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念祖

《醫學從眾錄》~ 卷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)

1. 脈息

宜沉實,忌虛弱。

加味五苓散

白朮(炒,三五錢,利腰臍之死血,導濕實脾為君),茯苓(二三錢,導心與小腹之氣,下行從膀胱而泄),豬苓,澤瀉(各二錢,利水行濕),木通(一錢入絡止痛又引熱下行),橘核(三錢,行滯氣為導引之品),肉桂(五分或一錢,溫肝腎,血中氣藥止痛如神,又入膀胱化氣利水),苦楝子(去核,一錢五分苦降以納諸藥到於患所),木香(一錢,調氣止痛)

水三盅,煎八分,空心服。或入食鹽一捻,寒甚加附子、乾薑一二錢;熱甚加黃柏、梔子一二錢;濕勝加防己一錢;堅硬如石加昆布一錢、牡蠣煅三錢;痛甚加桃仁二錢、穿山甲五片、炒乳香五分。

苦楝子丸

治奔豚、小腹痛、疝氣,如神。

川楝子,茴香(各二兩),附子(一兩)

三味用酒二升同煮,曬乾為度,焙乾為末,每藥末一兩,入元胡索(三錢,一作五錢),全蠍(十八個炒),丁香(十八粒)

共為末,酒煉丸如桐子大。溫酒下五十丸,空心服,如痛甚,煎當歸酒下。

三層茴香丸

治一切疝氣如神。

大茴香(五錢,同鹽五錢炒,和鹽秤一兩),川楝(淨肉),沙參,木香(各一兩)

共為末,煉蜜丸桐子大。每服三錢,空心溫酒下,或鹽湯下,才服盡,接第二料。

照前方加蓽拔一兩、檳榔五錢,共五兩半,依前丸服法;若未愈,再服第三料。

照前二方加茯苓四兩、附子炮一兩,共前八味重十兩,丸服如前,但每服三錢,雖三十年之久,大如栲栳,皆可消散,神效。

蜘蛛散(方見《金匱》)

陰狐疝氣,偏有大小,時時上下。

洗陰腫核痛(《千金翼》)

治丈夫陰腫如斗,核中痛。

雄黃末,礬石(研各一兩),甘草(一尺)

水一斗,煮二升洗之,如神。

淋洗囊腫神效(《錦囊秘方》)

連須蔥白頭(一十一根,不必洗淨去土),川椒,麥冬(炒焦),地膚子(各一兩)

四味煎湯,淋洗囊上良久,次日再洗;以消為度。

荔枝散(《種福堂》)

治陰中腫大不消。

頂大荔枝核十二三個,煅灰存性,以火酒調和糊,吃下即消,若未消,連吃二三服。

白話文:

脈象

脈象應該要沉穩有力,忌諱虛弱無力。

加味五苓散

白朮(炒過,三到五錢,可以疏通腰部和肚臍周圍的瘀血,引導濕氣,健脾,是藥方中的主藥),茯苓(二到三錢,引導心臟和小腹的氣往下走,從膀胱排出),豬苓、澤瀉(各二錢,可以利水去濕),木通(一錢,可以疏通經絡,止痛,並引導熱往下走),橘核(三錢,可以疏導停滯的氣,是藥方的引導藥),肉桂(五分或一錢,可以溫暖肝腎,是血液中的氣藥,止痛效果很好,也可以進入膀胱化解氣,有利水作用),苦楝子(去掉核,一錢五分,可以苦寒下氣,使藥力到達患處),木香(一錢,可以調理氣機,止痛)

用水三碗煎煮到剩八分,空腹服用。可以加入一點食鹽,如果寒氣很重,可以加入附子、乾薑一到二錢;如果熱氣很重,可以加入黃柏、梔子一到二錢;如果濕氣很重,可以加入防己一錢;如果腫塊堅硬如石頭,可以加入昆布一錢、煅燒過的牡蠣三錢;如果疼痛劇烈,可以加入桃仁二錢、穿山甲五片、炒過的乳香五分。

苦楝子丸

治療奔豚病、小腹疼痛、疝氣,效果很好。

川楝子、茴香(各二兩)、附子(一兩)

這三種藥材用二升酒一起煮,直到煮乾為止,然後烘乾研磨成粉末,每份藥粉一兩,加入元胡索(三錢,有的寫五錢)、全蠍(十八個,炒過)、丁香(十八粒)

一起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用溫酒送服五十丸,空腹服用,如果疼痛劇烈,用當歸酒送服。

三層茴香丸

治療各種疝氣,效果很好。

大茴香(五錢,和鹽五錢一起炒,總共一兩),川楝(去掉核的肉)、沙參、木香(各一兩)

一起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錢,空腹用溫酒或鹽水送服,等藥效發揮完畢,接著服用第二劑。

在前面藥方的基礎上,加入蓽拔一兩、檳榔五錢,總共五兩半,按照之前的藥丸服用方法服用;如果還沒好,再服用第三劑。

在前兩劑藥方的基礎上,加入茯苓四兩、炮製過的附子一兩,總共八味藥材,總重十兩,做成藥丸服用方法和之前一樣,但每次服用三錢,即使是三十年的頑疾,腫塊大如栲栳,都可以消散,效果神奇。

蜘蛛散(藥方出自《金匱要略》)

治療陰狐疝氣,陰囊忽大忽小,時上時下。

清洗陰囊腫痛(藥方出自《千金翼方》)

治療男子陰囊腫大如斗,睪丸疼痛。

雄黃粉、研磨過的礬石(各一兩)、甘草(一尺)

用水一斗煮到剩二升,用來清洗陰囊,效果很好。

淋洗囊腫神效(藥方出自《錦囊秘方》)

連根須的蔥白頭(十一根,不必洗淨泥土),川椒、炒過的麥冬、地膚子(各一兩)

這四味藥材煎成湯,用來淋洗陰囊,持續一段時間,第二天再洗,直到腫脹消退為止。

荔枝散(藥方出自《種福堂》)

治療陰囊腫大不消。

取十二三個頂部較大的荔枝核,燒成灰燼,保留藥性,用酒調成糊狀,吃下去腫脹就會消退,如果還沒消退,連續服用二到三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