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氏秘傳外科心法》~ 卷之八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 (1)

1. 面圖形十五症

1.上眼丹,2.下眼丹,3.白麵疔,4.須毒,5.乳癰,6.夾脅,7.心腹肚癰,8.肚便癰(在小腹之側),9.手心毒,10.手腕毒,11.便毒(即魚口在馬胯眼內),12.鯉魚便毒(在內胯之側),13.鶴膝風,14.膝腿毒,15.腳拐毒(在踝骨之上)

白話文:

  1. 眼皮上的疮。
  2. 眼皮下的疮。
  3. 面颊上的白疮。
  4. 嘴唇周围的毒疮。
  5. 乳房肿痛的疮。
  6. 腋窝处的疮。
  7. 胸腹部的疮。
  8. 小腹侧边的疮。
  9. 手掌心的毒疮。
  10. 手腕处的毒疮。
  11. 肛门附近的毒疮。
  12. 胯骨内侧的毒疮。
  13. 膝盖肿痛的病。
  14. 膝盖到腿部的毒疮。
  15. 脚踝骨上面的毒疮。

2. 上、下眼丹

上眼丹生於眼胞之上,下丹生於眼胞之下,赤腫而痛癢不一,若不治,恐成膿流壞眼目,乃心肝積熱,毒氣上衝,血壅而成也。宜鹽炒菊花隔紙熨之,或鹽炒隔紙貼之,內服清肝流氣飲、清心黃連丸治之。

十六味清肝流氣飲

白話文:

上眼丹生長在上眼瞼上,下眼丹生長在下眼瞼下,都是紅腫、疼痛、發癢,如果不及時治療,恐怕化膿流淚、損壞眼睛,這是因為心肝火氣過盛,毒氣上衝,血瘀積造成的。治療方法是用鹽炒菊花,隔著紙熨燙患處,或用鹽炒後,隔著紙貼在患處,內服清肝利氣飲、清心黃連丸來治療。

羌活、防風、茯苓、甘草、柴胡、川芎、當歸、青皮、荊芥、紫蘇、蔓荊子、赤芍、麥冬、連翹、蒙花、石膏。

白話文:

羌活:祛風濕、止痛。

防風:祛風、解表、止痛。

茯苓:利水滲濕、健脾寧心。

甘草:補脾益氣、清熱解毒。

柴胡:疏肝解鬱、退燒。

川芎:活血化瘀、止痛。

當歸: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。

青皮:理氣化痰、燥濕化濕。

荊芥:祛風解表、散寒止痛。

紫蘇:散寒解表、止咳平喘。

蔓荊子:清熱解毒、利咽止痛。

赤芍:活血化瘀、止痛。

麥冬:潤肺生津、清心除煩。

連翹: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

蒙花:清熱化痰、止咳平喘。

石膏:清熱除煩、止渴生津。

食後服頭湯,二湯洗丹。

七味清心黃連丸

甘草、黃連、防風、連翹、羌活、細辛、菊花。

各等分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子大,每服五十粒,空心服,茶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七味清心黃連丸

服用方法:

飯後服用第一煎藥汁,第二煎藥汁用來洗滌藥丸。

藥方組成:

甘草、黃連、防風、連翹、羌活、細辛、菊花。

製法:

以上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,以煉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

用法:

每次服用五十粒,空腹服用,用茶水送服。

3. 白麵疔

白麵疔生於兩頤之間,正面之上,由寒積久生風,風生熱,熱生氣,上衝於面,而生斯毒。先宜鐵箍散(方見前)後用追毒托裡飲或狗寶丸更妙。

十八味追毒托裡飲

白話文:

白麪疔長在兩頰之間,臉的正面。是由於寒邪積聚久了生風,風生熱,熱生火毒,火毒上衝於臉部,而產生這種毒瘡。先用鐵箍散(方子見前),再用追毒託裡飲或狗寶丸更好。

紫蘇、桔梗、枳殼、甘草、防風、柴胡、川芎、羌活、白芷、白芍、連翹、當歸、犀角、乳香、沒藥、黃連、二花、雄黃。薑棗引。

白話文:

紫蘇:具有解表散寒、理氣寬中的功效。

桔梗:具有宣肺利咽、祛痰排膿的功效。

枳殼:具有行氣消積、導滯和胃的功效。

甘草:具有補氣益中、清熱解毒、緩急止痛的功效。

防風:具有解表散寒、祛風止痛的功效。

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清熱退熱的功效。

川芎:具有活血行氣、祛風止痛的功效。

羌活:具有祛風除濕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
白芷:具有芳香開竅、止痛消腫的功效。

白芍:具有養血調經、柔肝止痛的功效。

連翹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
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

犀角:具有清熱涼血、解毒消腫的功效。

乳香:具有活血行氣、止痛消腫的功效。

沒藥:具有活血化瘀、止痛消腫的功效。

黃連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。

二花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
雄黃:具有殺蟲解毒、祛風濕的功效。

薑棗引:薑和棗有助於藥物的吸收。

空心服。

四味狗寶丸

蟾酥一錢,片腦一錢,狗寶二錢,乳香二錢。

共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子大,每服一粒蔥三根和藥咽之,以熱送下,汗出為度。

白話文:

空心服。

四味狗寶丸

蟾酥一錢,片腦一錢,狗寶二錢,乳香二錢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成丸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一粒,搭配三根蔥一同吞服,並用熱水送服,以出汗為止。

4. 須毒

須毒生於上唇有須之處,乃脾肺有熱,毒氣結聚而生。初宜用鐵箍散,潰用生肌散。內服清肝流氣飲(方見眼丹)。

白話文:

須毒長在上脣有鬍鬚的地方,是脾肺有熱,毒氣結聚而生的。初期應使用鐵箍散,潰爛後使用生肌散。內服清肝流氣飲(配方請參閱眼丹)。

5. 乳癰

乳癰生於正乳之上,乃厥陰陽明經之所屬也。初起必癢,用艾灸十餘壯可消。若成大毒,法同乳吹。何謂乳癖,蓋硬而不痛,如頑石之類,經三、四月而成。

白話文:

乳腺炎發生在乳房上,這是由於厥陰和陽明經脈的問題。初期會有癢感,使用艾灸十幾次可以消除症狀。如果發展成嚴重的情況,處理方法就跟乳頭破裂相同。所謂的乳癖是指乳房變得堅硬但不疼痛,像頑固的石頭一樣,通常需要三到四個月才會形成。

6. 挾脅

挾脅生於兩脅之下,乃肝經積熱,氣血不行而生。初覺用一掃丹、失笑餅,若內消稍遲,則不可也,只用清肝流氣飲(方俱見前)。外用敷藥。

三味敷方

白話文:

挾脅疼悶位於兩肋之下的「挾脅」症,是因爲肝經鬱結積熱,氣血不通暢而造成的。剛發病時可以用「一掃丹」、「失笑餅」治療,如果內服療法久久不見效,就不能再用了,應該改用清肝行氣的湯藥(配方在前文有提到)。此外,也可以外敷藥物治療。

過山龍、山芋頭、山藥。

酒搗爛,青布包之。

白話文:

過山龍:是一種藤本植物,根莖可入藥,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
山芋頭:又稱山藥,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塊莖可入藥,有補脾益氣、健腎固精的功效。

山藥: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塊莖可入藥,有補脾益氣、健腎固精的功效。

7. 心腹肚癰

心腹肚癰生於正肚之側,去臍一掌,乃心脾經,風熱愈甚,氣血壅聚而生,宜三香追毒飲、清心追毒湯,潰後用萬靈膏,膿盡則用生肌散。

十九味三香追毒飲

白話文:

心腹肚癰生長在正肚的旁邊,距離肚臍一掌的距離,屬於心脾經,風熱之氣越嚴重,氣血壅塞聚集而產生,適合使用三香追毒飲、清心追毒湯,潰爛後使用萬靈膏,膿液排盡後使用生肌散。

羌活、連翹、甘草、花粉、紫蘇、白芷、防風、二花、肉桂、黃耆、茯苓、乳香、木香、沉香、芍藥、鬱金、生地、枳殼、前胡。

食後服。

十四味清心黃連湯

白話文:

羌活、連翹、甘草、花粉、紫蘇、白芷、防風、二花、肉桂、黃耆、茯苓、乳香、木香、沉香、芍藥、鬱金、生地、枳殼、前胡,飯後服用。這是十四味清心黃連湯。

黃連、麥冬、肉桂、香附、白芷、桔梗、枳殼、連翹、當歸、川芎、紫蘇、羌活、黃柏、忍冬草。

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黃連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痢疾、瘡瘍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
麥冬:具有滋陰潤肺、清心除煩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肺燥咳嗽、心煩失眠等症狀。

肉桂:具有溫陽散寒、活血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腹痛、痛經等症狀。

香附:具有理氣解鬱、調經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肝氣鬱結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狀。

白芷:具有散寒止痛、通竅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頭痛、牙痛、耳痛等症狀。

桔梗:具有宣肺止咳、祛痰排膿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咳嗽、氣喘、肺膿腫等症狀。

枳殼:具有行氣消食、寬中除脹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食積腹脹、消化不良、便祕等症狀。

連翹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瘡瘍癤腫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
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血虛萎黃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狀。

川芎:具有活血行氣、調經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頭痛、閉經、痛經等症狀。

紫蘇:具有發汗解表、行氣寬中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咳嗽、氣喘等症狀。

羌活:具有祛風散寒、活血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頭痛、關節疼痛等症狀。

黃柏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痢疾、瘡瘍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
忍冬草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瘡瘍癤腫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