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慎柔

《慎柔五書》~ 卷五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3)

1. 痢例

甲辰閏九月間,天氣寒熱不時,痢者甚眾。予四弟永穆,年二十七歲。忽患痢下紅,腹痛後重,已三日矣。來取藥,付以芍藥湯一帖,香連丸二服。不止,反增心口如刀劙,當臍腹痛,肛門痛亦劇,聲撼四鄰,自分必死,告母決別,因整囊往鄉視之,晝夜不得臥,次數難定,日下紅血一桶,痛不可忍,發熱流汗不食。脈之,六部皆豁大,浮中沉無力,四至。

予曰:雖痛,雖發熱,脈無力,已虛寒矣。古人云:脫血益氣,此證正宜。遂用異功散加升麻三分、木香五分、炒乾姜五分。一劑,去後覺疏,痛亦可忍,至五更,腹痛如前。予曰:此藥力盡也。急煎一劑與之,比前愈疏,痛亦減七八,即酣睡至日中方醒,云不甚好過。予又曰:此藥只能支持一覺,再煎與之,遂安寢至晚,痛止,後重亦可,還服前劑而愈。

一、二日後,因吃雞肉,仍前腹痛、肛腫,穢下不止。第三日,病勢篤極,復報予診之。脈三至余,浮無沉,按之則大,脾命脈微,與補中益氣湯不應。此虛脫之甚,加御米殼一錢,亦不應,下如洞泄,流汗發躁,尺脈漸欲收斂,予亦慌急,令人二更後往城取參,至早歸,補中益氣加人參二錢服之,下咽常憒(參能令人憒,濕熱內盛者尤甚,歷試驗之。)此正氣欲復,邪氣欲退也,頃之,精神頓增,痢稍緩,恐再作,又一劑。

下注、昏憒、發熱、躁諸症漸緩,脈亦有神,短脈退。尋思久之,古人云:久泄久痢,湯劑不如丸、散。即合參苓白朮散與服,覺疏下,至下午復躁熱。予再脈之,左尺洪如火射狀,此陰虛火動之象。與加減八味丸至六十丸,精神覺爽。頃之,又下八、九十丸,睡至天明,病去十七。

方信立齋師加減八味丸治水涸之症。即令朝暮服此丸,復合參苓白朮散,漸愈,覺小便痛,想動色事故耳,服以逍遙散、門冬、五味子而平。(此病動色而不死,必體實而邪氣仍非深重者,前敘證似未協。細審尺脈收縮,當是血去痰生,痰伏下焦;尺脈洪射,當是下陽乍復與痰相激也。

王春元二令郎,年甫七歲。久患赤痢,消導削積之劑已服過多,後轉下白如涕,渾無糞。診之,浮中沉六脈俱虛無神,三五不調;外症手足俱冷且硬,面浮,齒白,懶語,此陽氣虛寒之症。宜溫補脾胃以生肺金,用補中益氣加炮薑、官桂各二分,其間人參止用三分,且陳腐不堪。

服四劑,手足略軟,言語亦健,第未溫耳,其下白仍不減,亦虛寒滑脫危症,宜補、宜澀、宜溫,復用前藥加好參五分、大附二分半、御米殼一分。服一劑,則足已溫,大便即有糞,白退十八,自茲手足俱溫軟,泄自全止,還服前方,去御米殼、附子二味。予歸,囑以如身中已溫暖,薑、桂亦去,後服參苓白朮散以培中氣。

白話文:

[痢疾案例]

甲辰閏九月間,天氣冷熱不定,很多人得了痢疾。我的四弟永穆,年僅二十七歲,突然患上痢疾,下紅血,腹部疼痛,排便困難,已經持續了三天。他來找我拿藥,我給了他一劑芍藥湯和兩劑香連丸。但症狀沒有減輕,反而心口像被刀割一樣痛,肚臍周圍也劇痛,肛門疼痛加劇,痛得聲音傳遍四周,他自認爲必死無疑,向母親告別。我整理藥箱前往鄉下看他,他日夜無法入睡,每天排出的紅血有一桶之多,痛得難以忍受,發熱流汗,無法進食。我把脈,發現他的脈象六部都異常大,浮中沉無力,每分鐘跳動四次。

我說:雖然疼痛,雖然發熱,但脈象無力,已是虛寒狀態。古人說:脫血需益氣,這個情況正好適用。於是用了異功散加升麻三分、木香五分、炒乾薑五分。一劑後,排便感覺疏鬆,疼痛也減輕了。到五更時,腹痛又像之前那樣。我說:這是藥力盡了。趕緊煎一劑給他,比前一次更加疏鬆,疼痛也減輕了七八成,然後就酣睡到中午才醒,他說感覺不太好過。我又說:這藥只能撐過一覺,再煎給他,他就安穩地睡到晚上,疼痛停止,排便困難也緩解,繼續服用之前的藥劑就痊癒了。

一兩天後,因爲他吃了雞肉,再次腹痛、肛門腫脹,腹瀉不止。第三天,病情嚴重,再次請我診斷。脈象每分鐘跳動三次多一點,浮脈無沉脈,按壓則脈大,脾脈和腎脈微弱,給予補中益氣湯無效。這是極度虛弱的狀態,加用御米殼一錢,也無效,腹瀉如洞泄,流汗煩躁,尺脈逐漸收斂,我也慌張起來,讓人在二更後進城取人參,到早上纔回來,補中益氣加人參二錢服下,下嚥後常感睏倦(人參能使人睏倦,體內溼熱旺盛的人尤其明顯,這是我多次實驗的結果)。這是正氣欲恢復,邪氣欲退的表現,不久,精神頓時增強,痢疾稍微緩解,擔心再次發作,又服了一劑。

腹瀉、昏沉、發熱、煩躁等症狀逐漸緩解,脈象也有神采,短脈退去。我思考了很久,古人說:長期腹瀉或痢疾,湯劑不如丸劑或散劑有效。立即配了參苓白朮散給他服用,感覺排便疏鬆,到下午再次煩躁發熱。我再次把脈,左尺脈洪如火射,這是陰虛火旺的表現。給予加減八味丸六十丸,精神感覺清爽。不久,又服下八九十丸,睡到天亮,病情減輕了十分之七。

這才相信立齋師的加減八味丸對治療水涸症有效。立即讓他早晚服用這種丸劑,再配參苓白朮散,逐漸痊癒,感覺小便痛,可能是因爲性生活過度,服用逍遙散、麥冬、五味子而平復。(這個病因爲性生活過度卻沒死,必定是體質堅實而邪氣並非深重,前面描述的症狀似乎不太一致。仔細審視尺脈收縮,應該是血流失而痰生成,痰潛伏在下焦;尺脈洪射,應該是下焦陽氣剛恢復與痰相互刺激的結果。)

王春元的二兒子,才七歲。長期患有赤痢,消化積食的藥物已經服用過多,後來轉爲白色如鼻涕般的排泄物,完全沒有糞便。我診斷,浮中沉六脈都虛弱無神,跳動不調;外部症狀是手腳冰涼且硬,面部浮腫,牙齒白,懶於說話,這是陽氣虛寒的症狀。應該溫補脾胃以生肺金,使用補中益氣加炮姜、官桂各二分,其中人參只用三分,且質量不佳,陳舊不堪。

服用四劑後,手腳略微軟化,言語也健壯,只是還未完全溫暖,排泄白色物質仍然沒有減少,這也是虛寒滑脫的危險症狀,應該補養、澀固、溫補,再次使用之前的藥加好參五分、大附二分半、御米殼一分。服用一劑後,腳已經溫暖,大便就有糞便,白色物質減少了十八成,從此手腳都溫暖柔軟,泄瀉完全停止,繼續服用之前的藥,去掉御米殼、附子兩種成分。我回家時,囑咐他如果身體已經溫暖,姜、桂也可以去掉,之後服用參苓白朮散來培養中氣。

如果明年乙巳年厥陰風木之氣無法控制,飲食尤其應該謹慎。

我的朋友薛理還的僕人,遠行飢餓,又相互打鬥導致體力耗盡,在五月初,就發燒胡言亂語,使用補中益氣和五苓數劑無效。我被請去診斷,六脈都不存在,突然出現時非常細,他的外部症狀是面色紅潤、胡言亂語、口乾。一個朋友說:陽症見陰脈,屬於死亡案例。我說:應該按照陽虛從脈舍症的原則治療,於是使用附子理中湯冷服。兩劑後,脈象稍微顯現;四劑後脈象有神,口乾也好了;六劑後脈象正常,只是胡言亂語未停止。

我說:脈氣已經完全恢復,而胡言亂語不停,胃裏有乾燥的大便,應該用膽導法導出,果然排出了乾燥的結塊,胡言亂語就平息了。(這個症狀如果大便容易滑落,說明有瘀血。可以用桃仁排出黑糞。)

馬見源平時精神就很弱,而且勞累了,餓的時候吃了一塊冷肉,就感覺不舒服,發熱胡言亂語發狂,這是飲食勞累的症狀。鄉醫先讓他出汗一次,症狀沒有緩解,又讓他排便三四次,就感到疲憊昏沉,不想吃東西,吐痰,晝夜無法入睡。(平時沒有痰卻突然吐痰,說明肺胃內膜受損,多由飲食勞累引起,應該強化內膜恢復力量。痰源於內膜損傷,內膜受傷且受溼氣困擾,痰就會增多,內膜受傷且受火刺激,痰會突然湧出。

治療痰想要根除,關鍵在於補血養筋,使內膜堅固,筋力堅強,自然液體不會外泄。)排便過多喪失陰液,中氣大虛所致。請我診斷,六脈都有四跳,洪緩無力。(缺)到半夜,反而加重吐痰不止。我起身再次診斷,六脈都很細,這是邪氣已去,真陰欲回,陽虛反發躁的跡象。緊急使用六君子湯加姜、桂各三分,服下後就入睡了,到第二天中午才喚醒他。

又一劑,想要睡覺卻無法醒來,精神反而感覺懶惰,邪氣完全退去,正氣將要恢復。到下午,喝了一杯米湯,口中知道穀物的味道,再次使用補中加乾薑、桂、麥冬、五味子而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