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從眾錄》~ 卷八 (3)
卷八 (3)
1. 傷寒附法補
錢院使主河間兩解之法,利於實熱之病,余又續景岳內托之法,利於虛寒之病。正法之外,得此兩法,治傷寒無餘蘊矣。
發表無汗病為逆,須審陰陽施補益。陽虛再造散如神,小建中湯生津液。東垣變用益氣湯,只緣飢飽與勞役。又有無汗屬陰虛,理陰歸柴二方擇。若宜涼解歸葛煎,陽明溫暑及時疫。陰陽兩虛汗最難,大溫中飲當考覈。仲景驅外是恆經,各家內托亦上策。
李東垣云:傷寒無內傷者,用仲景法;挾內傷者,十居八九,(勞役飢飽過度謂之內傷)只用補中益氣湯加減。又云:尺脈遲者,不可發汗,當與小建中湯和之。和之而邪解,設不解,服至尺脈有力,乃與麻黃湯汗之。喻嘉言云:宜小建中湯生其津液,津液充,便自汗而愈。
陶節庵云:傷寒服發表藥而不作汗,名無陽症。宜再造散助陽以作汗。張景岳云:陽根於陰,化於液,從補血而散。此云騰致雨之妙,則猶仲景所未及。觀其自制數方,平散如歸柴飲,溫散如大溫中飲及理陰煎,涼散如歸葛飲,皆取邪從營解之義也。仲景重在驅邪,此則重在補正。
驅邪是逐之於外,補正是托之於內。法雖不同,而散寒之意則一也。
再造散
陽虛再造散稱奇,附子辛參草桂耆。羌活芎防薑棗入,或加芍藥水煎之。(人參一錢、黃耆二錢、桂枝一錢、甘草五分、附子炮一錢、細辛七分、羌活八分、防風七分、川芎一錢,煨姜二片、大棗二枚,加芍藥一撮,夏加黃芩,石膏用之。)
小建中湯
陽氣素虛乏津液,傷寒溫補必須急。桂枝倍芍加膠飴,小小建中大有益。(白芍三錢、桂枝、生薑各一錢五分、炙草一錢,水煎入飴糖三錢拌服。)
補中益氣湯
補中益氣術歸耆,炙草人參與橘皮。薑棗柴升煎水服,六經加味始相宜。(炙耆二錢、人參、白朮、當歸、炙草各一錢、陳橘皮五分、柴胡、升麻各三分、薑棗水煎服。)
太陽加羌活、藁本、桂枝,陽明加葛根、倍升麻,少陽加黃芩、半夏、川芎,倍柴胡。
太陰加枳實、厚朴;少陰加甘草、橘皮;厥陰加川芎;變症發渴,加乾葛、元參,倍升麻。
理陰煎
熟地當歸炙草姜,理陰煎劑最為良。方中加減須消息,肉桂加之用亦強。(熟地四錢、當歸一錢五分、炙草一錢、乾薑一錢五分,水二盅,煎八分服。)
歸柴飲
歸柴二味及甘草,傷寒平散用之好。大便多溏歸易術,還有加減方中討。(當歸一兩、柴胡五錢、炙草八分,水煎服。)
大溫中湯
傷寒溫散大溫中,參朮柴胡肉桂同。草地麻黃姜歸用,水煎去沫服為功。(熟地五錢、白朮三錢、當歸一錢、人參一錢、炙草八分、柴胡一錢、麻黃一錢、肉桂一錢、乾薑一錢、白朮二錢水二盅,煎七分,去浮沫,溫服或略蓋微汗。)
歸葛飲
當歸乾葛兩般宜,涼散方中此最奇。煎後好將涼水浸,徐徐服下汗來時。(當歸五錢、乾葛二錢,水二盅,煎一盅以冷水浸涼,徐徐服之。)
白話文:
錢院使主張的河間派「雙解法」,適用於實熱的病症,我(指作者)又補充了張景岳的「內托法」,適用於虛寒的病症。掌握了這兩種方法,在治療傷寒方面就沒有遺漏了。
如果傷寒無汗,這是一種逆症,必須仔細辨別陰陽虛實來施予補益。陽虛的可以用再造散,效果神奇;陰液不足的可以用小建中湯來滋生津液。李東垣改變用法,使用益氣湯,是因為病患的飢飽不均和過度勞累。另外,無汗也可能是陰虛,可用理陰煎或歸柴飲來選擇治療。如果是陽明溫熱或時疫,可以用葛根煎來清涼解熱。如果陰陽兩虛,出汗最困難,就應該考慮使用大溫中飲。張仲景主張驅除外邪是基本原則,而各家所用的內托法也是上好的策略。
李東垣說:「傷寒沒有內傷的,用仲景的方法;如果有內傷的,十個有八九個都是(勞累飢餓過度造成的內傷),只用補中益氣湯加減來治療。」他又說:「如果尺脈遲緩,不可發汗,應該用小建中湯來調和。調和後如果邪氣解除,就停止用藥;如果沒解除,要服藥到尺脈有力,才能用麻黃湯來發汗。」喻嘉言說:「應該用小建中湯來滋生津液,津液充足,就會自己出汗而痊癒。」
陶節庵說:「傷寒服用發汗藥卻不出汗,這叫做無陽症,應該用再造散來幫助陽氣發汗。」張景岳說:「陽氣根源於陰,變化於津液,所以要從補血來發散。這就像『騰致雨』的奧妙,是仲景所沒有提到的。」觀察他自己調配的數個藥方,平散的像是歸柴飲,溫散的像是大溫中飲和理陰煎,涼散的像是歸葛飲,都是採取讓邪氣從營分化解的道理。仲景注重驅除邪氣,而景岳注重補益正氣。
驅除邪氣是將邪氣從體外驅趕出去,補益正氣是將邪氣托在體內。方法雖然不同,但是散寒的用意是一樣的。
再造散
再造散治療陽虛效果奇特,其中含有附子、細辛、人參、甘草、桂枝、黃耆、羌活、川芎、防風、生薑、大棗,有時加入芍藥一起煎服。(人參一錢、黃耆二錢、桂枝一錢、甘草五分、炮附子一錢、細辛七分、羌活八分、防風七分、川芎一錢,煨薑二片、大棗二枚,加入芍藥一小撮,夏天加入黃芩、石膏使用。)
小建中湯
陽氣虛弱而且缺乏津液,傷寒的時候必須溫補,要盡快使用。將桂枝的劑量加倍,並加入膠飴,這小小的建中湯有很大的功效。(白芍三錢、桂枝、生薑各一錢五分、炙甘草一錢,用水煎煮後加入飴糖三錢攪拌服用。)
補中益氣湯
補中益氣湯有白朮、當歸、黃耆、炙甘草、人參和橘皮。加入生薑、大棗、柴胡和升麻一起煎服,可以依照不同的經絡症狀來加減藥味。(炙黃耆二錢、人參、白朮、當歸、炙甘草各一錢、陳橘皮五分、柴胡、升麻各三分,用水煎服。)
太陽經症狀可以加羌活、藁本、桂枝;陽明經症狀可以加葛根、加倍升麻;少陽經症狀可以加黃芩、半夏、川芎、加倍柴胡。
太陰經症狀可以加枳實、厚朴;少陰經症狀可以加甘草、橘皮;厥陰經症狀可以加川芎。如果是變症出現口渴,可以加乾葛、元參,並加倍升麻。
理陰煎
熟地、當歸、炙甘草和乾薑,是理陰煎最好的藥劑。方中藥物的加減,要仔細斟酌,加入肉桂效果也很強。(熟地四錢、當歸一錢五分、炙甘草一錢、乾薑一錢五分,用水二碗,煎到剩八分服用。)
歸柴飲
當歸、柴胡和甘草這三味藥,對於傷寒有很好的平散效果。如果大便稀溏,當歸要換成白朮,還要依照情況在藥方中加減其他藥物。(當歸一兩、柴胡五錢、炙甘草八分,用水煎服。)
大溫中湯
大溫中湯可以用來溫散傷寒,其中包含人參、白朮、柴胡、肉桂,還有甘草、熟地、麻黃、生薑和當歸。用水煎煮,去除浮沫後服用。(熟地五錢、白朮三錢、當歸一錢、人參一錢、炙甘草八分、柴胡一錢、麻黃一錢、肉桂一錢、乾薑一錢、白朮二錢,用水二碗,煎到剩七分,去除浮沫,溫服,或略微蓋上被子發汗。)
歸葛飲
當歸和乾葛兩者合用很好,在涼散藥方中效果最奇特。煎好後用冷水浸泡,慢慢服用,可以使汗出來。(當歸五錢、乾葛二錢,用水二碗,煎到剩一碗,用冷水浸泡涼,慢慢服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