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從眾錄》~ 卷二 (4)
卷二 (4)
1. 痰飲
水二杯,煎七分服,一日三服。
《三因》白散方(見《三字經》)
梨藕汁膏
治痰嗽諸虛,奇驗如神。
梨汁,藕粉,蘿蔔汁,生薑,人乳,白糖,砂糖,童便(各四兩)
將八味放瓷瓶內,用炭火熬煎至一斤為止,每日空心百滾湯調下四五錢,服完即愈,能常服則精神強健,永無虛損。
款冬冰糖湯
小兒吼嗽,並大人咳嗽方。
款冬花(三錢),晶糖(五錢)
將二味放茶壺內,泡湯當茶吃,自然漸愈。
海浮石滑石散
治小兒天哮,一切風濕燥熱,咳嗽痰喘,並治大人等症。
海浮石,飛滑石,杏仁(各四錢),薄荷(二錢)
上為極細末,每服二錢,用百部煎湯調下。
人參冬梨方
治痰火骨蒸,吐血,不足之證,重十服八服即愈。
人參,天冬,麥冬(各一錢五分),茯苓(五分),杏仁(二枚,去皮尖),紅棗(二枚,去核),蓮子(六枚,去皮心),人乳(二匙),白蜜(三匙),大甜梨(一個,削刀挖去心)
將前藥制碎,納梨內,仍以梨蓋蓋之,用綿紙封固,飯上蒸熟,日間吃其藥,臨臥吃此梨。
青黛蛤粉丸
治咳嗽吐痰,面鼻發紅者,一服即愈,其效如神。
青黛(水飛極細,曬乾,再研,用三四錢),蛤粉(三錢)
二味煉蜜為丸,如指頭大,臨臥口噙三丸。
枇杷蜜湯
治痰火。
用枇杷五十葉,去毛,水五十杯,煎至五六杯,再重湯燉至三四杯,每藥三茶匙,冬蜜一茶匙調下。
薑糖湯(各方見《種福堂》)
治老人上氣喘嗽,不得臥。
生薑汁(五兩),黑砂糖(四兩)
用水煎二十沸,時服半匙,漸漸咽之。
五味子湯
治傷燥,咳唾中有血,牽引胸脅痛,皮膚乾枯。
五味子(五分,研),桔梗,甘草,紫菀茸,竹茹,桑根皮,續斷(各一錢),生地(二錢),赤小豆(一撮)
上九味,水煎空心服,《秘旨》加白蜜一匙。
長孫男心典按:赤豆易生扁豆五錢,囫圇不研,最能退熱補肺,但有寒熱往來忌之。去續斷、赤豆、地黃,加葳蕤、門冬、乾薑、細辛,亦妙。
麥門冬湯(各見《千金》)
治大病後,火熱乘肺,咳唾有血,胸膈脹滿上氣,羸瘦,五心煩熱,渴而便秘。
麥冬(二錢,去心),桔梗,桑根皮,半夏,生地,紫菀茸,竹茹(各一錢),麻黃(七分,去根節),甘草(五分,炙),五味子(十粒,研),生薑(一片)
上十一味,水煎,空心服。
白話文:
痰飲
兩杯水,煎煮至剩七分時服用,一天服用三次。
《三因》白散方
(出自《三字經》)
梨藕汁膏
治療各種虛弱引起的咳嗽,效果神奇。
梨汁、藕粉、蘿蔔汁、生薑、人乳、白糖、砂糖、童便(各四兩)
將以上八種材料放入瓷瓶中,用炭火熬煮至剩下一斤左右。每天早晨空腹用開水調和四五錢服用,服完即可痊癒。如果能長期服用,則能使精神強健,永遠不會虛弱損耗。
款冬冰糖湯
治療小孩哮喘咳嗽,也適用於成人咳嗽。
款冬花(三錢)、冰糖(五錢)
將以上兩種材料放入茶壺中,用開水沖泡當茶喝,自然會逐漸痊癒。
海浮石滑石散
治療小孩哮喘,各種風濕燥熱引起的咳嗽、痰喘,也可用於治療成人類似的症狀。
海浮石、飛滑石、杏仁(各四錢)、薄荷(二錢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百部煎煮的湯藥調服。
人參冬梨方
治療因痰火引起的骨蒸(一種潮熱症狀)、吐血、體虛的病症,服用八到十服即可痊癒。
人參、天冬、麥冬(各一錢五分)、茯苓(五分)、杏仁(二枚,去皮尖)、紅棗(二枚,去核)、蓮子(六枚,去皮心)、人乳(二匙)、白蜜(三匙)、大甜梨(一個,削皮挖去果核)
將前述藥材搗碎,放入梨中,再用梨蓋蓋住,用棉紙封好,放在飯上蒸熟,白天吃藥,臨睡前吃這個梨。
青黛蛤粉丸
治療咳嗽吐痰,臉和鼻子發紅的病症,服用一次即可痊癒,效果神奇。
青黛(用水飛法研磨極細,曬乾,再研磨,用三四錢)、蛤粉(三錢)
將以上兩種藥材用煉蜜製成丸,如指頭大小,臨睡前口含三丸。
枇杷蜜湯
治療痰火。
用枇杷葉五十片,去毛,用水五十杯,煎煮至剩五六杯,再隔水燉煮至剩三四杯,每次服用藥汁三茶匙,加入冬蜜一茶匙調服。
薑糖湯
(各方出自《種福堂》)
治療老年人氣喘咳嗽,無法平躺。
生薑汁(五兩)、黑砂糖(四兩)
用水煎煮至沸騰二十次,時常服用半匙,慢慢嚥下。
五味子湯
治療因燥引起的咳嗽,咳出的痰中帶血,牽引胸脅疼痛,皮膚乾燥。
五味子(五分,研磨)、桔梗、甘草、紫菀茸、竹茹、桑根皮、續斷(各一錢)、生地(二錢)、赤小豆(一撮)
將以上九種藥材用水煎服,空腹服用。《秘旨》的方子加一匙白蜜。
長孫男心典補充:赤小豆可以用五錢生扁豆代替,不要研磨,能有效退熱補肺,但有寒熱交替症狀的人忌用。去除續斷、赤豆、地黃,加入葳蕤、門冬、乾薑、細辛,效果也不錯。
麥門冬湯
(各方出自《千金方》)
治療大病後,因火熱侵襲肺部,導致咳嗽吐血、胸膈脹滿、氣喘、身體消瘦、五心煩熱(手心、腳心、心口發熱)、口渴且便秘的病症。
麥冬(二錢,去心)、桔梗、桑根皮、半夏、生地、紫菀茸、竹茹(各一錢)、麻黃(七分,去根節)、甘草(五分,炙)、五味子(十粒,研磨)、生薑(一片)
將以上十一種藥材用水煎服,空腹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