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潢

《傷科補要》~ 第三則·跌打損傷內治證

回本書目錄

第三則·跌打損傷內治證

1. 第三則·跌打損傷內治證

是跌打損傷之證,惡血留內,則不分何經,皆以肝為主。蓋肝主血也,敗血必歸於肝。其痛多在脅肋小腹者,皆肝經之道路也。宜疏肝、調血、行經為主。王好古云:登高墜下、撞打等傷,心腹胸中停積瘀血;或氣瘀攻衝,昏迷不醒,或寒熱往來,日輕夜重,變症多端,醫者不審其原,不切脈之虛實,不分經絡臟腑,妄投藥劑,枉死者多矣。

故臨症時,須察脈之虛實,審症輕重,藥配君臣佐使,治分老幼強弱,即從上、中、下三焦分別部位:若瘀在上而吐血者,宜犀角地黃湯;在中者,桃仁承氣湯;在下者,抵當湯。虛人,宜佐以四物湯。若瘀散,復元通氣散調之。或傷處青腫堅實,痛難轉側,脈澀而滯者,防其氣瘀上衝,宜投參黃散逐瘀,又宜復元活血湯。

或受傷日久才醫者,敗血堅凝,宜服紫金丹逐瘀;又祛傷散疏通為要,俟其色散淡,血和痛止為度。或有牙關緊閉,用通關散吹入鼻中取嚏,投三黃寶蠟丸或奪命丹。如口開納藥者可治,不納藥者危。須忌濕地當風坐臥,忌食生冷硬物,忌服寒涼藥餌,恐其血凝難化,遺留後患也。

凡視重傷,先解開衣服,遍觀傷之重輕,穴之致命與否,察色聞聲,脈探虛實。如六脈和緩者生;九候不調者死。陰囊內有腎子者,可治;如入小腹者,不治。如牙關閉,急用開牙散搽之,若能甦醒,再投黎洞丸,或可挽回。醫者須細心審察,不可草率誤人。

白話文:

跌打損傷的病症,若瘀血積留在體內,不論是哪個經脈,都以肝為主。因為肝掌管血液,瘀血必然會歸於肝。疼痛多在脅肋、小腹部位,都是肝經循行的路線。治療上應以疏通肝氣、調和血液、運行經脈為主。王好古說:「從高處摔下、撞擊等造成的傷害,導致心腹胸中積聚瘀血;或是氣滯血瘀,向上衝擊,造成昏迷不醒,或出現時冷時熱,白天輕微晚上加重,各種變化很多。醫生若不仔細辨別病因,不把脈確認虛實,不分清經絡臟腑,胡亂用藥,導致枉死的人很多。」

所以,臨床看診時,必須仔細觀察脈象的虛實,判斷病情輕重,用藥要講究君臣佐使的搭配,治療要根據老人、小孩、體弱、體強等情況分別處理。還要從上、中、下三焦區分受傷部位:如果瘀血在上,導致吐血的,適合用犀角地黃湯;在中部的,用桃仁承氣湯;在下部的,用抵當湯。體虛的人,要輔以四物湯。如果瘀血散開了,可以用復元通氣散來調治。如果傷處出現青腫硬塊,疼痛難以轉動身體,脈象澀滯,要防止氣瘀向上衝,適合用參黃散來祛瘀,也適合用復元活血湯。

如果受傷時間很久才就醫,瘀血已經凝結成硬塊,適合服用紫金丹來祛瘀;另外,疏通經絡也要用祛傷散,等到傷處顏色變淡,血流順暢,疼痛停止就可以了。如果出現牙關緊閉的情況,可以用通關散吹入鼻中,刺激打噴嚏,然後服用三黃寶蠟丸或奪命丹。如果能張口吃藥,就能治療;如果不能吃藥,就危險了。需要注意避免在潮濕的地方或風口坐臥,避免吃生冷堅硬的食物,避免服用寒涼的藥物,以免瘀血凝結難以化解,留下後遺症。

凡是遇到重傷,要先解開衣服,仔細觀察傷勢的輕重,有沒有傷到致命的穴位,觀察傷處顏色,聽聲音,診斷脈象虛實。如果六脈平和舒緩,表示還能活;如果九候不調,就表示快要死了。如果陰囊內有腎子(睾丸),可以治療;如果腎子跑到小腹裡面,就不能治療了。如果牙關緊閉,要趕快用開牙散擦拭,如果能夠甦醒,再服用黎洞丸,或許可以挽回生命。醫生必須細心診察,不可草率誤診,害人性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