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念祖

《醫學從眾錄》~ 卷四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5)

1. 脈息

宜浮滑,忌短澀。

九味羌活湯(方見《時方》)

治太陽輕症。

葛根湯(方見《傷寒》)

治陽明。

小柴胡湯(方見《傷寒》)

治少陽。

麻黃附子細辛湯(方見《傷寒》)

治少陰。

當歸四逆湯(方見《傷寒》)

治厥陰。

川芎茶調散(《局方》)

治久風化火,頭痛及偏正頭風。

白話文:

宜浮滑,忌短澀。

這句話的意思是,藥物的性狀應該以浮滑為宜,避免短澀

浮滑是指藥物質地輕盈,容易滑動,一般代表藥性較為平和,容易被身體吸收。

短澀則是指藥物質地沉重,不易滑動,一般代表藥性較為峻猛,容易刺激腸胃,不利於藥效的發揮。

以下是各個方劑的解說:

九味羌活湯 (《時方》)

治療太陽經輕微的病症。

葛根湯 (《傷寒》)

治療陽明經的病症。

小柴胡湯 (《傷寒》)

治療少陽經的病症。

麻黃附子細辛湯 (《傷寒》)

治療少陰經的病症。

當歸四逆湯 (《傷寒》)

治療厥陰經的病症。

川芎茶調散 (《局方》)

治療長期風邪引起的火熱症狀,如頭痛、偏頭痛等。

總之,這段文字強調了藥物性狀的重要性,提醒我們在選擇藥物時,要根據病症和藥性,選擇合适的藥物,以達到最佳的療效。

川芎,白芷,羌活,防風,荊芥,薄荷,甘草(炙,各一兩),香附(童便浸,炒,二兩)為末,食後清茶調服二兩,日三服,婦人產後,黑豆淋酒服,輕者三服,重者五七服效。一本無香附,有細辛五錢。

清空膏

治頭風濕熱上盛,遇風即發。

白話文:

川芎、白芷、羌活、防風、荊芥、薄荷、甘草(炙用,各一兩)、香附(用童便浸泡,炒製,二兩)磨成粉末,於飯後以清茶送服二匙,每日服用三次,產後婦女,以黑豆浸泡米酒飲用,症狀較輕者服用三次,症狀較重者服用五至七次即可見效。另一種配方沒有加入香附,但加入了細辛五錢。

羌活,黃芩(各一錢,酒炒),甘草(炙,七分),防風(一錢),黃連(五分,酒炒),柴胡(四分),川芎(三分)

白話文:

羌活、黃芩各一錢,用酒炒過。甘草七分,烤炙過。防風一錢。黃連五分,用酒炒過。柴胡四分。川芎三分。

水煎,入清茶一匙服。

玉液湯(《濟生》)

治眉稜骨痛。

半夏(六錢,湯泡七次,切片,作一服),生薑(十片)

水煎,去渣。納沉香末少許服。

玉女煎(《景岳》)

治水虧火盛,六脈浮洪大,頭痛,牙疼,失血等症。

白話文:

玉液湯和玉女煎都是古方,用於治療不同病症。玉液湯主要治眉稜骨痛,做法是將半夏泡水七次,切片後與生薑一起水煎,去渣後加入少許沉香末服用。玉女煎則治水虧火盛,症狀包括六脈浮洪大、頭痛、牙疼、失血等,做法是水煎後加入一匙清茶服用。

生石膏(三五錢),熟地(三五錢或一兩),麥冬(二錢),知母,牛膝(各一錢五分)水煎服

白話文:

石膏(35克),熟地(35克或100克),麥冬(20克),知母,牛膝(各15克)加入水煮熟,然後服用。

玉真丸(《本事》)

治腎氣不足,氣逆上行,頭痛不可忍,調之腎厥。其脈舉之則弦,按之石堅。

硫黃(二兩),石膏(煅),半夏(湯洗),硝石(各一錢五分)

為末,生薑汁糊丸,如梧子大,陰乾。每服二十丸。或薑湯或米飲下,更灸關元穴百壯。

補中益氣湯(方見《時方》)

當歸補血湯(方見《時方》)

治血虛頭痛。

白話文:

玉真丸(出自《本事》)

主治: 腎氣不足,氣逆上行,頭痛難忍,屬腎厥證。脈象舉之弦,按之石堅。

組成:

  • 硫黃(二兩)
  • 石膏(煅,即燒製)
  • 半夏(湯洗)
  • 硝石(各一錢五分)

製法: 以上藥物研成細末,用生薑汁糊丸,丸如梧桐子大小,陰乾備用。

用法: 每服二十丸,用薑湯或米飲送服,並灸關元穴一百壯。

注釋:

  • 腎厥:指腎陽虛衰,寒邪內侵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的厥證。
  • 關元穴:位於臍下三寸,是腎經的募穴,有補腎壯陽的作用。
  • 灸:用艾條在穴位上燻灼。

補中益氣湯(方見《時方》)

當歸補血湯(方見《時方》)

主治: 血虛頭痛。

注釋:

  • 此處只列出藥方名稱和主治,並沒有詳細的組成和用法。想要了解詳細內容,請參考《時方》一書。

按:加鹿茸三錢,沙參五錢,黃酒半杯煎,更效。

白話文:

說明:加上三錢鹿茸、五錢沙參、半杯黃酒一起煎煮,效果更好。

又方,只用當歸二兩,黃酒四杯,煎一杯半,分兩服效。

加味左歸飲(方見《時方》)

治腎虛頭痛如神,此余鄉前輩胡先生新定方也。

清震湯(《保命》)

治雷頭風,頭面疙瘩,憎寒拘急發熱,狀如傷寒。疙瘩宜刺出血。

白話文:

另外有個方法,只需要用當歸二兩,黃酒四杯,煎成一杯半,分兩次服用即可。這個方子叫做加味左歸飲,出自《時方》,可以治療腎虛導致的頭痛,如同有神明在敲擊頭顱一般。這個方子是余鄉的前輩胡先生新創的。

清震湯出自《保命》,用來治療雷頭風,症狀表現為頭面部出現疙瘩,畏寒、肌肉緊繃、發熱,類似傷寒。疙瘩可以用針刺出血。

升麻(二錢),蒼朮(四錢),荷葉(一個)

白話文:

升麻(12克),蒼朮(24克),荷葉(1片)。

水煎,食後服。

頭風摩散(方見《金匱》)

治大寒犯腦頭痛。

止痛太陽丹(《奇效》)

天南星,川芎(等分)

為末,同蓮鬚、蔥白作餅,貼太陽痛處。

秘方貼頭痛風熱病大黃

朴硝(等分)

為末,用井底泥捏餅,貼兩太陽穴。

氣攻頭痛方(《奇效》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
頭風摩散,適用於大寒侵犯腦部導致的頭痛。

止痛太陽丹,由天南星和川芎等量研磨成粉末,混合蓮鬚和蔥白製成餅狀,貼在太陽穴疼痛處。

秘方貼頭痛風熱病大黃,由朴硝研磨成粉末,混合井底泥捏成餅狀,貼在兩側太陽穴。

氣攻頭痛方,可以治療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頭痛。

蓖麻子、乳香各等分,搗成餅,貼太陽穴。如痛止,急於頂上解開頭髮出氣,即去藥。

透頂散(《本事》)

治偏正頭風,遠年近日皆效。並治鼻塞,不聞香臭。

白話文:

將蓖麻籽和乳香各等份,搗碎成餅,貼在太陽穴上。如果疼痛減輕,頭頂開始冒汗可以解開頭髮排出汗氣,就可以把藥材去除了。

細辛(三莖),瓜蒂(七枚),丁香(七粒),粳米(七粒,一作赤小豆),龍腦(半分),麝香(一分)

白話文:

  • 細辛(三莖):一種中草藥,具有辛溫發散的作用。

  • 瓜蒂(七枚):瓜子的蒂頭,具有清熱利尿的作用。

  • 丁香(七粒):一種中草藥,具有溫中健脾、止瀉的作用。

  • 粳米(七粒,一作赤小豆):粳米是一種常見的穀物,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。赤小豆是一種紅色的豆子,具有清熱利尿的作用。

  • 龍腦(半分):龍腦是一種中草藥,具有清熱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麝香(一分):麝香是一種名貴的中草藥,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。

研末。置小口罐中,緊塞罐口,令患人口含清水,隨左右,搐一豆大於鼻中,良久涎出,即安。不愈,三日後再搐。

按:此本《金匱》納藥鼻中取黃涎之法。酒客多濕頭重者宜之。

白話文:

把藥研成粉末,放在小口的罐子裡,把罐口蓋緊,讓患者含著清水,左右來回,把一粒黃豆大的藥粉吹進鼻子裡,過一陣子唾液流出來,症狀就消失了。如果沒有好轉,三天後再次吹藥粉。

又法治偏正頭風,以生萊菔搗汁,令患者仰臥,以汁灌鼻中。左痛灌右,右痛灌左,左右俱痛,俱灌之。

又頭風有偏正之殊,其病皆在少陽陽明之絡,以毫針刺痛處數穴,立效。

白話文:

另外還有方法治療偏正頭痛,以生蘿蔔搗成汁液,讓患者仰臥,用汁液灌輸到鼻子裡。左邊疼痛就灌右邊,右邊疼痛就灌左邊,左右兩邊都疼痛就都灌。

張石頑云:外用法不若蒸法最效,方用川芎半兩,晚蠶砂二兩,殭蠶如患年歲之數。以水五碗,煎至三碗,就砂鍋中以厚紙糊滿,中間開錢大一孔,取藥氣熏蒸痛處,每日一次。雖年久者,三五次永不再發。平時置新鮮木瓜於枕邊,取香氣透達,引散肝風,亦良法也。

白話文:

張石頑說:外用的方法不如蒸的方法有效。方子中用到半兩的川芎、二兩的晚蠶砂,殭蠶的量以年齡的數字為準。用五碗水煎煮到剩三碗,然後把藥水放入砂鍋中,用厚紙封滿,中央留一個錢幣大小的孔,讓藥氣燻蒸痛處,每天一次。即使是長期患病的人,經過三到五次治療後,也不會再復發。平時可以把新鮮的木瓜放在枕邊,讓它的香氣散發出來,有助於舒緩肝風,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