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煒

《虛損啟微》~ 卷上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10)

1. 辨虛火

虛火二字,混淆已久,貽誤最多,不可以不辨也。夫火有陰盛格陽之火,有陰虛火動之火,有純屬陰虛,似火非火之火。所謂陰盛格陽者,龍雷之火,得水愈燔,得熱則散,內真寒而外假熱,真正之虛火也,補陽即消矣,有曰虛火宜補溫,能除大熱者,此之謂也。所謂陰虛火動者,真水虧乏,邪火妄行,神魂躁動,內外枯熱,是亦不得不謂之虛火,若補陽,則助其熱矣,有曰陽旺陰愈消,熱增水益涸者,此之謂也。

所謂似火非火者,原無外火銷爍,止以真陰虧竭,泉源斷流,而致為乾枯燥旱,是又不可不名為虛火,此則腎水大傷,非純補真陰莫濟矣,有曰補陰以配陽者,此之謂也。

白話文:

「虛火」這兩個字,長久以來一直被混淆不清,造成很多誤解,實在不能不加以辨明。所謂的「火」,有陰氣過盛而將陽氣逼迫於外的火,有陰液不足而導致火氣妄動的火,還有單純是陰虛,看起來像火卻不是真的火。

所謂陰氣過盛而將陽氣逼迫於外的火,就像龍雷之火,遇到水反而燒得更旺,遇到熱反而會消散。這是因為體內真正是寒的,而表面卻呈現發熱的假象,是真正的虛火。這種情況只要補足陽氣,火氣就會消退。有人說虛火應該用溫補的方式,能去除大熱,指的就是這種情況。

所謂陰液不足而導致火氣妄動的火,是因為體內的真水虧損,邪火因而妄動,導致精神煩躁,內外都感到乾燥發熱。這種情況也不得不說是虛火。如果用補陽的方式,反而會助長熱勢。有人說陽氣旺盛,陰液會更加耗損,熱更甚而水分更加乾涸,指的就是這種情況。

所謂看起來像火卻不是真的火,是因為原本沒有外來的火氣侵擾,只是因為體內的真陰虧竭,像泉水乾涸一樣,導致身體乾燥枯竭。這種情況也必須把它歸類為虛火。這是因為腎水嚴重耗損,只有單純補充真陰才能夠有所幫助。有人說補陰來配合陽氣,指的就是這種情況。

2. 論脈

虛損之脈,凡甚急、甚數、甚細、甚弱、甚澀、甚滑、甚短、甚長、甚浮、甚沉、甚疏、甚緊、甚洪、甚實者,皆是其候。然陰陽之辨,則全以遲數二字,為損症之大關鍵,雖其遲數中,又有浮、沉、大、小、之不同,要以陰虛脈數,陽虛脈遲,不可易也。大凡數脈不及六至者,可治也。

六至以上者,難治也。若數甚而再加弦緊細小,則百無一生矣。然脈數至極多,有兼滑,但見其滑愈甚者,其死愈近,以決短期,萬無或爽也。

遲不甚遲,而脈中有神者,治之甚易,可數劑取效也。遲敗之極,而微弱無神者,死在頃刻,雖大進溫補,無能為力也。

陰虛脈數,陽虛脈遲,是固然矣,及病至危篤,亦有數之至而漸緩者,以陰脫盡而陽亦日亡也。又有遲之甚而轉數者,以陽敗極而陰亦漸散也。此不得視為佳兆,正死期之日促耳!

陰陽雖為對待,然世人勞損,畢竟陰虛脈數者居多,陽虛脈遲者恆少,所以但見脈數,便須認定陰虛,斷不容混。惟知愈虛則愈數,愈數則愈虛,而弱症思過半矣。

弦脈者,虛損最忌,又最多也。《脈經》謂之中虛,崔真人謂之土敗。以余觀之,亦當先辨遲數,蓋凡遲緩而弦者,其為中虛土敗,不待言耳!若數中兼弦,則以水枯木燥,愈燥愈弦,愈弦愈燥,並不關中土之病,即使木氣燥極,亦致凌脾,究竟補水為主。而快脾等劑,斷不可用,毫釐之失,何啻千里之差!

世人右尺虛者極多,粗工不察,動云補火,不知火上浮則右尺必虛,不定屬腎寒也。若不加詳審,而遽投溫熱,鮮不致誤矣。

白話文:

論述虛損的脈象,凡是脈象非常快、非常數、非常細、非常弱、非常澀、非常滑、非常短、非常長、非常浮、非常沉、非常疏、非常緊、非常洪、非常實的,都是虛損的徵象。然而分辨陰虛或陽虛,主要關鍵在於脈搏的快慢,這是虛損病症最重要的判斷依據。雖然脈搏的快慢之中,還有浮、沉、大、小的不同,但總體來說,陰虛的脈象是快,陽虛的脈象是慢,這個原則不能改變。一般而言,脈搏每分鐘少於六次跳動的,還可以治療。

如果脈搏每分鐘超過六次跳動的,就比較難治療了。如果脈搏快而且又弦緊細小,那幾乎沒有活命的機會了。如果脈搏非常快,而且還兼有滑脈,如果滑的程度越來越嚴重,那說明離死亡越近,可以判斷病人很快就會死亡,絕對不會有錯。

如果脈搏慢但不太慢,而且脈搏中有力量的,治療起來很容易,可能吃幾副藥就會有效果。如果脈搏慢而無力,而且沒有精神,那說明病人很快就會死亡,即使大量使用溫補藥物也無濟於事。

陰虛的脈象是快,陽虛的脈象是慢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但是當病情發展到非常危險的時候,也可能出現脈搏快反而逐漸變慢的情況,這是因為陰氣耗盡而陽氣也逐漸衰亡的緣故。還有可能出現脈搏慢反而轉快的情況,這是因為陽氣敗竭而陰氣也逐漸消散的緣故。這些都不是好現象,反而說明離死期更近了!

陰和陽雖然是對立的,但是一般人因為勞損,大多是陰虛脈快的情況,陽虛脈慢的情況反而比較少見。所以一旦看到脈搏快,就應該認定是陰虛,絕對不能搞混。要知道越虛脈搏就會越快,越快就會越虛,這樣一來,關於虛弱的病症就了解了大半了。

弦脈這種脈象,是虛損病最忌諱的,也是最常見的。《脈經》認為這是中虛的表現,崔真人認為這是脾土衰敗的表現。依我看,也應該先分辨脈搏的快慢,凡是脈搏遲緩而又帶有弦脈的,肯定是中虛脾土衰敗的表現,不需要多說。如果脈搏快而且兼有弦脈,那是因為水液枯竭而木氣燥熱,越燥熱弦脈就會越明顯,越弦脈就會越燥熱,這和脾土的病沒有關係,即使是肝木燥熱到極點,也可能會侵犯脾臟,但是治療還是應該以補水為主。而像那些促進脾胃功能的藥物,絕對不能使用,稍有差錯,結果就會差之千里!

世人右手的尺脈虛弱的非常多,醫術不精的醫生不仔細觀察,就說是火虛,不知道火上浮的時候,右尺脈必然虛弱,這不一定是腎臟虛寒引起的。如果不仔細診斷,就隨便使用溫熱的藥物,很少不會出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