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念祖

《醫學從眾錄》~ 卷三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5)

1. 附錄備用方

栝蔞薤白白酒(方見《金匱》)

胸痹喘息咳唾,胸背痛,短氣,寸脈沉而遲,關上小緊。

方中加半夏二錢。名栝蔞薤白半夏湯。治胸痹不得臥,心痛徹背。

白話文:

方劑中加入半夏二錢,將它命名為栝蔞薤白半夏湯。此方可用來治療胸痹而無法躺下,以及心痛貫穿背部的疾病。

小建中湯

大建中湯(各見《傷寒》)

治心胸大寒痛,嘔不能飲食,腹中寒,上衝皮起,出見有頭足,上下痛不可觸近。

長孫心典按:上中二焦為寒邪所痹,故以參姜啟上焦之陽,合飴糖以建立中氣。而又以椒性下行,降逆上之氣,復下焦之陽,為溫補主方。

白話文:

長孫心典注釋:上焦和中焦受到寒邪的阻滯,所以用人參和生薑疏通上焦的陽氣,合飴糖以安撫中氣。而胡椒性味辛辣,有下行的特性,可以降低上衝之氣,恢復下焦的陽氣,作為溫補的主方。

附子粳米湯

腹中寒氣,雷鳴切痛,胸脅逆滿、嘔吐。

徐忠可曰:此方妙在粳米。鳴而且痛,腹中有寒氣也。乃滿不在腹而在胸脅,是邪高痛下。寒邪實從下而上,所謂腎虛則寒動於中也。故兼嘔逆而不發熱,以附子溫腎散寒,半夏去嘔逆,只用粳米合甘棗調胃,建立中氣,不用術,恐壅氣也。

白話文:

徐忠可說:這個方子的妙處在於粳米。鳴叫並且疼痛,是腹部有寒氣。感覺腹痛但是肚子卻不是滿的,而在胸脅,是邪氣高而疼痛在下。寒邪確實由下而上,就是所謂的腎虛則寒動於中。因此會一起嘔吐反胃但是不會發熱,以附子溫腎散寒,半夏去除嘔逆,只用粳米配合甘棗調理胃部,建立中氣,不用朮,擔心會壅塞氣滯。

大黃附子湯

脅下偏痛發熱。(錢院使云偏當作滿。)其脈緊弦,此寒也。

按痛而滿,滿連脅下,而六脈弦緊、非附子不能溫其寒,非大黃不能攻其實,非細辛不能散其結聚。三藥實並行不倍也。

白話文:

按照疼痛而感覺腫脹,腫脹一直連接到肋骨下,而六脈緊緊的,不用附子無法溫暖其寒氣,不用大黃無法攻克其實結,不用細辛無法散開其結塊。三種藥物實際上一同使用,也不過量。

厚朴三物湯

痛而閉者,此湯主之。

當歸生薑羊肉湯(各見《金匱》)

寒疝腹中痛,及脅痛裡急者,亦治產後腹中癘痛。

寒多者加生薑二兩五錢,痛多而嘔者,加陳皮五錢,白朮二錢五分。

白話文:

寒冷症狀較嚴重的,再加生薑二兩五錢;疼痛較嚴重且伴有嘔吐的,再加陳皮五錢,白朮二錢五分。

暖肝煎(《景岳》)

治肝腎虛寒,小腹疼痛疝氣等症。

當歸(二、三錢),枸杞(三錢),茯苓烏藥,小茴(各二錢),肉桂(一二錢),沉香(一錢,或木香亦可),生薑(三五片)

白話文:

當歸(2到3錢),枸杞(3錢),茯苓、烏藥、小茴香(各2錢),肉桂(1到2錢),沉香(1錢,或木香亦可),生薑(3到5片)

水煎服。

按此方加防風、細辛、桃仁、山萸肉。治肝虛脅痛,有奇效。

白話文:

依照此方劑加入防風、細辛、桃仁、山萸肉。用於治療肝虛引起的脅痛,有奇效。

枳芎散

治右脅刺痛。

枳實川芎(各五錢),炙甘草(三錢)

白話文:

枳實、川芎各五錢,炙甘草三錢。

為末,每服三錢,薑湯下。

推氣散

治左脅疼痛,脹滿不食。

薑黃枳殼(麵炒),桂心(各五錢),炙甘草(三錢)

白話文:

薑黃、枳殼(用麵粉炒過)、桂心(各五錢)、炙甘草(三錢)

為末,每服三錢,薑湯下。

2. 嘔吐噦

吐者,有物無聲。噦者,有聲無物。嘔者;聲物俱出,總屬於胃。時醫以大棗藿香砂仁統治之。雖是庸淺活套,尚不礙理,余亦從之。但當分別寒熱虛實表裡而加減耳。寒者,口和身冷,或兼腹痛,脈必遲細,吐出如多有冷氣,宜再加吳萸、乾薑丁香之類。熱者,或為熱渴,或為煩躁,脈必洪數,吐必湧猛,形氣聲色,必皆壯歷,宜再加黃芩黃連、麥冬、沙參竹茹之類。

白話文:

嘔吐,有東西吐出卻沒聲音。乾嘔,有聲音卻沒東西吐出。嘔吐,有聲音又有東西吐出,這總歸是屬於胃病。現在的醫生通常用大棗加上藿香、砂仁來治療。雖然方法簡單死板,但不不合道理,我也是採用這種方法治療。只是要分別寒熱、虛實、表裡,然後加減藥物。

如果是寒症,病人口中和身上都覺得冷,或者兼有腹痛,脈搏一定緩慢細弱,吐出的東西好像有很多冷氣,應該再加吳茱萸、乾薑、丁香類藥物。如果是熱症,或者口渴、煩躁,脈搏一定洪大而數,吐出來的東西一定洶湧猛烈,病人的形體、氣色、聲音、神色一定都很壯盛,應該再加黃芩、黃連、麥冬、沙參、竹茹類藥物。

實者,或因食滯,必多脹滿,宜再加厚朴山楂麥芽、神麯之類;或因氣逆必痛連脅筋,宜再加撫芎、香附、紫蘇、連翹之類,或另用左金丸逍遙散之類。表者,邪自外至,必頭痛發熱,宜倍用生薑。里者,邪不在表,兼心下痞者,宜二陳湯加黃芩、黃連、乾薑、人參大棗,仿半夏瀉心湯之意;兼見腹滿便硬者,二陳湯加厚朴、大黃,仿承氣湯之意。若在半表半裡,必見口苦,寒熱往來,宜另用小柴胡湯治之。

白話文:

實證:可能是因為吃太多東西導致消化不良,症狀通常是脹滿,可以再服用厚朴、山楂、麥芽、神曲等藥材;也可能是因為氣逆導致疼痛,疼痛連接到脅部的肌肉,可以再服用撫芎、香附、紫蘇、連翹等藥材,或另服用左金丸、逍遙散等藥物。

表證:病邪從外部進入人體,症狀通常是頭痛發熱,可以加倍服用生薑。

裡證:病邪不在體表,同時有心下痞滿的症狀,可以服用二陳湯加黃芩、黃連、乾薑、人參、大棗,仿半夏瀉心湯的思路;同時有腹滿便硬的症狀,可以服用二陳湯加厚朴、大黃,仿承氣湯的思路。

半表半裡:症狀是口苦,寒熱往來,可以服用小柴胡湯治療。

虛者,胃氣虛也,或命門火氣虛也,宜二陳湯加香砂外,重用人參、白朮,以補胃氣;不愈,更加乾薑、附子、吳萸,以溫補命門;或以八味丸湯,直補命門真火,隨宜變通。景岳云:無實無火而嘔吐者,胃虛也。或誤服寒涼而嘔吐者,胃虛也。食無所停,聞食而嘔者,胃虛也。

白話文:

虛證,是胃氣虛弱,或命門火氣虛弱,應以二陳湯加入砂仁,另外再加入人參與白朮,用來補益胃氣;如果仍未痊癒,再加入乾薑、附子、吳茱萸,以溫補命門;或使用八味丸湯,直接補益命門真火,須視病況變化調配使用。景嶽曾說:既無實證又無火氣而出現嘔吐者,是胃虛的緣故。或因誤服寒涼藥物而嘔吐者,也是胃虛。食物吃下去停不住,一聽到食物就嘔吐,是胃虛的緣故。

氣無所逆,聞氣則嘔者,胃虛也。或食入中焦而不化者,胃虛也。食入下焦而不化者,命門虛也。然胃本屬土,非火不生,非暖不化,是土寒即土虛也,土虛即火虛也。脾喜暖而惡寒,土喜燥而惡濕,故張石頑治虛寒嘔吐,每用伏龍肝兩許,煮湯澄清,代水煎藥,可謂得治吐之大要矣。治泄瀉亦不外此理,而吐呃亦屬胃虛,宜於六君子湯甘草,加黃連、乾薑、蜀椒之類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沒有逆氣堵塞,但是一聞到氣味就嘔吐的症狀,這可能是胃虛造成的。或是吃了東西之後,食物在中焦消化不良,這也是胃虛造成的。而如果食物到達下焦之後消化不良,則是命門虛造成的。然而,胃本身屬土,如果沒有火就不會運轉,沒有溫暖也不能消化,所以土寒就是土虛,土虛就是火虛。脾臟喜歡溫暖而討厭寒冷,喜歡乾燥而討厭潮濕,所以張石頑在治療虛寒嘔吐時,經常使用兩錢伏龍肝,煮湯澄清後,用來煎藥,可以說是掌握了治療嘔吐的要訣了。治療腹瀉的道理也不外乎是如此,而嘔呃也屬於胃虛,適合使用六君子湯去甘草,加入黃連、乾薑、蜀椒之類的藥物。

次男元犀按:仲景旋覆代赭石湯,本以治心下痞,噫氣不除。今於嘔吐不止之症,借用甚效者,取其重以降逆也。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,本以治寒邪隔熱於上焦,今於食入即吐之症,取用甚效者,以乾薑散上焦之寒,芩連清心下之熱,人參通格逆之氣,而調其寒熱,以至和平。不用生薑、半夏者,胃氣虛不堪辛散。

白話文:

次男元犀注釋:仲景旋覆代赭石湯,原本用於治療心下痞塞,噯氣不除的症狀。現在用於嘔吐不止的疾病,借用後效果很好,取其能使上逆之氣下降。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,原本用於治療寒邪隔熱於上焦的症狀。現在用於食物入口即吐的疾病,效果很好,取乾薑散去上焦之寒,黃芩、黃連清瀉心下之熱,人參調和逆氣,調整寒熱,使之平和。不用生薑、半夏,因為胃氣虛弱,不能承受辛散之藥。

不用甘草、大棗者,嘔不宜甘也。又吳茱萸湯,治陽明食谷欲嘔,又治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,煩躁欲死,又治乾嘔、吐涎沫、頭痛三症如神。蓋取吳茱萸大熱,直入厥陰,能降氣而消陰翳。人參扶其生氣,薑棗和其胃氣,使震坤合德,土木不害,而嘔吐平矣。

白話文:

不用甘草、大棗的人,嘔吐不宜吃甘草。另外,吳茱萸湯這個湯藥,可以治療陽明食穀物想嘔吐的症狀,也可以治療少陰病症狀,包括吐瀉、手腳逆冷、煩躁不安、想死的症狀,還可以治療乾嘔、吐口水、頭痛這三種症狀,效果非常好。這湯藥是取用吳茱萸大熱的藥性,直入厥陰,能使氣下降而化解陰邪。人參扶助人體的生氣,生薑大棗調和胃氣,使震坤兩卦的德性結合起來,土木不互相傷害,嘔吐的症狀就平息了。

噦者,胃中虛冷,及停飲居多。亦有失於攻下,胃中實熱而噦者,證必腹滿。仲景云:噦而腹滿,視其前後,知何部不利,利之則愈,承氣湯,豬苓湯是也。

白話文:

噦,是指胃中虛冷,以及停飲居多。也有一種情況是服藥攻下後,胃中實熱而噦,證狀必定是腹滿。仲景說:噦而腹滿,觀察其前後,就能知道是什麼部位不利,利氣使得通暢則痊癒,承氣湯、豬苓湯就是這類藥方。

噦逆有虛熱,橘皮竹茹湯。噦屬虛寒,橘皮乾薑湯。寒甚去通草,加丁香、附子。寒熱錯雜者去甘草,加丁香、柿蒂

白話文:

  1. 噦逆伴有虛熱症狀時,使用橘皮竹茹湯。

  2. 噦逆屬於虛寒證狀時,使用橘皮乾薑湯。

  3. 寒證嚴重時,去除通草,加入丁香、附子。

  4. 寒熱錯雜時,去除甘草,加入丁香、柿蒂。

噦聲頻密相連為實,攻熱為主。若半時噦一聲者為虛,溫補為主。如腹滿,不尿,脈散,頭汗,目瞪而噦者,死在旦夕。

白話文:

嘔吐聲音頻繁連續的是實症,以攻熱為主。如果半個小時才嘔吐一聲的是虛症,以溫補為主。如果腹部脹滿,小便不通,脈搏散亂,頭部出汗,眼睛瞪大而嘔吐,那麼患者將於朝夕之間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