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綺石

《理虛元鑒》~ 卷上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2)

1. 治虛二統

治虛二統,統之於肺、脾而已。人之病,或為陽虛,或為陰虛。陽虛之久者,陰亦虛,終是陽虛為本;陰虛之久者,陽亦虛,終是陰虛為本。凡陽虛為本者,其治之有統,統於脾也;陰虛為本者,其治之有統,統於肺也。此二統者,與前人之治法異。前人治陽虛者,統之以命火,八味丸、十全湯之類,不離桂、附者是;前人治陰虛者,統之以腎水,六味丸、百補丸之類,不離知、柏者是。余何為而獨主金、土哉?蓋陰陽者,天地之二氣。

二氣交感,乾得坤之中畫而為離,離為火;坤得乾之中畫而為坎,坎為水。水火者,陰陽二氣之所從生,故乾坤可以兼坎離之功,而坎離不能盡乾坤之量。是以專補腎水者,不如補肺以滋其源,肺為五臟之天,孰有大於天者哉?專補命火者,不如補脾以建其中,脾為百骸之母,孰有大於地者哉?

白話文:

治療虛症有兩個主要方向,重點在於肺和脾。人的疾病,不外乎是陽虛或陰虛。陽虛的時間久了,也會導致陰虛,但根本還是陽虛;陰虛的時間久了,也會導致陽虛,但根本還是陰虛。凡是陽虛為主的,治療上要有一個重點,那就是脾;陰虛為主的,治療上也有一個重點,那就是肺。這兩個重點,和前人的治療方法不同。前人治療陽虛,會把重點放在命門之火,例如用八味丸、十全湯之類的藥方,離不開桂枝、附子等藥材;前人治療陰虛,會把重點放在腎水,例如用六味丸、百補丸之類的藥方,離不開知母、黃柏等藥材。

我為什麼獨獨強調肺和脾呢?因為陰陽是天地之間的兩種氣。陰陽二氣互相影響,乾卦得到坤卦的中爻而變成離卦,離卦代表火;坤卦得到乾卦的中爻而變成坎卦,坎卦代表水。水火是陰陽二氣的來源,所以乾坤可以包含坎離的作用,但坎離卻不能完全取代乾坤的功能。因此,專門補腎水,不如補肺來滋養它的源頭,因為肺是五臟的最高主宰,有誰比天還大呢?專門補命門之火,不如補脾來建立它的根本,因為脾是所有器官的母親,有誰比地還大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