎服。(《活人方》中有茯苓、細辛,沒有麻黃、白芍)
什麼是虛證呢?咳嗽是身體勞損逐漸引起的,不是氣虛就是精虛。氣虛的人,會變得消瘦、疲倦、食慾不振、痰多、說話聲音微弱、脈象微細,可以用六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、歸脾湯來治療。可以根據情況加入乾薑、五味子、細辛、阿膠、半夏、麥門冬、天門冬、紫菀等藥物。精虛的人,臉色會黯淡無光,口乾舌燥,乾咳痰少、氣喘、腰膝痠痛,或者臉色浮紅,白天輕微晚上嚴重,脈象浮數而虛弱。右寸脈弱的,用八味丸;左寸脈弱的,用六味丸。
這兩種情況都適合加入麥門冬、五味子、阿膠、核桃等藥物,作為標本兼治的方法。氣虛大多是因為過度勞累、飢飽不均,以及思慮過度損傷脾臟所導致的。氣不足無法化生精,陽虛的病症一定會影響到陰。精虛大多是因為性慾過度,或是先天不足所導致的。年輕人陽痿,精不足無法化生氣,陰虛的病症一定會影響到陽。
如果是因為感受春天的溫熱之氣而咳嗽,適合加入玉竹;如果是因為感受夏天的暑熱之氣而咳嗽,適合加入石膏、麥門冬、五味子等藥物;如果是因為感受秋天的燥熱之氣而咳嗽,用喻嘉言的清燥救肺湯,效果很好;如果是因為感受冬天的寒冷之氣而咳嗽,沒有汗的適合用金沸草散,有汗的適合用桂枝湯,加入厚朴一錢五分、杏仁二錢、半夏一錢五分。另外,如果是三焦虛弱引起的咳嗽,適合用溫肺湯;中焦虛弱引起的咳嗽,適合用六君子湯,加入乾薑、細辛、五味子;下焦虛弱引起的咳嗽,適合用七味丸加入五味子;三焦都虛弱的,適合用三才湯。
喻嘉言清燥救肺湯
治療因憤怒鬱悶引起的喘氣嘔吐,痰多可以加入川貝母。
三才湯
天門冬(二錢),熟地(三錢),人參(一錢)
用水煎服。
補中益氣湯,歸脾湯,六君子湯,六味丸,八味丸(這些方劑都可以在《時方》中找到)
溫肺湯
陳皮,半夏,酒芍,乾薑,炙甘草(各一錢),杏仁(去皮尖),肉桂(或者用桂枝),五味子,細辛(各五分)
用水煎服。(《仁齋方》中有阿膠,沒有芍藥)
3. 脈法
浮緊屬寒,浮緩屬風,浮數屬熱,浮細屬濕,浮澀屬房勞,浮滑屬痰。浮大者生,沉小者危。弦疾者胃氣敗。
白話文:
脈象浮取時,如果感覺脈搏繃緊,通常是身體受寒;如果感覺脈搏浮而和緩,通常是風邪侵入;如果感覺脈搏浮而且跳動快速,通常是身體有熱;如果感覺脈搏浮而且細微,通常是體內有濕氣;如果感覺脈搏浮而且澀滯不流暢,通常是房事過度;如果感覺脈搏浮而且滑利流暢,通常是體內有痰。脈象浮取時,如果感覺脈搏有力且大,通常表示身體健康;脈象沉取時,如果感覺脈搏微弱且小,通常表示身體虛弱危險。脈象呈現弦而且跳動快速,通常表示胃氣衰敗。
4. 採《聖濟》五臟諸咳嗽
論云:《內經》謂肺咳之狀,咳而喘息有音,甚則吐血;心咳之狀,咳而心痛,喉中介介如梗狀,甚則咽痛喉痹;肝咳之狀,咳而兩脅下痛,甚則不可以轉,轉則兩胠下滿;脾咳之狀,咳而右脅下痛,隱隱引肩背,甚則不可以動,動則咳劇;腎咳之狀,咳則腰背相引而痛,甚則咳涎。五臟之咳,久而不已,乃傳六腑;六腑之咳,《內經》論之詳矣。
杏子湯(《聖濟》)
治咳嗽晝減夜增,不得眠,食即吐逆。
杏仁(去皮尖),半夏,桑白皮,白蒺藜,百合,麻黃(去根節),柴胡,白石脂,款冬花,枳殼,肉桂(去粗皮),紫菀,旋覆花,川貝母(以上各五分),糯米(三錢),生薑(二片),水煎服。
蛤蚧丸(《聖濟》)
治久咳嗽喘急。
蛤蚧(一對,酥炙),半夏,杏仁(去皮尖,研,各一兩),栝蔞(大者二枚,去子,取肉,蒸,餅),阿膠(蛤粉炒),人參(各五錢),青皮(去白,二錢五分),乾薑(湯泡,二兩)
上共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小豆大,空心米湯送下二十丸。
五靈脂湯(《聖濟》)
治肺咳及諸咳。
五靈脂,馬兜鈴(各一錢),人參,五味,炙甘草,桑白皮,陳皮,杏仁(去皮尖,各五錢),生薑(二片)
水煎空心溫服。
人參桔梗散(《聖濟》)
治心咳嗽,咽喉腫痛。
人參(五分),桔梗(二錢),茯苓,牛蒡子(炒,各一錢五分),炙甘草(七分)
共為末,薑湯空心下(二錢,日三。)
木乳散(《聖濟》)
治肝咳嗽,兩脅下滿。
木乳(即皂莢樹根皮,酥炙,三兩),杏仁(去皮尖,研),貝母(去心,各三兩),炙甘草(一兩)
共為細末。姜橘湯送下二錢。
半夏陳皮湯(《聖濟》)
治脾咳嗽。
半夏,陳皮,杏仁(去皮尖),赤茯苓,柴胡,麻黃(去根節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生薑(一片)
水煎,空心溫服。
四味散(《聖濟》)
治腎咳嗽。
補骨脂(炙),牽牛子(半生半炒),杏仁(去皮尖,各一兩),郁李仁(五錢),共研末。茶送下二錢。
黃耆散(《聖濟》)
治大腸咳嗽。
黃耆,人參,白茯苓,桑白皮(各一錢),甘草(三錢)
上為細末。滾湯下三錢。
鹿角膠湯(《聖濟》)
治大腸咳嗽。
鹿角膠,杏仁(去皮尖),甘草,半夏(薑汁炒),麻黃(去根節,各一錢),生薑(三片),水煎,空心溫服。
白話文:
關於咳嗽的論述
《內經》說,肺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呼吸急促有聲響,嚴重時會咳血;心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心痛,喉嚨感覺有東西卡住,嚴重時會咽痛、喉嚨腫痛;肝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兩側脅肋下方疼痛,嚴重時無法轉動身體,轉動則兩脅肋下方脹滿;脾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右脅肋下方疼痛,隱隱牽引到肩膀和背部,嚴重時不能動,動則咳嗽加劇;腎咳的症狀是咳嗽時腰背相互牽引疼痛,嚴重時會咳出黏液。五臟的咳嗽,如果久治不癒,會傳到六腑;六腑的咳嗽,《內經》已經有詳細的論述。
杏子湯
治療咳嗽白天減輕晚上加重,無法入睡,吃東西就想吐。
將杏仁(去皮尖)、半夏、桑白皮、白蒺藜、百合、麻黃(去根節)、柴胡、白石脂、款冬花、枳殼、肉桂(去粗皮)、紫菀、旋覆花、川貝母(以上各五分),糯米(三錢),生薑(兩片),加水煎煮後服用。
蛤蚧丸
治療久咳、喘息急促。
將蛤蚧(一對,用酥油炙烤)、半夏、杏仁(去皮尖,研磨,各一兩)、栝蔞(大的兩個,去籽,取肉蒸成餅)、阿膠(用蛤粉炒過)、人參(各五錢)、青皮(去白,二錢五分)、乾薑(用熱水浸泡,二兩),一起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,像小豆子一樣大,空腹用米湯送服二十丸。
五靈脂湯
治療肺咳及各種咳嗽。
將五靈脂、馬兜鈴(各一錢)、人參、五味子、炙甘草、桑白皮、陳皮、杏仁(去皮尖,各五錢)、生薑(兩片),加水煎煮後空腹溫服。
人參桔梗散
治療心咳、咽喉腫痛。
將人參(五分)、桔梗(二錢)、茯苓、牛蒡子(炒過,各一錢五分)、炙甘草(七分),一起研磨成末,用薑湯空腹服用(每次二錢,每日三次)。
木乳散
治療肝咳,兩脅肋下方脹滿。
將木乳(即皂莢樹根皮,用酥油炙烤過,三兩)、杏仁(去皮尖,研磨)、貝母(去心,各三兩)、炙甘草(一兩),一起研磨成細末。用薑橘湯送服二錢。
半夏陳皮湯
治療脾咳。
將半夏、陳皮、杏仁(去皮尖)、赤茯苓、柴胡、麻黃(去根節各一錢)、甘草(五分)、生薑(一片),加水煎煮後空腹溫服。
四味散
治療腎咳。
將補骨脂(炙烤過)、牽牛子(一半生用一半炒過)、杏仁(去皮尖,各一兩)、郁李仁(五錢),一起研磨成末。用茶水送服二錢。
黃耆散
治療大腸咳嗽。
將黃耆、人參、白茯苓、桑白皮(各一錢)、甘草(三錢),一起研磨成細末。用滾燙的開水送服三錢。
鹿角膠湯
治療大腸咳嗽。
將鹿角膠、杏仁(去皮尖)、甘草、半夏(用薑汁炒過)、麻黃(去根節,各一錢)、生薑(三片),加水煎煮後空腹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