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從眾錄》~ 卷二 (3)
卷二 (3)
1. 喘促
喘症最重而難醫。吾觀庸醫凡遇喘症,必投蘇子降氣湯一二劑;不愈,即用貞元飲治之;不愈,即加沉香、黑鉛、磁石、牛膝之類。曰:吾遵景岳法施治,無如其病深弗效也。斯說也,倡之於某老醫,今已傳為成矩,誠可痛恨。余即以景岳之說正之。景岳曰:喘有虛實。實者胸脹氣粗,聲高息湧,膨膨然若不能容,惟呼出為快也。
論中未嘗不以風寒燥火怒氣痰飲分別而治之。又曰:虛喘者,慌張氣怯,聲低息短,皇皇然若氣欲斷,提之若不能升,吞之若不能降,勞動則甚,但得引長一息為快也。論中未嘗不以老弱久病,脾肺腎臟大虛,及血後汗後、婦人產後等症,臚列而分治之。其中不無語病者,蓋未研究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》之旨,而徒涉獵醫書,無怪其有膚淺處、有似是而非處也。余俯從時好,即景岳虛實兩語,而參以古法,羅列經方及妥當時方,以為臨症擇用。
白話文:
喘症是最嚴重且難以醫治的疾病。我觀察到庸醫遇到喘症,一定先用蘇子降氣湯一兩劑;如果沒效,就改用貞元飲治療;如果還是沒效,就加入沉香、黑鉛、磁石、牛膝之類的藥材。他們會說:「我遵從張景岳的方法治療,無奈病太深所以沒效。」這種說法,是由某位老醫生開始倡導,現在已經變成固定模式,實在令人痛心。我將用張景岳的說法來糾正它。張景岳說:「喘有虛實之分。實證的喘,是胸部脹滿,呼吸粗重,聲音高亢,氣息湧動,感覺胸部像要撐破,只有呼氣才能感到舒服。
他的論述中,並非沒有將風寒、燥火、怒氣、痰飲等原因加以區分來治療。又說:「虛證的喘,是慌張氣弱,呼吸低微短促,感覺氣息好像要斷絕,提氣好像提不上來,吞氣好像吞不下去,勞動後更嚴重,只有能夠深吸一口氣才能感到舒服。」他的論述中,也並非沒有將年老體弱、久病、脾肺腎臟大虛,以及失血後、流汗後、婦人生產後等情況,一一列出並加以區分治療。其中有些說法不夠精確,是因為沒有深入研究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的精髓,只是粗略地翻閱醫書,難怪會有淺薄和似是而非的地方。我為了順應時俗,就根據張景岳虛實兩分的說法,並參考古代醫學方法,列出經方以及適合當時情況的方劑,供臨床選擇使用。
2. 實喘方
越婢加半夏湯
咳而上氣,此為肺脹,其人喘,目如脫,脈浮大者。
小青龍湯
肺脹咳而上氣,心下有水氣,脈浮者。
桂苓五味甘草湯
小青龍湯雖治寒飲咳嗽上氣之良方,而下虛之人,不堪發散,動其沖氣,急用桂苓伐腎邪,五味斂肺氣,以輯其火,甘草調中氣,以制其水。
桂苓五味甘草加姜辛湯(方各見《金匱》)
既藉桂苓之方,下其沖氣,而反更咳胸滿者,是寒邪貯胸,雖用桂而邪不服,嫌其偏於走表而去之。加乾薑、細辛,取其大辛大熱,以驅寒泄滿也。
《金匱》法,前症兼冒而嘔者,加半夏以驅飲,名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;前症兼形腫者,是肺氣滯而為腫,加杏仁利之,名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;前症又兼面熱如醉,此為胃熱上衝其面,加大黃三錢以利之。(脈氣不利,滯於外而形腫,滯於內而胃熱,既以杏仁利其胸中之氣,復以大黃利其胃中之熱。)名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大黃湯。
徐忠可曰:仲景數方,俱不去薑、辛,即面熱亦不去薑、辛,何也?蓋以薑、辛最能泄滿止咳,凡飲邪未去,須以此二味刻刻預防也。
桂枝加厚朴杏仁湯(方見《傷寒》)
喘家主之,太陽病下之,微喘,以此解表。
射干麻黃湯
咳而上氣,喉中作水雞聲者。
皂莢丸
咳逆上氣,時時唾濁,但坐不得眠。(稠痰黏肺,非此方不能清滌稠痰矣)
葶藶大棗瀉肺湯
肺因支飲滿而氣悶,氣閉則呼吸不能自如,此方苦降以泄實邪。
十棗湯
支飲家咳煩,胸中痛者。
喻嘉言曰:五飲之中,獨膈上支飲,最為咳嗽根底。外邪入而合之固嗽,即無外邪而支飲漬入肺中,自令人咳嗽不已。況支飲久蓄膈上,其下焦之氣逆沖而上者,尤易上下合邪也。夫以支飲之故,而令外邪可內,下邪可上,不去支飲,其咳嗽終無寧宇矣。
麥冬湯(方各見《金匱》)
火逆上氣,咽喉不利,止逆下氣,此方主之。
瀉白散
治肺火喘嗽。
四磨飲
治七情氣逆而為咳,並治一切實喘。
蘇子降氣湯,(方各見《時方》)
治痰嗽脹滿喘促,上盛下虛。
紫蘇湯(《聖濟》)
治卒氣短。
紫蘇(四錢),陳皮(一錢),紅棗(二枚)
水酒煎服。
白話文:
實喘方
越婢加半夏湯
咳嗽且呼吸困難,這是肺脹的症狀,患者會喘,眼睛看起來像要掉出來一樣,脈象呈現浮大。
小青龍湯
肺脹導致咳嗽且呼吸困難,心下有水氣,脈象呈現浮象。
桂苓五味甘草湯
小青龍湯雖然是治療寒飲咳嗽、呼吸困難的好方子,但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,不適合用發散的方式來治療,這樣會擾動體內的氣,應該趕快使用桂苓來攻伐腎部的邪氣,用五味子來收斂肺氣,以控制體內的火氣,用甘草來調和中氣,以控制體內的水分。
桂苓五味甘草加姜辛湯
如果已經用了桂苓的方子來降下體內沖逆的氣,反而更加咳嗽且胸悶,這是因為寒邪積存在胸部,即使用了桂枝,邪氣也不退,可能是因為桂枝太過於走表而去邪。所以需要加入乾薑、細辛,取其大辛大熱的特性,來驅逐寒邪、消除胸悶。
《金匱》的記載,如果上述症狀同時伴隨感冒和嘔吐,應該加入半夏來驅除飲邪,這個方子稱為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;如果上述症狀同時伴隨身體浮腫,這是因為肺氣阻塞而導致的腫脹,應該加入杏仁來疏通氣機,這個方子稱為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;如果上述症狀又同時伴隨臉色發紅像喝醉酒一樣,這是因為胃熱往上衝到臉部,應該加入大黃三錢來通利胃熱。(脈氣運行不利,停留在體外就會導致身體浮腫,停留在體內就會導致胃熱,所以既要用杏仁疏通胸中的氣,又要用大黃來通利胃中的熱。)這個方子稱為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大黃湯。
徐忠可說:張仲景的許多方劑,都沒有去掉薑、辛,即使是臉色發紅的症狀也沒有去掉薑、辛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薑、辛最能消除胸悶、止咳,只要體內的飲邪還沒去除,就必須用這兩種藥材來隨時預防。
桂枝加厚朴杏仁湯
主要用來治療喘症,太陽病在使用了發汗藥後,出現輕微的喘,可以用這個方子來解表。
射干麻黃湯
咳嗽且呼吸困難,喉嚨裡發出像水雞叫的聲音。
皂莢丸
咳嗽且呼吸困難,常常吐出濃稠的痰,只能坐著無法躺下睡覺。(這是因為濃稠的痰黏在肺部,只有這個方子才能清除這些濃痰)
葶藶大棗瀉肺湯
肺部因為支飲積滯而感到悶脹,氣機閉塞則呼吸不順暢,這個方子用苦寒的藥來降泄實邪。
十棗湯
支飲患者出現咳嗽煩躁,胸部疼痛的症狀。
喻嘉言說:在五種飲邪中,唯獨停留在膈上的支飲,是導致咳嗽最根本的原因。外邪入侵與支飲結合就會引起咳嗽,即使沒有外邪,支飲滲入肺中也會導致持續咳嗽。更何況支飲長期積存在膈上,導致下焦的氣逆衝而上,更容易引發上下邪氣的結合。因為支飲的緣故,導致外邪可以進入體內,下邪可以上衝,如果沒有去除支飲,咳嗽就永遠不會停止。
麥冬湯
火氣上逆導致呼吸困難,咽喉不適,可以用此方來平息逆氣,使氣向下走。
瀉白散
治療肺火引起的喘嗽。
四磨飲
治療因七情鬱結導致的氣逆咳嗽,也治療各種實證的喘症。
蘇子降氣湯
治療痰嗽、腹脹、呼吸急促,屬於上盛下虛的病症。
紫蘇湯
治療突然發生的呼吸短促。
紫蘇(四錢),陳皮(一錢),紅棗(二枚)
用水或酒煎服。
3. 虛喘方
加味六君子湯
治肺脾虛寒,痰嗽氣喘。
人參,白朮(炒),茯苓,半夏(各二錢),陳皮,甘草(炙),乾薑(各一錢),細辛(八分),五味(七分)
水煎服。
參附湯
治元氣虛脫,手足逆冷,汗出不止,氣短欲絕。
愚按:此上中下俱脫之症。若中焦脾氣脫者,以白朮一兩代人參,名朮附湯;上焦肺氣脫者,以炙黃耆一兩代人參,名耆附湯,但黃耆輕浮,必加麥冬三錢,五味一錢以納之;下焦腎氣脫者,以熟地黃一兩代人參。但熟地性滯,非痰所宜,且功緩,非急症所倚,須加茯苓四錢導之,方為穩當。
觀仲景茯苓甘草湯、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、真武湯三方,皆以茯苓為君,皆治汗出不止。蓋以汗之大泄,必引腎水上泛,非茯苓不能鎮之。此以平淡之藥,用為救逆之品,仲景之法,所以神妙也。
黑錫丹
治脾胃虛冷,上實下虛,奔豚,五種水氣,中風痰潮危症。
喻嘉言曰:凡遇陰火逆沖,真陽暴脫,氣喘痰鳴之急證,舍此再無他法之可施。予每用小囊佩帶隨身,恐遇急症不及取藥,且欲吾身元氣溫養其藥,藉手效靈,厥功歷歷可紀。
徐靈胎曰:鎮納元氣,為治喘必備之藥,當蓄在平時,非一時所能驟合也。
六味丸(方各見《時方》)
治腎陰虛不能納氣者,加麥冬五錢、五味一錢。
腎氣丸(方見《金匱》)
治腎陽虛不能納氣。
全真一氣湯(《馮氏錦囊》)
治上焦虛熱,下焦虛冷,此方清肅在上,填實在下之法。
熟地(一兩),人參(一二三錢或一兩另燉調復),麥冬,牛膝(各二錢),冬白朮(炒,三錢),五味(七分),附子(一錢,須重用)
水煎服。
枸杞湯(方見《時方》)
治氣短。
貞元飲(見《三字經》)
余推景岳制方之意,以氣為陽,血為陰。大汗亡血,產後及熱病之後,血虛則氣無附麗。孤陽無主,時見喘促,故以此飲濟之緩之。其要旨在「濟之緩之」四字,今人順口讀過,便致許多誤事。蓋陰血枯竭,最喜熟地之濡潤以濟之,猶恐濟之不及濟,故加當歸以助其濟之之力;呼吸氣促,最宜甘草之大甘以緩之,猶恐緩之不能緩,故用至二三錢,以成其緩之之功。
熟地(三五錢至一兩),當歸,炙草(各二三錢)
水煎服。
長孫男心典按:氣為夫,血為妻。無妻夫必蕩,自然之勢也。此方補血為主,使氣有歸附,漸漸而平,緩劑也。今人於真陽暴脫、氣喘痰湧危症,不知議用附子湯、真武湯及黑錫丹等藥,而以貞元飲投之,則陰霾沖天,痰涎如湧,頃刻死矣。
此方入經,不能入腎,不可不知。
真武湯
治水氣咳嘔,小便不利,四肢腫,腹痛。
次男元犀按:以上治喘等方,多主水飲。因仲景云「短氣皆屬飲」一語,悟出無數方法,藥到病瘳,指不勝屈。方知取法貴上也。
真武為北方水神。以之名湯者,藉以鎮水也。附子辛熱,壯腎之元陽,則水有所主;白朮之溫燥建中土,則水有所制;附子得生薑之辛散,於補水中寓散水之意;白朮合茯苓之淡滲,於制水中寓利水之道;尤妙在芍藥之苦降,以收真陽之上越。蓋芍藥為春花之殿,交夏而枯,借其性味,亟令陽氣歸根於陰也。
附子湯(方各見《傷寒》)
此方即真武湯,去生薑加人參,其補陽鎮陰。分歧只一味與分兩略殊。學者讀古人書,必於此處究心,方能受益。
《金匱》云:氣短有微飲,當從小便去之,苓桂甘術湯主之,腎氣丸亦主之。
喻嘉言曰:飲邪阻礙呼吸,故氣短。但呼吸幾微之介,不可辨。若呼之氣短,是心肺之陽有礙,宜苓桂朮甘湯以通其陽,陽氣通,則膀胱之氣竅利矣;若吸之氣短,是肝腎之陰有礙,宜腎氣丸以通其陰,陰通則少陰之關開矣。
按:氣短分及呼吸,其旨微矣。
白話文:
[虛喘方]
加味六君子湯
治療因肺和脾虛弱寒冷引起的咳嗽、痰多、氣喘。
藥材組成:人參、炒白朮、茯苓、半夏(各八克),陳皮、炙甘草、乾薑(各四克),細辛(三克),五味子(二點八克)。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參附湯
治療元氣嚴重虛脫,導致手腳冰冷、大量出汗不止、呼吸急促瀕臨死亡的狀況。
我認為,這是上、中、下三焦都虛脫的症狀。如果中焦脾氣虛脫,就用一兩白朮代替人參,稱為「朮附湯」。如果是上焦肺氣虛脫,就用一兩炙黃耆代替人參,稱為「耆附湯」,但黃耆藥性輕浮,必須加入十二克麥冬和四克五味子來幫助收斂。如果是下焦腎氣虛脫,就用一兩熟地黃代替人參,但熟地性滯,不適合有痰的人,而且藥效較慢,不適用於急症,必須加入十六克茯苓來引導,這樣用藥才穩妥。
觀察仲景的茯苓甘草湯、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、真武湯這三方,都是以茯苓為主藥,都是治療汗出不止。因為大量出汗,必定會引發腎水上泛,只有茯苓才能鎮攝。這是用平淡的藥材,用來治療危急重症的佳例,仲景的用藥方法真是神奇。
黑錫丹
治療脾胃虛弱寒冷,導致上部實熱、下部虛寒,以及奔豚、五種水腫病和中風痰多等危急症狀。
喻嘉言說:凡是遇到陰火上逆、真陽暴脫,出現呼吸急促、痰鳴等危急症狀,除了這個藥沒有其他方法可用。我習慣用小袋子裝著隨身攜帶,以防遇到急症來不及取藥,而且想要藉由我自身的元氣來溫養藥性,幫助藥效發揮,其功效屢次都得到驗證。
徐靈胎說:鎮攝元氣是治療氣喘的必要藥物,平時就要儲備,不是臨時可以湊合而成的。
六味丸(藥方出自《時方》)
治療腎陰虛導致無法納氣的,可以加入二十克麥冬和四克五味子。
腎氣丸(藥方出自《金匱》)
治療腎陽虛導致無法納氣。
全真一氣湯(出自《馮氏錦囊》)
治療上焦虛熱、下焦虛寒,此方具有清降上部虛熱、充實下部虛寒的功效。
藥材組成:熟地黃(四十克),人參(四到十二克或四十克另燉調服),麥冬、牛膝(各八克),炒白朮(十二克),五味子(二點八克),附子(四克,必須重用)。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枸杞湯(藥方出自《時方》)
治療呼吸短促。
貞元飲(出自《三字經》)
我推測張景岳制定此方的用意,是認為氣屬於陽,血屬於陰。大量出汗導致失血,或產後以及熱病之後,血虛就會導致氣無所依附。孤陽沒有歸宿,就會時常出現氣喘的狀況,所以用這個藥方來緩解。重點在「緩解」兩個字,現在的人順口讀過,反而導致許多誤事。當陰血枯竭,最需要熟地黃的滋潤來緩解,還擔心緩解不及時,所以加入當歸來加強滋潤的作用。呼吸急促,最需要甘草的甘甜來緩解,還擔心緩解不能到位,所以用到八到十二克,以達到緩解的效果。
藥材組成:熟地黃(十二到四十克),當歸、炙甘草(各八到十二克)。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長孫男心典按:氣是丈夫,血是妻子。沒有妻子的丈夫必定放蕩,這是自然現象。這個方子主要以補血為主,讓氣有所歸附,逐漸平息,屬於緩慢的藥劑。現在的人遇到真陽暴脫、氣喘痰多的危急重症,不知道用附子湯、真武湯或黑錫丹等藥,反而用貞元飲來治療,就會導致陰邪上逆,痰涎湧出,很快就會死亡。
這個藥方只能入經,無法入腎,這一點必須了解。
真武湯
治療水氣引起的咳嗽嘔吐、小便不利、四肢水腫、腹痛。
次男元犀按:以上治療氣喘的藥方,大多是針對水飲。因為仲景說過「呼吸短促都屬於水飲」這句話,啟發了無數的治療方法,藥到病除的案例不勝枚舉。由此可知,學習古人醫理,最重要的就是取法高明的精髓。
真武是北方水神。用它來命名藥方,是希望藉此來鎮攝水邪。附子辛熱,可以強壯腎的元陽,使水有所歸屬;白朮溫燥,可以健脾,使水有所制約;附子搭配生薑的辛散,在補水的同時兼有散水的作用;白朮與茯苓的淡滲,在制水的同時兼有利水的作用;尤其巧妙的是芍藥的苦寒,可以收斂上逆的真陽。芍藥是春天的花朵,到了夏天就會枯萎,借用它的性味,可以快速使陽氣回歸陰。
附子湯(藥方出自《傷寒論》)
這個方子就是真武湯,只是去掉了生薑並加入了人參,主要作用是補陽、鎮陰。差別只在一味藥和用量略有不同。學習古人的書籍,一定要在這裡用心研究,才能獲益。
《金匱要略》說:呼吸短促有微量的水飲,應當從小便排出,可以用苓桂甘術湯治療,腎氣丸也可以用。
喻嘉言說:水飲邪氣阻礙呼吸,所以導致呼吸短促。但呼吸變化非常微小,不容易辨別。如果是呼氣短促,是心肺之陽氣有阻礙,宜用苓桂朮甘湯來通陽,陽氣通暢,膀胱的氣竅就會通利;如果是吸氣短促,是肝腎之陰氣有阻礙,宜用腎氣丸來通陰,陰氣通暢,少陰的關竅就會開啟。
按:呼吸短促,需要分辨呼氣和吸氣,這裡的含義非常精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