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救傷秘旨》~ 救傷秘旨續刻 (8)
救傷秘旨續刻 (8)
1. 黑神散
百草霜(即鍋臍煤),一味。炒至煙盡存性。清油調敷。
白話文:
將鍋底的煤灰(百草霜)單獨取出,用火炒到冒煙,直到燒盡但還留有碳化的狀態。再用清澈的油調和,敷在患處。
2. 輕重損傷按穴治法
(計三十四穴)
天關穴(在百會前一寸五分。即前頂穴。)督脈。與湧泉通,屬脾肺二經。
紅花,當歸,劉寄奴,赤芍,陳皮,蘇術,續斷,川芎,威靈仙,乳香,沒藥,如皮傷輕者,頭上浮腫,其勢反重。用原方治之,膏貼穴內,自愈。傷重者,穴內血有一塊,反不浮腫,其勢似輕。其血一阻,周身之血不通。傷血入脾經,一二日遍身如刀刺之,六七日轉入肺經,腹即腫脹,十日後肺漸斃,至十五日准斃其內。醫治用原方。
將膏貼湧泉穴,約半月,其血流通即愈。打破者以象皮湯抹淨,不可惹頭髮在內,摻藥紅玉膏收之,煎藥原方加骨碎補。
百會穴(在天關後一寸五分,頂中央旋毛陷中。)乃天關頂門交界之所,受傷時看近何穴,照何穴治之。
頂門穴(在百會後一寸五分,即後頂穴。),督脈,屬心脾二經。
當歸,紅花,威靈仙,枳殼,烏藥,陳皮,赤芍,澤蘭,五加皮,傷輕者,將膏貼穴內,煎藥用原方。傷重者,傷血即入心經,眼脹頭痛,口發譫語,第三日轉入脾經,遍身赤脹,原方加三稜、莪朮。不可用破血藥,第七日還入心經,則無救矣。若打破出血,仍噴不止,用四生湯治之。後用摻藥紅玉膏貼之,血止後,用附子、肉桂等熱藥敷之。
天星穴(在入後髮際一寸,大筋內宛宛中,即風府穴。),督脈。
澤蘭,紅花,歸尾,三稜,川芎,桃仁,續斷,烏藥,陳皮,莪朮,五加皮,骨碎補,赤芍,蘇木,薑黃,紫蘇,木香,看傷輕重,以此方減用之,若打破出血不止,急用四生湯止,用象皮湯抹,摻藥以紅玉膏蓋之。
眉心穴(在兩眉頭陷中,即攢竹二穴,一名員柱,一名始光,一名光明。),足太陽,屬心肺二經。
澤蘭,紅花,歸尾,草決明,烏藥,銀花,續斷,三稜,莪朮,受傷不論輕重損破,若不醫治,一百二十日即眼前清盲。
耳後穴(在耳後青脈中,即瘛脈二穴。)手少陽三焦經。
川芎,薄荷,當歸,薑黃,澤蘭,五加皮,烏藥,莪朮,三稜,肉桂,骨碎補,陳皮,傷輕者,七日耳內流血死,傷重者,三日七竅流血死,其藥宜重劑。二三分傷者,不醫後必發毒,左為夭毒,右為脫疽。先用原方清理,出毒之後,以十全大補湯調治,外用腫毒藥治之,其毒由損傷發者,其色紫黑,不由損傷發者,其色紅白。
骨枕穴(在後頂後三寸,強間後一寸五分,即腦戶穴。),督脈,屬心肺二經。
當歸,骨碎補,陳皮,銀花,烏藥,澤蘭,赤芍,紅花,威靈仙,續斷,五加皮,川芎
傷重者,七日頭顱脹而死,甚者爆碎而死,傷六七分者,滿頭脹痛,用原方治之。三四分傷者,不醫發毒,名為玉枕疽。其色初起白,有膿反紅,切不可用刀,須用巴豆半粒,搗爛,安膏上貼之。半刻自穿,若不出膿,用火罐拔之,有鮮血流出可救。無鮮血再用火罐,有血則生,無血不治之症。
白話文:
輕重損傷按穴治法
本文描述了三十四個穴位治療外傷的方法。
天關穴(位於百會穴前一寸五分,即前頂穴),屬於督脈、脾經和肺經。 若頭皮輕微受傷,頭部腫脹但感覺較重,可用紅花、當歸、劉寄奴、赤芍、陳皮、蘇術、續斷、川芎、威靈仙、乳香、沒藥製成的膏藥貼於穴位,即可自愈。若傷勢較重,穴位處有血塊,但腫脹不明顯,感覺較輕,實則血脈阻塞,影響全身血液循環。傷血入脾經,一兩日內全身疼痛如刀刺般,六七日後轉入肺經,腹部腫脹,十日後肺部病情加重,十五日內可能死亡。治療方法相同,另將膏藥貼於湧泉穴,約半個月,待血液循環恢復即可痊癒。若皮膚破損,先用象皮湯清洗乾淨,避免頭髮沾染傷口,再用摻藥紅玉膏收口,並在原方煎藥中加入骨碎補。
百會穴(位於天關穴後一寸五分,頂部旋毛凹陷處),是天關穴和頂門穴的交界處,受傷時應根據傷口靠近哪個穴位,就對應治療該穴位。
頂門穴(位於百會穴後一寸五分,即後頂穴),屬於督脈、心經和脾經。使用當歸、紅花、威靈仙、枳殼、烏藥、陳皮、赤芍、澤蘭、五加皮製成的膏藥。輕傷者貼於穴位,並服用原方煎藥。重傷者,傷血入心經,則眼脹頭痛,神志不清,第三日轉入脾經,全身發紅腫脹,此時原方需加入三稜、莪朮。忌用破血藥物,若第七日又轉入心經,則難以治愈。若傷口破裂出血不止,則需用四生湯治療,之後用摻藥紅玉膏貼敷,止血後再用附子、肉桂等溫熱藥物敷貼。
天星穴(位於後髮際一寸,大筋內凹陷處,即風府穴),屬於督脈。使用澤蘭、紅花、歸尾、三稜、川芎、桃仁、續斷、烏藥、陳皮、莪朮、五加皮、骨碎補、赤芍、蘇木、薑黃、紫蘇、木香,根據傷勢輕重調整藥物用量。若破裂出血不止,需急用四生湯止血,再用象皮湯清洗,並用摻藥紅玉膏覆蓋。
眉心穴(位於兩眉頭之間的凹陷處,即攢竹穴),屬於足太陽經、心經和肺經。使用澤蘭、紅花、歸尾、草決明、烏藥、銀花、續斷、三稜、莪朮。無論輕重,若不治療,一百二十日內將會失明。
耳後穴(位於耳後青筋處,即瘛脈穴),屬於手少陽三焦經。使用川芎、薄荷、當歸、薑黃、澤蘭、五加皮、烏藥、莪朮、三稜、肉桂、骨碎補、陳皮。輕傷者七日內耳內流血致死,重傷者三日內七竅流血致死,需加大藥量。二三分的傷勢若不治療,將會化膿,左側為夭毒,右側為脫疽。先用原方清理傷口,排出毒素後,再用十全大補湯調理,並外敷消腫解毒藥物。由外傷引起的毒,顏色紫黑;非外傷引起的毒,顏色紅白。
骨枕穴(位於後頂穴後三寸,強間後一寸五分,即腦戶穴),屬於督脈、心經和肺經。使用當歸、骨碎補、陳皮、銀花、烏藥、澤蘭、赤芍、紅花、威靈仙、續斷、五加皮、川芎。重傷者七日內頭顱腫脹而死,嚴重者頭顱爆裂而死;六七分傷者,頭部劇烈疼痛;三四分傷者若不治療會化膿,稱為玉枕疽,初期顏色發白,化膿後顏色發紅,忌用刀,可用巴豆半粒搗爛,敷於膏藥上,半刻鐘後膿液會自行排出,若不出膿,則用火罐拔罐,若有鮮血流出則可治癒;若沒有鮮血,則無藥可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