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綺石

《理虛元鑒》~ 卷上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7)

1. 勞嗽初起治法

勞嗽初起之時,多兼表邪而發。蓋肺部既虧,風邪乘虛而入,風寒入肺,化為火邪,邪火與內火交灼,則肺金愈傷,而咳嗽因之不止。庸醫但知勞嗽為內臟本病,而驟以耆、術益其氣,歸、地補其血,甚以白芍、五味、棗仁斂其邪,則邪氣深滯腠理,膠固而難拔矣。余凡遇此症,先以柴胡、前胡清理表邪,及桔梗、貝母、兜鈴之類,清潤而不泥滯者,以清理肺金,或六七劑後,方用清涼滋陰之品,以要其終。但柴胡可多用幾劑,前胡止可用一二劑,若表邪一清,柴胡亦須急去也。

白話文:

勞嗽剛開始發作的時候,常常是因為同時受到外感風邪而引起的。因為肺部已經虛弱,風邪就趁虛侵入,風寒進入肺部,就會轉化成火邪,外來的火邪與體內的火氣互相煎熬,那麼肺金就會更加損傷,咳嗽因此持續不止。一般庸醫只知道勞嗽是內臟本身的疾病,就立刻用黃耆、白朮來補氣,當歸、熟地來補血,甚至用白芍、五味子、棗仁來收斂邪氣,這樣邪氣就會深入滯留在皮膚紋理之間,變得膠著難以拔除。我遇到這種情況,會先用柴胡、前胡來清理體表的邪氣,以及用桔梗、貝母、兜鈴之類的藥物,選擇性質清潤而不黏膩的,來清理肺部的邪氣,大概服用六七劑之後,才使用清涼滋陰的藥物,來達到最後的治療效果。但是柴胡可以使用多幾劑,前胡則只能用一兩劑,如果體表的邪氣清除後,柴胡也必須立刻停用。

2. 乾咳嗽論

乾咳者,有聲無痰,病因精血不足,水不濟火,火氣炎上,真陰燔灼,肺臟𪸓澀而咳也。丹溪云:此係火邪鬱於肺中而不能發,水火不交所致,宜補陰降火。症從色欲來者,瓊玉膏最捷。午後咳,陰虛也;黃昏咳,火氣上感於肺也。

白話文:

乾咳,指的是咳嗽時有聲音卻沒有痰,病因是身體的精血不足,無法滋潤身體,導致虛火上升,灼燒體內的真陰,使得肺臟乾燥阻塞而引起咳嗽。朱丹溪說:這種情況是因為火邪鬱積在肺中而無法散發,是水與火失去平衡所導致的,應該要滋補陰氣、降泄火氣。如果這種咳嗽是因為性慾過度引起的,使用瓊玉膏效果最快。若是午後咳嗽,是屬於陰虛的症狀;若是黃昏咳嗽,則是火氣向上衝到肺部所導致的。

3. 咳嗽痰中帶血珠血絲

此症大約皆從鬱火傷肺,肺金受邪,不能生水,水火不相濟,則陰火亢陽,而為痰血凝結,火載上逆,乃煎厥之漸也。多因志節拘滯,預事而憂,或鬱怒傷肝,或憂憤傷心,不能發泄而成。若不早治,肺金受傷之至,火盛血逆,成塊成片,夾痰而出,有時無痰而出,輕則見於清晨,甚則時時頻見,或拂鬱憤怒,則隨觸隨見,即煎厥也。不急治,則為薄厥,而病篤矣。

白話文:

這個症狀大概都是因為情緒鬱悶導致火氣上升傷到肺部,肺的功能受到邪氣干擾,不能產生足夠的水分來滋潤,造成體內水火不平衡,導致虛火旺盛,進而使痰液和血液凝結在一起。火氣帶著血痰向上逆流,是將要昏厥的徵兆。

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個性壓抑、心中有事擔憂,或是因為情緒鬱悶而傷肝,也可能是因為憂愁憤怒而傷心,這些情緒無法發洩出來所導致的。如果不及早治療,肺的功能會嚴重受損,火氣更旺盛使血液逆流,就會形成一塊塊、一片片的血塊,夾雜在痰中咳出來,有時候沒有痰卻直接咳出血。輕微的狀況可能只在早上出現,嚴重的則會頻繁出現,甚至只要一感到煩悶或憤怒,就會立刻咳出血,這就是將要昏厥的徵兆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就會發展成暈厥,病情就會非常嚴重了。

4. 論勞嗽吐血能治不能治大旨

血症生死之辨,以大肉不消者,其病輕;大肉漸消者,其病重;若大肉脫盡者,萬無生理。倘虛熱已退,紅症已止,痰嗽皆除,而大肉未消,或既消而脾胃猶強,藥食滋補,大肉漸漸長起,則猶可治;設使仍前不長者,斷然不可治,即使飲食自健,亦不過遷延時日而已。每見患怯之人,起居如常,正當進膳之時,執匕箸而去者,即此症也。

凡患此症者,如心性開爽,善自調養,又當境遇順適,則為可治;若心性系滯,或善怒多郁,處逆境而冤抑難堪,處順境而酒色眷戀,又不恪信醫藥,死何疑焉?

白話文:

關於勞損咳嗽吐血這種病,能不能治好的主要判斷依據:

判斷血症的生死關鍵,如果身體的肌肉沒有消瘦,病情就比較輕;如果肌肉逐漸消瘦,病情就比較重;如果肌肉完全消瘦,就完全沒有活下去的希望了。假如虛熱已經退去,出血的症狀也停止了,痰和咳嗽也都消失了,但是肌肉沒有消瘦,或者已經消瘦但脾胃功能還算強健,能夠通過藥物和食物來滋養身體,肌肉慢慢長回來,這樣還是可以治好的。如果肌肉仍然無法長回來,那就肯定無法治好,即使飲食狀況正常,也只是拖延時間而已。常常看到身體虛弱的人,日常生活沒有異樣,正要吃飯的時候,卻突然放下筷子離去,這就是這種病的情況。

凡是患上這種病的人,如果心胸開朗、能夠好好調養身體,而且生活環境順利,這樣就可以治好;如果心性抑鬱,常常生氣或鬱悶,處於逆境而感到冤屈痛苦,或者處於順境卻沉迷酒色,又不相信醫藥治療,那死亡就是必然的了。

5. 虛勞內熱骨蒸論

虛勞發熱,皆因內傷七情而成。人之飲食起居,一失其節,皆能成傷,不止房勞一端為內傷也。凡傷久則榮衛不和而發熱,熱變蒸,蒸類不一。凡骨脈皮肉五臟六腑皆能作蒸,其源多因醉飽後入房,及憂思勞役,或病飲食失調,暨大喜、大怒、大痛、大淚,嚴寒酷暑房勞,不能調攝,邪氣入內而成注。注之為言住也,外邪深入,連滯停住而不能去也。

注不治則內變蒸,蒸失治則咳嗽、吐痰、咳血,而病危矣。故夜熱、內熱、虛熱,為虛勞之初病,骨蒸、內熱、潮熱,則虛勞之本病也。宜及時調治,毋使滋蔓。治法以清金、養榮、疏邪、潤燥為主,則熱自退矣。

白話文:

虛勞引起的發熱,大多是因為情緒內傷所導致。人的飲食作息,只要稍微失去規律,都可能造成損傷,不單單是性生活過度才會造成內傷。凡是損傷時間久了,就會導致身體的營衛失調而發熱,發熱時間久了就會變成蒸熱,蒸熱的種類又有很多。像是骨骼、經脈、皮膚肌肉、五臟六腑都有可能產生蒸熱,其根源大多是因為酒醉飯飽後進行性行為,或是憂愁思慮、過度勞累,或是因為飲食不調,以及過度喜悅、憤怒、悲痛、哭泣,還有嚴寒酷暑、性生活過度,不能好好調養,導致外邪入侵體內而形成「注」。所謂的「注」就是停留在體內的意思,外邪深入體內,連帶停滯而無法去除。

「注」如果沒有好好治療,就會在體內轉變成蒸熱,蒸熱如果沒有好好治療,就會引起咳嗽、吐痰、咳血,病情就會變得危險。所以夜間發熱、內熱、虛熱,是虛勞最初的病症,而骨蒸、內熱、潮熱,則是虛勞的根本病症。應該要及時調治,不要讓病情擴散蔓延。治療方法應以清肺、滋養營血、疏散邪氣、滋潤乾燥為主,這樣熱就會自然消退。

6. 虛火伏火論

諸火可補火,諸熱不可補火。又他臟有虛火可補火,肺臟有伏火不可補火。斯言實發前人未發之旨。何謂諸火可補火?火者,虛火也,謂動於氣而未著於形。其見於症,易升易降,倏有倏無。其發也,盡有燎原之勢,或面紅頰赤,或眩暈厥冒,種種不同,而皆可以溫潤補腎之劑,以收其浮越,而引歸於性根命蒂之中,補之可也。何謂諸熱不可補火?熱者,實熱也。

謂其先動於氣,久而漸著於形,如燒熱之物相似。其見於症,有定時,有定處,無升降,無變遷。其夜間准熱日間不熱者,為夜熱;其裡面恆熱而皮膚未熱者,為內熱;其熱如在骨髓間蒸出而徹於皮膚者,為骨蒸勞熱。此種種蒸熱,有清法,無溫理,補之不可也。

何謂他臟有虛火可補火,肺臟有伏火不可補火?蓋肺與四臟有別,如肝腎龍雷之火可補而伏,脾胃寒格之火可補而越,心家虛動之火可補而定,惟肺之一臟屬金,金畏火克,火喜鑠金,故清肅之臟最畏火。此言其臟質也。肺居膈上,其氣清,其位高,火若上衝則治節失令,而痰滯氣塞,喘嗽交加,故至高之部極畏火。此以部位言之也。

然或偶然浮越之火,猶不犯此禁,獨至伏逆之火,出於陰虛陽亢,火乘金位,謂之賊邪。以其火在肺葉之下,故名伏;以其火只星星,便能使金令捍格,故名逆。凡若此者,症必膠痰固膈,吸短呼長,脈必細而數。細為血虛,數為火勝。此在少年為勞嗽之根,四十以外,為血虛痰火之兆。

宜用清法,無用溫理,其斷不可補者也。

白話文:

各種火證可以用補法來治療,但各種熱證則不可用補法。另外,其他臟腑的虛火可以用補法,但肺臟的伏火則不可用補法。這句話實在是道出了前人沒有提出的重要觀點。

什麼叫做「各種火證可以用補法」呢?這裡說的「火」,指的是虛火,它是在氣分上發動,但還沒有形成實質的病變。這種火表現在症狀上,會忽高忽低、時有時無。發作起來的時候,可能會有像燎原大火一樣的勢頭,出現臉紅、面頰赤紅、頭暈目眩等各種不同的情況。這些情況都可以用溫潤補腎的藥物來收斂它浮越的火氣,將它引歸於腎的根本,這樣補是可行的。

什麼叫做「各種熱證不可用補法」呢?這裡說的「熱」,指的是實熱。這種熱是先從氣分上發動,時間久了,逐漸形成實質的病變,就像燒熱的東西一樣。表現在症狀上,會有固定的發作時間、固定的部位,不會忽高忽低、變化無常。像是晚上發熱、白天不熱的,叫做夜熱;身體裡面發熱、皮膚卻不發熱的,叫做內熱;熱像從骨髓裡蒸發出來、一直透到皮膚的,叫做骨蒸勞熱。這些實熱的證狀,只能用清熱的方法治療,不能用溫補的方法,補了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
什麼叫做「其他臟腑的虛火可以用補法,肺臟的伏火則不可用補法」呢?因為肺與其他四個臟腑不同,像肝腎的龍雷之火,可以用補法使它潛伏;脾胃的寒格之火,可以用補法使它消散;心臟的虛動之火,可以用補法使它安定。只有肺這個臟腑,屬性為金,而金害怕火的剋制,火又喜歡熔化金,所以這個清肅的臟腑最害怕火。這是從臟腑本身的性質來說的。肺位於膈膜之上,其氣清淨,位置較高,如果火氣上衝,就會導致肺的調節功能失常,出現痰液積滯、氣機阻塞、喘嗽等症狀。因此,這個人體最高的部分最害怕火。這是從肺的位置來說的。

然而,偶爾出現的浮越之火,還不算觸犯了這個禁忌,只有那種潛伏在內的逆火,才是因為陰虛陽亢,火氣侵犯了肺金的位置,叫做「賊邪」。這種火潛伏在肺葉之下,所以叫做「伏」;這種火只要一點點,就能使肺金的正常功能受到阻礙,所以叫做「逆」。凡是像這種情況,症狀必定是痰液黏稠、阻塞胸膈,呼吸短促且呼氣時間長,脈象一定是細而數。細脈表示血虛,數脈表示火盛。這種情況,在年輕人是勞嗽的根源,在四十歲以上的人則是血虛痰火的徵兆。

這種情況應該用清熱的方法來治療,不能用溫補的方法,絕對不可以用補法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