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解圍元藪》~ 卷四 (1)
卷四 (1)
1. 卷四
參朮遇仙丹,百另二,治三十六種大風諸惡危症。
人參,白朮(各一兩),川芎,皂角刺,藁本,蟬殼,天麻(各二兩),羌活,獨活,細辛紫參,丹參,沙參,知母(各三兩),元參,當歸,荊芥穗,紅花,蒼朮(各四兩),穿山甲,殭蠶,蜈蚣漏蘆,萆薢,石斛,秦艽(各一兩),乳香,沒藥,血竭(各七錢五分),麝香(五分),木香(二兩五錢),地龍(八錢),苦參皮(半斤)
上為末,蜜丸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溫酒下,忌牛、羊、豬肉、野味、雞、鵝、燒酒、房事,避風為上。
子和方,百另三
五經風症少人知,金肺傷風損兩眉,肝木不仁身紫色,土脾受濕癬斑皮,火心傳遍傷雙目,水腎生災漏兩蹄,識透五般風病症,才堪世上作良醫
又云
蟲入肺經先落眉,蟲入心經手拳,蟲入脾經身麻木蟲入腎經穿腳底,蟲入肝經眼目反,蟲入胃經將癢皮
第一神效散,百另四
黃柏末,皂角灰(各三錢)
研勻作一服,溫酒調,空心服。晚勿食,至二三更必下蟲。大小長短者甚多。
第二清氣散,百另五
枳殼,檳榔,青皮,陳皮,厚朴,澤瀉,半夏,茯苓,豬苓,當歸
水煎服。
第三大皂丸,百另六
皂角二十,刮去黑皮,酒炙黃,研末。另以十片搗取汁煉膏丸梧子大,空心酒下三十丸。
第四消風散,百另七
白芷,全蠍,人參(各一兩)
上為末,每服一錢空心溫酒下
第五順氣散,百另八
苦參皮(二斤),烏藥,防風(各四兩)
上為末,每服三錢酒下。
大風丸,百另九,治眉目遍身穢爛者。
大風子肉(三十兩),防風,川芎(各十兩),蟬殼,羌活,細辛,首烏,獨活,苦參,當歸,牛膝,全蠍,黃耆,薄荷(各二兩),白芷,狗脊,牛黃,血竭(各五錢)
上為末,米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茶下空心服,日進三次,外以桑條灰二斗。滾湯淋汁,洗頭面有瘡者,以汁調灰塗之,或用黑豆,綠豆浸取豆漿三日,煎湯浴一次,仍頻洗腳。
大麻三方,百十,治一切大麻風危者大有功效。
當歸,川芎,熟地,桃仁,防風,荊芥,紫蘇,薄荷,芒硝,連翹,赤芍,桔梗,紫萍麻黃,紅花,蘇木,大黃,白朮,厚朴,山梔,黃芩,丹皮,石膏,甘草(各一錢),滑石(一錢五分)
水煎服十劑,重者加全蠍,上部加升麻,下部加木瓜、牛膝、麝香、獨活。發熱加乾葛、柴胡。面部加白附子,氣滯加木香磨酒沖服。
發表攻裡散,百十一
老人牙灰(四個),牛蝨(三十個焙),桑蟲(四條焙),穿山甲,虎骨(酥炙),鹿角灰(各一兩),蜈蚣(二十條炙),敗龜板(炙),蜂房(炙),官桂(各一兩),麝香(五分),牛黃(三分)蜒蚰(四條),血餘灰,雞鵝卵殼(煅,各一兩)
白話文:
[卷四]
參朮遇仙丹,治療三十六種大風等嚴重疾病。
藥方組成:人參、白朮各一兩;川芎、皂角刺、藁本、蟬殼、天麻各二兩;羌活、獨活、細辛、紫參、丹參、沙參、知母各三兩;元參、當歸、荊芥穗、紅花、蒼朮各四兩;穿山甲、殭蠶、蜈蚣、漏蘆、萆薢、石斛、秦艽各一兩;乳香、沒藥、血竭各七錢五分;麝香五分;木香二兩五錢;地龍八錢;苦參皮半斤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用法:每次服用五十丸,溫酒送服。
禁忌:忌食牛、羊、豬肉、野味、雞、鵝,忌飲燒酒,忌房事,應避免風寒。
子和方,闡述五種風症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相關的風症),並說明蟲症在不同經絡的表現。
第一神效散,治療蟲症。
藥方組成:黃柏末、皂角灰各三錢。
製法:將藥材研磨均勻。
用法:溫酒調服,空腹服用,晚上服用後避免進食,通常在二三更天會排出蟲體。
第二清氣散,治療其他相關症狀。
藥方組成:枳殼、檳榔、青皮、陳皮、厚朴、澤瀉、半夏、茯苓、豬苓、當歸。
用法:水煎服。
第三大皂丸,治療相關症狀。
藥方組成:皂角二十個,刮去黑皮,用酒炙烤至黃色,研磨成粉末,再用十個皂角搗碎取汁煉成膏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用法:空腹用酒送服,每次三十丸。
第四消風散,治療相關症狀。
藥方組成:白芷、全蠍、人參各一兩。
製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用法:每次服用一錢,空腹溫酒送服。
第五順氣散,治療相關症狀。
藥方組成:苦參皮二斤,烏藥、防風各四兩。
製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用法:每次服用三錢,酒送服。
大風丸,治療眉目及全身皮膚潰爛。
藥方組成:大風子肉三十兩;防風、川芎各十兩;蟬殼、羌活、細辛、首烏、獨活、苦參、當歸、牛膝、全蠍、黃耆、薄荷各二兩;白芷、狗脊、牛黃、血竭各五錢。
製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用法:每次服用十五丸,茶送服,空腹服用,每日三次。外用桑條灰二斗,用滾燙的開水淋出汁液,清洗患處,並用藥汁調和桑條灰塗抹患處,或者用黑豆、綠豆浸泡三日後煎湯沐浴,並經常清洗腳部。
大麻三方,治療麻風病。
藥方組成:當歸、川芎、熟地、桃仁、防風、荊芥、紫蘇、薄荷、芒硝、連翹、赤芍、桔梗、紫萍、麻黃、紅花、蘇木、大黃、白朮、厚朴、山梔、黃芩、丹皮、石膏、甘草各一錢;滑石一錢五分。
用法:水煎服,共十劑。病情嚴重者,可加入全蠍(上部加升麻,下部加木瓜、牛膝、麝香、獨活),發熱者加乾葛、柴胡;面部加白附子;氣滯者加木香,用酒沖服。
發表攻裡散,治療相關症狀。
藥方組成:老人牙灰四個,牛蝨三十個(焙乾),桑蟲四條(焙乾),穿山甲、虎骨(酥炙)、鹿角灰各一兩,蜈蚣二十條(炙),敗龜板(炙),蜂房(炙),官桂各一兩,麝香五分,牛黃三分,蜒蚰四條,血餘灰、雞鵝卵殼(煅)各一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