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廷光

《傷科匯纂》~ (5)

回本書目錄

(5)

1. 針灸

關元穴,任脈奇經穴也,在臍下三寸是也。

環跳穴,足少陽經穴也,在髀樞之中,側卧伸下足、屈上足取之。

沖陽穴,足陽明胃經穴也,在足面上動脈處,即足跗也。

然谷穴,足少陽腎經涌泉穴上,內踝前起大骨陷中也。

大敦穴,足厥陰肝經第一穴也,在大趾側,即三毛穴處也。

《針灸大成》雲∶閃挫腰脊強,腰脅痛,取人中穴,針三分,留六呼,灸三壯;又取委中穴,針五分,留七呼,禁灸。如打僕疼痛者,取承山穴,針七分,灸五壯。

人中穴,一名水溝,在鼻柱下、溝中央,近鼻孔陷中,乃督脈手足陽明之會也。

委中穴,一名血 ,足太陽膀胱經穴也,在 中央約紋動脈陷中,令人面挺伏地,卧取承山穴,一名魚腹,一名肉柱,一名腸山,足太陽經也。在腿肚下分肉間,須用兩手高托按壁上,兩足跟離地,用足大趾豎起,上看足銳 腸下分肉間而取之。

雷火針法,治閃挫諸骨間痛,及寒濕氣,而畏刺者。用沉香、木香、乳香、茵陳、羌活薑、穿山甲各三錢,麝少許,蘄艾二兩,以綿紙半尺,先鋪艾茵於上,次將藥末摻,卷極緊,收用。按定痛穴,筆點記,外用紙六、七層隔穴,將卷艾藥,名雷火針也。取太陽真火,用圓珠火鏡,皆可燃紅,按穴上良久,取起,剪去灰,再燒再按,九次即愈。

閃跌灸藥∶專治跌打損傷,兼醫瘋痛。硫黃二兩、銀硃、明雄黃、辰砂各三錢、川烏、各一錢五分、生大黃、黃柏各一錢、麝香一分。先將硫黃熔化,入諸藥末攪勻,地上預鋪大紙一張,將藥傾上,再用紙一張蓋上,壓匾成塊,候冷,每紙一寸可裁十塊,每用一塊點著,放粗濃草紙上,不住手以濃紙移熨,藥盡又換藥點熨,至熱氣透入肌骨,則氣血立刻流通,其患如失。

白話文:

關元穴,是屬於任脈的奇經穴位,它在肚臍下方三寸的位置。

環跳穴,是屬於足少陽膽經的穴位,它在髖關節的中心點,取穴方法是側躺,將下面的腳伸直,上面的腳彎曲。

沖陽穴,是屬於足陽明胃經的穴位,它在腳背上的動脈搏動處,也就是腳背的最高點。

然谷穴,是屬於足少陰腎經的穴位,它在足底湧泉穴的上方,內踝骨的前方,大骨頭凹陷的地方。

大敦穴,是屬於足厥陰肝經的第一個穴位,它在大腳趾的側面,也就是靠近腳趾甲根部毛髮生長的地方。

《針灸大成》這本書上說,如果因為扭傷導致腰背僵硬疼痛,或是腰脅疼痛,可以取人中穴來治療,針刺三分深,留針六次呼吸的時間,灸三個艾柱;也可以取委中穴來治療,針刺五分深,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,這個穴位不可以灸。如果是因為跌打摔傷導致疼痛,可以取承山穴來治療,針刺七分深,灸五個艾柱。

人中穴,又叫做水溝,它在鼻子下方人中溝的中央,靠近鼻孔凹陷的地方,這裡是督脈和手足陽明經交會的地方。

委中穴,又叫做血 ,是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,它在膝蓋後方中央的橫紋處,動脈搏動的地方,要讓病人臉朝下趴著來取穴。承山穴,又叫做魚腹、肉柱、腸山,是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。它在小腿肚下方肌肉分開的地方,取穴時需要用雙手高高托住按在牆上,雙腳腳跟抬離地面,讓腳大拇指豎起,觀察小腿肚下方肌肉分開的凹陷處來取穴。

雷火針法,是用來治療因為扭傷導致骨頭間疼痛,或是因為寒濕氣導致的疼痛,也適用於害怕針刺的人。藥材成分包含沉香、木香、乳香、茵陳、羌活、生薑、穿山甲各三錢,少許麝香,以及蘄艾二兩。先用半尺長的棉紙,將艾草鋪在上面,再將藥末撒在上面,緊緊捲起來,備用。找到疼痛的穴位,用筆點記號,用六、七層紙隔開穴位,將卷好的艾條藥材,也就是雷火針,放在上面。用太陽的真火,可以用圓珠火鏡來燃紅,在穴位上按壓良久,取起,剪掉灰燼,再燒再按,按壓九次就會痊癒。

閃跌灸藥:專門治療跌打損傷,也兼治瘋痛。藥材包含硫黃二兩、銀硃、明雄黃、辰砂各三錢、川烏、各一錢五分、生大黃、黃柏各一錢、麝香一分。先將硫黃熔化,加入其他藥末攪拌均勻,在地上預先鋪好一張大紙,將藥材倒在紙上,再用一張紙蓋住,壓扁成塊,等冷卻後,每張紙一寸可以裁成十塊,每次用一塊點燃,放在粗糙的厚紙上,不停地用厚紙來回熨燙,藥物燒盡再換藥,直到熱氣滲透到肌肉和骨頭裡,氣血立刻就會流通,病痛就會消失。

2. 歌訣

病原歌訣

損傷之症無多般,有所墮墜氣不安,惡血內留兼大怒,積於脅下則傷肝。身經擊僕痛難

醉飽行房復犯之,汗出當風漫不避,兩般俱是病傷脾。舉重用力骨多傾,交接無度必耗精,

入水遠行並濕地,腎傷精骨共須驚。

脈證歌訣

肝脈堅長色不青,當知血積不流行,令人喘逆無休止,瘀帶熏蒸入肺經,寸口脈浮微而

澀,血多亡失難收攝,經言奪血應無汗,必是金瘡刀斧及。

宜忌歌訣

跌僕損傷脈要堅,卻宜洪大數長弦,沉微澀小皆應忌,虛促逢之命不延。金瘡失血見諸

芤,沉細虛微病可瘳,若遇浮洪並數大,須防七日內中憂。

針灸歌訣

惡血內留胸腹脹,先針然谷與沖陽,病如不已三毛上,左右大敦繆刺良。身有所傷血出

四肢不收曰體惰,急於臍下關元穴,艾炷灸之病即瘥。腰痛要尋環跳中,合谷主治破傷風,

臂傷不舉肩井穴,針灸原來各有功。打僕傷損破傷風,先於痛處下針攻,後向承山刺與灸,

甄權留下意無窮。強痛脊背瀉人中,挫閃腰酸治亦同,更有委中之一穴,腰間諸症任君攻

渾身疼痛疾非常,不定穴中細審詳,有筋有骨須淺刺,灼艾臨時要度量。

白話文:

病原歌訣

跌打損傷的病因其實不多,大多是因為跌倒或撞擊導致氣血不順,體內淤血積留,加上情緒大怒,如果淤積在脅下就會傷到肝。身體遭受擊打或跌倒會感到疼痛難忍。醉酒或吃飽後行房事也會犯病,還有流汗後不避風寒,這兩種情況都會傷害脾胃。舉重或過度用力容易導致骨頭錯位,性生活過度會損耗精氣。涉水遠行或在潮濕的地方行走,會損傷腎臟,精氣和骨骼也會受到影響。

脈證歌訣

肝脈摸起來堅硬而細長,顏色不是青色,表示體內有淤血,血液循環不暢,會導致呼吸急促、無法停止,淤血的氣體還會向上進入肺部。寸口的脈象如果浮動、微弱且帶有澀感,表示大量失血,難以收攝。古書上說失血不應該有汗,如果出現這種情況,一定是受了刀劍等外傷。

宜忌歌訣

跌打損傷的脈象應該是堅實,最好是洪大、數快且弦長的脈象,如果出現沉、微、澀、小的脈象都應該避免,如果遇到虛弱急促的脈象,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外傷失血後出現芤脈(脈象中間空虛),或是沉細虛弱的脈象,表示病情可以治癒;如果遇到浮洪或數大的脈象,要小心七天內可能會有危險。

針灸歌訣

體內有淤血導致胸腹脹滿,先針刺然谷穴和衝陽穴。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再針刺三毛穴,左右大敦穴可以交替使用。身體受傷後出血不止、四肢無法活動,稱為體惰,這時要趕快針刺臍下關元穴,用艾草灸治就能痊癒。腰痛要找環跳穴,合谷穴主要治療破傷風。手臂受傷舉不起來,要針刺肩井穴,針灸都有各自的功效。跌打損傷引發破傷風,先在疼痛處下針,然後針刺並灸承山穴,這是甄權留下的寶貴經驗。背部強痛時,可以瀉人中穴,腰部扭傷疼痛也可以這樣治療。還有委中穴,可以治療腰部各種疾病。全身疼痛非常難受,要仔細辨別疼痛的部位,如果痛在筋骨部位,針刺要淺,艾灸時要考慮病人的體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