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念祖

《醫學從眾錄》~ 卷八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2)

1. 傷寒附法(太醫院院使錢編輯)

傷寒傳變大法,已詳《傷寒論注》及《心法要訣》中矣。然近世治四時傷寒者,咸用河間兩解等法,每多神效,誠治斯症之捷法也。今復採雙解散防風通聖散諸經驗名方,編為歌訣,俾後之學者知所變通,庶幾於傷寒一症,經權常變,有所遵循,而無遺法云。

白話文:

傷寒的傳變規律和治療方法,已經在《傷寒論注》和《心法要訣》中詳細講述。但現在治療四時傷寒的醫生,都採用河間兩解等方法,常常有很神奇的效果,的確是治療這種疾病的捷徑。現在我又蒐集了雙解散、防風通聖散等多種經驗名方,編成歌訣,以便後來的學習者知道如何靈活運用,希望在治療傷寒這一疾病時,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通,有所遵循,而不遺漏任何一種治療方法。

2. 雙解散完素解和初法

雙解通聖合六一,四時溫熱正傷寒。兩許為劑蔥姜豉,汗下兼行表裡宜。強者加倍弱減半,不解連進自然安。若因汗少麻倍大,便硬硝黃加倍添。

白話文:

雙解通聖,由六味中藥材複方組成的藥方,一年四季,都可以治療溫性和熱性引起的傷寒症狀。每個藥服兩許,加入蔥、姜、豉,以汗水排出毒素,兼顧表裡兼治。體質強壯的人可以加倍服用,體質虛弱的人可以減半服用。如果服藥之後,症狀沒有緩解,可以連續服用,自然會痊癒。如果出汗太少,加大麻黃的用量,大便不通,加大硝石和黃芩的用量。

名曰雙解散者,以其能發表攻裡,即防風通聖散六一散二方合劑也。河間制此,解利四時冬溫、春溫、夏熱、秋燥者。正令傷寒,凡邪在三陽表裡不解者,以兩許為劑,加蔥、薑、淡豉煎服之。候汗下兼行,表裡即解。形氣強者,兩半為劑。形氣弱者,五錢為劑。若初服,因汗少不解,則為表實,倍加麻黃以汗之。

白話文:

所謂「雙解散」這個藥方,是因為它可以發散風邪,攻克裡證,是防風通聖散和六一散這兩種藥方的合劑。河間先生制訂這個藥方,是要治療四時溫病,包括冬溫(溫熱冬感)、春溫(溫熱春感)、夏熱(暑熱)、秋燥(溫燥秋感)等。凡是正受傷寒,或者邪氣在三陽表裡不解的病人,都可以用這個藥方,每次用藥二錢,加入蔥、薑、淡豉煎服。等到汗出、大便暢通一起進行的時候,表裡證狀就可以解除。身體強壯的人,每次用藥一錢五分。身體虛弱的人,每次用藥五錢。如果服用以後,汗出不多,證狀不解,那就是表證實熱,就要加倍麻黃發汗。

因便硬不解,則為裡實,倍加硝、黃以下之。連進二三服,必令汗出下利而解也。今人不知其妙,以河間過用寒涼,仲景傷寒初無下法,棄而不用,真可惜也。不知其法神捷,莫不應手取效,從無寒中痞結之變,即有一二不解者,亦未盡法之善。則必已傳陽明,故不解也。防風通聖散,詳在後。

白話文:

由於積滯頑固不消,即為裡實證,應加大用量,選擇硝石和大黃等下劑藥物攻下。連續服用兩到三次,必定會汗出、腹瀉而解除積滯。現在的人不知道這種方法的妙處,因為河間醫生過度使用寒涼藥物,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中根本沒有下法的記載,所以就將這種方法放棄而不使用,實在是可惜。不知道這種方法神效快捷,無法達到立竿見影效果的幾乎沒有,從未出現寒中痞結的變化,即使有一二例不解的,也是沒有徹底使用好這種方法。那麼,必定已傳變為陽明腑實證,所以才沒有解除積滯。防風通聖散的詳細內容,見後面。

3. 河間解利後法

汗下已通仍不解,皆因不徹已傳經。內熱煩渴甘露飲,甚用白虎解毒清。有表熱煩柴葛解,表實大熱三黃寧。裡熱尿赤涼天水,胃實不便大柴承。

白話文:

儘管服用發汗的藥物,反而不大會出汗,這是由於沒有徹底貫穿經脈的緣故。有內熱、口渴,應服用甘露飲,嚴重時可以使用白虎湯來治療。有表熱及口渴,應服用柴葛解肌湯,若表證很盛、發高燒,可以使用三黃湯來緩和症狀。有裡熱、小便發紅,應服用涼天水,若伴有胃實不暢,則應服用大柴承氣湯。

雙解散,汗下已通,而仍不解者,皆因汗之不徹,或以傳經,治之不及也。若表已解,而里有微熱煩渴者,用桂苓甘露飲,以和太陽之裡。若內熱太甚,大熱大煩大渴者,用白虎湯黃連解毒湯,以清陽明之裡。若表未解,又傳陽明,身熱而煩,用柴葛解肌湯,以解兩陽之邪。

白話文:

服用麻黃和石膏的藥物,汗液和排便已經通暢,但仍不解脫者,都是因為汗液沒有徹底排出,或因傳經,治療沒有到位。如果表症已經解除,而體內仍然有微熱煩渴的症狀,可以使用桂苓甘露飲,以調和太陽經的裏氣。如果內熱過於嚴重,出現高熱、煩躁、口渴等症狀,可以使用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,以清熱瀉火,清除陽明經的裏熱。如果表症尚未解除,又傳至陽明經,出現發熱、煩躁的症狀,可以使用柴葛解肌湯,以解表、疏散兩陽之邪。

若表實無汗,大熱而煩,用三黃石膏湯,以清表裡之熱。若里有熱,尿赤而澀者,用涼膈散,合天水散以清和之。若胃實潮熱,不大便有微表者,用柴胡湯下之。無表者,三承氣湯下之。桂苓甘露飲、白虎湯、大柴胡湯、三承氣湯,已詳《傷寒要訣》。六一散、涼膈散,詳在《雜病要訣》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表實無汗,大熱煩躁的症狀,使用三黃石膏湯清裡熱。若熱在裡,小便赤澀,使用涼膈散合天水散清和之。若胃實潮熱,有大便不通,又有輕微表證的,用柴胡湯治療。若無表證,則服用三承氣湯。桂苓甘露飲、白虎湯、大柴胡湯、三承氣湯詳見《傷寒要訣》。六一散、涼膈散詳見《雜病要訣》。

防風通聖治風熱,郁在三焦表裡中。氣血不宣經絡壅,梔翹芩薄草歸芎。硝黃芍術膏滑石麻黃桔梗與防荊。利減硝黃嘔姜半,自汗麻去桂枝增。

白話文:

防風通聖丸能治療風熱表邪,鬱積在三焦表裡。氣血不通暢,經絡壅塞,可以用梔子、翹翹、黃芩、薄荷、草歸、川芎。硝石、黃芩、芍藥、白術、滑石、麻黃、桔梗和防風荊芥。如果口乾、大便不通、嘔吐、姜半夏可以減少;麻黃、桂枝可以增加來緩解自汗。

此方治一切風火之邪,鬱於三焦表裡經絡,氣血不得宣通。初感發熱頭痛膚疹,傳經斑黃,抽搐煩渴不眠,便秘尿澀,皆可服之。功效甚奇,用之自知其妙也。

白話文:

這個中藥方主要用來治療所有風熱邪氣,引起的鬱結於三焦表裡經絡,導致氣血無法順暢運行的症狀。若在風熱初起時,您有發燒、頭痛、皮膚疹的症狀;或者是經過一段時間後,出現斑黃、抽搐、煩渴、失眠、便祕尿澀,都可以使用這些藥方。此方藥效非常神奇,用過之後自會知道其妙處。

柴葛解肌湯

四時合病在三陽,柴葛解肌柴葛姜。白芷枯芩膏芍草,利減石膏嘔半羌。

白話文:

四時合病在三陽,柴葛解肌柴葛姜:春天、夏天、秋天、冬天四個季節,都可能出現的三陽病症。三陽病症的治療方法是使用柴葛解肌散的組方,組方中包括柴胡、葛根、生薑。

白芷枯芩膏芍草,利減石膏嘔半羌:白芷、枯芩、膏芍草、石膏、半夏等藥材,可以治療風寒感冒、咳嗽、嘔吐等症狀。

此方陶華所制,以代葛根湯。凡四時太陽、陽明、少陽合病輕證,均宜以此湯增減治之。增減者,謂如無太陽證者減羌活,無少陽症者減柴胡也。即柴胡、葛根、羌活、白芷、桔梗、赤芍、石膏、黃芩甘草也。下利減石膏,以避裡虛也;嘔加半夏生薑,以降里逆也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劑是陶華所製定的,可以代替葛根湯使用。凡是四時太陽、陽明、少陽三經合病的輕微證狀,都可以用這個湯加減來治療。加減是指,如果沒有太陽病症狀的,就減去羌活;沒有少陽病症狀的,就減去柴胡。這個方劑是由柴胡、葛根、羌活、白芷、桔梗、赤芍、石膏、黃芩、甘草等藥物組成的。下痢的要減去石膏,以免裡虛;嘔吐的要加上半夏、生薑,以降胃氣上逆。

白話文:

  1. 黃連解毒湯:

黃連解毒湯是一種中藥方劑,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它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,如發熱、口渴、咽喉腫痛、熱痢等。

  1. 梔子金花湯:

梔子金花湯是一種中藥方劑,具有清熱瀉火、涼血解毒的功效。它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,如發熱、口渴、咽喉腫痛、熱痢、痛症等。

  1. 三黃石膏湯:

三黃石膏湯是一種中藥方劑,具有清熱瀉火、涼血解毒、消暑清熱的功效。它主要用於治療夏季熱症引起的各種疾病,如發熱、口渴、頭暈目眩、心煩意亂、尿少便閉等。

陽毒熱極疹斑嘔,煩渴呻吟譫語狂。下後便軟熱不已,連芩梔柏解毒湯。裡實便硬當攻下,梔子金花加大黃。表實膏麻蔥豆豉,下利除膏入葛良。

白話文:

陽毒過於猛烈,疹斑嘔吐,煩渴呻吟譫語狂。腹瀉後仍然發熱不停,使用連翹、梔子、黃柏、知母解毒湯。如果便祕堅硬,應該攻下,使用梔子、金銀花加大黃。如果表實,使用膏麻蔥豆豉,能止瀉消熱,葛根對陰虛也有益處。

清毒犀角飲

陽毒熱極等證,或下後便軟,壯熱不已,宜黃連解毒湯。即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也。若裡實當攻下;便硬者宜加大黃,名梔子金花湯;若表實無汗,當發汗者,宜加石膏、麻黃、淡豆豉蔥白,名三黃石膏湯;下利者,減石膏加葛根,避里不實也。

白話文:

陽毒熱極等證狀,或者大便變軟、高燒不退,應服用黃連解毒湯。黃連解毒湯的成分包括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。如果體內有實熱應攻下;大便堅硬應該加大黃,這叫做梔子金花湯;如果體表有實熱沒有汗,應該發汗,應該加入石膏、麻黃、淡豆豉、蔥白,這叫做三黃石膏湯;如果腹瀉,減少石膏加入葛根,避免裡虛。

消毒犀角表疹斑,毒壅咽喉腫痛難。犀角牛蒡荊防草,熱盛加薄翹芩連。

白話文:

牛蒡、荊芥、防風草,熱盛再加薄荷、黃芩、連翹。

消毒犀角飲消毒飲之防風、荊芥牛蒡子、甘草加犀角也,熱盛加連翹薄荷、黃芩、黃連也。

白話文:

消毒犀角飲就是由消毒飲的防風、荊芥、牛蒡子、甘草再加犀角組成的,如果是熱盛的情況,可再加入連翹、薄荷、黃芩、黃連。

消斑青黛消斑毒,參虎柴犀梔地元。黃連熱實減參去,苦酒加入大黃煎

白話文:

消斑青黛消毒,

參、虎杖、柴胡、犀角、梔子、地黃根。

黃連熱實減參,

苦酒加入大黃煎。

消斑青黛飲即青黛。參虎,謂人參白虎湯,即人參、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柴胡、犀角、山梔、生地、元參、黃連,用苦酒與水煎也。熱甚便實者,減去人參,加大黃可也。

白話文:

消斑青黛飲就是青黛。參虎,指人參白虎湯,即人參、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柴胡、犀角、山梔、生地、元參、黃連,用苦酒與水煎熬。如果火邪非常盛並且大便祕結者,可以減掉人參,加大黃。

普濟消毒飲

普濟大頭天行病,無里邪熱客高巔。芩連薄翹柴升桔,蠶草陳勃蒡藍元。

普濟消毒飲治天行傳染,大頭瘟疫,無里可下者。是其邪熱客於高巔,即黃芩、黃連、薄荷、連翹、柴胡、升麻、桔梗、殭蠶、甘草、陳皮馬勃、牛蒡子、板藍根、元參也。

白話文:

普濟消毒飲可以治療流行性傳染病和大頭瘟疫,即使在無藥可治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。這是因為這些疾病是由熱邪侵犯頭部而引起的。黃芩、黃連、薄荷、連翹、柴胡、升麻、桔梗、殭蠶、甘草、陳皮、馬勃、牛蒡子、板藍根、元參等藥物都可以清熱解毒,祛邪消瘟。

連翹敗毒散發頤,高腫焮紅痛可除。花粉連翹柴胡蒡,荊防升草桔羌獨。紅花蘇木芎歸尾,腫面還加芷漏蘆。腫堅皂刺穿山甲,便燥應添大黃疏。

白話文:

服用連翹敗毒散,能夠發散毒氣,消除高腫、焮紅疼痛的症狀。由花粉、連翹、柴胡、蒡薕、荊芥、防風、升麻、桔梗、羌活、獨活組成。紅花、蘇木、川芎、歸尾等藥物,腫面者還需增加芷草、漏蘆。腫堅者可加入皁刺、穿山甲,便燥者應添加大黃以通便。

連翹敗毒散治時毒發頤,高腫焮紅疼痛之陽證也。即連翹、天花粉、柴胡、牛蒡子、荊芥、防風、升麻、甘草、桔梗、羌活、獨活、紅花、蘇木、川芎、歸尾。兩頤連面皆腫,加白芷、漏蘆;腫堅不消,加皂刺、穿山甲;大便燥結,加酒炒大黃。

白話文:

連翹敗毒散是用於治療時毒發作所引起的腮腺腫大、發紅疼痛的陽性證狀。主要的藥物包括連翹、天花粉、柴胡、牛蒡子、荊芥、防風、升麻、甘草、桔梗、羌活、獨活、紅花、蘇木、川芎、歸尾。

如果腮腺腫大也蔓延到面部,則可以添加白芷和漏蘆。如果腫脹堅硬且不消退,則可以添加皁刺和穿山甲。如果大便乾燥不通暢,則可以添加酒炒大黃。

都氣湯,橘皮竹茹湯

呃逆腎虛都氣湯,六味肉桂五味方。橘皮竹茹虛熱主,橘竹參草棗生薑。

白話文:

呃逆腎虛都氣湯, шести ароматов корицы, пять ароматов женьшеня. Корки мандарина и бамбука Жу - основные при лихорадке, корки мандарина, женьшень, травы, финики и имбирь.

都氣湯即六味地黃湯加肉桂、五味子也;橘皮竹茹湯即橘皮、竹茹、人參、甘草、大棗、生薑。

白話文:

  • 都氣湯:將六味地黃湯加入肉桂和五味子而成。

  • 橘皮竹茹湯:將橘皮、竹茹、人參、甘草、大棗和生薑混合而成。

葳蕤湯

風溫浮盛葳蕤湯,羌麻葛芷青木香。芎草石膏葳蕤杏,裡實熱甚入硝黃。

風溫起初,六脈浮盛,表實壯熱汗少者,宜葳蕤湯以發表風邪也。即羌活、麻黃、葛根、白芷、青木香、川芎、甘草、石膏、葳蕤、杏仁也。裡實熱甚汗多者,加芒硝、大黃以攻裡熱也。

白話文:

風熱感冒初期,六脈浮盛,表證實、壯熱、汗少的,宜用葳蕤湯來發散風熱。方中,羌活、麻黃、葛根、白芷、青木香、川芎、甘草、石膏、葳蕤、杏仁等十味中藥,具有發散風熱、解表退熱、透疹止汗的作用。如果裡實熱甚、汗多的,再加芒硝、大黃,以攻裡熱,透疹止汗。

桂枝白虎湯

風溫虛熱汗出多,難任葳蕤可奈何。須是鼾睡而燥渴,方宜桂枝虎參合。

風溫初起,脈浮有力,汗少壯熱,宜於葳蕤湯。若脈虛身熱汗出,難用葳蕤湯,合與桂枝白虎人參湯。如不鼾睡,口中和而不燥不渴,身熱汗多脈浮盛者,乃亡陽之證,非風溫也。即桂枝白虎加人參湯,亦不可用也。

白話文:

風溫病初起時,脈象浮大有力,汗液少而發熱有力,宜用葳蕤湯治療。如果脈象虛弱,身上發熱出汗,就不適宜用葳蕤湯,應該合用桂枝白虎人參湯。如果不打鼾,口中溫和不燥不渴,身上發熱汗多,脈象浮盛者,屬於亡陽證,不是風溫病。即使是桂枝白虎加人參湯,也不能使用。

瀉心導赤各半湯

越經無證如醉熱,脈和導赤各半湯。芩連梔子神參麥,知滑犀草棗燈姜。

越經,病名也。無證,謂無表裡證。脈和而身熱不解,形如醉人者,是越經證也。宜瀉心導赤各半湯治之。

即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茯苓、人參、麥冬、知母、滑石、犀角、甘草、燈心、生薑、大棗也。

白話文:

即黃連、黃岑、梔子、茯苓、人參、麥冬、知母、滑石、犀角、甘草、燈心草、生薑和大棗。

大羌活湯

兩感傷寒病二經,大羌活湯草川芎。二防二術二活細,生地芩連知母同。

兩感傷寒,病名也。二經謂一日太陽、少陰,二日陽明、太陰,三日少陽、厥陰,同病也。張潔古制大羌活湯治之,即甘草、川芎、防風、防己蒼朮白朮、羌活、獨活、細辛、生地、黃芩、黃連、知母也,詳在《傷寒要訣》。

白話文:

傷寒和中暑都是同一種疾病的名稱。二經說:第一日病為太陽經和少陰經中暑,第二日病為陽明經和太陰經中暑,第三日病變為少陽經和厥陰經中暑,這些都是同一種病症。張潔古配製了大羌活湯來治療,方劑裏有甘草、川芎、防風、防己、蒼朮、白朮、羌活、獨活、細辛、生地、黃芩、黃連、知母等,詳細記載在《傷寒要訣》中。

白話文:

還陽散:是用於治療陰寒證的藥物,具有溫補陽氣、散寒止痛的功效。

退陰散 :是用於治療陰虛發熱的藥物,具有滋陰降火、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
黑奴丸 :是用於治療腎虛腰痛的藥物,具有補腎壯陽、強筋健骨的功效。

陰毒還陽硫黃末,退陰炮烏乾薑均。陽毒黑奴小麥疸,芩麻硝黃釜灶塵。

白話文:

治療陰毒用還陽的硫黃研成粉末,後退陰用的炮製烏乾薑是一樣的。

治療陽毒用黑奴、小麥、疸,還有黃芩、麻黃、硝石、竈內煙灰。

還陽散即石硫黃末。每服二錢,新汲水調下。良久寒熱不出,再服之,汗出愈。

退陰散即炮變色川烏,微炒乾姜,等分為末,每服一錢,鹽湯滾數沸服。四肢不溫,連服三次即溫。熱服若吐,冷服亦可。黑奴丸即小麥成黑疸者,名曰小麥奴。黃芩、麻黃、芒硝、大黃、釜底煤、灶突煙、梁上塵也。為末,蜜丸重四錢,新汲水下。服後若渴,飲冷水者,令恣意飲之。

白話文:

退陰散是經過炮製變色的川烏頭和微炒過的乾薑,等分成末藥,每次服用一錢,用鹽湯煮滾數次後服用。如果四肢不溫暖,連續服用三次就會溫暖。熱服如果嘔吐,可以改為冷服。黑奴丸是用長成黑色疸的小麥製成,名稱叫做小麥奴。配上黃岑、麻黃、芒硝、大黃、釜底煤、竈突煙、樑上灰塵。研磨成末藥,用蜂蜜製成四錢重的丸藥,用新汲取的水送服。服用後若口渴,想喝冷水,任其意飲用。

須臾自當寒振汗出,腹響微利而解也。若不渴者,恐是陰極似陽,服之反為害耳。

九味羌活湯

九味羌活即沖和,四時不正氣為疴。潔古制此代麻桂,羌活防蒼細芷芎。生地草芩喘加杏,無汗加麻有桂多。胸滿去地加枳桔,煩渴知膏熱自瘥。

白話文:

九味羌活湯,可以立即調和體內的氣血,在四季出現的邪氣都可以用它來治療。祖傳中醫方劑用羌活、防風、蒼朮、細辛、芷草、芎窮、生地、草芩和杏仁組成。如果喘的症狀比較嚴重,可以再加杏仁;如果沒有汗,可以再加麻黃、桂枝;如果胸滿,可以去掉生地,再加枳實和桔梗;如果煩渴,知道是熱證引起,自然會痊癒。

此湯即沖和湯。張潔古制此以代麻黃桂枝二湯,即羌活、防風、蒼朮、細辛、白芷、川芎、生地、甘草、黃芩也。喘加杏仁,無汗加麻黃,有汗加桂枝。胸膈滿悶,去生地,加枳殼、桔梗,快膈氣也。煩渴引飲,加知母、石膏,熱自瘥也。

白話文:

這劑湯藥就是沖和湯。張潔古依照古代的藥方製定此方以代替麻黃桂枝二湯,主要成分有羌活、防風、蒼朮、細辛、白芷、川芎、生地、甘草、黃芩。如果出現喘咳的症狀,可以加入杏仁;如果沒有出汗,可以加入麻黃;如果出汗,可以加入桂枝。如果是胸膈滿悶的情況,可以去除此湯中的生地,並加入枳殼、桔梗,以便緩解胸悶的症狀。如果是煩渴引飲的情況,可以加入知母、石膏,以便緩解燥熱的症狀。

十神湯

十神外感寒氣病,功在溫經利氣殊。升葛芎麻甘草芍,薑蔥香附芷陳蘇。

此方即升麻、葛根、川芎、麻黃、甘草、芍藥、香附、白芷、陳皮、蘇葉、生薑、蔥白也。能外發寒邪,內舒鬱氣,故曰寒氣病,較之他劑,有溫經利氣之功殊也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劑由升麻、葛根、川芎、麻黃、甘草、芍藥、香附、白芷、陳皮、蘇葉、生薑、蔥白等藥物組成。它可以發散體表的寒邪,疏通體內的鬱悶之氣,因此,將它用於治療寒氣病,比其他藥方,具有溫經通絡、行氣散結的功效也特別。

人參敗毒虛感冒,發散時毒疹痢良。參苓枳桔芎草共,柴前薄荷與獨羌。時毒減參加翹蒡,血風時疹入荊防。表熱噤痢加倉米,溫熱芩連實硝黃。

白話文:

人參可治療虛弱感冒,能發散毒氣,治療疹子和痢疾。人參、茯苓、枳實、橘皮、芎藭、草果一起服用,再加入柴胡、前胡、薄荷和獨活。若想減輕毒性,可加入翹杞和蒼耳。若因血風引起的疹子,可加入荊芥和防風。若有表熱和痢疾,可加入倉米。若有溫熱邪氣,可加入黃芩、黃連、實大戟、硝石和黃柏。

人參敗毒散治氣虛感冒時氣之病,即枳殼、桔梗、川芎、茯苓、人參、甘草、柴胡、前胡、薄荷、獨活、羌活也。時毒,謂受四時不正之氣,或腫兩腮兩頤,或咽喉腫痛,依本方減人參,加牛蒡、連翹治之。時疹,謂初病即有之疹。血風,謂遍身瘙癢之疹。俱依本方減人參,加荊芥、防風治之,名荊防敗毒散。

白話文:

人參敗毒散可治療氣虛感冒所引起的疾病,藥方包含枳殼、桔梗、川芎、茯苓、人參、甘草、柴胡、前胡、薄荷、獨活、羌活。時毒是指感染了四時不正之氣,症狀可能包括腮腺腫脹、頤骨腫脹,或咽喉腫痛。治療時毒,可依據人參敗毒散的基礎方,減少人參的用量,並加入牛蒡和連翹。時疹是指一發病就出現的疹子。血風是指全身發癢的疹子。治療時疹和血風,可依據人參敗毒散的基礎方,減少人參的用量,並加入荊芥和防風,稱為荊防敗毒散。

表熱無汗,噤口痢疾,依本方加倉米治之,名倉稟散。溫病熱病熱甚,俱加黃連、黃芩;胃實便硬,俱加芒硝、大黃也。

白話文:

表熱但無汗,口噤痢疾,依照這個方劑加上倉米來治療,這個方劑被稱為倉稟散。溫病熱病發高燒,都加上黃連、黃芩;胃中太實、大便祕結,都加上芒硝、大黃。

內傷生冷外感寒,五積平胃半苓攢。麻桂枳桔歸芎芍,姜芷加附逐陰寒。腹痛嘔逆吳萸入,有汗除麻桂枝添。虛加參朮除枳桔,婦人經痛艾醋煎。

白話文:

內傷是吃了生冷食物、外感是著涼,用五積散、平胃散、半夏茯苓湯合用。麻黃、桂枝、枳殼、桔梗、當歸、川芎、芍藥,再加上生薑、白芷、附子,用來驅逐陰寒。腹痛嘔吐加吳茱萸,如果出汗就要把麻黃、桂枝減掉。虛證再加人參、白朮,把枳殼、桔梗去掉。婦女經痛用艾葉、醋煮服。

五積散即蒼朮、陳皮、厚朴、甘草、半夏、茯苓、麻黃、官桂、枳殼、桔梗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乾薑、白芷也。表重用桂,陰寒肢冷加附子,腹痛嘔逆加吳萸,有汗除去麻黃,加桂枝。氣虛加人參、白朮,除去枳、桔,婦人經痛加艾葉,醋煎服之。

白話文:

五積散就是蒼朮、陳皮、厚朴、甘草、半夏、茯苓、麻黃、官桂、枳殼、桔梗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乾薑、白芷。

表證症狀比較嚴重,使用桂枝;陰寒、四肢手腳冰冷,再添加附子;腹痛、嘔吐,再添加吳茱萸;有汗、出汗,則去掉麻黃,添加桂枝。

氣虛,再添加人參,白朮,去掉枳實、桔梗;婦女經痛,再添加艾葉,用醋煎煮後服用。

升麻葛根湯

升葛芍草表陽明,下利斑疹兩收功。麻黃太陽無汗入,柴苓同病少陽經。

升麻、葛根、白芍、甘草,即升麻葛根湯也。陽明表邪不解,或數下利,及斑疹不透者,均宜主之。若兼太陽無汗之表症,入麻黃。若兼少陽口苦耳聾,寒熱往來,半表半裡之症,加柴胡、黃芩也。

白話文:

升麻、葛根、白芍、甘草,就是升麻葛根湯。陽明經的表邪沒有解除,或者連續數次腹瀉,以及皮膚病變不透發的,都應該以此方為主。如果兼具太陽經沒有汗出的表症,就加入麻黃。如果兼具少陽經口苦耳聾、寒熱往來的半表半裡症狀,就加入柴胡、黃芩。

二聖救苦丹

初起時疫溫熱病,救苦汗出下俱全。熱實百發而百中,大黃皂角水為丸。

此丹即大黃四兩、皂角二兩,為末,水為丸也。每服三錢,無根水下。弱者、老者、幼者,量減服之。此藥施治於初起時疫傳染,傷寒溫病熱病,熱盛形氣俱實者,百發百中。服後或汗、或吐、或下,三法俱全,其病立解。

白話文:

此丹之主要成分是大黃四兩及皁角二兩,研磨成粉後,以水調和作成藥丸。每次服用三錢,不拘時服用。虛弱、年老或幼小者,可酌量減少服用。此藥適用於初期時疫傳染,以及傷寒、溫病、熱病等熱盛氣血旺盛之人,其療效極佳。服用後可能出現汗出、嘔吐或腹瀉等症狀,三者同時出現是最佳效果,病症即能解除。

傷寒病後津液干,虛煩燥渴不成眠。乃是竹葉石膏證,膽經餘熱此方先。口苦嘔涎煩驚悸,半苓橘草枳竹煎。氣虛加參渴去半,再加麥粉熟芩連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後,津液乾涸,出現虛煩、燥渴、失眠的症狀。這是竹葉石膏證的表現,治療時應先清膽經餘熱。如果出現口苦、嘔吐涎液、煩躁、驚悸的症狀,可以服用半苓橘草枳竹湯。如果氣虛加重,口渴症狀減輕,可以加入人參,減少半夏的劑量,再加入炒麥芽、熟地黃、黃連。

傷寒病後,燥渴虛煩,乃竹葉石膏湯證,非溫膽湯證,詳在《傷寒要訣》。若少陽膽經餘熱,則口苦嘔煩驚悸,是溫膽證也。即半夏、茯苓、橘皮、甘草、枳實、竹茹也。形氣俱虛,或因汗吐下後,及氣虛者,均加人參。渴去半夏,加麥冬、花粉以生津也。有熱加黃芩、黃連以清熱也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後,出現燥渴虛煩的情形,這是符合竹葉石膏湯的證型,而不是溫膽湯證中的症狀,更詳細的說明則記載在《傷寒要訣》中。如果少陽膽經餘熱未清,就會出現口苦、嘔吐煩躁、驚悸的情形,這纔是溫膽證的症狀。此時的治療藥方,則包括半夏、茯苓、橘皮、甘草、枳實、竹茹。如果患者形氣俱虛,或者是由於汗吐下後,以及氣虛的人,則需要額外加入人參。如果患者的口渴症狀消失,則可以去除半夏,並加入麥冬、花粉以生津養陰。如果有熱症的話,則可以加入黃芩、黃連以清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