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證治裁》~ 卷之一 (1)
卷之一 (1)
1. 附方
〔冷哮〕,溫肺湯,見本卷咳嗽。
〔溫肺〕,鍾乳丸,鐘乳石(甘草湯煮研),麻黃(醋湯泡焙乾),杏仁,炙草,蜜丸。
〔溫肺〕,冷哮丸,麻,杏,辛,草,星,夏,川烏,川椒,白礬,牙皂,紫菀茸,款冬,神麯,糊丸。
〔外治〕,三建膏,天雄,川烏,川附,桂心,官桂,桂枝,細辛,川椒,乾薑(各二兩),麻油熬,加黃丹,攤貼肺俞。
〔散邪〕,麻黃湯,麻,桂,杏,草
〔散寒〕,越婢加半夏湯,見本卷咳嗽。
〔痰嗽〕,六安煎,見本卷咳嗽。
〔疏利〕,華蓋散,見本卷咳嗽。
〔疏解〕,三拗湯,麻黃(不去節),杏仁,甘草,姜
〔清熱〕,黃芩半夏湯,白芍,半夏,甘草(各二錢),黃芩(三錢),棗(四枚)
〔降火〕,桑白皮湯,芩,連,杏,貝,梔,夏,桑皮,蘇子,姜
〔降火〕,白虎湯,見一卷中風。
〔降逆〕,四磨飲,人參,沉香,檳榔,烏藥,等分,磨汁,煎服。
〔降逆〕,蘇子降氣湯,見本卷失音。
〔探吐〕,小青龍湯,見本卷咳嗽。
〔厚味〕,清金丹,蘿蔔子(蒸曬,一兩),牙皂(燒存性,三錢),薑汁為丸。
〔脾虛〕,異功散,見一卷中風。
〔補中〕,補中益氣湯,見一卷中風。
〔攝腎〕,腎氣丸,見本卷虛損。
白話文:
[附方]
-
[冷哮]:使用溫肺湯,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咳嗽篇。
-
[溫肺]:使用鍾乳丸,藥材包含鐘乳石(用甘草湯煮過後研磨)、麻黃(用醋湯浸泡後烘乾)、杏仁、炙甘草,混合蜂蜜製成藥丸。
-
[溫肺]:使用冷哮丸,藥材包含麻黃、杏仁、細辛、甘草、生半夏、川烏、花椒、白礬、皂莢、紫菀茸、款冬花、神麴,混合糊狀物製成藥丸。
-
[外治]:使用三建膏,藥材包含天雄、川烏、附子、桂心、官桂、桂枝、細辛、花椒、乾薑(每種各二兩),用麻油熬煮,加入黃丹,攤在布上貼於肺俞穴。
-
[散邪]:使用麻黃湯,藥材包含麻黃、桂枝、杏仁、甘草。
-
[散寒]:使用越婢加半夏湯,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咳嗽篇。
-
[痰嗽]:使用六安煎,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咳嗽篇。
-
[疏利]:使用華蓋散,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咳嗽篇。
-
[疏解]:使用三拗湯,藥材包含麻黃(不去節)、杏仁、甘草、生薑。
-
[清熱]:使用黃芩半夏湯,藥材包含白芍、半夏、甘草(各二錢)、黃芩(三錢)、紅棗(四枚)。
-
[降火]:使用桑白皮湯,藥材包含黃芩、黃連、杏仁、貝母、梔子、半夏、桑白皮、紫蘇子、生薑。
-
[降火]:使用白虎湯,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中風篇。
-
[降逆]:使用四磨飲,藥材包含人參、沉香、檳榔、烏藥,等份磨成汁液,煎煮後服用。
-
[降逆]:使用蘇子降氣湯,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失音篇。
-
[探吐]:使用小青龍湯,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咳嗽篇。
-
[厚味]:使用清金丹,藥材包含萊菔子(蒸過曬乾,一兩)、皂莢(燒成炭,三錢),用薑汁製成藥丸。
-
[脾虛]:使用異功散,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中風篇。
-
[補中]:使用補中益氣湯,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中風篇。
-
[攝腎]:使用腎氣丸,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虛損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