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煒

《虛損啟微》~ 卷上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11)

1. 論爪

指爪為精血之餘,凡於診候之際,若見干黃,覺有枯槁之色,則其髮膚營氣,具在吾目中,而損之微甚,亦可從此而識矣。此可於脈色之外,參觀並用,而資其工巧者也。

白話文:

指甲是精血的剩餘部分。在診斷病情時,如果看到指甲乾燥發黃,呈現枯槁的樣子,那麼頭髮和皮膚的營養狀況,都呈現在我們眼前了。身體損傷的輕微或嚴重程度,也可以從這裡判斷出來。這可以和把脈、看氣色等方法一起使用,來輔助診斷,增加診斷的精確性。

2. 論嚏

凡陽虛之人,因氣虛也,陽氣既虛,即不能嚏。仲景先生曰:「欲嚏不能,此人肚中寒,故以陽虛之證,而忽見嚏者,最是回生之佳兆。」

白話文:

一般來說,陽氣虛弱的人,是因為體內氣虛的緣故。陽氣既然虛弱,就無法打噴嚏。張仲景先生說過:「想打噴嚏卻打不出來,這個人肚子裡有寒氣。」所以,如果陽虛的人,忽然出現打噴嚏的現象,這是身體好轉的徵兆。

3. 虛損危候

虛損既成,百脈空虛,精血枯涸,使非大投補劑,何以望生?若有不能服諸補之藥者,此為虛不受補也,不治。

勞損吐血失血後,嗽痰不止,而極多極濁者,此其精血飲食,皆化為痰。經曰:白血出者死,即其類也,不治。

嗽而下泄上喘者死,或嗽而肛門生瘻者,亦不治。

左右為陰陽之道路,其有不得左右眠,而認邊難轉者,此其陰陽之氣,有所偏竭也,不治。

嗽而左不得眠肝脹,右不得眠肺脹,皆為死症。

虛損原無外邪,所以病雖至困,終不憒亂,其有別無邪熱而忽譫妄失倫者,此神去之兆,心臟敗也,必死。

勞嗽喑啞,聲不能出,或喘急氣促者,肺臟敗也,必死。

嗽而聲啞,喉痛不能藥食者,不治。

勞損肌肉脫盡者,脾臟敗也,必死。

虛損多有筋骨疼痛,若痛至極,不可忍者,此血竭不能榮筋,肝臟敗也,必死。

勞損既久,再及大便,泄瀉不能禁止者,腎臟敗也,必死。

白話文:

虛損的狀況一旦形成,全身的經脈都空虛,精血也枯竭了,如果不用大量的補藥,要怎麼期望能活下去呢?如果連補藥都無法服用,那就是虛弱到無法接受補益了,這種情況無法醫治。

因為過度勞累或吐血、失血後,咳嗽不停,而且痰非常多又非常混濁,這表示精血和飲食都化成了痰。古書說:「吐出白色的血就會死亡」,指的就是這種情況,無法醫治。

咳嗽且伴隨腹瀉或呼吸急促,都是死亡的徵兆;或者咳嗽且肛門出現瘻管,也無法醫治。

左右兩邊是陰陽氣流動的通道,如果無法左右翻身睡覺,而且覺得轉換睡姿困難,這是因為陰陽之氣偏頗耗竭了,無法醫治。

咳嗽且左側睡會感到肝部脹痛,右側睡則會感到肺部脹痛,這都是死症。

虛損原本就沒有外來的邪氣,所以即使病情嚴重,神智也不會昏亂。如果沒有其他邪熱,卻突然出現胡言亂語、失去理智的狀況,這代表精神已經離散,是心臟衰敗的徵兆,必定會死亡。

因為勞累咳嗽導致聲音沙啞,無法發出聲音,或者呼吸急促,這是肺臟衰敗的徵兆,必定會死亡。

咳嗽且聲音沙啞,喉嚨疼痛無法進食或服藥,無法醫治。

過度勞累導致肌肉消瘦殆盡,是脾臟衰敗的徵兆,必定會死亡。

虛損常常會出現筋骨疼痛,如果痛到極點、無法忍受,這是因為血枯竭無法滋養筋脈,是肝臟衰敗的徵兆,必定會死亡。

勞損很久之後,又出現大便失禁、腹瀉不止的狀況,這是腎臟衰敗的徵兆,必定會死亡。

4. 辨似損非損

虛損之症,必有所因。而似損非損之症,其來則驟,蓋以外感風寒,不為解散,而誤作內傷,或用溫補,或用清涼,或用消導,以致外邪鬱伏,久留不散,而為寒熱往來,及為潮熱咳嗽,其症全似勞損。若用治損之法以治,則滋陰等劑,愈以留邪熱蒸,久久非損成損矣。欲辨此者,但當審其並無積漸之因。

或身有疼痛,而微汗則熱退,無汗則復熱。或見大聲咳嗽,脈雖弦緊而不甚數。或兼和緩等症,則雖病至一兩月,而邪有不解,病終不退者。本非勞損,毋誤治也。

寒熱往來不止者,宜一二三四五柴胡等飲,酌宜用之,或正柴胡飲亦可。兼咳嗽者,柴陳煎。若脾腎氣虛而兼咳嗽者,金水六君煎,或邪有未解而兼寒熱者,仍加柴胡。

有一種血分鬱滯,氣行而血不行,徒為蒸熱,俟蒸氣散,微汗而熱退者,此宜活血為主。

白話文:

虛損的病症,一定有其發生的原因。而那些看起來像虛損但又不是虛損的病症,通常來得很快。這類病症多半是因為外感風寒,沒有及時疏散,卻被誤認為是內傷,因而用了溫補、清涼,或是幫助消化的藥物,導致外來的邪氣鬱積在體內,久久無法消散,進而出現忽冷忽熱、或是潮熱咳嗽等症狀,這些症狀看起來完全像是勞損引起的。如果用治療虛損的方法來治療,像是使用滋陰等藥物,反而會更加助長邪氣的熱度,時間久了,原本不是虛損的也會變成虛損了。想要分辨這類病症,只要仔細觀察,確認它並非是慢慢累積造成的就好。

有時候身體會疼痛,微微出汗後就會退燒,不出汗又會發熱。有時候會看到劇烈的咳嗽,脈象雖然弦緊但不是很快速。有時候也會出現脈象緩和等症狀。即使生病一兩個月,邪氣還是無法解除,病也不會好轉。這種情況本來就不是勞損,千萬不要誤治。

對於忽冷忽熱的症狀持續不止的,應該使用一二三四五柴胡等飲,依照情況酌量使用,或者使用正柴胡飲也可以。如果同時有咳嗽,可以使用柴陳煎。如果是脾腎氣虛且兼有咳嗽,可以使用金水六君煎,如果邪氣未解並且有忽冷忽熱的症狀,則仍需加入柴胡。

還有一種情況是血分鬱滯,氣運行但血不運行,徒然產生蒸熱感,等到蒸熱消散,微微出汗後就會退燒,這種情況應該以活血為主要治療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