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痰火點雪》~ 卷一 (1)
卷一 (1)
1. 附:諸方
清音散,治失音聲啞。
訶子(三錢,半生半熟),木通(三錢,半生半泡熟),桔梗(三錢,半生半熟),甘草(三錢,半生半熟)
用生地黃搗爛,入藥服,熟藥內加童便三五匙更效。
鐵笛丸,治失音或不清。
當歸(一兩,酒洗),生地黃(一兩,砂仁拌蒸),天門冬(五錢,鹽炒),黃柏(一兩,炙),麥門冬(一兩,去心,鹽炒),知母(五錢,去毛,蜜水炒),白茯苓(去皮,一兩),訶子(五錢),阿膠(五錢,麵炒),烏梅(十五個),牛乳(一碗),梨汁(一碗),人參(三錢,清河者佳,用童便浸,去參毒)
共為末,煉蜜丸如黃豆大,每服八丸,訶子湯下或蘿白湯下。
白話文:
清音散,用來治療聲音沙啞或失聲。
藥材包含:訶子(三錢,一半用生的,一半用熟的)、木通(三錢,一半用生的,一半用泡過的熟的)、桔梗(三錢,一半用生的,一半用熟的)、甘草(三錢,一半用生的,一半用熟的)。
將生地黃搗爛,加入藥中一起服用。在煮熟的藥中加入三到五湯匙的童子小便,效果會更好。
鐵笛丸,用來治療失聲或聲音不清。
藥材包含:當歸(一兩,用酒洗過)、生地黃(一兩,用砂仁拌過蒸)、天門冬(五錢,用鹽炒過)、黃柏(一兩,炙烤過)、麥門冬(一兩,去除中心,用鹽炒過)、知母(五錢,去除絨毛,用蜂蜜水炒過)、白茯苓(去除外皮,一兩)、訶子(五錢)、阿膠(五錢,用麵粉炒過)、烏梅(十五個)、牛乳(一碗)、梨汁(一碗)、人參(三錢,以清河產的為佳,用童子小便浸泡過,以去除人參的毒性)。
將上述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,再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黃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八丸,用訶子湯或蘿蔔湯送服。
2. 附:名醫治驗
內侍曹都使,新造一宅,遷入半月,飲酒大醉,臥地失音,不能語。召孫至,診之曰:因新宅故得此病耳,半月當愈。但服補心山藥丸,治濕用細辛、川芎,月餘全安。曹見上,問誰醫。曰:孫兆郎中。乃召孫問曰:曹何病也?對曰:凡新宅壁土皆濕,地亦陰多,人乍來,陰氣未散,心氣素虛,醉後毛竅皆開,陰濕之氣,入而乘心,故不能語。臣以山藥丸使心氣壯盛後,以川芎、細辛去濕,所以能語也。
一人患火病聲啞,醫皆云不治之症。余診右部脈洪而有力,自得咽未痛,詢前所服,皆寒涼劑也。遂以天冬、麥冬、沙參、陳皮、貝母、玄參、天花粉、薄荷、桔梗、甘草、細辛(少許)、海粉、竹茹,數十劑而愈,聲如故。間以蜜拌九曬陳槐花,令每睡時細嚼一片,隨津液嚥下甚妙。
白話文:
[附:名醫治驗]
皇宮內侍曹都使,剛蓋好新房子,搬進去住了半個月,有天喝醉酒,倒在地上就失聲了,說不出話來。請來醫生孫兆診斷,孫兆說:「這是因為新房子的關係才得這個病,半個月就會好。」於是讓他服用補心山藥丸,再用細辛、川芎來去除體內的濕氣,一個多月就完全康復了。曹都使見到皇上,問是誰醫治好的。皇上說:「是孫兆郎中。」於是皇上召見孫兆問:「曹都使得的是什麼病?」孫兆回答說:「凡是新房子的牆壁泥土都潮濕,地面也陰冷,人剛搬進去,陰冷的氣還沒散去,加上他原本心氣就比較虛弱,喝醉酒後毛孔全都打開,陰冷的濕氣就趁機侵入心臟,所以才說不出話。我用山藥丸讓他心氣強盛後,再用川芎、細辛去除濕氣,所以他才能說話。」
另外,有一個人得了火氣大的病,導致聲音沙啞,醫生都說這是無法醫治的病。我診斷他的右脈洪大且有力,但自己覺得喉嚨沒有痛,問他之前吃了什麼藥,都是寒涼的藥物。於是我就開了天冬、麥冬、沙參、陳皮、貝母、玄參、天花粉、薄荷、桔梗、甘草、少許細辛、海粉、竹茹這些藥,吃了幾十帖就痊癒了,聲音恢復如常。期間還讓他用蜂蜜拌九曬過的陳槐花,讓他每天睡覺前細嚼一片,隨著口水吞下,效果非常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