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虛損啟微》~ 卷下 (9)
卷下 (9)
1. 柴胡梅連丸
治同上。
柴胡,前胡,烏梅,胡連,豬脂,豬髓,童便,韭白
白話文:
柴胡:一種中藥,具有疏肝解鬱、退燒、止痛的功效。
前胡:一種中藥,具有祛風散寒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
烏梅:一種中藥,具有生津止渴、斂肺止咳的功效。
胡連: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豬脂:豬的脂肪,具有潤腸通便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
豬髓:豬的骨髓,具有補腎益精、壯陽固本的功效。
童便:兒童的尿液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的功效。
韭白:韭菜的白色部分,具有散血行瘀、通經活絡的功效。
2. 逍遙飲(新方)
治婦人思郁過度,致傷心脾,衝任之源,血氣日枯,漸至經脈不調者。
白話文:
治療婦女因過度思慮導致心脾受損,影響到衝任二脈的根源,使得血氣日益枯竭,逐漸造成月經不調的情況。
當歸(二三錢),芍藥(錢半),熟地(三五錢),棗仁(二錢,炒),茯神(錢半),遠志(三五分,制),炙甘草(一錢),陳皮(八分)
白話文:
當歸(二十三克),芍藥(十五克),熟地黃(三十五克),大棗仁(二十克,炒過),茯苓(十五克),遠志(三點五克,加工處理過),生甘草(十克),陳皮(八克)
水二盅,煎七分,食遠溫服。如氣虛者,加人參一二錢。如經水過期兼痛滯者,加酒炒香附一二錢。
白話文:
使用兩盅水,煎煮至七分,飯後溫熱服用。如果氣虛的人,可以加入一至兩錢的人參。如果月經過期,且伴有疼痛和滯脹,可以加入炒香附一至兩錢。
3. 金水六君煎(新方)
治肺腎虛寒,水泛為痰,或年邁陰虛,血氣不足,外受風寒,咳嗽嘔惡,多痰喘急等症,神效。
白話文:
治療肺和腎功能虛弱且有寒症,導致體內水分過多轉化成痰,或是年老體衰陰液不足、血氣不夠充沛,再加上受到外界風寒侵襲而出現咳嗽、嘔吐、惡心、多痰、呼吸急促等症狀,效果非常顯著。
當歸(二錢),熟地(三五錢),陳皮(錢半),半夏(二錢),茯苓(二錢),炙甘草(一錢)
白話文:
當歸(四克),熟地(七克),陳皮(三克),半夏(四克),茯苓(四克),炙甘草(兩克)
水二盅,生薑三五七片,煎七八分,食遠溫服。如大便不實而多濕者,去當歸,加山藥。如痰盛氣滯,胸脅不快者,加白芥子七八分。如陰寒盛而嗽不愈者,加細辛五七分。如兼表邪寒熱者,加柴胡一二錢。
白話文:
取兩碗水,生薑切成三到七片,一起煎煮到剩七、八分,趁溫熱時服用。
如果大便不成形且水份過多,則除去當歸,加入山藥。
如果痰多氣滯,胸部和肋骨部位感到不舒服,則加入八分白芥子。
如果是陰寒之氣旺盛,咳嗽一直不好,則加入五到七分細辛。
如果合併有表邪寒熱的症狀,則加入一到二錢柴胡。
4. 貝母丸(新方)
消痰熱,潤肺止咳,或肺癰肺痿,乃治標之妙劑。
貝母一兩,為末,用沙糖或蜜,和丸龍眼大,或噙化,或嚼服之。若欲劫止久嗽,每貝母一兩,宜加百藥煎、蓬砂、天竺黃各一錢,佐之尤妙。如無百藥煎,即炒醋文蛤一錢亦可,或粟殼亦可酌用。若治肺癰,宜加白礬一錢,同貝母丸服,如前最妙。
白話文:
將一兩貝母研成粉末,加入沙糖或蜂蜜,搓成龍眼大小的丸劑。可以含服或嚼服。如果想抑制長期咳嗽,每用一兩貝母粉,可以添加一錢百藥煎、蓬砂、天竺黃等輔料,效果會更好。如果沒有百藥煎,可以用醋炒文蛤一錢,或粟殼酌量使用。如果用於治療肺癰,可以添加一錢白礬,與貝母丸一起服用,效果最佳。
5. 一柴胡飲(新方)
一為水數,從寒散也。凡感四時不正之氣,或為發熱,或為寒熱,或因勞因怒,或婦人熱入血室,或產後經後,因冒風寒,以致寒熱如瘧等症,但外有邪而內兼火者,須從涼散,宜此主之。
白話文:
水數,也叫做寒散。凡是受到四時季節不正常之氣而感染的,或是發熱,或是發冷發熱,或是因為勞累或生氣,或是婦女熱氣進入血室,或是生產後或月經後,因為冒風寒,造成了像瘧疾一樣的寒熱症狀。但如果外有邪氣而內在又同時有火氣,需要從涼散著手,可以使用這個方子來治療。
柴胡(二三錢),黃芩(錢半),芍藥(二錢),生地,陳皮(各錢半),甘草(八分)
白話文:
柴胡(二十三公克),黃芩(一公克半),芍藥(二十公克),生地黃、陳皮(各一公克半),甘草(八公分)
水一盅半,煎七八分,溫服。如內熱甚者,加連翹一二錢隨宜。如外邪甚者,加防風一錢佐之。如邪結在胸而痞滿者,去生地,加枳實一二錢。如熱在陽明而兼渴者,加天花粉或葛根一二錢,熱甚者,加知母、石膏亦可。
白話文:
取一盅半水,煎煮到七八分熟,溫熱後服用。如果內熱嚴重,可以適量加入一到二錢的連翹。如果外感邪氣嚴重,可以加入一錢的防風輔助治療。如果邪氣積結在胸中,導致痞滿,可以去掉生地,加入一到二錢的枳實。如果陽明熱盛,還伴有口渴,可以加入一到二錢的天花粉或葛根,熱勢嚴重的,也可以加入知母、石膏。
6. 二柴胡飲(新方)
二為火數,從溫散也。凡遇四時外感,或其人元氣充實,臟氣素平無火,或時逢寒勝之令,本無內熱等症者,皆不宜妄投涼藥,以致寒滯不散,宜此主之。
白話文:
二指火 число,溫散也。凡遇四時外感,或該人元氣充實,臟氣素來平和沒有火,或時逢寒氣盛行之令,本來沒有內熱等症狀,均不宜草率使用涼藥,導致寒邪鬱積而不散,宜用此方主治之。
陳皮(一錢五分),半夏(二錢),細辛(一二錢),厚朴(錢五分),生薑(三五七片),柴胡(一錢半或二三錢),甘草(八分)
白話文:
陳皮(7.5克),半夏(10克),細辛(6-7.5克),厚朴(2.5克),生薑(10-20片),柴胡(7.5或11.25克),甘草(4克)
水一盅半,煎七八分,溫服。如邪盛者,可加羌活、白芷、防風、紫蘇之屬,擇而用之。如頭痛不止者,加川芎一二錢。如多濕者,加蒼朮。如陰寒氣勝,必加麻黃一二錢,或兼桂枝。不必疑也。
白話文:
將一杯半的水煎到八分滿,溫熱後服用。如果邪氣很盛,可以加入羌活、白芷、防風、紫蘇等藥材,擇選適合的藥材使用。如果頭痛不止,可以加入一到二錢的川芎。如果體內濕氣過多,可以加入蒼朮。如果陰寒之氣盛,一定要加入一到二錢的麻黃,或者再加一些桂枝。不必懷疑藥效。
7. 三柴胡飲(新方)
三為木數,從肝經血分也。凡人素稟陰分不足,或肝經血少,而偶感風寒者,或感邪不深,可兼補而散者,或病後產後感冒,有不得不從解散,而血氣虛弱,不能外達者,宜此主之。
白話文:
三是屬於木的數目,來源於肝經血脈。凡是身體原先就陰分不足,或者肝經血少,卻偏偏感上風寒的人,或者感寒邪不嚴重,可以同時補虛散寒的人,或者疾病產後產後復感,非得從風寒入手治療,而血氣虛弱,難以見效的人,適合用這個方子治療。
柴胡(二三錢),芍藥(錢半),炙甘草(一錢),陳皮(一錢),生薑(五七片),當歸(二錢,溏泄者易以熟地)
水一盅半,煎七八分,溫服。如微寒咳嘔者,加半夏一二錢。
白話文:
-
柴胡 (二到三錢)
-
芍藥 (一錢半)
-
炙甘草 (一錢)
-
陳皮 (一錢)
-
生薑 (五到七片)
-
當歸 (二錢,如果患有溏洩,可以用熟地代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