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科匯纂》~ (18)
(18)
1. 脅痛
《丹溪心法》雲∶惡血停留於肝,居於脅下而痛,按之則痛益甚。
《可法良規》雲∶蓋打撲墜墮惡血,宜砭不宜留。況十二經絡之血,生於心,藏於肝,脾。小腹與脅皆肝經部位,惡血蓄而不行,必生脹滿,疼痛自汗。法當破血生血,清厥陰肝
《醫學入門》雲∶瘀血必歸肝經,脅腋痛或午後發者,小柴胡合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、乳香、沒藥;大便堅黑者,桃仁承氣湯下之。
《選粹》雲∶跌僕脅痛,血歸肝也,破血消痛湯、復元活血湯、乳香神應散皆可參用。
白話文:
《丹溪心法》說:瘀血停留在肝臟,積聚在脅部下方而引起疼痛,按壓時疼痛會更加劇烈。
《可法良規》說:大概是跌打損傷造成的瘀血,應該用刺血的方法排除,不宜讓它停留。況且人體十二經脈的血,源於心臟,儲藏於肝臟和脾臟。小腹和脅部都是肝經循行的部位,瘀血積聚而不運行,必定會產生脹滿、疼痛,還會自發性出汗。治療方法應當是破除瘀血,促進新血生成,並清理肝經的熱邪。
《醫學入門》說:瘀血一定會歸屬於肝經,脅部和腋下疼痛,或者在午後發作的,可以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,再加入桃仁、紅花、乳香、沒藥來治療;如果大便乾結發黑,就用桃仁承氣湯來攻下。
《選粹》說:跌打損傷引起的脅痛,是因瘀血歸於肝臟所致,可以使用破血消痛湯、復元活血湯、乳香神應散等方劑來治療。
2. 腹痛
《丹溪心法》雲∶其痛有常處而不移動者,是死血也,如打僕墜墮而腹痛,乃是瘀血,宜桃仁承氣湯加當歸、蘇木、紅花,入童便並酒,煎服下之。
《集驗良方》雲∶妊娠二、三月至七、八月,頓僕失跌,胎動不安,傷損腰腹痛;若有,乃胎奔上搶心,短氣,下血不止,用乾地黃、當歸、艾葉各二兩,阿膠、川芎各三兩,水七升,煎取二升半,作三服飲之。
丹溪雲∶凡婦人因閃挫傷胎,腹疼血崩,用八珍湯去地黃,加陳皮,水煎,沖縮砂末、炒黑五靈脂末服。
《指迷方》∶治傷損胎動下血腹痛,用阿膠、艾葉、秦艽等分為末,每服五錢,糯米百湯送服。《短劇方》無秦艽皆效。又雲∶虛人用四物湯加膠、艾、黃 、甘草亦可。又竹茹酒亦治損胎腹痛,用青竹茹二合,好酒一升,煮三沸,三服即安。又方∶用苧麻根二兩,銀五兩,酒、水各半煎服,亦效。
《產書》雲∶胎動胎漏皆能下血,胎動腹痛,胎漏腹不痛;胎動宜調氣,胎漏宜清熱;頓撲傷動胎氣,宜服膠艾安胎散。若孕婦三月前後,或經惱怒,或行走失足,跌損傷胎,腹痛腰脹,宜用安胎萬全神應散。
《胎產心法》雲∶妊娠凡遇傷僕觸忤,胎動不安,腹痛腰酸下墜,勢若難留者,用佛手,胎未損服之即安,已損服之可下。醫者當細心詳審,圓機活法以施治,庶可保全八九。
《醫學入門》雲∶瘀血腹痛常有處,或跌撲損傷,或婦人經來及產後,惡瘀未盡下而凝滯,用四物去地黃,加桃仁、大黃、紅花治之。又血痛宜失笑散調之。
耀山雲∶按傷損瘀滯腹痛,非用下法不可;然既下之後,變生多症,此薛氏之論所以詳且確也。至於孕婦腹痛,非安胎不可,學人更宜潛心也。
白話文:
腹痛這種情況,如果疼痛的位置固定不動,通常是體內有死血造成的。如果因為跌倒或撞擊導致腹痛,那就是瘀血引起的。這時,可以用桃仁承氣湯,再加上當歸、蘇木、紅花,用童子小便和酒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懷孕二、三個月到七、八個月之間,如果孕婦不小心跌倒,導致胎兒不安,傷到腰腹疼痛,可能是胎兒向上衝撞到心臟,引起呼吸急促,並且持續出血。這種情況,可以用乾地黃、當歸、艾葉各二兩,加上阿膠、川芎各三兩,用水七升煎煮到剩二升半,分三次服用。
另有醫者說,婦女如果因為跌打損傷導致胎動不安、腹痛出血,可以用八珍湯去掉地黃,加上陳皮,用水煎煮後,沖服縮砂末和炒黑的五靈脂末。
還有說法是,治療跌打損傷導致胎動不安、出血腹痛,可以用阿膠、艾葉、秦艽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糯米湯送服。也有說法認為,不用秦艽也有效果。若是體虛的人,也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阿膠、艾葉、黃芩、甘草來治療。另外,用竹茹酒也可以治療因跌打損傷引起的腹痛,用青竹茹二合,加上好酒一升,煮沸三次,分三次服用即可見效。也有人說,用苧麻根二兩,銀五兩,用酒和水各一半煎煮後服用,也有效。
一般來說,胎動或胎漏都會導致出血,胎動會伴隨腹痛,而胎漏則不會。胎動應該要調氣,胎漏則應該要清熱。如果因為跌倒撞擊導致胎氣不安,應該服用膠艾安胎散。如果孕婦在懷孕三個月前後,因為生氣或走路不小心跌倒,傷到胎兒,導致腹痛腰脹,可以用安胎萬全神應散來治療。
懷孕期間,如果因為跌倒或碰撞,導致胎動不安,腹痛腰痠,感覺胎兒快要流掉,可以用佛手來安胎,如果胎兒還沒受損,服用後即可安定,如果已經受損,服用後可以幫助胎兒排出。醫生應該仔細診察,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來治療,才能確保母子平安。
瘀血引起的腹痛,通常位置固定。可能因為跌倒撞擊,或是婦女月經來潮和產後,惡露沒有完全排出而凝結。可以用四物湯去掉地黃,加上桃仁、大黃、紅花來治療。另外,如果因為血瘀導致疼痛,可以用失笑散來調治。
總之,跌打損傷導致的瘀血腹痛,必須要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。然而,瀉下之後可能會引發其他問題,所以治療要謹慎。至於孕婦的腹痛,必須要以安胎為主。醫者更應該專心研究。
3. 腰痛
薛氏雲∶腰為腎之府,雖曰閃傷,實有腎經虛弱所致,用杜仲、補骨脂、五味子、山茱、蓯蓉、山藥治之。
《許氏寶鑒》雲∶舉重勞傷,或挫閃墜落以作痛,亦謂之腎腰痛,宜獨活湯、乳香趁痛如神散、舒筋散、立安散。愚按《紫虛脈訣》雲∶腰痛之脈,多沉而弦,沉實閃肭。又《直指》雲∶血瀝則腰痛,轉側如錐之所刺,瘀血者,宜破血散瘀湯;瘀在足太陽、少陰、少陽者,川芎肉桂湯;瘀在腰脊者,地龍散;實者,桃仁承氣湯;久者,四物湯加桃仁、蘇木、酒、紅花,治之。
白話文:
薛氏說:腰部是腎臟的所在,雖然說是扭傷,實際上是因為腎經虛弱所導致的,可以用杜仲、補骨脂、五味子、山茱萸、肉蓯蓉、山藥來治療。
《許氏寶鑒》說:搬重物勞累受傷,或是跌倒扭傷而引起的疼痛,也叫做腎腰痛,應該使用獨活湯、乳香趁痛如神散、舒筋散、立安散。我認為《紫虛脈訣》說:腰痛的脈象,大多是沉而弦,沉實則表示是閃挫傷。另外,《直指》說:血流不暢也會造成腰痛,轉動身體時像錐子刺一樣疼痛,有瘀血的人,應該使用破血散瘀湯;瘀血在足太陽、少陰、少陽經脈的,使用川芎肉桂湯;瘀血在腰椎背部的,使用地龍散;屬於實證的,使用桃仁承氣湯;病程久的,使用四物湯再加入桃仁、蘇木、酒、紅花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