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煒

《虛損啟微》~ 卷上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1)

1. 卷上

2. 經義

上古天真論曰:今時之人,以酒為漿,以妄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滿,不知御神,務快其心,逆於生樂,起居無節,故半百而衰也。

本神篇曰:五臟主藏精者也,不可傷,傷則失守而陰虛,陰虛則無氣,無氣則死矣。故智者之養生也,必順四時而適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處,節陰陽而調剛柔,如是則僻邪不至,長生久視。

生氣通天論曰:凡陰陽之要,陽密乃固,兩者不和,若春無秋,若冬無夏。(猶四時之缺一。)因而和之,是為聖度。故陽強不能密,陰氣乃絕,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,陰陽離決,精氣乃絕。

宣明五氣論曰:久視傷血,久臥傷氣,久坐傷肉,久立傷骨,久行傷筋。

痹論曰:陰氣者,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。

五癃津液別篇曰:陰陽不和,則使液溢,而下流於陰,髓液皆減而下,下過度則虛,虛故腰背痛而脛酸。(陰陽不和,則精氣俱亂,不相統攝故液溢於下,而流泄陰竅,以至真陰日損,腰痛脛酸,此即勞瘵之漸也。)

調經論曰:陽虛則外寒,陰虛則內熱。

衛氣篇曰:下虛厥,上虛則眩。

通評虛實論曰:所謂氣虛者,言無常也。(聲音不能接續。)尺虛者,行步恇然。(恇,音匡,怯弱也。尺虛則下虛。)

脈虛者,不象陰也。(氣口獨為五臟主藏,為陰而在裡,今其脈中空不象陰矣。)如此者,滑則生,澀則死也。

臟氣法時論曰:肝虛,則目䀮䀮(音荒)無所見。耳無所聞,(膽脈,從耳後入耳中。)善恐如人將捕之。(膽虛氣怯,肝膽相為表裡。)心虛,則胸腹大,(陽虛氣逆不行。)脅下與腰相引而痛。(心主血,血虛不能榮養筋脈。胸腹腰脅,皆手少陰厥陰脈所及,故病見於此。

)脾虛,則腹滿,腸鳴飧(音孫)泄,食不化。肺虛,則少氣不能報息。(呼吸難於接續。)耳聾,(絡會耳中。)嗌乾,(脈循喉嚨。)腎虛,則胸中痛,大腹小腹痛。(腎脈夾臍上行,從肺出,絡心注胸中。)清厥,(精不化氣。)意不樂。(心腎不交,膻中拂鬱。)

口問篇曰:上氣不足,腦為之不滿,耳為之苦鳴,頭為之苦傾,目為之眩,中氣不足,溲便為之變,腸為之苦鳴,(宣化失職。)下氣不足,則乃為痿厥心悗。(音門,上聲悶也,與意音樂同義。)

脈要精微論曰:言而微,終日乃復言者,此奪氣也。(肺臟失守。)衣被不斂,言語善惡,不避親疏者,此神明之亂也。(心臟失守。)倉廩不藏者,(泄利不禁。)是門戶不要(平聲)也。(脾臟失守。)水泉不止者,是膀胱不藏也。(腎臟失守。)得守者生,失守者死。

夫五臟者,身之強也。頭者,精明之腑。(五臟六腑之精氣,皆上升於頭。)頭傾視深,(目限無光,)精神將奪矣。背者,胸中之府。(背乃臟俞所繫。)背曲肩隨,腑將壞矣。腰者,腎之腑。轉搖不能,腎將憊矣。膝者,筋之府。屈伸不能,行則僂(音呂)附,筋將憊矣。

白話文:

[經義]

古代人常飲酒作樂,行為放縱,醉酒後行房事,耗損精氣,不懂得保養精氣,不懂得控制慾望,只圖一時快活,違背養生之道,作息無度,所以大多半百就衰老了。

五臟是藏精的地方,不可損傷,損傷則精氣不足,陰氣虛弱,陰虛則氣不足,氣不足則會死亡。所以聰明的人養生,一定順應四季的變化,適應寒暑,調和喜怒,安居樂業,調節陰陽,使剛柔相濟,這樣就能避免外邪侵犯,長壽健康。

凡是陰陽的關鍵在於陽氣的收藏,兩者不協調,就像春天沒有秋天,冬天沒有夏天一樣,缺少了季節的平衡,因此要調和陰陽,這是養生的最高境界。所以,陽氣太盛而不能收藏,陰氣就會衰竭;陰平陽秘,精神才能調和;陰陽分離,精氣就會衰竭。

長時間看東西傷血,長時間臥床傷氣,長時間久坐傷肉,長時間站立傷骨,長時間行走傷筋。

陰氣,靜則內斂,躁則消亡。

陰陽不調,就會導致體液外泄,精髓下降,過度下降則虛弱,虛弱就會腰背疼痛,小腿酸軟。陰陽不調,精氣紊亂,不能相互約束,所以體液外泄,導致真陰日損,腰痛腿酸,這是勞損的開始。

陽氣虛弱則外感寒邪,陰氣虛弱則內生熱邪。

下半身虛弱則厥冷,上半身虛弱則頭暈目眩。

所謂氣虛,是指氣不足,聲音斷斷續續。尺脈虛弱,行走困難,行動遲緩怯弱,尺脈虛弱則下半身虛弱。脈象虛弱,不像陰盛的狀態,因為氣口是五臟藏精之所,屬於陰性而在內,而現在脈象空虛,不像陰盛的狀態,這樣的情況,脈象滑利則生,脈象澀滯則死。

肝虛則眼睛昏花模糊,看不清東西,耳朵聽不見聲音,容易恐懼,好像有人要抓他一樣。心虛則胸腹脹大,脅肋與腰部牽引作痛。脾虛則腹脹,腸鳴腹瀉,飲食不消化。肺虛則氣短,呼吸急促,耳朵聾,咽喉乾燥。腎虛則胸痛,腹部疼痛,身體寒冷,心情不好。

上焦氣虛,腦部供養不足,耳朵會鳴響,頭暈目眩。中焦氣虛,大小便異常,腸鳴腹瀉。下焦氣虛,則會出現肢體痿弱,心悶氣堵。

說話聲音很小,說句話要休息很久才能繼續說話,這是氣虛。衣衫不整,言語隨意,不分親疏,這是精神失常。飲食不節制,這是脾胃失調。小便失禁,這是腎臟失調。能保持臟腑功能者則生存,失去功能者則死亡。

五臟是身體的支柱,頭部是精明之處,頭部傾斜,視力減退,精神將要衰竭。背部是胸腔的所在,背部彎曲,肩膀下垂,臟腑將要損壞。腰部是腎臟的所在,腰部轉動困難,腎臟將要衰竭。膝蓋是筋的所在,屈伸困難,行走困難,筋將要衰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