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慎柔

《慎柔五書》~ 卷四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4)

1. 茯苓補心湯

治血虛,無汗,潮熱。

人參茯苓陳皮桔梗枳殼前胡川芎,地黃,川歸,白芍甘草半夏,紫蘇,乾葛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滋補氣血,增強免疫力。

  • 茯苓:健脾益氣,利尿消腫。

  • 陳皮:理氣健胃,化痰止咳。

  • 桔梗:宣肺化痰,利咽止咳。

  • 枳殼:行氣寬中,消積化痰。

  • 前胡:疏肝理氣,化痰止咳。

  • 川芎:活血行氣,通經止痛。

  • 地黃:補腎養陰,益精填髓。

  • 川歸:補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

  • 白芍:養血調經,緩中止痛。

  • 甘草:益氣補中,調和諸藥。

  • 半夏:化痰止嘔,降逆止咳。

  • 紫蘇:散寒解表,理氣寬中。

  • 乾葛:生津止渴,益氣養陰。

薑、棗,水煎。

2. 人參清肌散

治氣虛,無汗,潮熱。

白話文:

  • **人參:**人參是一種補氣補血的藥草,可以增強體力、抗疲勞。

  • **白朮:**白朮是一種健脾益氣的藥草,可以改善消化系統,增強免疫力。

  • **茯苓:**茯苓是一種利水消腫的藥草,可以改善水腫症狀,增強排尿功能。

  • **赤芍:**赤芍是一種清熱涼血的藥草,可以改善發熱症狀,緩解疼痛。

  • **當歸:**當歸是一種補血活血的藥草,可以改善血虛症狀,增強免疫力。

  • **柴胡:**柴胡是一種疏肝解鬱的藥草,可以改善肝氣鬱結症狀,疏通肝膽氣血。

  • **葛根:**葛根是一種升陽解肌的藥草,可以改善感冒症狀,退燒解熱。

  • **甘草:**甘草是一種補中益氣的藥草,可以增強體力、抗疲勞。

  • **半夏曲:**半夏曲是一種止咳化痰的藥草,可以改善咳嗽症狀,緩解呼吸道炎症。

薑、棗,水煎。

八物湯,治女子血虛,有汗,潮熱。

見損虛門。

3. 人參柴胡散

治氣虛,無汗,潮熱。

白話文:

白朮: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尿、止瀉的功效

葛根:具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、解肌發汗的功效

半夏:具有化痰散結、降逆止嘔的功效

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清熱退熱、升舉陽氣的功效

白茯苓:具有健脾益氣、寧心安神、抗衰老的功效

人參:具有益氣培元、滋陰補陽、生津止渴的功效

赤芍:具有活血祛瘀、涼血止痛、清肝明目的功效

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補血潤燥的功效

甘草:具有益氣補中、緩急止痛、調和諸藥的功效

薑、棗、水煎。

4. 逍遙散

治氣血兩虛,無汗,潮熱。

白朮茯苓甘草白芍,歸身,柴胡

白話文:

白朮:性味甘、微苦,溫,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尿、止瀉固精的功效。常用於脾虛、泄瀉、水腫、尿頻、遺精等症。

茯苓:性味甘、淡,平,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益氣、寧心安神的功效。常用於水腫、尿少、泄瀉、脾虛、失眠、健忘等症。

甘草:性味甘,平,具有補中益氣、清熱解毒、調和諸藥的功效。常用於脾虛、肺虛、咳嗽、氣短、乏力、心悸、失眠等症。

白芍:性味苦、酸,微寒,具有補血、養陰、斂陰、止痛的功效。常用於血虛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頭痛、眩暈、失眠等症。

歸身:性味苦、甘,微溫,具有補血、活血、調經、止痛的功效。常用於血虛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產後血虛、瘀血阻絡等症。

柴胡:性味苦、微寒,具有疏肝解鬱、清熱退熱、升陽舉陷的功效。常用於肝氣鬱結、胸脅脹痛、發熱、頭痛、眩暈、水腫等症。

薑、棗、水煎。

5. 人參五味子散

治咳嗽,咯血(咳嗽由於陽明衝任上虛,血不溫養;咯血由於絡血為邪氣吸攝,不能勻布。《內經》所謂真邪相攻亂而相引也。)

白話文:

治療咳嗽、咯血(咳嗽是因為陽明衝任上虛,血液沒有溫暖滋養;咯血是因為絡血為邪氣吸攝,不能均勻分佈。《內經》所說真氣和邪氣相互攻伐混亂,而相互吸引。)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具有補氣養血、增強免疫力、抗衰老等功效。

  • 五味子:具有補腎益精、生津止渴、斂肺止咳等功效。

  • 桑白皮:具有清熱化痰、潤肺止咳、涼血止血等功效。

  • 白朮: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化痰、止瀉等功效。

  • 黃耆:具有補氣固表、益氣生津、利尿消腫等功效。

  • 白茯苓:具有健脾益氣、寧心安神、利尿消腫等功效。

  • 地骨皮: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潤燥、止血等功效。

  • 熟地:具有補血益精、滋陰養肝、補腎壯陽等功效。

  • 柴胡:具有疏肝解鬱、清熱退燒、止痛等功效。

  • 歸身:具有補血益氣、養陰生津、潤肺止咳等功效。

  • 前胡:具有化痰止咳、平喘降氣、止痛等功效。

  • 陳皮:具有健脾理氣、燥濕化痰、止咳化痰等功效。

  • 甘草:具有補益氣血、清熱解毒、潤肺止咳等功效。

  • 枳殼:具有理氣健胃、消積化痰、止痛等功效。

  • 桔梗:具有宣肺止咳、祛痰平喘、利咽散結等功效。

渴加烏梅半個;熱加青蒿知母

白話文:

如果感到口渴,加入半個烏梅;如果感到燥熱,加入青蒿、知母。

6. 葛氏保和湯

治吐血後咳嗽。(此係任脈上虛,肺失溫養,方中多用清肺,未合。)

知母,貝母,天冬,麥冬,款冬花天花粉,苡仁,杏仁五味子甘草,兜鈴,紫菀百合桔梗阿膠當歸,生地,紫蘇,薄荷

白話文:

  • 知母:具有清熱、生津、潤肺的效果。

  • 貝母:具有清熱、化痰、止咳的效果。

  • 天冬:具有清熱、滋陰、潤燥的效果。

  • 麥冬:具有清熱、生津、潤肺的效果。

  • 款冬花:具有清熱、化痰、止咳的效果。

  • 天花粉:具有清熱、生津、潤肺的效果。

  • 苡仁:具有健脾、補肺、益氣的效果。

  • 杏仁:具有潤肺、止咳、平喘的效果。

  • 五味子:具有補腎、益精、固氣的效果。

  • 甘草:具有補脾、益氣、清熱、解毒的效果。

  • 兜鈴:具有清熱、化痰、止咳的效果。

  • 紫菀:具有止咳、化痰、平喘的效果。

  • 百合:具有潤肺、止咳、清心安神的效果。

  • 桔梗:具有宣肺、祛痰、止咳的效果。

  • 阿膠:具有補血、止血、滋陰潤肺的效果。

  • 當歸:具有補血、活血、調經止痛的效果。

  • 生地:具有清熱、涼血、滋陰的效果。

  • 紫蘇:具有解表、發汗、理氣和胃的效果。

  • 薄荷:具有清熱、解暑、疏風散熱的效果。

姜煎,入飴糖一匙,日三服。血盛,加蒲黃、茜根、藕節大薊小薊、茅花。痰,加南星、半夏橘紅茯苓枳殼枳實、栝蔞仁。喘盛,加桑白皮陳皮大腹皮萊菔子葶藶子蘇子。熱盛,加山梔、黃連黃柏連翹。風盛,加防風荊芥穗、金沸草甘菊細辛香附。寒盛,加人參、芍藥、桂枝、五味子、白蠟。

白話文:

姜煎:加入一湯匙飴糖,每日三次服用。

血盛:加入蒲黃、茜根、藕節、大薊、小薊、茅花。

痰:加入南星、半夏、橘紅、茯苓、枳殼、枳實、栝蔞仁。

喘盛:加入桑白皮、陳皮、大腹皮、萊菔子、葶藶子、蘇子。

熱盛:加入山梔、黃連、黃柏、連翹。

風盛:加入防風、荊芥穗、金沸草、甘菊、細辛、香附。

寒盛:加入人參、芍藥、桂枝、五味子、白蠟。

7. 五蒸湯

治骨蒸。

人參黃芩知母,地黃,葛根,煅石膏,粳米,麥冬,甘草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具有補氣益血、生津止渴、安神益智的功效。

  • 黃芩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。

  • 知母:具有清熱滋陰、潤燥養陰的功效。

  • 地黃:具有補血滋陰、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
  • 葛根:具有發汗解肌、清熱生津、止瀉痢的功效。

  • 煅石膏:具有清熱瀉火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
  • 粳米:具有益氣補血、生津止渴、健脾益胃的功效。

  • 麥冬:具有清熱生津、潤肺止咳的功效。

  • 甘草:具有補氣益中、清熱解毒、祛痰止咳的功效。

浮小麥一撮,水煎。

二十四種蒸病用藥法。以下方法,俱從五蒸湯見症加減。

所謂勞蒸者,毛折發焦,肌膚甲錯,其蒸在皮。又症舌白唾血。加石膏、桑白皮

白話文:

所謂勞蒸是指,毛髮折斷、頭髮焦枯,皮膚乾裂如甲殼般龜裂複雜,勞熱之蒸氣在皮膚中。又出現症狀:舌苔白色、吐血。加石膏、桑白皮。

外熱內寒,身振肉瞤,其蒸在肉。又症食無味而嘔,煩躁不安。加芍藥。

發焦,鼻衄,或復尿血,其蒸在血。加生地、當歸、童子小便。

身熱煩躁,痛如針刺,其蒸在脈。又症唾白,浪語,脈絡亂,緩急不調。加生地、當歸、童便。(痛如針刺,血滯而散,不能融活故也。)

白話文:

身體發熱,煩躁不安,疼痛就像針刺一樣,熱氣蒸騰在脈絡中。還有症狀是唾液發白,胡言亂語,脈絡紊亂,緩急不調。加生地、當歸、童便。(疼痛就像針刺一樣,是血滯而不能融化,不能活絡造成的。)

爪甲焦枯,眼黑脅痛,其蒸在髓。又症髓沸骨中熱。加天門冬、當歸、生地。

頭眩,熱悶,涎濁,眵淚,其蒸在腦,加生地、防風

男子失精,女子白淫,其蒸在玉房。加知母、黃柏、當歸、芍藥。

乍寒乍熱,中脘煩悶,其蒸在三焦,加竹葉、石膏。

小便赤黃,凝濁如膠,其蒸在膀胱。又症右耳焦。加澤瀉滑石

白話文:

小便呈現紅色或黃色,混濁粘稠就像膠水一樣,造成的蒸汽在膀胱中聚集。另外還有症狀:右耳焦熱。因此需要加入澤瀉、滑石藥材。

大便秘泄,腹中雷鳴,其蒸在小腹。又症下唇焦。加赤茯苓木通、生地。

白話文:

大便稀溏,肚子裡雷鳴作響,胃氣上升到小腹。同時,症狀還有下嘴脣焦黑的現象。增加茯苓、木通、生地。

大腹陰痛,口舌乾疼,其蒸在大腸。又症右鼻孔干痛。加大黃芒硝

白話文:

肚子疼痛,嘴巴和舌頭又乾又疼,這是因為蒸氣在大腸中。另外,右邊鼻孔也乾乾發疼。應加大黃、芒硝的劑量。

口鼻乾燥,腹脹自汗,睡臥不安,其蒸在胃。又症舌下痛。加石膏、粳米、大黃、芒硝、乾葛。

口苦耳聾,兩脅下痛,其蒸在膽。又症眼色白。加柴胡、栝蔞。

裡急後重,肛門閉澀,其蒸在廣腸。加(缺)

小腹㽲痛,筋脈縱緩,陰器自強,其蒸在宗筋。加(缺)

眩暈下淚,躁怒不常,其蒸在肝。又症眼黑。加川芎、當歸、前胡

白話文:

眩暈伴隨著流淚,容易躁怒的情緒,症狀顯示病因在肝部,同時眼睛發黑。可以加川芎、當歸、前胡等藥物來治療。

舌黑氣短,煩悶灑淅,其蒸在心。又症舌乾。加黃連、生地、當歸。

唇乾口瘡,胸腹脹滿,畏寒不食,其蒸在脾。加芍藥、木瓜苦參

白話文:

嘴脣乾燥、口腔潰瘍,胸腹脹滿,畏寒飲食不振,是脾胃失調造成的,可以加芍藥、木瓜、苦參來治療。

咳嗽喘滿,咯痰吐血,聲嘶音啞,其蒸在肺。又症鼻乾,加天冬桔梗紫菀烏梅肉。

白話文:

咳嗽、氣喘、呼吸急促,咳出痰或帶血,聲音嘶啞,是肺部有痰。此外症狀有鼻子乾澀,再加入天冬、桔梗、紫菀、烏梅肉。

耳輪焦枯,腳氣痠痛,其蒸在腎。加生薑、石膏、知母、寒水石藁本

白話文:

耳朵輪廓枯焦、腳氣痠痛,其原因在於腎臟。另外加入生薑、石膏、知母、寒水石、藁本。

情想不寧,精物時下,其蒸在右腎。加(缺)

心膈噎塞,攻擊疼痛,俯仰煩冤,其蒸在膈。加(缺。)

上氣喘促,鼻乾,身熱不安,其蒸在氣。加人參、黃芩、梔子

以上共二十三種加減,系立齋先生引《醫林集》。

胞蒸,小便赤。用澤瀉、茯苓、生地、沉香、滑石。

白話文:

胞衣脫落,小便赤。使用澤瀉、茯苓、生地、沉香、滑石來治療。

膀胱蒸,右耳焦。用澤瀉、滑石。

骨蒸,齒黑腹痛,足脛瘦。用鱉甲地骨皮、丹皮、當歸、生地。

白話文:

骨骼疼痛、牙齒發黑、腹痛、小腿消瘦。服用鱉甲、地骨皮、丹皮、當歸、生地。

臀蒸,腿細,肢腫,腑臟俱熱。用石膏、滑石。

膚蒸,肌肉熱。用牡丹皮。實熱。加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大黃。虛熱,加烏梅、柴胡、蛤蚧青蒿、鱉甲、丹皮。

白話文:

皮膚發熱,肌肉灼熱,使用牡丹皮治療。如果是實熱,則加入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大黃。如果是虛熱,則加入烏梅、柴胡、蛤蚧、青蒿、鱉甲、丹皮。

以上出《體仁彙編》。

薛立齋云:凡此諸症,虛勞熱病,皆由食肉與油膩、房勞、飲酒而成者,久蒸不除,變為疳症,即死。亦有瘧久不愈,以致咳嗽失治,漸成骨蒸勞瘵,當推標本而治之。

白話文:

薛立齋說:蒸病有二十四種,只簡要地記得了二十三種。《體仁彙編》中也說蒸病有二十三種,而且蒸病的種類各不相同,蒸熱向下侵犯的部位也各不相同,有的人有,有的人沒有。由此可見蒸病的兇險難治,很少有人將它傳授給學生,所以遺漏的很多,也沒有依據,前後記載的也不一致,等待博學的人補足它。

按:薛立齋云:蒸病二十四種,止簡得二十三種。《體仁彙編》言蒸病亦二十三種,且蒸病各異,各蒸下注,或有或無。可見病之險難,人罕傳師,所以闕漏無憑,前後不一,俟博觀者補之。

海藏云:以上諸蒸,或臟病,或腑病,或腑臟俱病,脈絡氣血,交經相屬,用藥皆當合而用之。君臣佐使,上下奇偶,表裡虛實,逆從通塞,汗下補吐,咸在其中。

白話文:

海藏說:上面提到的各種原因均可導致蒸症,或因臟腑病變,或因腑臟氣血交經相屬而引起,用藥必須將各個原因綜合考慮,君臣佐使上下奇偶表裡虛實逆從通塞汗下補吐皆在其中。

凡蒸病不已,骨節間陰有乾血,用行血丸。(凡血實能令肌肉實腫,血虛亦能令腠理膜絡虛腫。腫則升降開合失常不能循環接濟,而遺溺滑精諸證先見,久則枯萎攣縮幻證迭出,故治虛勞以補血強筋為主,而補血必兼通絡,強筋必兼消腫。腫者筋急而氣以結脹也,消腫即是緩中,緩中者內膜筋舒,氣活而無脹急也,靜參大黃䗪蟲丸當有悟入。)

白話文:

凡是蒸病久治不癒,骨節間的陰處有未消的血塊,就使用行血丸。(凡是血實會使肌肉實腫,血虛也會使腠理膜絡虛腫。腫脹則升降開合失常,血液、氣血運行不暢,難以互相通接,所以遺精、滑精等證狀會首先出現,時間長了會枯萎攣縮,出現多種幻覺,因此治療虛勞以補血強筋為主,並且補血一定要同時打通經絡,強筋一定要同時消腫。腫脹是由於筋急,氣滯脹結而引起的,消腫就是緩和中氣,緩和中氣就能讓內膜和筋舒展開來,氣活絡而沒有脹急,仔細參詳大黃䗪蟲丸的藥理作用,應該有所領悟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