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從眾錄》~ 卷四 (2)
卷四 (2)
1. 癇症續論
王叔和主陽蹺、陽維、陰維、督脈,詳載《脈經》及《李瀕湖奇經考》,宜參觀之。
張石頑云:晝發灸陽蹺,宜補中益氣湯加益智。夜發灸陰蹺,宜六味丸加鹿膠。
薛氏云:凡有此症,欲發未發前二三日,先宜看耳後高骨間,有青筋紋,抓破出血,可免其患。
張石頑云:癇症之發,由腎中龍火上升,而肝家雷火相從挾助也。惟有肝風,故作搐搦,則通身之脂液逼迫而上,隨逆而吐出於口也。陰氣虛不能寧謐於內,則附陽而上升,故上熱而下寒。陽氣虛,不能周衛於身,則隨陰而下陷,故下熱而上寒。
當歸承氣湯(《秘傳方》)
治男婦痰迷心竅,逾牆越壁,胡言亂語。
當歸尾(一兩),大黃(酒洗),芒硝,枳實,厚朴(各五錢),炙甘草(三錢)
水三杯,煎八分服。
溫膽湯
絡氏《內經拾遺》云:癲狂之由,皆是膽涎沃心,故神不守舍,理宜溫膽,亦治癇病。
即二陳湯加鮮竹茹,枳實各二錢,或調飛礬分半。
磁朱丸(方見《時方》),治癲、狂、癇如神。
白話文:
王叔和認為陽蹺脈、陽維脈、陰維脈、督脈與癲癇有關,這些詳細記載在《脈經》和《李瀕湖奇經考》中,建議可以參考閱讀。
張石頑說:癲癇白天發作的,可以灸陽蹺脈,並服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益智仁。癲癇晚上發作的,可以灸陰蹺脈,並服用六味丸加上鹿膠。
薛氏說:凡是有這種病症的,在發作前兩三天,可以先觀察耳朵後面的高骨之間,是否有青色的血管紋路,將其抓破出血,就可以避免發病。
張石頑說:癲癇發作,是由於腎中的虛火向上竄升,而肝的火也跟著一起幫助,才會產生肝風,導致抽搐。全身的脂液因此被逼迫向上,隨著逆氣從口中吐出。體內陰氣虛弱,無法平靜下來,就會依附陽氣向上浮升,所以會出現上熱下寒的情況。陽氣虛弱,無法在全身防衛,就會隨著陰氣下陷,所以會出現下熱上寒的情況。
當歸承氣湯(出自《秘傳方》)
可以用來治療男女因為痰迷心竅,導致行為異常,胡言亂語的情況。
藥材組成:當歸尾(一兩)、大黃(用酒洗過)、芒硝、枳實、厚朴(各五錢)、炙甘草(三錢)
用法:用水三杯煎煮至八分服用。
溫膽湯
絡氏在《內經拾遺》中說:癲狂的原因,都是由於膽汁和痰涎擾亂心神,導致神志不清,應該溫養膽氣。此方也可以治療癲癇。
藥材組成:就是在二陳湯的基礎上,加上鮮竹茹、枳實各二錢,或者加入明礬粉末一半的量一起服用。
磁朱丸(藥方出自《時方》),治療癲狂、癲癇效果非常好。
2. 疝氣
疝氣,睪丸腫大,牽引小腹而痛。丹溪云:專屬肝經。景岳云:病名疝氣,以治疝必先治氣也。蓋寒有寒氣,熱有熱氣,濕有濕氣,逆有逆氣,俱當兼用氣藥也。
長孫男心典按:雖有寒、水、筋、氣、血、狐、㿗七疝之名,其治法不外溫經散寒,除濕行氣,活血、導火、軟堅為主。《別錄》云:以五苓散加木通、川楝子、橘核、木香統治之,實為簡捷可從。若苦楝子丸,及三層茴香散,為久患不愈者立法。《千金翼》洗方,為暴痛欲死者立法,不可不知。癥瘕,即婦人之疝也。
白話文:
疝氣,指的是睪丸腫大,並且會牽引著小腹產生疼痛。朱丹溪認為,這病症專屬於肝經的問題。張景岳則說,病名雖為疝氣,但治療疝氣必須先從調整氣開始。因為寒氣會導致寒疝,熱氣會導致熱疝,濕氣會導致濕疝,氣逆也會導致疝氣,所以都應該搭配使用理氣的藥物。
長孫男心典認為:雖然有寒疝、水疝、筋疝、氣疝、血疝、狐疝、㿗疝這七種疝氣的名稱,但治療方法不外乎是溫通經絡以驅散寒氣,排除濕氣並運行氣機,活絡血脈、引導火氣下行、軟化堅硬的腫塊。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用五苓散加上木通、川楝子、橘核、木香來統治各種疝氣,確實是很簡便而可遵循的方法。如果使用苦楝子丸或是三層茴香散,則是用於治療久病不癒的疝氣。而《千金翼方》中的外洗方,則是針對疝氣劇烈疼痛到快要死的人所設計的治療方法,這些都是我們必須了解的。至於癥瘕,就是婦女的疝氣。
3. 脈息
宜沉實,忌虛弱。
加味五苓散
白朮(炒,三五錢,利腰臍之死血,導濕實脾為君),茯苓(二三錢,導心與小腹之氣,下行從膀胱而泄),豬苓,澤瀉(各二錢,利水行濕),木通(一錢入絡止痛又引熱下行),橘核(三錢,行滯氣為導引之品),肉桂(五分或一錢,溫肝腎,血中氣藥止痛如神,又入膀胱化氣利水),苦楝子(去核,一錢五分苦降以納諸藥到於患所),木香(一錢,調氣止痛)
水三盅,煎八分,空心服。或入食鹽一捻,寒甚加附子、乾薑一二錢;熱甚加黃柏、梔子一二錢;濕勝加防己一錢;堅硬如石加昆布一錢、牡蠣煅三錢;痛甚加桃仁二錢、穿山甲五片、炒乳香五分。
苦楝子丸
治奔豚、小腹痛、疝氣,如神。
川楝子,茴香(各二兩),附子(一兩)
三味用酒二升同煮,曬乾為度,焙乾為末,每藥末一兩,入元胡索(三錢,一作五錢),全蠍(十八個炒),丁香(十八粒)
共為末,酒煉丸如桐子大。溫酒下五十丸,空心服,如痛甚,煎當歸酒下。
三層茴香丸
治一切疝氣如神。
大茴香(五錢,同鹽五錢炒,和鹽秤一兩),川楝(淨肉),沙參,木香(各一兩)
共為末,煉蜜丸桐子大。每服三錢,空心溫酒下,或鹽湯下,才服盡,接第二料。
照前方加蓽拔一兩、檳榔五錢,共五兩半,依前丸服法;若未愈,再服第三料。
照前二方加茯苓四兩、附子炮一兩,共前八味重十兩,丸服如前,但每服三錢,雖三十年之久,大如栲栳,皆可消散,神效。
蜘蛛散(方見《金匱》)
陰狐疝氣,偏有大小,時時上下。
洗陰腫核痛(《千金翼》)
治丈夫陰腫如斗,核中痛。
雄黃末,礬石(研各一兩),甘草(一尺)
水一斗,煮二升洗之,如神。
淋洗囊腫神效(《錦囊秘方》)
連須蔥白頭(一十一根,不必洗淨去土),川椒,麥冬(炒焦),地膚子(各一兩)
四味煎湯,淋洗囊上良久,次日再洗;以消為度。
荔枝散(《種福堂》)
治陰中腫大不消。
頂大荔枝核十二三個,煅灰存性,以火酒調和糊,吃下即消,若未消,連吃二三服。
白話文:
脈象
脈象應該要沉穩有力,忌諱虛弱無力。
加味五苓散
白朮(炒過,三到五錢,可以疏通腰部和肚臍周圍的瘀血,引導濕氣,健脾,是藥方中的主藥),茯苓(二到三錢,引導心臟和小腹的氣往下走,從膀胱排出),豬苓、澤瀉(各二錢,可以利水去濕),木通(一錢,可以疏通經絡,止痛,並引導熱往下走),橘核(三錢,可以疏導停滯的氣,是藥方的引導藥),肉桂(五分或一錢,可以溫暖肝腎,是血液中的氣藥,止痛效果很好,也可以進入膀胱化解氣,有利水作用),苦楝子(去掉核,一錢五分,可以苦寒下氣,使藥力到達患處),木香(一錢,可以調理氣機,止痛)
用水三碗煎煮到剩八分,空腹服用。可以加入一點食鹽,如果寒氣很重,可以加入附子、乾薑一到二錢;如果熱氣很重,可以加入黃柏、梔子一到二錢;如果濕氣很重,可以加入防己一錢;如果腫塊堅硬如石頭,可以加入昆布一錢、煅燒過的牡蠣三錢;如果疼痛劇烈,可以加入桃仁二錢、穿山甲五片、炒過的乳香五分。
苦楝子丸
治療奔豚病、小腹疼痛、疝氣,效果很好。
川楝子、茴香(各二兩)、附子(一兩)
這三種藥材用二升酒一起煮,直到煮乾為止,然後烘乾研磨成粉末,每份藥粉一兩,加入元胡索(三錢,有的寫五錢)、全蠍(十八個,炒過)、丁香(十八粒)
一起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用溫酒送服五十丸,空腹服用,如果疼痛劇烈,用當歸酒送服。
三層茴香丸
治療各種疝氣,效果很好。
大茴香(五錢,和鹽五錢一起炒,總共一兩),川楝(去掉核的肉)、沙參、木香(各一兩)
一起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錢,空腹用溫酒或鹽水送服,等藥效發揮完畢,接著服用第二劑。
在前面藥方的基礎上,加入蓽拔一兩、檳榔五錢,總共五兩半,按照之前的藥丸服用方法服用;如果還沒好,再服用第三劑。
在前兩劑藥方的基礎上,加入茯苓四兩、炮製過的附子一兩,總共八味藥材,總重十兩,做成藥丸服用方法和之前一樣,但每次服用三錢,即使是三十年的頑疾,腫塊大如栲栳,都可以消散,效果神奇。
蜘蛛散(藥方出自《金匱要略》)
治療陰狐疝氣,陰囊忽大忽小,時上時下。
清洗陰囊腫痛(藥方出自《千金翼方》)
治療男子陰囊腫大如斗,睪丸疼痛。
雄黃粉、研磨過的礬石(各一兩)、甘草(一尺)
用水一斗煮到剩二升,用來清洗陰囊,效果很好。
淋洗囊腫神效(藥方出自《錦囊秘方》)
連根須的蔥白頭(十一根,不必洗淨泥土),川椒、炒過的麥冬、地膚子(各一兩)
這四味藥材煎成湯,用來淋洗陰囊,持續一段時間,第二天再洗,直到腫脹消退為止。
荔枝散(藥方出自《種福堂》)
治療陰囊腫大不消。
取十二三個頂部較大的荔枝核,燒成灰燼,保留藥性,用酒調成糊狀,吃下去腫脹就會消退,如果還沒消退,連續服用二到三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