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痰火點雪》~ 卷三 (4)
卷三 (4)
1. 痰火脈
按:痰火之脈,以浮而芤濡虛緩,遲大無力,沉而遲澀,結代無力,皆虛而不足,外證自汗短氣喘促,或肢厥者,皆屬脾肺腎三臟俱虛,脈合其證,此受補者也。若脈來弦長緊實,外證痰實氣壅喘咳,或煩或熱,或咽痛,或復見諸血,此為陰虛火動,脈不合證,此不受補者也。又按:《脈經》曰:骨蒸發熱,脈數而虛,熱而澀小,必殞其軀。
又曰:勞極諸虛,浮濡微弱,土敗雙弦,火炎急數。又曰:諸病失血,脈必見芤,緩小可喜,數大可憂。又曰:病熱有火,洪數可醫,沉微無火,無根難醫,此皆言脈證之宜忌也。凡有干於痰火癆瘵之脈,悉詳附之於後,惟不切於此證者,乃摘之。
白話文:
痰火之脈,摸起來的感覺是浮在表面但中間空虛、濕潤而虛弱、遲緩且脈體寬大但無力。如果按到深處則感覺遲鈍且澀滯、不流暢,甚至有時停止跳動又跳一下,但同樣無力。這些脈象都顯示身體虛弱、能量不足。病人可能還會出現自汗、呼吸短促急迫、或手腳冰冷等症狀,這些都屬於脾、肺、腎三臟同時虛弱的表現。如果脈象與這些症狀相符,就表示適合用補益的方法來治療。
相反的,如果脈象摸起來是像琴弦般繃緊、脈體長而有力,同時病人有痰多、氣喘、咳嗽、胸悶等症狀,或者感到煩躁、發熱、咽喉疼痛,甚至出現各種出血的情況,這就屬於陰虛火旺的表現。此時脈象與症狀不符合,就不適合用補益的方法來治療。
另外,《脈經》說:骨蒸發熱的病人,脈象呈現快速而虛弱,發熱又澀滯細小,這表示病情危重。
又說:過度勞累導致各種虛弱的,脈象呈現浮在表面、濕潤、微弱無力。若是脾土功能衰敗則脈象會呈現弦脈,虛火上炎則脈象會呈現快速且急促。
又說:各種疾病導致失血,脈象一定會出現中間空虛的芤脈,如果脈象緩和細小就屬於好的情況,如果脈象快速且大就令人擔憂。
又說:發熱且有火氣的疾病,如果脈象洪大且快速還可以治療,如果脈象沉在深處且微弱則表示無火,病根深難以醫治。這些都是說明脈象與病情相符或不符的宜忌。
凡是與痰火、虛勞疾病有關的脈象,都詳細記錄在後面。只有不符合這個疾病的脈象,才不予收錄。
2. 浮
浮脈法天,有輕清在上之象,在卦為乾,在時為秋,在人為肺。又曰毛,太過則中堅旁虛,如循雞羽,病在外也,不及則氣來毛微,病在中也,《脈訣》言尋之如太過,乃浮兼洪緊之象,非浮脈也。
主病,浮脈為陽主表,有力表實,無力表虛,浮遲中風,浮數風熱,浮緊風寒,浮緩風淫,浮虛傷暑,浮芤失血,浮洪虛熱,浮散勞極,寸浮主頭痛眩暈,或風痰在胃,關主土衰木旺,尺主後便不通。
白話文:
浮脈的脈象就像天一樣,有輕飄清揚在上的現象,在卦象中代表乾卦,在時令中代表秋季,在人體中代表肺臟。又像動物的毛髮一樣,如果脈象太過浮盛,就會感覺中間堅硬而兩旁空虛,摸起來像摸雞毛一樣,這表示病邪在體表;如果脈象浮而無力,感覺氣息微弱,則表示病邪在體內。有些《脈訣》說摸起來太過的浮脈,其實是兼有洪脈和緊脈的脈象,並不是真正的浮脈。
浮脈的病症,浮脈屬陽,主病在表,脈象有力表示表實證,脈象無力表示表虛證。浮而遲緩是中風,浮而數快是風熱,浮而緊繃是風寒,浮而和緩是風邪侵淫,浮而虛弱是中暑,浮而空虛是失血,浮而洪大是虛熱,浮而散亂是過度勞累。寸脈浮主頭痛、眩暈,或風痰停留在胃部;關脈浮主脾胃虛弱而肝木過盛;尺脈浮主大便不通暢。
3. 沉
沉脈法地,有淵泉在下之象,在卦為坎,在時為冬,在人為腎。又為石亦曰營,太過則為彈石,按之益堅,病在外也。不及則氣來虛微,去如數者,病在中也。《脈訣》言緩度三關,狀如爛綿者,非也。沉有緩數各部之沉,爛綿乃弱脈,非沉也。
主病,沉脈主裡,有力裡實,無力裡虛,沉則為氣,沉澀氣鬱,沉弱寒熱,沉緩寒濕,沉緊冷痛,沉牢冷積,寸沉痰鬱,水停胸膈,關沉主中寒腹痛,尺沉主遺精白濁泄痢,腎虛腰痛。
白話文:
沉脈的脈象,如同地底深處的泉水,在卦象中對應坎卦,在時令中對應冬季,在人體中對應腎臟。它也像石頭一樣堅硬,又可以說是營氣。如果沉脈過於強勁,就像彈跳的石頭一樣,按壓下去會感覺更加堅硬,這表示疾病在身體表面。如果沉脈力量不足,氣息虛弱而微小,來得快去得也快,這表示疾病在身體內部。《脈訣》說沉脈緩慢地經過三關,感覺像爛棉花一樣,這是錯誤的。沉脈可能在身體各個部位呈現緩慢或快速的現象,而爛棉花般的脈象屬於弱脈,並非沉脈。
沉脈主要代表疾病在身體內部,如果沉脈有力,表示裡實,如果沉脈無力,表示裡虛。沉脈代表氣,沉脈澀滯表示氣機鬱結,沉脈虛弱表示身體有寒熱症狀,沉脈緩慢表示體內有寒濕,沉脈緊繃表示身體有寒冷引起的疼痛,沉脈堅實表示體內有寒冷積聚。寸脈沉表示痰液鬱積,或胸膈部位有水液停滯。關脈沉表示中焦有寒冷,引起腹痛。尺脈沉表示有遺精、白濁、腹瀉等症狀,以及腎虛引起的腰痛。
4. 遲
遲為陽不勝陰,故陰至不及。《脈訣》言重手乃得,是有沉無浮,一息三至,甚為易見,而曰隱隱狀且難,是澀脈矣,其謬可知。然二至為遲,有力為緩,無力為澀,有止為結,遲甚為敗,浮而軟為虛。黎氏曰:遲小而實,緩大而慢,遲為陰盛陽虛,緩為衛盛營弱,宜別之。
主病,遲脈主臟,有力冷痛,無力虛寒,浮遲表寒,沉遲裡寒,且主多痰,沉痼癥瘕,寸遲則上焦有寒,關遲則中寒腹痛,尺遲則後便不禁,腎虛腰痛。
白話文:
遲脈的出現是因為陽氣無法勝過陰氣,導致陰氣的作用遲緩不至。《脈訣》說要重按才能摸到遲脈,表示這個脈象是沉在裡面而沒有浮在表面的,一息之間跳動三次,這種情況非常容易觀察到。但是又說遲脈的樣子是隱隱約約、難以察覺,這樣就變成澀脈了,顯然是錯誤的。其實,一息跳動兩次才稱為遲脈,如果跳動有力則稱為緩脈;如果跳動無力則稱為澀脈;如果有停止的現象,則稱為結脈。遲脈如果跳動過於緩慢,就屬於敗象;如果脈象浮在表面且柔軟無力,則屬於虛象。黎氏說:遲脈細小而實在,緩脈寬大而慢。遲脈代表陰氣旺盛、陽氣虛弱;緩脈代表衛氣旺盛、營氣虛弱,這兩種脈象應該要區別清楚。
遲脈所主之病,主要與臟腑有關。如果遲脈跳動有力,表示體內有寒冷疼痛;如果遲脈跳動無力,表示體內有虛寒。脈象浮在表面又遲緩,表示體表有寒邪;脈象沉在裡面又遲緩,表示體內有寒邪。遲脈還主痰多,以及體內積聚的頑固性腫塊。寸脈遲緩,表示上焦部位有寒邪;關脈遲緩,表示中焦部位有寒痛腹痛;尺脈遲緩,表示大便失禁,以及腎虛腰痛。
5. 數
數為陰不勝陽,故脈太過,一息六至是也。浮沉遲數,脈之綱領也。數而弦為緊,流利為滑,數而有止為促,數甚為極,數見關中為動脈。
主病,數脈主腑,有力為實為熱,宜瀉。無力為虛火,為相火,宜補。浮數表熱,沉數里熱,氣口數實,病肺癰,數虛為肺痿,寸數咽腫,口舌生瘡,吐血咳嗽,或肺生癰,關數胃火肝火,尺數則腎虛,宜滋陰降火。
白話文:
脈搏跳動快速,是因為陰氣不足以制衡陽氣,所以脈象會顯得過快,一呼吸之間脈搏跳動六次就是這種情況。浮、沉、遲、數是判斷脈象的基本原則。脈搏跳動快速且脈形如琴弦般繃緊,稱為「緊脈」;脈搏跳動快速且來去流暢圓滑,稱為「滑脈」;脈搏跳動快速且有時停止一下,稱為「促脈」;脈搏跳動非常快速,稱為「極脈」;脈搏跳動快速且在寸口關部感覺明顯,稱為「動脈」。
數脈主要對應腑的疾病,脈搏跳動快速且有力,代表實證、熱證,應該用瀉法治療;脈搏跳動快速但無力,代表虛火或相火旺盛,應該用補法治療。脈搏浮取時跳動快速,代表表熱;脈搏沉取時跳動快速,代表里熱。寸口的脈搏跳動快速且有力,代表肺部生癰;脈搏跳動快速且無力,代表肺部痿弱。寸部脈跳動快速,主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、吐血咳嗽,或是肺部生癰。關部脈跳動快速,代表胃火或肝火旺盛;尺部脈跳動快速,代表腎陰虛,應該滋陰降火。
6. 滑
滑為陰氣有餘,故脈來流利如水。脈者,血之腑也,血盛則脈滑,故腎脈宜之。氣盛則脈澀,故肺脈宜之。《脈訣》云:按之即伏,三關如珠,不近不退,是不分浮滑沉滑尺寸之滑也,今正之。
主病,滑脈為陽,主元氣虛衰,痰飲宿食,吐逆蓄血,女子經調有孕。寸滑主膈痰嘔吐,吞酸舌強,或咳嗽。關滑主宿食,肝脾積熱,尺滑則瀉痢㿗淋。又曰:滑主痰飲,浮滑風痰,沉滑食痰,滑數痰火,滑短宿食。《脈訣》言關滑胃寒,尺滑臍冷,與《脈經》言關滑胃熱,尺滑血蓄,婦人經病之旨相反,其謬如此。
白話文:
滑脈是因為體內陰氣過多,所以脈搏來的時候流暢像水流一樣。脈搏是血液的府邸,血液充盛脈搏就會滑利,因此腎脈適合出現滑脈。氣盛則脈搏會變得澀滯,因此肺脈適合出現澀脈。《脈訣》說:按下去脈搏就伏藏,三關的脈搏像圓珠一樣滑動,不靠近也不退縮,這是沒有區分浮滑、沉滑、尺寸滑的滑脈,現在把它糾正過來。
滑脈主要代表陽氣虛衰,體內有痰飲、積存的食物,會出現嘔吐、蓄血的狀況,女子月經正常或是有懷孕。寸脈出現滑脈主要代表胸膈有痰、嘔吐、吞酸、舌頭僵硬,或是咳嗽。關脈出現滑脈主要代表有積存的食物、肝脾有積熱,尺脈出現滑脈則代表腹瀉、痢疾、小便不順。另外還說:滑脈主要代表體內有痰飲,浮脈滑代表風痰,沉脈滑代表食痰,滑數脈代表痰火,滑短脈代表積存的食物。《脈訣》說關脈滑代表胃寒,尺脈滑代表肚臍冷,和《脈經》說關脈滑代表胃熱,尺脈滑代表血瘀,以及婦女月經病症的說法相反,其中的謬誤就是這樣。
7. 澀
澀為陽氣有餘,氣盛則血少,故脈蹇滯,而肺脈宜之。《脈訣》言指下尋之似有,舉之全無,《脈經》所云,絕不相干。又曰:細而遲短往來難,短且散,一止復來,參互不調,如輕刀刮竹,如雨沾沙,如病蠶食葉。又曰:細遲短散,時一止曰澀,極細而軟,重按若絕曰微,浮而柔細曰濡,沉而柔細曰弱。
主病,澀主血少傷精,反胃,亡陽多汗,營中寒濕,入營血痹,婦人非孕即無經。寸澀主心傷胸痛,關則胃虛脅脹,尺為精血俱傷,腸結溲淋,或為下血。又曰:澀主血少傷精之病,女人有孕為胎病,無孕為敗血。杜氏曰:澀脈獨見尺中,形同代,為死脈。
白話文:
澀脈的出現,是因為身體陽氣過盛,氣太旺盛就會導致血液不足,所以脈象會變得阻塞不順暢,這種脈象在肺脈上比較常見。《脈訣》說,這種脈象在輕按時感覺好像有,稍微用力按就完全摸不到了。《脈經》所說的,則和這種情況完全不相關。另外還說,澀脈的特徵是細微、遲緩、短促,跳動起來很困難,而且短促又鬆散,會有一種停頓後又恢復的感覺,跳動的節奏不協調,像是輕輕用刀刮竹子的聲音,又像是雨滴落在沙子上,或者像生病的蠶吃樹葉一樣。還有人說,細微、遲緩、短促、鬆散,時不時會停頓一下的脈象稱為澀脈;脈象非常細微而柔軟,用力按壓好像要摸不到的,叫做微脈;脈象浮在表面又柔軟細微的,叫做濡脈;脈象沉在裡面又柔軟細微的,叫做弱脈。
澀脈主要代表身體血液不足、精氣耗損,可能會出現反胃、亡陽多汗、營血中有寒濕、營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痹症。婦女如果出現澀脈,不是懷孕就是沒有月經。寸脈出現澀脈,代表心臟受損或胸痛;關脈出現澀脈,代表脾胃虛弱,脅肋脹痛;尺脈出現澀脈,代表精血都虧損,可能會有腸道阻塞、小便不順,或者下血。還有人說,澀脈代表血液不足、精氣虧損的病症,女人如果有孕可能是胎兒有問題,如果沒懷孕則可能是敗血。杜氏說,澀脈如果只出現在尺脈,形態和代脈相似,就是死脈。
8. 大
脈形寬大有力為洪,大而無力為虛。
主病,大則病進,為元氣之賊,浮大表病,沉大里病,惟緩而大,則為正脈也。
白話文:
脈象寬大且有力,稱為洪脈;脈象寬大但無力,稱為虛脈。
一般來說,脈象變大代表病情加重,這種脈象會損耗人體的元氣。脈象浮且大,表示病在體表;脈象沉且大,表示病在體內。只有脈象呈現緩慢且寬大,才屬於正常的脈象。
9. 緩
緩脈小駃於遲,一息四至,如絲在經,不卷其軸。應指和緩,往來甚勻,如初春楊柳舞風之象,如風輕沾柳梢,緩脈在卦為坤,在時為四季,在人為脾,陽主陰尺上下同等。浮大而軟,無有偏勝者,平脈也。若非其時,則為有病,緩而和平,不浮不沉,不徐不疾者,即有胃氣。故杜氏云:欲知死期何以取,先賢推定五般土,陽土須知不過陰,陰土過陰當細數。
主病,緩脈主營氣衰,衛氣有餘,或風或濕或脾虛,上主項強,下主痿痹,寸緩主項背拘攣,關主風暈,胃家虛弱,尺主濡泄,或風秘,腳弱無力。又曰:浮緩為風,沉緩為濕,緩大風虛,緩細濕痹,緩澀脾虛,緩弱風氣,《脈訣》言緩主脾熱,口臭,反胃齒痛,夢鬼之病,出自杜撰,與緩無關。
白話文:
緩脈比遲脈稍微快一點,一息之間脈搏跳動四次,感覺像絲線在織布機上,沒有捲軸般明顯的轉動。脈搏應指柔和,往來均勻,就像初春楊柳在微風中搖曳的樣子,又像微風輕輕拂過柳梢。緩脈在八卦中對應坤卦,在時間上對應四季,在人體對應脾臟,陽脈和陰脈(寸脈和尺脈)的脈象上下相同。脈搏浮在表面而且寬大柔軟,沒有哪一部分特別強,這就是正常的脈象。如果不是在適當的時節出現這種脈象,就代表身體有病。緩而平和,不浮不沉,不快不慢的脈象,就代表有胃氣。所以杜氏說:「想知道死期如何推算,先賢們推斷出五種土的脈象,陽土的脈象一定不能超過陰土,陰土的脈象超過陰時就要仔細推算。」
緩脈所主的病症,主要為營氣衰弱,衛氣有餘,或是風邪、濕邪、脾虛。如果出現在上方(寸脈),會出現頸項僵硬;出現在下方(尺脈),會出現痿軟、麻痹。寸脈出現緩脈,主頸背拘攣;關脈出現緩脈,主頭暈,胃功能虛弱;尺脈出現緩脈,主腹瀉,或者便秘(風邪導致),腿腳軟弱無力。另外,也有說法認為,浮而緩的脈象為風邪,沉而緩的脈象為濕邪,緩而大的脈象為風邪虛證,緩而細的脈象為濕邪痹痛,緩而澀的脈象為脾虛,緩而弱的脈象為風氣。《脈訣》說緩脈主脾熱、口臭、反胃、牙痛、夢到鬼等疾病,純屬杜撰,與緩脈無關。
10. 芤
浮大而軟,按之中空兩邊實。又曰:中空外實,狀若慈蔥。劉氏云:芤脈何似,絕類慈蔥,指下成窟,有邊無中。戴氏云:營行脈中,脈以血為形,芤脈中空,脫血之象也。又曰:芤形浮大軟如蔥,按之旁有中央空,火犯陽經血上溢,熱侵陰絡下流紅。《脈經》云:三部芤脈,長病得之生,卒病得之死。
《脈訣》云:兩頭有,中間無,是脈斷絕矣。又言:主淋澀,氣入小腸,與失血之候相反,誤世不小。
主病,寸主胸中積熱,關主腸內生癰,尺主下血赤淋,紅痢崩中。
白話文:
脈象浮在表面,感覺大而軟,按下去中間是空的,兩邊卻是實在的。也有人說:中間空虛,外圍充實,就像空心的蔥一樣。劉氏說:芤脈像什麼呢?非常像空心的蔥,手指按下去感覺是個坑,有邊緣卻沒有中間。戴氏說:營氣在脈管中運行,脈象以血液為形體,芤脈中間是空的,是失血的現象。又說:芤脈的形狀是浮在表面、大而軟像蔥一樣,按下去旁邊有感覺,中間卻是空的,這是因為火熱侵犯陽經導致血往上湧溢,熱邪侵犯陰絡導致血往下流變成紅色的。
《脈經》說:三部(寸關尺)都出現芤脈,如果是長期生病的,還能活,如果是突然生病的,就沒救了。《脈訣》說:兩頭有感覺,中間卻沒有感覺,這種脈象是斷絕的脈。又說:芤脈主治小便淋瀝澀痛,氣進入小腸,這種情況和失血的症狀相反,如果搞錯了會害人不淺。
主治疾病方面,寸脈出現芤脈,表示胸中積熱;關脈出現芤脈,表示腸內生癰(腸道長膿);尺脈出現芤脈,表示下身出血、小便赤痛、痢疾或女性崩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