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慎柔

《慎柔五書》~ 卷三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2)

1. 寒熱論

汪石山論寒熱互發者,蓋氣少不能運行,而滯於血分,故發熱;血少不能流利,而滯於氣分,故發寒。仲景云:陽入於陰則熱,陰入於陽則寒,是也。寒則戰慄鼓頷者,陰邪入於陽分也;熱則咳痰不已者,陽邪入於陰分也。此則陰陽兩虛,故相交併而然也。

慎齋云:傷寒寒熱往來,系邪在半表半裡;內傷寒熱,系氣血兩虛。氣虛則發熱,血虛則發寒。

凡肌表發熱,皆邪陽勝,正陽虛也。用黃耆、附子,所以助陽。蓋陽氣既虛,黃耆性緩,不能到表,須得附子雄壯之氣,引耆直走於表,助之成功也。

白話文:

汪石山認為,寒熱交替發作的原因,是因為體內氣不足,無法正常運行,導致氣滯留在血液裡,所以會發熱;血液不足,無法順暢流動,導致血滯留在氣的運行通道裡,所以會發寒。張仲景說過:「陽氣進入陰分就會發熱,陰氣進入陽分就會發寒」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如果感到寒冷而發抖、下巴也跟著抖動,那是因為陰邪侵入了陽分;如果感到發熱而咳嗽不止,痰液很多,那是因為陽邪侵入了陰分。這種情況是因為陰陽兩方面都虛弱,才會互相交錯發作。

慎齋說:「外感風寒引起的寒熱往來,是因為邪氣停留在半表半裡的位置;內傷引起的寒熱,是因為氣血兩方面都虛弱。氣虛就會發熱,血虛就會發寒。」

一般來說,身體表面發熱,都是因為邪氣的陽盛,而體內的正陽之氣卻虛弱了。使用黃耆、附子,是為了幫助體內陽氣。因為陽氣已經虛弱,黃耆的藥性較為和緩,無法直接到達體表,必須藉助附子剛猛的藥性,引導黃耆直達體表,幫助它發揮作用。

2. 五臟致傷

《靈樞》云:神傷于思慮,則肉脫;意傷於憂愁,則肢廢;魂傷於悲哀,則筋攣;魄傷於喜樂,則皮槁;志傷於盛怒,則腰脊難以俯仰也。

白話文:

《靈樞》說:精神過度耗損在思慮上,肌肉就會消瘦;心思過度耗損在憂愁上,肢體就會癱瘓無力;心神過度耗損在悲哀上,筋就會攣縮;心神過度耗損在喜樂上,皮膚就會乾枯;意志過度耗損在盛怒上,腰和背就難以彎腰和挺直了。

3. 虛損致病之由

褚先生精血篇云:男子精未通,而御女以通其精,則五體有不滿之處,異日有難狀之疾。陰已痿,而思色以降其精,則精不出而內敗,小便道澀而為淋;精已耗而復竭之,則大小便道牽痛,愈疼則愈欲小便,愈便則愈疼。又云:女人天癸既至,逾十年無男子合,則不調;未逾十年,思男子合,亦不調。

不調則舊血不出,新血誤行,或潰而入骨,或變而之腫,或雖合而難子。合男子多,則瀝枯虛人;乳產眾,則血枯殺人。觀其精血,思過半矣。

立齋先生云:夫月水之為物,乃手太陽、手少陰二經主之。此二經相為表裡,上為乳汁,下為月水,為經絡之餘氣。苟外無六淫所侵,內無七情所傷,脾胃之氣壯,則衝任之氣盛,故月水適時而至。然有面色萎黃,四肢消瘦,發熱口乾,月水過期且少。乃陰血不足,非有餘瘀閉之證,宜以滋血氣之劑徐培之,使經氣盛,水自依時而下。

又云:凡放出宮人,及少年孀婦,年逾三十,兩跨作痛,而膚不腫,色不變,或大小便作痛如淋,登廁尤痛,此血瘀漬入隧道為患,乃男女失合之證也。(若漬入腸胃,即為血臌。經云:腹裡大,膿血在腸胃之外,小便澀而奇痛,不可作水利之。)

丹溪云:腎主閉藏,肝主疏泄。二臟俱有相火,而其繫上屬於心,心為君火,為物所感則易動。心動則相火翕然而隨,雖不交合,其精暗耗矣。

白話文:

虛損導致疾病的原因

褚先生在《精血篇》中說:男子在精氣尚未暢通時,就與女子交合來疏通精氣,那麼身體各部分會有不足的地方,日後會有難以形容的疾病。陰莖已經萎軟,卻仍想藉由性行為來排洩精液,那麼精液無法排出反而會內耗,小便通道會阻塞而產生淋病;精液已經耗損,又再度使其枯竭,就會導致大小便通道牽引疼痛,越痛就越想小便,越小便就越痛。褚先生又說:女子在天癸(月經)來潮後,超過十年沒有與男子交合,就會月經不調;還不到十年,就思念與男子交合,也會月經不調。

月經不調就會導致舊血無法排出,新血錯誤運行,有的會潰爛而深入骨骼,有的會轉變為腫瘤,有的即使交合也很難懷孕。與男子交合過多,就會使精液枯竭而身體虛弱;生育過多,就會使血氣枯竭而喪命。觀察精液和血液的狀況,就可以了解病因的大概了。

立齋先生說:所謂的月經,是由手太陽經和手少陰經這兩條經脈主管的。這兩條經脈互為表裡,向上為乳汁,向下為月經,都是經絡剩餘的氣。如果外在沒有受到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等六種邪氣的侵擾,內在沒有受到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等七情所傷,脾胃的氣強健,那麼衝脈和任脈的氣就會旺盛,所以月經就會按時來潮。然而,有的人面色萎黃,四肢消瘦,發熱口乾,月經過期且量少,這是因為陰血不足,而不是因為有瘀血阻塞,應該用滋養血氣的藥物慢慢調理,使經脈的氣旺盛,月經自然就會按時來潮。

立齋先生又說:凡是從宮中釋放出來的女子,以及年輕的寡婦,年紀超過三十歲,兩腿胯部會疼痛,但皮膚不會腫脹,顏色也不會改變;或者大小便時會疼痛,像淋病一樣,上廁所時尤其疼痛,這是因為瘀血滲入經絡通道所造成的疾病,是男女之間失去性行為協調的症狀。(如果瘀血滲入腸胃,就會形成血臌。醫書說:肚子腫大,膿血在腸胃之外,小便阻塞且非常疼痛,不能當作水腫來治療。)

丹溪說:腎臟主管封藏精氣,肝臟主管疏泄精氣。這兩個臟腑都有相火,而它們的聯繫向上屬於心臟,心臟是君火,容易因為外物的刺激而妄動。心火一動,相火就會跟著妄動,即使沒有性交,精液也會暗中耗損了。

4. 亢則害承乃制論

慎齋先生云:在上益下謂之濟,以下犯上謂之亢。水火濟制,則無病而多壽。譬若火生亢拒,則金氣受傷,而金之子為水,水能剋火,子報母仇,而火反受其制矣。蓋造化之常,生則必克,克則必生,不能以無亢,亦不能以無制焉耳。故又曰:制則生化。所以有病久自愈者,亦亢而自制,剝生復也。

苟亢而不能自制,則湯液、針石、導引之法以為之助。譬如水固能制火,而腎水本涸之人,豈能以涓滴救其燎原哉?!明乎此理,而補瀉運用之妙,自超越於尋常之外矣。

又云:人之一身,生死繫於脾胃。凡傷寒、雜病一七後,只當於脾胃求之,始免殺人之咎。東垣云:補腎不若補脾,此之謂也。然調理脾胃之法,須明五行化氣制克之理,譬如木乃水生,獨水不能生木,水為木之母,剋水者土,則為木之父,水土相兼,則少陽木生,此河洛生成之義也。若脾土衰耗之人,金失所養,水枯火熾,木且成灰矣。

凡補瀉法,瀉其有餘,因不足者瀉之;補其不足,因有餘者補之。譬如木盛,因於肺虧,當瀉南方以制肝,使火無相剋,則肺自清。金衰因於火盛,火盛則水虧,當補脾以養金,則水自長。蓋土常不足,最無有餘。氣血貴於中和,偏勝者乃邪傷也。瀉其有餘,是瀉邪也;補其不足,是補正也。

氣有餘者,非氣也,火也。初因氣不足,漸化為火,燒爍真陰,為害滋大。人之一身,以血為主,血以氣為先,(二語似平淡而超卓千古,前人重氣不重血,西人知血不知氣。人之百骸五臟,由血長養,而氣所以運化夫血以遂其長養也。悟此乃能養生,乃能制病。)當補血中之氣,四物加肉桂;補氣中之血,保元湯加減。

治病不可忘血,亦不可忘氣。忘血則四肢不能用,忘氣則體無管攝,平和之藥,氣血疏暢,宜多不宜少;寒熱之藥,不過卻病,宜少不宜多,多則大傷脾胃。虛中有實,正虛生實邪;實中有虛,實邪由虛致。實以瀉為補,虛以補為瀉。言不能盡,學者研究之可也。東垣《脾胃論》盛衰用藥禁論,豈可不熟讀乎?

白話文:

[亢則害承乃制論]

慎齋先生說:「居上位者對下位有所助益,稱為『濟』;下位冒犯上位,稱為『亢』。水與火之間互相調濟、互相制約,就能健康長壽,沒有疾病。如果火氣過於旺盛而抗拒,就會傷害金氣,而金所生的水,就能夠制約火,就像兒子為母親報仇一樣,反過來制約了火。這就是自然界的常理,產生就必然有相剋,有相剋就必然有產生,不能沒有過旺,也不能沒有制約。所以又說:『制約才能產生變化』。因此,有些疾病久了會自己好,也是因為過亢而自我制約,就像剝落之後又重新生長一樣。

如果過於旺盛而不能自我制約,就要用藥湯、針灸、導引等方法來幫助它。就像水本來能制約火,但是如果腎水本身就枯竭的人,怎麼可能用一點點水來撲滅熊熊大火呢?明白這個道理,就能夠靈活運用補瀉的奧妙,自然會超越一般人的認知。

還說:「人的一身,生死取決於脾胃。」凡是得了傷寒、雜病七天之後,都要從脾胃方面去調理,才能避免誤診導致死亡。東垣說:「補腎不如補脾。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然而調理脾胃的方法,必須明白五行生化、制約的道理。例如木是水生的,但是單獨的水不能生長木,水是木的母親,而剋水的是土,土就是木的父親,水土相合,才能產生少陽之木,這就是河圖洛書中生成之義。如果脾土虛弱的人,金就會失去滋養,導致水枯竭而火旺盛,木也會因此而燒成灰燼。

凡是補瀉的方法,要瀉掉多餘的,是因為不足才要瀉;要補足不足的,是因為有餘才要補。例如木氣過盛,是因為肺氣不足,應該瀉掉南方的火來制約肝木,使火不與金相剋,肺氣自然清肅。金氣虛弱是因為火氣旺盛,火氣旺盛就會導致水氣虧損,應該補養脾土來滋養金氣,水氣自然就會增長。因為土氣常常不足,很少有過剩的情況。氣血要以平和為貴,偏盛就代表邪氣傷身。瀉掉多餘的,就是在瀉掉邪氣;補足不足的,就是在補養正氣。

氣有餘的,並不是真正的氣,而是火。一開始是因為氣不足,漸漸化為火,燒灼真正的陰氣,危害很大。人的一身,以血為主,血的產生以氣為先。(這兩句話看似平凡,卻超越了古今,以前的人重視氣而不重視血,西方人知道血卻不知道氣。人的全身百骸、五臟六腑,都要靠血來滋養,而氣是用來運行血,使其能發揮滋養的功能。明白這個道理,才能養生,才能治療疾病。)應當補養血中的氣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肉桂;補養氣中的血,可以使用保元湯加減。

治療疾病,不能忘記血,也不能忘記氣。忘記血,就會導致四肢不能活動;忘記氣,就會導致身體沒有管束。平和的藥,能夠疏通氣血,應該多用,不宜少用;寒熱的藥,只能用來治療疾病,應該少用,不宜多用,用多了會大傷脾胃。虛中帶實,是正氣虛弱而產生實邪;實中帶虛,是實邪由虛弱而引起。實證可以用瀉法來達到補的效果,虛證可以用補法來達到瀉的效果。道理說不盡,需要學習者自己去研究。東垣的《脾胃論》中關於盛衰用藥的禁忌,怎麼能不熟讀呢?

5. 虛損誤藥之辨

凡得勞心、嗜欲、七情、飲食、縱酒、飢飽過度,此內傷也。初不自覺,久則成患,以致身熱、頭痛、惡寒。或因微熱,脫換衣服,腠理不密,易感風寒,症類傷寒,實非傷寒。醫不明此,驟用麻黃、紫蘇、荊芥大發其汗,熱未退,仍以寒涼瀉火之劑,下陷清氣,濁氣轉升,故食下腹滿,又大下之,故中愈不足,以致汗多亡陽,下多亡陰,陽耗散,死不旋踵,實醫殺之耳。

傷寒發表,汗透而愈。內傷寒熱,間作不齊,發熱而微汗至頸或臍而還,(臍字誤,仲景:劑頸而還。劑,際也。謂汗僅在頭,齊頸而下無汗也。)口不知味,似瘧非瘧,或兼泄瀉,醫與諸傷寒藥,不愈。如是者,名曰內傷。

雜病多端,汗而又熱,熱而又汗,亦頭痛發熱,或自語煩躁,不思飲食,遍身骨痛者,用補中益氣加羌活;或泄瀉而熱不退,此陽虛也,補中加附子;頭痛甚,加蔓荊子、川芎;或無汗而熱不退,亦補中;或咳嗽痰中帶紅,亦補中。此病裡虛不足,反用汗下清利,死可待矣。

內傷病中,有泄瀉、嘔吐、腹脹疼痛、咳嗽、清涕,四君加和中散,無有不效。

元氣藏於腎中,靜則為水,動則化而為火。腎者肝之母也,元氣足則肝子足以承乎心。心為主,神明出焉,元氣不足,心神失養,相火抗拒,脾土受虧,金衰木旺,諸臟皆病矣。惟胃氣不絕,用藥力以培之,庶可冀幸萬一。生脈散加參、耆或保元之類是也。但見潮熱,宜補中。

火熾,宜發,用升陽散火湯。虛而不瀉,宜血分中補氣,保元加滋陰。若瀉發睏熱,宜氣分中補血,保元、四君加芍藥。瀉則加松花。如自汗,乃陽氣虛,加附子。內似火爍,胸中嘈痛,白朮一錢,黃連一分,陳皮二分,神麯為丸細小。臨臥時嚼碎,津嚥下三十丸,三日愈,則止。

久瀉傷腎,用保元兼四神丸。或腹脹,和中散並補中。脈見平和,而病不愈,乃藥力未至,不可改換。倘不愈,又脈見細數、緊數,皆邪脈變異,更兼嘔吐,不祥之兆也。又口失滋味,不思飲食,不可誤作胃絕,是內有虛火,當滋生元氣,不可以燥劑動火。蓋總以脾胃為主,脾胃四季皆擾,常自不足,傷寒言陽明有餘,因火邪鬱於胃中,故瀉胃中之火耳。

虛損由於內傷證,與外感相似。外感頭疼、發熱、惡寒,其脈浮數有力,宜汗解而愈,從表入里,脈洪大,大便燥,宜和解通利之。內傷亦頭痛、發熱、惡寒,其脈緊數無力,宜補中加羌、防。元氣一足,邪氣自散。羌活領太陽經而出,前證俱退矣。不效,再一劑,自然見汗,乃愈。

庸醫不知此理,仍用發表,汗至頸而還,一旦發似瘧,作瘧治之,又似痢,作痢治之,更加發熱,庸醫無措手處矣。傷寒脈洪大有力,內傷豁大,似洪而無力,亦大便結燥,仍用清涼汗下解散之法,大傷脾胃,則肺已虧矣。咳嗽吐痰,或吐紅痰,又作陰虛火動治之。脾土一損,雜病多端,潮熱似痢似瘧,且脾虛不能統血,而吐血之症成矣。

若因火盛,脾陰不足,血枯之症,亦不可用滋陰劑,當用救陰之法。陰從陽生,陽從陰長之義。人參、白朮、蓮子、五味、甘草、白茯苓之類是也。噁心,加乾薑;不思飲食,加砂仁;胸中氣滯,加陳皮;泄瀉,去陳皮;汗多,加白朮、黃耆;惡寒,加肉桂;吐紅,去桂。

若泄瀉而諸藥不愈,胃虛而難受藥者,陳臘肉骨灰、陳米鍋焦,共三分,炒松花一分,米糊丸,人參看輕重虛實用之,煎湯送下六、七十丸。此法活人多矣。

白話文:

凡是因勞心過度、沉迷慾望、情緒波動、飲食失調、酗酒、過飢或過飽等原因造成的,都屬於內傷。最初可能沒有感覺,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疾病,導致身體發熱、頭痛、怕冷。有時因為稍微發熱,就脫換衣服,使皮膚毛孔不緊密,容易感受風寒,症狀看起來像傷寒,但實際上不是傷寒。如果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,就貿然使用麻黃、紫蘇、荊芥等藥物來大量發汗,熱沒有退,又用寒涼瀉火的藥物,導致清氣下陷,濁氣反而上升,所以吃東西會腹脹,再用瀉藥,導致身體更加虛弱,造成出汗過多而耗損陽氣,瀉下過多而耗損陰液,陽氣耗散,很快就會死亡,實際上是被醫生害死的。

傷寒發汗治療,只要汗透出來就會痊癒。內傷引起的寒熱,會間歇性地發作,發熱時微微出汗到脖子或肚臍就停止(註:這裡的「臍」字應為「際」,意指汗僅在頭部,到脖子就沒有汗了),口中無味,像瘧疾又不像瘧疾,有時還會伴隨腹瀉,如果醫生使用治療傷寒的藥物,則不會好轉。像這樣的情況,就叫做內傷。

各種雜病很多,有的會出汗後又發熱,發熱後又出汗,也會出現頭痛發熱,或自言自語、煩躁不安、不想吃飯,全身骨頭疼痛,這種情況要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羌活;如果腹瀉而發熱不退,這是陽虛,要用補中益氣湯加上附子;頭痛得很厲害,要加上蔓荊子、川芎;如果沒有汗而發熱不退,也要用補中益氣湯;如果咳嗽痰中帶血,也要用補中益氣湯。這種疾病是身體內部虛弱不足,如果反而用發汗、瀉下、清利的方法治療,很快就會死亡。

內傷的疾病中,如果出現腹瀉、嘔吐、腹脹疼痛、咳嗽、流清鼻涕等症狀,用四君子湯加上和中散,就會有效。

元氣藏於腎中,靜止時表現為水,活動時則化為火。腎是肝的母親,元氣充足,肝就會強健,能夠支持心臟。心臟是主導,神智由此產生,元氣不足,心神就會失去滋養,相火會反抗,脾土會受損,金衰弱而木旺盛,各個臟腑都會生病。只有胃氣不絕,用藥物來培補它,或許還有一線生機。可以使用生脈散加上人參、黃耆,或是保元湯之類的方劑。只要出現潮熱,就應該用補中益氣湯。

如果火氣旺盛,應該用發散的方法,使用升陽散火湯。如果虛弱但不腹瀉,應該在補血的同時補氣,使用保元湯加上滋陰的藥物。如果腹瀉、感到睏倦發熱,應該在補氣的同時補血,使用保元湯、四君子湯加上芍藥。如果腹瀉,就加上松花。如果自汗,是陽氣虛弱,要加上附子。如果身體內部像火燒一樣,胸中嘈雜疼痛,可以使用白朮一錢、黃連一分、陳皮二分,加上神麯做成小丸。睡覺前嚼碎,用口水吞下三十丸,三天就會好,好轉後就停止服用。

長期腹瀉會損傷腎臟,要使用保元湯加上四神丸。如果腹脹,要使用和中散加上補中益氣湯。如果脈象平和,但是病卻沒有好轉,是藥力還沒到,不要隨意更換藥方。如果病沒有好轉,而且脈象出現細數、緊數,都是邪氣變異的脈象,再加上嘔吐,就是不祥之兆。如果口中無味,不想吃飯,不要誤以為是胃氣衰竭,而是內部有虛火,應該滋養元氣,不可以吃燥熱的藥物來助長火氣。總而言之,要以脾胃為主,脾胃在四季都容易受到干擾,常常不足。傷寒說陽明有餘,是因為火邪鬱積在胃中,所以要瀉胃中的火。

虛損是由於內傷引起的,症狀與外感相似。外感會頭痛、發熱、怕冷,脈象是浮數有力,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解除,病邪從表入里,脈象會洪大,大便乾燥,應該用和解通利的方法來治療。內傷也會頭痛、發熱、怕冷,脈象是緊數無力,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羌活、防風。元氣充足,邪氣自然會消散。羌活可以引導太陽經的邪氣排出,之前出現的症狀就會消失。如果沒有效果,再服一劑,自然就會出汗,病就會好轉。

庸醫不明白這個道理,仍然用發汗的方法治療,汗出到脖子就停了,有時會像瘧疾一樣發作,就當作瘧疾來治療,又像痢疾,就當作痢疾來治療,再加上發熱,庸醫就束手無策了。傷寒脈象洪大有力,內傷脈象虛大,好像洪大但是無力,也會出現大便乾燥,如果仍然用清涼解熱、發汗、瀉下的方法,就會嚴重損傷脾胃,導致肺也虧虛。出現咳嗽吐痰,或吐血痰,又當作陰虛火動來治療。脾土一旦受損,就會出現各種雜病,潮熱像痢疾又像瘧疾,而且脾虛不能統攝血液,就會出現吐血的症狀。

如果因為火盛,導致脾陰不足,出現血枯的症狀,也不可以使用滋陰的藥物,應該用救陰的方法。這是陰從陽生,陽從陰長的道理。可以使用人參、白朮、蓮子、五味子、甘草、白茯苓之類的藥物。如果噁心,要加上乾薑;如果不想吃飯,要加上砂仁;如果胸中氣滯,要加上陳皮;如果腹瀉,要去掉陳皮;如果出汗過多,要加上白朮、黃耆;如果怕冷,要加上肉桂;如果吐血,要去掉桂。

如果腹瀉而吃各種藥都不見效,而且胃虛弱而難以接受藥物,可以使用陳年臘肉骨灰、陳年米鍋巴,各三分,炒松花一分,用米糊做成丸子,人參根據病情輕重虛實使用,煎湯送服六、七十丸。這種方法救活了很多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