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玉衡

《診脈三十二辨》~ 二十八·辨風食氣脈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八·辨風食氣脈

1. 二十八·辨風食氣脈

傷寒中風。虛損瘧痢等病。人不常有。其朝夕失調。動輒得之。無過風食氣三者。最宜辨晰。男女左關洪為感風。肝脈沉伏亦感風。以風邪外束。故沉伏也。亦有中氣不清。肝脈如不動者。血少也。男女右關短。為傷食。脾脈沉伏。亦傷食。以脾虛食壓。不能動也。亦有脾家濕而脈伏者。

又脈沉食輕。脈短食重。此風與食之辨也。如肝脈浮洪甚。脾脈略浮短。謂肝脈盛於脾。先得風而後得食也。脾脈洪短甚。肝脈略浮洪。謂脾脈盛於肝。先得食而後得風也。若肝脈如不動。脾脈或短或洪盛。或二關俱洪。皆風食。惟肝脈伏。脾脈亦伏。餘脈又無力。是為中氣不清。

胸中如雲霧。然中氣不清。由脾胃不好致之。須清中氣。兼補脾。或餘脈有力。咬牙作難過之聲。又是風食症。如肺脈洪。脾脈伏與短。必氣食相感。主大便不通。肺伏亦然。肝脈洪亦有感氣者。然肺感輕。肝感重。凡病肝脈洪者。多感風也。惟肝脈細而不續。胸中有時迷悶。

有時清爽。此氣鬱也。

白話文:

傷寒、中風、虛弱、瘧疾、痢疾等疾病,不是人人都會常常有的,但如果早晚作息不規律、動不動就犯病,原因不外乎風、飲食、氣這三方面,最需要仔細分辨清楚。

男子或女子的左手關脈如果呈現洪大之象,代表是感受風邪;肝脈如果沉伏,也是感受風邪,因為風邪束縛在外,所以脈象會沉伏。也有可能是體內中氣不清,導致肝脈像沒有跳動一樣,這是因為血氣不足的緣故。男子或女子的右手關脈如果短弱,代表是飲食損傷;脾脈如果沉伏,也是飲食損傷,因為脾氣虛弱,食物積壓,導致脈象無法正常跳動。也有可能是脾胃濕氣重導致脈象沉伏。

另外,脈象沉但力道輕,代表飲食損傷較輕;脈象短且力道重,代表飲食損傷嚴重。這就是分辨風邪和飲食損傷的方法。如果肝脈浮大而且很強盛,脾脈略微浮而且短弱,代表肝脈比脾脈強盛,是先感受到風邪,然後才飲食損傷。如果脾脈洪大且短弱很強盛,肝脈略微浮而且洪大,代表脾脈比肝脈強盛,是先飲食損傷,然後才感受風邪。如果肝脈像沒有跳動一樣,而脾脈或者短弱或者洪大強盛,或者兩手關脈都洪大,這些都是風邪和飲食損傷引起的。只有肝脈沉伏,脾脈也沉伏,其他脈象又沒力氣,這就是中氣不清的表現。

胸中感覺像雲霧籠罩一般,也是中氣不清的徵兆,通常是脾胃不好造成的,需要調理中氣,並兼顧補養脾胃。如果其他脈象有力,而且病人會咬牙、發出痛苦難受的聲音,這也是風邪和飲食損傷的症狀。如果肺脈洪大,脾脈沉伏且短弱,一定是氣和飲食互相影響,主要表現為大便不通。肺脈沉伏也是同樣的道理。肝脈洪大也有可能是感受氣滯,但是肺部感受到的氣滯比較輕微,肝部感受到的氣滯比較嚴重。凡是肝脈洪大的,大多是感受風邪所致。只有肝脈細弱而且跳動不連貫,胸中時而感覺迷悶,時而感覺清爽,這是氣鬱的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