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理虛元鑒》~ 卷上 (8)
卷上 (8)
1. 遺精夢泄論
精雖藏於腎,而實主於心。心之所藏者神,神安則氣定,氣為水母,氣定則水澄,而精自藏於命門。其或思慮過度,則火水不交,快情恣欲,則精元失守。所以心動者神馳,神馳則氣走,精逐而流也。且心主血,心血空虛,則邪火上壅,而淆其靈舍,於是神昏志蕩,天精搖搖,淫夢交作,而精以泄。其甚者,不待夢而時泄。
此時以降火之法治之,而火不可降,即以龍骨、牡蠣澀精之品施之,亦屬隨止隨發。殊不知神不歸舍,斯精不歸元,故腎病當治其心,宜以養氣安神為主,以潤燥滋血之品為先,君火既安,相火自能從令,神清氣爽,而精安有不固者哉?
人身之精,融化於周身,如樹中膠汁,本無形質,至因情動搖,遂各成形質而出。其所出者,已為精之死物矣。是不獨精出於腎然也,他如貪心動則津出,哀心動則淚出,愧心動則汗出,皆為精所施化,多出皆能傷精,但與遺精者相較,則感有淺深,質有厚薄,傷有輕重耳。
白話文:
精液雖然藏在腎臟,但實際上由心所主導。心所藏的是神,神安定則氣穩定,氣是產生精液的根源,氣穩定則精液清澈,精液自然就會藏在命門(腎臟)。如果思慮過度,就會導致心火與腎水不相交,縱情慾望,就會使精液流失。因此,心念動搖則精神渙散,精神渙散則氣也跟著散失,精液也跟著流出。而且,心主導血液,如果心血虛弱,邪火就會向上竄,擾亂心神,導致精神昏沉、意志動搖,精液不安穩,容易產生性夢,進而洩精。更嚴重的,甚至不作夢也會時常洩精。
此時如果用降火的方法治療,火卻無法降下來;即使使用龍骨、牡蠣等收澀精液的藥物,也只是暫時止住,很快又會復發。殊不知,是心神沒有回到它該在的位置,精液才會無法回到它的根源。所以治療腎病應當從治療心神著手,應該以養氣安神為主,以潤燥滋血的藥物為先。心火安定後,腎火自然也會跟著安定。心神清明,氣血順暢,精液自然就能穩固。
人體的精液,融化在全身各處,就像樹木中的膠汁,本來沒有固定的形狀,一旦因為情慾動搖,才會凝結成有形質的精液而排出。排出來的精液,已經是精液的死物了。不只是精液由腎臟排出,其他如貪心動了會產生口水,傷心難過會流淚,感到羞愧會流汗,這些都是精液所變化而成的,過多的流失都會傷害精液。只是與遺精的情況相比,感受到的程度有深淺、本質有厚薄、傷害有輕重之別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