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佩琴

《類證治裁》~ 卷之三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9)

1. 鬱症脈候

郁脈多沉伏,或結促,或沉澀。郁在肝腎見於左,郁在心脾見於右。氣血食積痰飲,一有留滯,脈必止澀,但須有神,有神有胃氣也。郁脈雖沉伏結促,有氣可散,氣通則和。若牢革弦不和,正氣先傷,無氣可散,即調補難效,況誤行耗氣藥乎!所以鬱症得弦強脈者,多成虛損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憂鬱症的脈象大多是沉在裡面、不明顯,有時會呈現脈搏跳動不規律(結脈、促脈)或是沉而澀滯的現象。憂鬱如果影響到肝、腎,脈象多在左手邊呈現;憂鬱如果影響到心、脾,脈象多在右手邊呈現。不論是氣血運行不順暢、飲食積滯、或是痰飲等,只要有任何一種停留在體內,脈象就會呈現停滯不順的現象,但必須要注意脈象是否有神氣,有神氣代表胃氣還在。憂鬱症的脈象雖然呈現沉伏、不規則、急促,但只要還有氣可散開,讓氣通暢就會恢復正常。如果脈象呈現牢實、堅硬、像皮革一樣的硬、或是像琴弦一樣的緊繃,這些都是不好的現象,代表身體的正氣已經受損,沒有氣可以散開,這種情況下就算要調養補氣也很難見效,更何況是誤用耗氣的藥物呢!所以憂鬱症如果出現脈象強硬、像琴弦一樣的緊繃,多半會變成虛損的體質。(出自《醫通》)

2. 附方

〔通治〕,越鞠丸,見本卷諸氣。

〔諸郁〕,六郁丸,香附(二錢),橘紅,蒼朮,撫芎,半夏(各一錢),赤苓,山梔(各七分),炙草,砂仁(各五分),姜(三片),氣加木香、烏藥、紫蘇、砂仁。濕加薏苡、白朮。熱加黃芩,倍山梔。痰加南星、枳殼。血加紅花、丹皮。食加山楂、神麯、麥芽。

〔精滑〕,固陰煎,見二卷脫。

〔潮熱〕,逍遙散,見一卷火。

〔失血〕,歸脾湯,見二卷勞瘵。

〔食少〕,七福飲,參,地(各三錢),當歸,棗仁(各二錢),白朮(錢半),炙草,遠志(各五分),

〔悲鬱〕,甘麥大棗湯,甘草,小麥,大棗

〔驚狂〕,清心溫膽湯,陳,夏,苓,草,竹茹,枳實,姜,參朮,歸,芍,黃連,麥冬,遠志,菖蒲,香附

〔怒郁〕,解肝煎,見本卷諸氣。

〔傷肝〕,化肝煎,見二卷血。

〔恐郁〕,八味丸,見一卷中風。

〔氣鬱〕,七氣湯,見二卷咳嗽。

〔豁痰〕,七聖湯,半夏,黃連,白蔻,人參,茯苓,竹茹,生薑(二片)

〔血鬱〕,四物化郁湯,地,芍,歸,芎,桃仁,紅花,香附,青黛

〔氣鬱〕,溫膽湯,見一卷溫。

〔傷絡〕,金鈴子散,金鈴子,延胡索(各一兩),每服三錢,酒調下。

〔營損〕,人參養營湯,見二卷勞瘵。

〔吞酸〕,左金丸,黃連,吳萸

〔胃郁〕,金匱麥門冬湯,見一卷燥。

〔散火〕,火鬱湯,見一卷火。

〔濕鬱〕,除濕湯,茅朮(四錢),防風(二錢),茯苓,白朮,白芍(各一錢),姜,棗

〔濕鬱〕,平胃散,見一卷濕。

〔痰鬱〕,潤下丸,芩,連,星,草(各一兩),半夏(二兩),橘紅(八兩),用鹽五錢,水化,浸橘紅煮乾,焙,共研,蒸餅為丸。

〔消痰〕,二陳湯,陳,夏,苓,草,姜

〔食鬱〕,保和丸,見二卷痰飲。

〔氣滯〕,沉香降氣散,沉香(二錢八分),砂仁(七錢半),香附(六兩二錢半),炙草(五錢半),每服二錢,薑湯下。

〔婦郁〕,半夏厚朴湯,即七氣湯。

〔治木〕,達郁湯,升麻,柴胡,川芎,香附,桑皮,橘葉,蒺藜

〔治火〕,火鬱湯,見本卷諸氣。

〔治火〕,發郁湯,見一卷火。

〔治濕〕,濕鬱湯,術,樸,苓,夏,芎,羌,獨,草,蒼朮,香附,姜

〔治土〕,奪郁湯,藿香,蒼朮,香附,陳皮,砂仁,草果,蘇梗,省頭草,姜

〔治痰〕,痰鬱湯,杏,蔞,枳,陳,苓,草,香附,浮石,蘇子

〔治金〕,泄郁湯,紫菀,貝母,桔梗,沙參,香附,砂仁,白蒺藜

〔治食〕,食鬱湯,神麯,枳殼,香附,砂仁,梔,樸,芎,陳,草

〔治水〕,折郁湯,白朮,茯苓,豬苓,澤瀉,肉桂,丁香,木通,白蔻仁

〔治血〕,血鬱湯,見本卷諸氣。

白話文:

[附方]

[各種通用症狀],用越鞠丸,具體內容見本卷的「諸氣」部分。

[各種鬱症],用六鬱丸。藥方組成:香附(八克)、橘紅、蒼朮、川芎、半夏(各四克)、赤茯苓、山梔子(各二點八克)、炙甘草、砂仁(各二克),生薑(三片)。氣鬱加木香、烏藥、紫蘇、砂仁。濕鬱加薏苡仁、白朮。熱鬱加黃芩,並將山梔子加倍。痰鬱加南星、枳殼。血鬱加紅花、丹皮。食積加山楂、神麴、麥芽。

[遺精滑精],用固陰煎,具體內容見第二卷「脫證」部分。

[潮熱],用逍遙散,具體內容見第一卷「火證」部分。

[失血],用歸脾湯,具體內容見第二卷「勞瘵」部分。

[食慾不振],用七福飲。藥方組成:人參、熟地黃(各十二克)、當歸、酸棗仁(各八克)、白朮(六克)、炙甘草、遠志(各二克)。

[悲傷憂鬱],用甘麥大棗湯。藥方組成:甘草、小麥、大棗。

[驚恐發狂],用清心溫膽湯。藥方組成: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竹茹、枳實、生薑、人參、白朮、當歸、白芍、黃連、麥冬、遠志、菖蒲、香附。

[憤怒鬱結],用解肝煎,具體內容見本卷「諸氣」部分。

[肝臟損傷],用化肝煎,具體內容見第二卷「血證」部分。

[恐懼鬱結],用八味丸,具體內容見第一卷「中風」部分。

[氣機鬱滯],用七氣湯,具體內容見第二卷「咳嗽」部分。

[祛痰],用七聖湯。藥方組成:半夏、黃連、白豆蔻、人參、茯苓、竹茹、生薑(二片)。

[血脈瘀滯],用四物化鬱湯。藥方組成:熟地黃、白芍、當歸、川芎、桃仁、紅花、香附、青黛。

[氣機鬱滯],用溫膽湯,具體內容見第一卷「溫病」部分。

[經絡損傷],用金鈴子散。藥方組成:金鈴子、延胡索(各四十克)。每次服用十二克,用酒送服。

[氣血虧損],用人參養營湯,具體內容見第二卷「勞瘵」部分。

[胃酸過多],用左金丸。藥方組成:黃連、吳茱萸。

[胃部鬱滯],用金匱麥門冬湯,具體內容見第一卷「燥證」部分。

[疏散火氣],用火鬱湯,具體內容見第一卷「火證」部分。

[濕邪鬱滯],用除濕湯。藥方組成:茅朮(十六克)、防風(八克)、茯苓、白朮、白芍(各四克),生薑、大棗。

[濕邪鬱滯],用平胃散,具體內容見第一卷「濕證」部分。

[痰液鬱結],用潤下丸。藥方組成:黃芩、黃連、南星、甘草(各四十克)、半夏(八十克)、橘紅(三百二十克),用鹽二十克,加水溶化後浸泡橘紅,煮乾後烘乾,一起研磨成粉,用蒸餅做成藥丸。

[消除痰液],用二陳湯。藥方組成: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生薑。

[食物積滯],用保和丸,具體內容見第二卷「痰飲」部分。

[氣機停滯],用沉香降氣散。藥方組成:沉香(十一點二克)、砂仁(三十克)、香附(二百四十八克)、炙甘草(二十二克)。每次服用八克,用薑湯送服。

[婦女鬱結],用半夏厚朴湯,也就是七氣湯。

[治療肝木鬱結],用達鬱湯。藥方組成:升麻、柴胡、川芎、香附、桑白皮、橘葉、蒺藜。

[治療火熱鬱結],用火鬱湯,具體內容見本卷「諸氣」部分。

[治療火熱鬱結],用發鬱湯,具體內容見第一卷「火證」部分。

[治療濕邪鬱結],用濕鬱湯。藥方組成:白朮、厚朴、茯苓、半夏、川芎、羌活、獨活、甘草、蒼朮、香附、生薑。

[治療脾土鬱結],用奪鬱湯。藥方組成:藿香、蒼朮、香附、陳皮、砂仁、草果、蘇梗、省頭草、生薑。

[治療痰液鬱結],用痰鬱湯。藥方組成:杏仁、栝樓、枳殼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、香附、浮石、紫蘇子。

[治療肺金鬱結],用泄鬱湯。藥方組成:紫菀、貝母、桔梗、沙參、香附、砂仁、白蒺藜。

[治療食物鬱結],用食鬱湯。藥方組成:神麴、枳殼、香附、砂仁、梔子、厚朴、川芎、陳皮、甘草。

[治療水液鬱結],用折鬱湯。藥方組成:白朮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肉桂、丁香、木通、白豆蔻仁。

[治療血脈瘀滯],用血鬱湯,具體內容見本卷「諸氣」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