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之問

《解圍元藪》~ 卷三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6)

1. 風癘各方

上為末,蜜丸,彈子大,金箔為衣。每服一丸,細嚼。中風、癱瘓、大風、癘病,茶酒下。遍身筋骨痛及心氣痛不省人事,熱醋湯下。頭風、暗風,茶下。驚痛、口吐涎,溫酒下。婦人胎前產後,經水不調,香附湯下。冷風寒濕,氣頓抽掣,走注叫號,日夜不安,黑豆炒焦烹酒下。

又有一方加麝香牛黃冰片更妙。

車華玉髓,二十八,尹蓬頭真人傳,以丟子油為君,丟子生東夷島故以此名。

大風子(依法取油四兩),沒藥,滴乳,血竭(各二錢),牛黃(五錢),麝香(五分),阿膠(一錢),琥珀,珍珠(各三錢),雄黃(五錢),地龍(火炙去土七錢),冰片(三錢),芒硝(八分)

上研末,隔湯化油,藥攪勻,每服一錢。內熱者柿餅湯下。內寒者花椒湯下。平常者溫酒下。其大風紫黑、痿痹、癱瘓、攣屈、喎邪、臭爛危篤者,不過一料全愈。須絕欲,戒性,避風,忌一切腥鮮鹽物,五辛諸毒,只宜食淡,方能見效。(紫雲風)去牛黃、芒硝、加血竭一錢,乳沒各四分。

(云顏成形不退腫起)以艾作小炷,四圍團團灸。每灸五七團,泄其氣即愈。(蛇皮風、魚鱗風)加白花蛇末一錢,冰片二分,有細瘡乖癘同治。(漏蹄、白癜風)加牛黃三分。(臭)加水飛雄黃末三分五釐。(冷麻風)加羌活、獨活、歸尾各五分。(瘦弱者)去芒硝,加人參五分,地骨皮、柴胡各一錢。

(內熱者)加川芎、白芍、黃芩、山梔各二錢,歸尾一錢五分。

(爛瘡)用枯礬四兩,硫黃、信石煅,各一錢,花椒三兩,生礬五錢,蛇床二兩,共為末,用豬油調敷。

(手腿大爛不收斂)用黃蠟一兩,東丹五錢,膩粉二錢,乳香、沒藥車米各三錢,桐油調油紙攤貼。(爛瘡)用爐甘、石錢、龍骨三錢,乳香、沒藥、雄黃各五錢,研細乾摻。(風癬)用蛇床子、雄黃、砒等分為末,醋調青布包之,重重頻擦。(癢塊)用車米、硫黃各一錢,大風子一兩,樟、冰、雄黃各二錢為末,以生芝麻二合炒黑,研和如泥,以生布包擦塊上,四五日愈。爛者不用。

其破者,皆屬脾經毒已從破處出,內服追毒,則自愈。(起泡者)用蛤粉、車米、石膏、乳、沒等分,研末敷之。(眉落者)用荊芥、防風、白芷、蟬殼、天麻、首烏、羌、獨活各五錢,丟子肉四兩,牛蒡子、大黃各六錢。(眼赤)加菊花五錢。(兩眼痛)去大風子二兩,加全蠍七錢,蜜丸桐子大,臨臥以方中止去大風子,將各藥銼劑煎之,送下五七十丸。(生眉)用牙皂炒,加麝香少許,雞蛋油調,生絹包,擦眉稜上,二十日可出。

(黑斑)用牙皂、鹿角屑、白附子等分為末,薑汁調,惟塗久脫常妙。吳氏亦以此方得名,每油四兩,用乳沒六分,血竭二錢,芒硝八分,牛黃三分,服之雖效,總不如前方有奇功。如夏暑油不肯凍,不能成羔,以米仁炒熟研末,加入為丸服。余時以藥放酒盞內,每日在飯上燉化服,以助胃氣,服至十日,其毒必追至手足處發出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製成丸子,像彈珠大小,外面裹上金箔。每次服用一丸,仔細咀嚼。治療中風、癱瘓、麻風病等,可以用茶或酒送服。全身筋骨疼痛及心氣痛到不省人事,可以用熱醋湯送服。頭痛、不明原因的暈眩,可以用茶送服。驚嚇引起的疼痛、口吐口水,可以用溫酒送服。婦女懷孕前後、月經不調,可以用香附湯送服。受寒引起的抽搐、走竄疼痛、日夜不安,可以用炒黑的黑豆煮酒送服。

另外有一個藥方,加入麝香、牛黃、冰片效果更好。

(此處的車華玉髓藥方,據說是尹蓬頭真人傳授,以大風子油為主要藥材,因為大風子生長在東夷島,所以這樣命名。)

大風子油(按方法提取四兩),沒藥、乳香、血竭(各二錢),牛黃(五錢),麝香(五分),阿膠(一錢),琥珀、珍珠(各三錢),雄黃(五錢),地龍(火烤去除泥土七錢),冰片(三錢),芒硝(八分)

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隔水加熱融化大風子油,把藥粉攪拌均勻,每次服用一錢。體內有熱者,用柿餅湯送服;體內有寒者,用花椒湯送服;一般情況,用溫酒送服。治療麻風病導致的皮膚紫黑色、肢體萎縮麻痺、癱瘓、手腳彎曲、口眼歪斜、潰爛等危重病症,服用一劑通常就能痊癒。必須禁慾、戒怒、避風、忌吃一切腥味海鮮和鹽,以及蔥蒜等刺激性食物,只能吃清淡的食物,才能見效。 (此為紫雲風的藥方) 去除牛黃、芒硝,加入血竭一錢,乳香、沒藥各四分。

(如果患處皮膚腫起,無法消退) 用艾草做成小艾炷,在患處周圍點灸。每次灸五到七個,將邪氣排出,即可痊癒。(如果是蛇皮風、魚鱗風)加入白花蛇粉一錢,冰片二分,如果患處有小瘡,可一併治療。(如果是漏蹄、白癜風)加入牛黃三分。(如果患處有異味)加入水飛雄黃粉三分五釐。(如果是冷麻風)加入羌活、獨活、當歸尾各五分。(如果是身體虛弱者)去除芒硝,加入人參五分,地骨皮、柴胡各一錢。

(如果體內有熱)加入川芎、白芍、黃芩、山梔各二錢,當歸尾一錢五分。

(如果是潰爛的瘡)用枯礬四兩,硫黃、信石燒製後各一錢,花椒三兩,生礬五錢,蛇床子二兩,一起磨成粉末,用豬油調和後敷在患處。

(如果是手腿大面積潰爛不收口)用黃蠟一兩,東丹五錢,膩粉二錢,乳香、沒藥、車米各三錢,用桐油調和後塗在油紙上,再貼在患處。(如果是爛瘡)用爐甘石、石錢、龍骨各三錢,乳香、沒藥、雄黃各五錢,磨細後乾敷患處。(如果是風癬)用蛇床子、雄黃、砒霜等分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後用青布包起來,反覆擦拭患處。(如果是癢塊)用車米、硫黃各一錢,大風子一兩,樟腦、冰片、雄黃各二錢磨成粉末,將生芝麻二合炒黑後研成泥,用生布包著擦拭患處,四五天可痊癒。如果有潰爛則不適用。

患處如果破潰,都屬於脾經毒素從破潰處排出,內服藥物幫助排除毒素,即可自愈。(如果是起水泡)用蛤粉、車米、石膏、乳香、沒藥等份磨成粉末後敷在患處。(如果是眉毛脫落)用荊芥、防風、白芷、蟬蛻、天麻、何首烏、羌活、獨活各五錢,大風子肉四兩,牛蒡子、大黃各六錢。(如果眼睛發紅)加入菊花五錢。(如果兩眼疼痛)去除大風子二兩,加入全蠍七錢,用蜂蜜調成丸子,像梧桐子大小,睡前服用,上述藥方中去除大風子,將其他藥材切碎煎煮,送服五、七十粒藥丸。(如果要使眉毛長出來)用牙皂炒過,加入少量麝香,用雞蛋油調和,用生絲布包著,擦拭眉毛處,二十天左右可長出眉毛。

(如果是黑斑)用牙皂、鹿角屑、白附子等分磨成粉末,用薑汁調和,塗抹在患處,持續塗抹效果很好。吳氏也用此方出名,每四兩油,加入乳香、沒藥六分,血竭二錢,芒硝八分,牛黃三分,服用後雖然有效,但總不如前面說的藥方效果好。如果夏天太熱,油脂不易凝固成膏狀,可以用炒熟的薏仁磨成粉加入,做成丸子服用。也可以將藥材放在酒杯中,每天放在飯上蒸化後服用,幫助消化,服用十天左右,毒素就會從手腳處發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