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氏秘傳外科心法》~ 卷之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)

1. 背圖形八症(一)

1.腦發,2.痄腮,3.上背發(在天柱下),4.中背發(正對前心),5.下背發(正對臍),6.腰背發,7.暗發(騎馬癰),8.赤腮癰(即痄腮)

2. 腦發

腦發生於巔頂,由督脈太陽經所生也,乃陰陽不和,氣熱上壅,積聚不散,故成此毒。若不速治,頂裂髓枯,不可救也。先用敗毒流氣飲,次以內托流氣飲,後用白芷散,外用敷方。

白話文:

腦這種疾病發生在頭頂,是由督脈和太陽經所引發的,是陰陽不調和,氣熱向上運行,積聚不散,所以形成了這種毒瘤。如果不趕快治療,頭頂會裂開,腦髓枯竭,無法挽救。首先服用敗毒流氣飲,然後服用內託流氣飲,最後服用白芷散,外用敷藥。

八味敗毒流氣飲

蘇葉、桔根、枳殼(麩炒)、甘草防風人參羌活白芍。水煎。

白話文:

  • 蘇葉:具有清熱解毒、化痰止咳的功效。

  • 桔根:具有理氣化痰、健脾消食的功效。

  • 枳殼(麩炒):具有行氣寬中、消食導滯的功效。

  • 甘草:具有補中益氣、調和諸藥的功效。

  • 防風:具有解表散寒、勝濕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人參:具有補氣益血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

  • 羌活:具有祛風濕、活血通絡的功效。

  • 白芍:具有養血調經、緩中止痛的功效。

以上中藥材水煎服用,具有清熱解毒、化痰止咳、理氣化痰、健脾消食、行氣寬中、消食導滯、補中益氣、調和諸藥、解表散寒、勝濕止痛、補氣益血、生津止渴、祛風濕、活血通絡、養血調經、緩中止痛的功效。

食後服。

十五味內托流氣飲

人參、木香、炙黃耆、炙甘草、厚朴(薑汁炒)、蘇葉、肉桂(去皮)、枳殼、桔根、檳榔烏藥當歸白芷川芎、防風。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補氣健脾,益氣生津。

  • 木香:行氣止痛,散寒止瀉。

  • 炙黃耆:補氣健脾,利尿消腫。

  • 炙甘草:補氣健脾,益氣補中。

  • 厚朴(薑汁炒):行氣化痰,溫中散寒。

  • 蘇葉:行氣解表,發汗散熱。

  • 肉桂(去皮):溫補陽氣,活血通脈。

  • 枳殼:行氣化痰,消積導滯。

  • 桔根:理氣健脾,化痰開鬱。

  • 檳榔:行氣止痛,消積化滯。

  • 烏藥:行氣止痛,溫中散寒。

  • 當歸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
  • 白芷:祛風散寒,止痛消腫。

  • 川芎: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。

  • 防風:祛風解表,止痛消腫。

空心服。

六味白芷散

白芷、藁本升麻黃連忍冬藤龍膽草

白話文:

  • 白芷:具有祛風散寒、消腫止痛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頭痛、牙痛等。

  • 藁本: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尿路感染、水腫等。

  • 升麻:具有升陽舉陷、解毒消腫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脫肛、子宮下垂等。

  • 黃連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濕熱痢疾、口瘡、咽喉腫痛等。

  • 忍冬藤: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熱、尿路感染、水腫等。

  • 龍膽草:具有清熱瀉火、利膽退黃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肝膽濕熱、黃疸、 hepatitis等。

空心服。

六味外用敷方

龍膽草、忍冬藤、白芷、牛黃雄黃地骨皮

白話文:

  • 龍膽草:是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明目退翳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眼疾、瘡毒、濕疹等症狀。

  • 忍冬藤:又稱金銀花,是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消暑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感冒、咽喉腫痛、痢疾等症狀。

  • 白芷:是一種中藥,具有消炎鎮痛、解毒止癢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皮膚炎症、瘡毒、跌打損傷。

  • 牛黃:是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鎮驚安神、解熱鎮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熱病、抽搐、驚風等症狀。

  • 雄黃:是一種中藥,具有解毒殺蟲、燥濕止癢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皮膚炎症、瘡毒、蟲咬、蛇咬等症狀。

  • 地骨皮:是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涼血、益陰生津的作用,常被用於治療熱病、口渴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
以上各等分,洗淨,酒浸透,搗極細,敷毒處四圍,神效。

3. 痄腮

痄腮毒生於牙根耳庭之前後,通於肝腎,由少陽、陽明經所生也,亦名赤腮癰,乃氣血不行壅滯頰腮,宜用清肝流氣飲一、二劑,後用托裡飲,外用萬靈膏。如初起時覺癢,用艾灸六、七壯,並頰車肩井穴內各灸三壯,甚效。

白話文:

腮腺炎的病毒生長在牙根和耳朵前面和後面,連通肝臟和腎臟,由少陽經和陽明經所引起的,也叫赤腮癰,是氣血不通,阻塞在臉頰和腮部,應該服用一、二劑清肝流氣飲,之後服用託裡飲,外用萬靈膏。如果在剛開始發病時感覺發癢,用艾灸六、七壯,同時在頰車和肩井穴各灸三壯,效果很好。

清肝流氣飲

桔根、枳殼、白茯苓柴胡羌活甘草石膏防風厚朴烏藥、官桂、木香、薑棗引。

白話文:

橘樹根、枳殼、白茯苓、柴胡、羌活、甘草、石膏、防風、厚朴、烏藥、肉桂、木香,用薑棗作為引藥。

食後服。

托裡飲

人參當歸黃耆(蜜炙)、川芎赤芍、甘草、防風、厚朴、烏藥(去皮)、官桂、木香。薑棗引。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具有增強體力、提振精神的作用。

  • 當歸:具有補血、活血、調經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黃耆(蜜炙):具有補氣、健脾、固表的作用。

  • 川芎:具有活血化瘀、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赤芍:具有活血化瘀、清熱涼血的作用。

  • 甘草:具有補氣、和中、緩急的作用。

  • 防風:具有解表、散寒、祛風的作用。

  • 厚朴:具有溫中、散寒、化痰的作用。

  • 烏藥(去皮):具有溫中、散寒、理氣的作用。

  • 官桂:具有溫中、散寒、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木香:具有理氣、止痛、止瀉的作用。

薑棗引:薑具有發汗、解表的作用,棗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,兩者合用可以增強藥效。

食後服。

六味敷方

青蒿(春夏取苗,秋冬取根)、二花、雄黃。生蔥、黃泥、蜂蜜

白話文:

  • 青蒿:在春天和夏天採摘植株,在秋天和冬天採摘根。

  • 二花:一種植物,具有藥用價值。

  • 雄黃:一種礦物,具有藥用價值。

  • 生蔥:新鮮的蔥。

  • 黃泥:一種泥土,具有藥用價值。

  • 蜂蜜:蜜蜂採集的花蜜製成的糖漿。

各等分,搗細成餅,側臥貼之,若初起用之,即愈。

4. 上背發

上背發生於百勞骨下三、四節之間,由督脈、太陽經所生也。受病在胸身,經生肺肝,乃心經鬱熱,後因怒氣傷肝,熱鬱不伸,乃生背發。內經曰:「營氣不從,逆於肉裡」,至生癰疽。先宜敗毒流氣飲一、二劑,次用護心托裡飲。如危甚,用神效忍冬湯,外須用敷藥,待膿盡用生肌散

白話文:

上背發生在脊椎骨的第三、四節之間,是由督脈和太陽經絡所產生。病的根源在胸部和身軀,經絡的影響在肺臟和肝臟,是心經的鬱熱,後來因憤怒的氣息傷害肝臟,熱氣鬱結無法伸展,因此產生背部發炎。內經說:「營氣不運行,逆流於肌肉之中」,直到發生成膿瘡。首先應該使用敗毒流氣飲一、二劑,然後使用護心託裡飲。如果病情危重,就使用神效忍冬湯,外敷藥物,等到膿液流盡後,再使用生肌散。

初起如黃豆大時,宜用海馬崩毒法,次用四圍灸法,如輕可減半矣。此症大忌房事、穢氣、香味等項。

白話文:

人參、桔梗根、枳殼(用麩皮炒過)、甘草、防風、荊芥(少許)、柴胡、川芎、白芷、白芍。用薑和棗引發藥效。

十味敗毒流氣飲

人參、桔根、枳殼(麩炒)、甘草防風荊芥(少許)、柴胡川芎白芷白芍。薑棗引。

空心服。

十味護心托裡飲

黃連梔子連翹羌活、桔根、白芷、連子、乾葛、升麻、防風。姜引。

白話文:

黃連、梔子、連翹、羌活、桔根、白芷、連子、乾葛、升麻、防風,這十味藥與生薑一起服用。

空心服。

十四味流氣飲

黃連、羌活、柴胡、木香陳皮、紫蘇、當歸、生地、川芎、甘草、烏藥檳榔、官桂、連翹。

白話文:

黃連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濕熱、瘡瘍腫毒等症。

羌活:具有祛風散寒,解表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傷風感冒、頭痛身痛、肢體麻木等症。

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,清熱退燒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肝鬱氣滯、熱病、發燒等症。

木香:具有行氣止痛、溫中止瀉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胃腸脹滿、疼痛、下痢等症。

陳皮:具有理氣健脾,化痰止咳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消化不良、嘔吐、咳嗽等症。

紫蘇:具有發汗解表,理氣和中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咳嗽、頭痛等症。

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血虛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。

生地:具有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熱病、發燒、瘡瘍腫毒等症。

川芎:具有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頭痛、月經不調、閉經等症。

甘草:具有補中益氣,緩急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肌肉痠痛、咳嗽氣喘等症。

烏藥:具有溫中止瀉,行氣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腹痛、泄瀉、月經不調等症。

檳榔:具有消積導滯,殺蟲滅菌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消化不良、腸道寄生蟲感染等症。

官桂:具有溫補腎陽,散寒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陽虛、四肢寒冷、腹痛等症。

連翹:具有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熱病、發燒、瘡瘍腫毒等症。

空心服。

十二味神效忍冬湯

忍冬藤龍膽草藁本、羌活、炙黃耆、柴胡、黃連(酒炒)、甘草節、川芎、荊芥、白芷、防風。潰後加人參。

白話文:

忍冬藤、龍膽草、藁本、羌活、炙黃耆、柴胡、黃連(酒炒)、甘草節、川芎、荊芥、白芷、防風。潰瘍後加上人參。

水煎溫服。

十味敷方

忍冬藤、龍膽草、仙人掌、山龍甲(即松樹根上綠衣)、地龍鱗(即地龍皮刺)、雄黃地骨皮、連翹、白芷、火炭草。

白話文:

  • 忍冬藤:一種藤蔓植物,藤莖和葉藥用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的作用。

  • 龍膽草:一種苦味草本植物,全草藥用,具有清熱解毒、瀉火明目的作用。

  • 仙人掌:一種多汁植物,莖葉藥用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作用。

  • 山龍甲(松樹根上綠衣):松樹根上的綠苔,藥用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地龍鱗(地龍皮刺):地龍的皮刺,藥用,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雄黃:一種礦物,藥用,具有解毒殺蟲、驅蟲的作用。

  • 地骨皮:一種中藥材,為茜草科植物地骨皮的根莖,具有清熱涼血、瀉火解毒的作用。

  • 連翹:一種金縷梅科植物,花及嫩葉藥用,具有消炎解毒、清熱涼血的作用。

  • 白芷:一種傘形科植物,根莖藥用,具有芳香化濕、通竅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火炭草:一種菊科植物,全草藥用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的作用。

酒糟搗碎,敷瘡上四圍,即止痛,待痛止膿盡上生肌散,可也。

海馬崩毒法

以熱水從肘後先洗起,至手六經起端處止,日行數十次,內服前方以瀉其毒,洗至指甲尖,亦不可住手,看瘡勢穰方可住手,蓋手三陽俱系督脈所屬,洗手至穰時,勢從根本而泄,毒從根本而消,甚勿輕視。此方治發背、搭手、對口俱效,必要初起時為之。

白話文:

從肘部後面開始用熱水清洗,一直到手的六條經絡的起點處,每天清洗數十次,同時內服前面開的方劑以清除毒素,清洗到指甲尖也要繼續清洗,不能停止,觀察瘡勢逐漸好轉纔可以停止清洗,因為手的三條陽經都屬於督脈所屬,清洗到瘡勢好轉時,毒素從根本上消除, 千萬不要輕視。此方治療發背、搭手、對口瘡都有效,但必須在瘡症初起時使用。

二味神仙一醉失笑散

蒲公英、忍冬藤各二錢。

以好酒煮熱,儘量飲之醉,仍以生蔥一根,灌蜜入內要滿,以灰火煨熱壓酒,以被蓋睡取汗,汗出而愈。並治上中下三背發及三手搭,並乳發,立效。

白話文:

將好的酒加熱煮熱,儘量喝到醉,再拿一根蔥,將蜂蜜灌滿蔥管,用灰火輕火壓著酒杯底加溫,用被子蓋住身體睡覺,直到汗流出來為止,即可痊癒。此方法可同時治療背部、中背部和下背部的發疹,以及手肘以上、手肘和手腕的發疹,甚至是乳房的發疹,效果立竿見影。

鐵箍散亦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