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綺石

《理虛元鑒》~ 卷上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5)

1. 心腎論

夫心主血而藏神者也,腎主志而藏精者也。以先天生成之體論,則精生氣,氣生神;以後天運用之主宰論,則神役氣,氣役精。精、氣、神,養生家謂之三寶。治之原不相離,故於滑精、夢泄種種精病者,必本於神治;於怔忡、驚悸種種神病者,必本於氣治。蓋安神必益其氣,益氣必補其精。

白話文:

心臟主管血液並儲藏精神意識,腎臟主管意志並儲藏精華物質。從先天形成的身體來看,精華物質產生元氣,元氣產生精神意識;從後天運作的主導來看,精神意識驅使元氣,元氣驅使精華物質。精、氣、神,養生的人稱之為三寶。治療的根本是不能分離的,所以對於遺精、夢遺等各種精的疾病,一定從精神方面治療;對於心悸、驚恐等各種精神的疾病,一定從元氣方面治療。因為要安定精神必須增益元氣,增益元氣必須補養精華物質。

2. 心腎不交論

虛勞初起,多由於心腎不交,或一念之煩,其火翕然上逆,天精搖搖,精離深邃。淺者夢而遺,深者不夢而遺,深之極者漏而不止。其或症成骨痿,難於步履者,畢竟是少火衰微,則成陽虛一路,不為陰虛之症也。其單見心腎不交,滑精夢泄,夜熱內熱等候者,此為勞嗽之因,而未成其症也。

其心腎不交,心火炎而乘金,天突急而作癢,咯不出,咽不下,喉中如有破絮黏塞之狀,此勞嗽已成之症也。

白話文:

虛勞病剛開始的時候,大多是因為心腎陰陽失調所導致。有時候是因為一個念頭的煩惱,心火就突然往上竄,使得腎精不穩而離開它深藏的地方。輕微的會夢遺,嚴重的會沒有夢就遺精,最嚴重的會持續漏精不止。如果病情發展成骨頭萎軟,難以行走,那肯定是身體的少陽之火衰弱了,屬於陽虛的狀況,不是陰虛的症狀。如果只是單純的心腎不交,出現滑精、夢遺、夜晚發熱、體內發熱等情況,這只是虛勞咳嗽的起因,還沒有發展成真正的疾病。

心腎陰陽失調,心火往上竄而侵犯肺金,導致天突穴(喉嚨下方)的地方覺得又急又癢,想咳卻咳不出來,想吞又吞不下去,喉嚨裡好像有破棉絮黏住一樣,這就表示虛勞咳嗽已經形成了。

3. 心腎不交與勞嗽總論

在心腎不交之初,或夢泄滑精,體倦骨痿,健忘怔忡;或心脾少血,肝膽動焰,上冒下厥。種種諸症,但未至傷肺絡,成蒸熱者,可用養心丸,或歸脾丸主之。其養心丸內以石蓮、肉桂,交心腎於頃刻;歸脾丸內以龍眼、木香,甘溫辛熱之品,直達心脾,主補中而生血,引經文主明下安之義,以補火為治。

故凡火未至於乘金,補火亦是生土之妙用,而何慮乎溫熱之不可從治也哉?若夫陰劇陽亢,木火乘時,心火肆炎上之令,相火舉燎原之焰,肺失降下之權,腎鮮長流之用,以致肺有伏逆之火,膈有膠固之痰,皆畏非時之感,胸多壅塞之邪,氣高而喘,咳嗽頻仍,天突火燃,喉中作癢,咯咽不能,嗽久失氣,氣不納于丹田,真水無以制火,於是濕挾熱而痰滯中焦,火載血而厥逆清窌,伏火射其肺系,則能坐而不能臥,膈痰滯乎胃絡,則能左而不能右。

斯時急宜清金保肺,以宣清肅之令;平肝緩火,以安君相之位;培土調中,以奠生金之母;滋陰補腎,以遏陽光之焰。一以中和為治,補其虛、載其陷、鎮其浮、定其亂、解其爭、制其過、潤其燥、疏其淹滯、收其耗散,庶有濟也。若執補火之說,用辛熱之品,與彼寒涼傷中者,異病而同治,豈不殆哉!

白話文:

當心腎陰陽失調的初期,可能會出現夢中遺精、滑精,身體疲倦、骨頭無力,容易健忘、心悸不安等症狀;或是因為心脾氣血不足,導致肝膽火氣旺盛,引起氣往上衝、下肢厥冷的狀況。這些種種症狀,只要還沒有傷到肺部,導致出現虛熱的,可以使用養心丸或歸脾丸來治療。養心丸裡面的石蓮子和肉桂,能迅速地協調心腎功能;歸脾丸裡面的龍眼肉和木香等甘溫辛熱的藥材,直接作用於心脾,主要是補養中氣、生成血液。引經據典說明,主要目的是安定下焦,以補火的方式來治療。

所以,當火氣還沒有過度侵犯肺部的時候,補火也是一種能幫助脾胃(土)的方法,哪裡需要擔心溫熱藥物不適合呢?但若是陰虛嚴重、陽氣亢奮,肝火旺盛,心火也跟著向上燃燒,相火也如同燎原般不可收拾,肺失去了肅降的功能,腎臟也無法提供滋養,導致肺部積藏著潛伏的火氣,胸膈間有難以化解的濃稠痰液,容易因為外感而加重病情,胸部也常感到悶塞不適。會有氣喘、頻繁咳嗽、喉嚨癢、吞嚥困難,久咳造成氣虛,氣無法順利下行到丹田,腎水無法制約火氣。於是濕氣和熱邪相互勾結,使痰滯留在中焦;火氣帶著血液向上逆行,阻塞清竅。潛伏的火氣侵犯肺部,會讓人坐立難安,胸膈的痰阻滯在胃絡,會讓人身體無法自由翻動。

這時應該趕緊清熱潤肺,恢復肺的肅降功能;平抑肝火,安定心臟和腎臟;培養脾胃,奠定肺金之母;滋陰補腎,抑制過盛的陽氣。要以平和中庸的原則來治療,補養虛弱的、提托下陷的、鎮靜浮躁的、平息紊亂的、化解爭鬥的、制約過盛的、滋潤乾燥的、疏導停滯的、收斂耗散的。這樣才有機會痊癒。如果執著於補火的說法,使用辛熱的藥物,把那些因為寒涼藥物傷到脾胃的病症,和這些陰虛陽亢的病症,用相同的治療方式,那不是太危險了嗎!

4. 五交論

勞嗽吐血之症,其難於脾肺之交,不必遍論五臟,但取其要處言之。夫虛症總由相火上炎,傷其肺金,而相火寄於肝腎,故余於清金之外,再加白芍酸斂以收之,丹皮辛潤以抑之,二物能制木之過,又能滋木之枯,此治金木之交也。至於木得火勢而上乘於金,金失降下之令,已不能浚水之源,木強土受其克,水寡於畏,亦乘風木之勢而上乘,淆混於胸膈而為痰涎,壅塞膠固稠膩不可開,以礙清肅之化。此因木土不交,水又乘之而肆虐。

粗工每以陳、半、香、樸治痰之標,殊不知此乃水乘木火而上泛為痰,比之雜症二陳所主之痰,天淵不同。余但於清金劑中,加牛膝、車前、澤瀉,以導水下行,土自安位,金水平調,天地清肅矣。此調木土之交,及水土之變也。

白話文:

勞累引起的咳嗽吐血,病因在於脾肺之間氣機不順暢,不必將五臟都拿出來討論,只取其中重點來說明。這種虛弱的症狀,總是由於相火(一種虛火)往上燃燒,傷害了肺金(肺的機能)。而相火寄居在肝腎,所以我除了用藥物來清肺金的熱之外,還會加入白芍這種酸味的藥材來收斂,並加入丹皮這種辛潤的藥材來抑制。這兩種藥材能控制肝木(肝的機能)的過度亢奮,又能滋養肝木的枯竭,這是治療肺金和肝木之間失調的方法。

至於肝木得到火的助長而向上侵犯肺金,肺金失去向下降的功能,已經不能疏通水的來源,肝木強盛,脾土(脾的機能)會受到它的剋制,腎水不足,因為害怕肝木的氣勢而跟著向上,一起混雜在胸膈,形成痰液,這些痰液壅塞、黏稠、難以化開,阻礙了清肅之氣的運行。這是因為肝木和脾土之間失去調和,腎水又趁機作亂。

一般的醫生常常用陳皮、半夏、木香、厚朴這些藥來治療痰的症狀,卻不知道這是因為腎水依附在肝木的火勢而向上泛濫形成的痰,和一般雜症用二陳湯治療的痰,有著天壤之別。我只在清肺金的藥劑中,加入牛膝、車前子、澤瀉,來引導水往下走,脾土自然就能回到正常的位置,肺金的機能和腎水就能達到平衡,天地清明肅穆。這是調整肝木和脾土的關係,以及水土之間變化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