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氏秘傳外科心法》~ 卷之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1)

1. 面圖形十二症(一)

1.鬢髮,2.眉發,3.耳發,4.頤發,5.鬚髮,6.肩發,7.乳發,8.胸發,9.手背發,10.小便毒(便發,生於陰頭之上),11.腳背發,12.腳跟發

白話文:

1.鬢角的毛髮 2.眉毛的毛髮 3.耳朵周圍的毛髮 4.下巴兩側的毛髮 5.鬍鬚 6.肩膀上的毛髮 7.胸部乳頭周圍的毛髮 8.胸部的毛髮 9.手背上長出的毛髮 10.尿道口上方生長的異常毛髮(可能是感染或病變所致) 11.腳背上長出的毛髮 12.腳跟上長出的毛髮

2. 鬢髮

鬢髮生於兩額之間,小兒婦人多有之,男子生此者,多不救,乃手足少陽、太陰之所司也。因心肝積熱,頭額受風,故生此毒,宜泄二經之熱,以十一味柴胡升麻湯。

十一味柴胡升麻湯

白話文:

鬢際之間是婦人之美,鬍鬚是男子的美。

藁本、羌活、升麻、乾葛、防風、黃連、赤芍、生地、麥冬、當歸、蒲公英(酒洗二次)。

空心服。

八味神方白芷散

白話文:

藁本:具有祛風除濕、活血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、腰腿疼痛等症狀。

羌活:具有祛風濕、活血止痛、解毒消腫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、腰腿疼痛、跌打損傷等症狀。

升麻:具有祛風解表、透疹發汗、升陽舉陷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麻疹、中暑等症狀。

乾葛:具有清熱生津、除煩止渴、補中益氣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病口渴、津液不足、虛弱乏力等症狀。

防風:具有祛風解表、透疹發汗、止痛消腫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麻疹、風濕性關節炎等症狀。

黃連:具有清熱燥濕、解毒殺蟲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濕熱痢疾、黃疸、瘡瘍腫痛等症狀。

赤芍:具有活血化瘀、涼血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婦科疾病、月經不調等症狀。

生地: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補血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病傷陰、血虛萎黃、盜汗夜寐等症狀。

麥冬:具有清熱生津、潤肺止咳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燥熱咳嗽、陰虛火旺、口渴咽乾等症狀。

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潤腸通便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、月經不調、便祕等症狀。

蒲公英(酒洗二次)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炎利尿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濕熱黃疸、痢疾、瘡瘍腫痛等症狀。

白芷、升麻、二花、桔根、川芎、連翹、黃連、羌活。

食後服。

七味敷方

白話文:

白芷、升麻、二花、桔根、川芎、連翹、黃連、羌活,飯後服用。這是七味敷方。

雄黃、兒茶、螵蛸、乳香、沒藥、麝香、牛黃。

共為末,以酒調敷。

白話文:

!!!!!!!!!!!!!!

3. 眉發

眉發生於兩眉之間,燥爛如人眼目,甚可畏也。小兒生此立死,大人生此者,十全二、三,乃手足少陽經所受也。宜用海馬崩毒法,不然,膿血浸兩眼,目先壞,宜用後二藥相兼服後,排膿生肌常服之。

九味清心蓮子飲

白話文:

眉瘡發生在兩眉之間,乾燥糜爛的樣子就像人的眼睛,十分可怕。年幼的小孩長了這種瘡,必定立即死亡,年紀較大的人生了眉瘡,十個人中只有二、三人能存活,是手足少陽經所受的病。治療應使用海馬崩毒的方法,否則膿血浸潤到兩隻眼睛,首先會失明。宜使用下面兩種藥物,一起服用,排膿生成新肉。平時可當作保養服用。

黃耆、甘草、蓮子、車前仁、茯苓、麥冬(去心)、人參、黃芩、地骨皮。

食後服。

十二味羌活敗毒散

白話文:

黃耆:增強免疫力、抗老化、利尿消腫

甘草:清熱解毒、潤肺止咳、緩解疼痛

蓮子:養心安神、益氣補脾、清熱降火

車前仁:清熱利尿、祛痰止咳、潤腸通便

茯苓:健脾利水、寧心安神、化痰止咳

麥冬(去心):養陰清熱、潤肺止咳、生津止渴

人參:補氣益血、強身健體、延緩衰老

黃芩: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、清肝明目

地骨皮:清熱涼血、滋陰潤燥、明目退翳

人參、黃耆、羌活、獨活、連翹、乾葛、升麻、川芎、地骨皮、白芷、丹皮、二花。

食後服。

八味敷方

白話文:

人參:補氣益血,強壯身體。

黃耆:補氣固表,增強免疫力。

羌活:祛風散寒,止痛。

獨活:祛風除濕,止痛。

連翹:清熱解毒,消腫。

乾葛:滋陰清熱,生津止渴。

升麻:升陽舉陷,祛風。

川芎:活血化瘀,止痛。

地骨皮:清熱涼血,滋陰。

白芷:祛風散寒,止痛。

丹皮:涼血清熱,活血化瘀。

二花:清熱解毒,利尿。

牛黃、雄黃、硃砂、血蠍、兒茶、乳香、沒藥、螵蛸。

共為末,以酒調搽之。

白話文:

將牛黃、雄黃、硃砂、血蠍、兒茶、乳香、沒藥、螵蛸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後塗抹。

4. 耳發

耳發生於耳門邊,乃心腎濕熱所生。其病有三:曰簟耳,曰痔耳,曰濕耳。俱先用清肝流氣飲,後用定痛降火飲,若簟耳、痔耳,用針刺破,以清涼膏貼之,生肌散敷之。

十四味清肝流氣飲

白話文:

耳朵的疾病發生在耳門邊緣,是由於心腎濕熱引起的。耳朵的疾病有三個:一種是簟耳,一種是痔耳,一種是濕耳。都先用清肝流氣飲,然後用定痛降火飲,如果是簟耳、痔耳,就用針刺破,敷上清涼膏,再塗上生肌散。

枳殼、桔根、黃芩、柴胡、羌活、赤芍、防風、川芎、荊芥、白芷、升麻、連翹、甘草、前胡。

食後服。

十三味定痛降火飲

白話文:

枳殼:具有理氣化痰、消食導滯、緩解腹痛的作用。

桔梗:具有宣肺止咳、祛痰平喘、利咽排膿的作用。

黃芩:具有清熱降火、瀉火解毒、清肝明目、利膽退黃的作用。

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清熱退燒、和解少陽的作用。

羌活:具有祛風散寒、溫經通絡、活血止痛的作用。

赤芍: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、涼血解毒的作用。

防風:具有祛風解表、散寒止痛、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
川芎:具有活血化瘀、祛風止痛、行氣活血的作用。

荊芥:具有解表散寒、發汗透疹、止癢止痛的作用。

白芷:具有祛風散寒、通竅止痛、消腫解毒的作用。

升麻:具有升陽舉陷、散風寒、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
連翹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、疏肝解鬱的作用。

甘草:具有補氣和中、益氣健脾、緩解疼痛的作用。

前胡:具有祛風散寒、宣肺止咳、利尿消腫的作用。

柴胡、前胡、紫蘇、防風、厚朴、陳皮、甘草、半夏、川芎、白芷、當歸、羌活、升麻。蔥引。

食後服。

九味清涼膏

白話文:

  • 柴胡:柴胡具有疏肝解鬱、升陽舉陷、退燒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川芎:川芎具有活血化瘀、祛風止痛、通經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防風:防風具有疏風解表、祛邪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升麻:升麻具有舉陷升陽、疏風解表、透疹透痘的功效。

  • 半夏:半夏具有降逆化痰、燥濕化膩、消食開胃的功效。

  • 羌活:羌活具有祛風勝濕、通絡止痛、益氣補腎的功效。

  • 當歸:當歸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

  • 厚朴:厚朴具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、消食除脹的功效。

  • 紫蘇:紫蘇具有疏風解表、理氣化痰、止咳平喘的功效。

  • 蔥:蔥具有發汗解表、活血通便、益氣固表的功效。

  • 前胡:前胡具有疏肝解鬱、行氣止痛、化痰止咳的功效。

  • 白芷:白芷具有祛風解表、燥濕止癢、行氣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陳皮:陳皮具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、消食除脹的功效。

  • 甘草:甘草具有補氣補中、祛痰止咳、調和諸藥的功效。

黃連、大黃、黃芩、鬱金、朴硝、玉簪花、獨腳連、

天花粉、白芨。

共為末,雞蛋清調搽。

白話文:

黃連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、止血涼血的作用

大黃:具有瀉熱通便、清肝退黃、涼血解毒的作用

黃芩:具有清熱瀉火、燥濕止痢、止血涼血的作用

鬱金:具有化瘀止痛、活血通經、消腫止血的作用

朴硝:具有清熱瀉火、瀉下逐水、涼血解毒的作用

玉簪花:具有清熱解暑、涼血止血、止痢止瀉的作用

獨腳連: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痢、利尿通淋的作用

5. 頤發

頤發,生於兩顴骨之下一寸,乃手足太陽陽明經所屬也,因脾肺積熱,故生斯毒,若不早治,定成漏腮。初起時用雀茶煎湯洗之。隨服升麻解毒湯,十二味追毒散,外敷生肌散愈。

九味升麻解毒湯

白話文:

頤發,長在顴骨下面一寸處,它是手足太陽經和陽明經所屬的。由於脾肺積熱,所以會長出這種毒。如果不及早治療,一定會變成腮腺炎。患病初期,可用雀茶煎湯來清洗患處,並且服用升麻解毒湯、十二味追毒散,並在患處敷上生肌散即可治癒。

升麻、乾葛、防風、甘草、白芍、羌活、川芎、玄參、白芷。

食遠服。

十二味追毒散

白話文:

升麻:具有升陽發汗,透疹解毒,清熱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麻疹、蕁麻疹等疾病。

乾葛:具有生津止渴,清熱涼血,解毒消腫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高熱煩渴、肺燥咳嗽、泄瀉痢疾等疾病。

防風:具有解表散寒,透疹止癢,祛風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麻疹、風疹、瘙癢等疾病。

甘草:具有補中益氣,健脾益肺,清熱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咳嗽氣喘、咽喉腫痛等疾病。

白芍:具有養血調經,斂陰止汗,平肝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崩漏、自汗盜汗、肝鬱疼痛等疾病。

羌活:具有祛風濕,散寒止痛,通絡止癢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、關節疼痛、瘙癢等疾病。

川芎:具有活血行氣,祛瘀止痛,通經活絡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、月經不調、閉經等疾病。

玄參:具有清熱涼血,滋陰潤肺,養陰止渴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、陰虛火旺、口乾舌燥等疾病。

白芷:具有祛風止痛,通絡止癢,解毒消腫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頭痛鼻塞、牙痛、皮膚瘙癢等疾病。

連翹、白芷、防風、羌活、升麻、黃連(酒炒)、荊芥、二花、當歸、黃耆、人參、黃芩。

食後服。

三味敷方

雄黃、白芷、螵蛸。

共為末,敷之。

白話文:

連翹:清熱解毒,散結消腫。

白芷:祛風散寒,止痛。

防風:祛風解表,止痛。

羌活:祛風濕,止痛。

升麻:升陽舉陷,透疹止痛。

黃連(酒炒):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。

荊芥:發汗解表,祛風止痛。

二花:散風熱,清頭目。

當歸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
黃耆:補氣固表,益氣生津。

人參:補氣益血,生津止渴。

黃芩:清熱瀉火,除濕止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