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虛損啟微》~ 卷下 (8)
卷下 (8)
1. 一氣丹(新方)
治脾腎虛寒,不時易瀉,腹痛陽痿,怯寒等症。此即參附湯之變方。
人參,製附子(各等分)
白話文:
治療脾臟和腎臟虛弱寒冷,經常容易腹瀉,腹痛,陽痿,怕冷等症狀。這是參附湯的變化方。
成分包括人參和炮製過的附子(兩者份量相同)。
煉白蜜丸如綠豆大,每用滾白湯送下三五分,或一錢。凡藥餌不便之處,或隨途次,隨帶此丹最妙。
白話文:
將白色的蜜糖丸製成綠豆般大小,每次用滾燙的開水服用三到五粒,或是服用一錢。各種藥物和食物不方便服用時,或是隨處出差,隨身攜帶這種藥丸最妙。
2. 六氣煎(新方)
治男婦陽氣虛寒等症。
黃耆(炙),肉桂,人參,白朮,當歸,炙甘草
水煎服。
白話文:
-
黃耆(炙):增強免疫力,改善疲勞,保護肝臟。
-
肉桂:促進血液循環,緩解疼痛,改善消化。
-
人參:增強體力,改善認知功能,抗氧化。
-
白朮:健脾益氣,燥濕化痰,止瀉止汗。
-
當歸:補血活血,緩解疼痛,改善月經不調。
-
炙甘草:補脾益氣,清熱解毒,緩解咳嗽。
3. 保陰煎(新方)
治男婦帶濁遺淋,色赤帶血,脈滑多熱,便血不止,及血崩血淋,或經期太早,凡一切陰虛內熱動血等症。
白話文:
治療男性和女性的白帶混濁、尿後滴瀝,顏色偏紅帶有血絲,脈象滑數且多有熱象,大便出血不止,以及崩漏、血尿,或是月經來得太早,凡是屬於陰虛內熱導致的各種出血症狀。
生地,熟地,芍藥(各二錢),山藥,川續斷,黃芩,黃柏(各錢半),生甘草(一錢)
白話文:
生地黃、熟地黃、芍藥(各二錢),山藥、川續斷、黃芩、黃柏(各一百五十克),生甘草(一百克)
水二盅,煎七分,食遠溫服。如小水多熱,或兼怒火動血者,加焦梔子一二錢。如夜熱身熱,加地骨皮錢五分。如肺熱多汗者,加麥冬、棗仁。(恐棗仁與肺熱非宜,不如用桑葉為妥。)如血熱甚者,加黃連一錢五分。如血虛血滯,筋骨腫痛者,加當歸二三錢。如氣滯而痛,去熟地,加陳皮、青皮、丹皮、香附之屬。
白話文:
-
水二碗,煎到七分之一,溫熱時服用。
-
如果小便頻繁、身體燥熱,或兼有怒火動血的情況,加入焦梔子一到二錢。
-
如果夜間發熱、身體燥熱,加入地骨皮五分錢。
-
如果肺熱多汗,加入麥冬、棗仁。(恐怕棗仁與肺熱不適合,不如用桑葉比較妥當。)
-
如果血熱嚴重,加入黃連一錢五分。
-
如果血虛、血滯,筋骨腫痛,加入當歸二到三錢。
-
如果氣滯而疼痛,去掉熟地,加入陳皮、青皮、丹皮、香附等藥材。
如血脫血滑,及便血久不止者,加地榆一二錢,或烏梅一二個,或百藥煎一二錢,文蛤亦可。
白話文:
如果出現嘔血、便血並且長期不止,可以添加地榆一到二錢,或烏梅一到二顆,或百藥煎一到二錢,文蛤也可以。
如少年或血氣正盛者,不必用熟地、山藥。如肢節筋骨疼痛或腫者,加秦艽、丹皮各一二錢。
白話文:
如果是一般年輕人,或是氣血旺盛的人,不需要用熟地和山藥。
如果四肢關節筋骨疼痛或腫脹,可以另外添加秦艽、丹皮,各一至二錢。
4. 抽薪飲(新方)
治諸凡火熾盛而不宜補者。
黃芩,石斛,木通,梔子,黃柏(各一二錢),枳殼(錢半),澤瀉(錢半),細甘草(三分)
白話文:
黃芩、石斛、木通、梔子、黃柏(各 12 公克),枳殼(7.5 公克),澤瀉(7.5 公克),細甘草(1.8 公克)
水一盅半,煎七分,食遠溫服。內熱甚者,冷服更佳。如熱在經絡肌膚者,加連翹天花粉以解之。熱在血分大小腸者,加槐蕊、黃連以清之。熱在陽明,頭面或躁煩便實者,加生石膏以降之。熱在下焦小水痛澀者,加草龍膽、車前以利之。熱在陰分津液不足者,加門冬、生地、芍藥之類以滋之。熱在腸胃實結者,加大黃、芒硝以通之。
白話文:
將水盛裝在玻璃容器裡,內裝八分滿,煎煮七分滿,服用時與食物保持一段時間,溫熱時服用。如果體內熱氣很盛者,冷飲會更好。如果熱氣在經絡和肌膚,可加連翹和天花粉來緩解。如果熱氣在血液和大小腸,可加槐米和黃連來清熱。如果熱氣在陽明、頭面或躁鬱便實,可加生石膏來降火。如果熱氣在下焦,小便痛澀,可加草龍膽和車前子來緩解。如果熱氣在陰分,津液不足,可加麥冬、生地、芍藥等滋補。如果熱氣在腸胃實結,可加大黃和芒硝來疏通。
5. 徙薪飲(新方)
治三焦凡火,一切內熱,漸覺而未甚者,先宜清以此劑,其甚者,宜抽薪飲。
白話文:
治療三焦部位的火熱,以及一切因內臟熱引起的疾病,尤其是剛開始發病、還不嚴重的時候,宜先服用這帖藥進行清熱治療。如果病情嚴重,則宜服用抽薪飲。
陳皮(八分),黃芩(二錢),麥冬,芍藥,黃柏,茯苓,牡丹皮(各錢半)
白話文:
陳皮(八分之重),黃芩(二錢之重),麥冬、芍藥、黃柏、茯苓、牡丹皮(各錢半之重)
水一盅半,煎七分,食遠溫服。如多鬱氣逆傷肝,脅肋疼痛,或致動血者,加青皮、梔子。
白話文:
半碗水,煮到七分,溫熱服用。如果鬱悶生氣困擾傷肝,導致肋間疼痛,或者流動出血,可以加入青皮、梔子。
6. 清化飲(新方)
治血熱妄行,陰虧,諸火不清等症。
芍藥,麥冬(各二錢),丹皮,茯苓,黃芩,生地(各二三錢),石斛(一錢)
白話文:
牡丹根、麥冬(各12公克),丹皮、茯苓、黃芩、生地黃(各13.8公克),石斛(6公克)。
水一盅半,煎七分,食遠溫服。如覺骨蒸多汗者,加地骨皮一錢五分。熱甚而渴或頭痛者,加石膏一二三錢。下熱便澀者,加木通一二錢,或黃柏、梔子、皆可隨症用之。如兼外邪發熱,加柴胡一二錢。
白話文:
水一盅半,煎煮沸騰後,繼續加熱七分鐘,待藥液溫熱時服用。如果感到骨蒸多汗,可以添加地骨皮一錢五分。如果感到非常熱,口渴或頭痛,可以添加石膏一二三錢。如果大便乾燥難以排出,可以添加木通一二錢,或者黃柏、梔子,都可以視病情使用。如果同時伴有外邪引發的發熱,可以添加柴胡一二錢。
7. 秦艽鱉甲散
治風勞骨熱盜汗。
秦艽,知母,當歸,鱉甲,烏梅,青蒿,柴胡,地骨
白話文:
秦艽、知母、當歸、鱉甲、烏梅、青蒿、柴胡、地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