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居中

《痰火點雪》~ 卷一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8)

1. 虛癆久嗽加減主方

治陰虛勞嗽,脈來浮而芤濡虛大,遲緩無力,或沉而遲澀,弱細無力,皆虛而不足,宜於補者,以此主之。

黃耆(蜜炒,一錢,補虛瀉火止痰嗽,自汗及咳膿血),人參(五分,補肺氣,降肺火及肺虛久嗽),北五味(十五粒,收肺氣,止咳嗽,乃火熱必用之藥),紫菀(制過,一錢,止咳膿血,消痰益肺),款冬花(八分,治肺熱勞嗽連綿不絕,為溫肺治嗽之要藥),生地黃(薑汁蒸,一錢,止咳嗽吐血),玄參(忌鐵,一錢,治腎水受傷,真陰失守,孤陽無根,發為火病咳嗽唾血證),沙參(一錢,益心肺,清肺火,治久嗽肺痿),天門冬(去心,皮,一錢,保肺氣,定喘促,為地黃之使),麥門冬(去心,二錢,止勞嗽,定虛喘,除肺熱,主心煩,治陰虛及口渴),知母(去毛,忌鐵,蜜炒一錢,消痰止嗽,清心肺,療骨熱煩蒸)

上十一味,作一劑,水煎緩服。

若咳嗽痰結咽喉不利,肺燥喘咳,加炒栝蔞仁一錢。若勞嗽上氣,胸脅不利,加貝母八分。若嗽而失聲,由火燥爍金,損傷肺竅,極為難治,加訶子肉八分。若胸脅痞滿少食,此肝木賊脾,加山藥、白芍,醋炒青皮少許。若咳而多汗,加酸棗仁微炒五分,倍黃耆。若咳而有血,加阿膠八分,磨犀角、藕汁、童便對服。

若咳而遺滑,加茯神、山茱萸肉各一錢,間服六味丸。若咳而骨蒸,加地骨皮一錢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主要治療陰虛引起的勞損咳嗽,這種咳嗽的脈象通常是浮而虛軟、遲緩無力,或是沉而遲澀、虛弱細小,這些都屬於虛弱不足的現象,所以適合用補益的方法來治療。

這個方子的組成是:

  • 黃耆(蜜炒一錢):補虛、瀉火、止痰嗽,對於自汗和咳膿血也有幫助。
  • 人參(五分):補肺氣、降肺火,治療肺虛引起的久咳。
  • 北五味子(十五粒):收斂肺氣,止咳,是治療火熱咳嗽的常用藥。
  • 紫菀(制過一錢):止咳膿血,消痰,益肺。
  • 款冬花(八分):治療肺熱引起的勞損咳嗽,連綿不絕,是溫肺止咳的重要藥物。
  • 生地黃(薑汁蒸一錢):止咳吐血。
  • 玄參(忌鐵一錢):治療腎水虧虛、陰液不足,導致虛火上炎,引起的咳嗽吐血。
  • 沙參(一錢):益心肺、清肺火,治療久咳肺痿。
  • 天門冬(去心、皮一錢):保肺氣、平喘,是配合地黃使用的藥。
  • 麥門冬(去心二錢):止勞損咳嗽、平虛喘、除肺熱,治療心煩、陰虛口渴。
  • 知母(去毛、忌鐵、蜜炒一錢):消痰止咳、清心肺、治療骨蒸潮熱。

以上十一味藥,做為一劑,用水煎煮後慢慢服用。

根據不同情況,可以加減藥物:

  • 如果咳嗽痰多、咽喉不舒服、肺燥喘咳,可以加炒過的栝蔞仁一錢。
  • 如果勞損咳嗽、呼吸不順、胸脅不適,可以加貝母八分。
  • 如果咳嗽到聲音沙啞,是因為火熱耗傷肺陰,損傷肺竅引起的,非常難治療,可以加訶子肉八分。
  • 如果胸悶、食慾不振,是因為肝木剋脾土,可以加山藥、白芍,少許醋炒過的青皮。
  • 如果咳嗽又多汗,可以加炒過的酸棗仁五分,並加倍黃耆的用量。
  • 如果咳嗽帶血,可以加阿膠八分,磨犀角、藕汁、童便一起服用。
  • 如果咳嗽伴隨遺精,可以加茯神、山茱萸肉各一錢,並間隔服用六味丸。
  • 如果咳嗽伴隨骨蒸潮熱,可以加地骨皮一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