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證治裁》~ 卷之三 (21)
卷之三 (21)
1. 郁脈案
本,謀慮不遂,膽郁生火。春季目眶紅暈,驚悸,口渴溺黃,見聞錯妄,脈洪疾。用龍膽瀉肝湯去芩、柴、通、澤,加丹皮、白芍、赤苓、生棗仁。二服已定,再用平調之劑而安。
白話文:
心智謀略不得實現,情緒不暢,膽氣鬱結產生火氣。春季眼睛周圍紅暈,驚悸,口渴小便發黃,神志錯亂,脈搏急促有力。使用龍膽瀉肝湯,去除芩、柴、通、澤,加入丹皮、白芍、赤茯苓、生棗仁。服用了兩服後情況已經穩定,再使用平調的藥劑治療就可以痊癒。
劉,年高胸悶,氣從下焦逆上,飢不思食,此必鬱怒致病。右關脈浮長過本位,兩尺搏大,顯然氣逆不降,少陽司令得此,有膈噎吐沫之憂。鬱金、栝蔞皮、前胡、枳殼、蘇子、青皮、降香末、郁李仁。數服效。
白話文:
劉某,年齡大,胸部悶塞,氣從下腹部逆行上衝,飢餓也不想吃東西,這種情況必定是鬱悶發怒引起的疾病。右手關脈浮起且長,超過了本位,兩隻尺脈搏動有力,顯而易見氣逆不降,少陽為司令而得到這個,有發生膈肌痙攣、吐出泡沫的憂慮。用鬱金、栝蔞皮、前胡、枳殼、蘇子、青皮、降香末、郁李仁等藥物,服用多次後,病情見效。
眭氏,食後脘痞嘔酸,口燥鼻衄,經四月乃行。沉綿十載,由氣分延及血分,乃肝鬱不舒,致濁升血逆,有終身絕孕之累。生香附、吳萸(黃連汁炒)、黑山梔、茯苓、蘇子、鬱金、澤蘭。數服痞嘔漸減,去香附、吳萸,加丹皮、白芍、當歸、延胡(俱酒炒)、椒目。數服經行。再加金橘皮、木香汁,加減前藥為丸。漸平。
白話文:
眭氏,吃飯後胃脘部脹滿、嘔吐酸水,口乾、鼻子出血,四個月後才開始月經。延續了十年,由氣分傳染到血分,這是肝氣鬱結不舒,導致濁氣上升、血逆,有終身不孕的危險。使用生香附、吳萸(用黃連汁炒過)、黑山梔、茯苓、蘇子、鬱金、澤蘭。服用幾次後,脹滿、嘔吐逐漸減少,去除了香附、吳萸,加入丹皮、白芍、當歸、延胡(都用酒炒過)、椒目。服用幾次後,月經來潮。再加入金橘皮、木香汁,加減前面的藥製成丸劑。逐漸痊癒。
王氏,病久懷抱悒鬱,脈細澀少神,左尤甚。嘔酸食脹,胃陽不舒,左耳項痛連發際。虛陽上攻,膽氣橫溢,木鬱土衰,必至便秘經阻。用吳萸湯去薑、棗,加製半夏、橘白、茯苓、枳殼、甘菊、鉤藤、嫩桑葉,三服甚適。去吳萸,加穀芽、益智、當歸,又數服,諸症漸除。
白話文:
王姓病人,由於長期的疾病纏身,感到鬱鬱寡歡,脈搏細弱澀滯,神氣不足,左側尤為嚴重。他還經常嘔吐酸水,有胃脹氣的感覺,胃陽不舒暢,左耳和頸項疼痛,一直連接到髮際。虛陽上升,膽氣氾濫,肝鬱土衰,一定會導致便祕和經脈不通暢。當時我用去除了生薑和大棗的吳茱萸湯,並且加入了製過的半夏、橘皮、茯苓、枳殼、甘菊、鉤藤和嫩桑葉,連服了三次,病情大有好轉。後來,我去了吳茱萸,加上了穀芽、益智和當歸,又連續服了幾次,各種症狀漸漸消除。
謝氏,右腋氣瘤碗大,經先期,至則渾身牽痛,結褵十載,從未孕育。頭暈帶下,食後吐酸,脈沉弦。症由郁久傷肝,肝經氣逆,致生風火,動血震絡,腑氣失降,嘔眩濁逆,營衛失調,脈隧阻痹。治用兩通厥陰、陽明法。黃連、山梔(俱薑汁炒)、香附(童便制)、枳殼、鬱金、茯苓、當歸、貝母、橘絡、絲瓜絡,數服症減。改用加味逍遙散去柴胡、白朮,加貝母、鬱金汁,合膠艾湯。
數服而經漸調。
白話文:
謝氏,右腋下長了一個碗大的氣瘤,經期提前,一到經期就會全身疼痛,結褵十年從未懷孕。頭暈,帶下,飯後吐酸,脈搏沉而弦緊。病症是由於長期鬱結傷肝,肝經氣機逆亂,導致風火上揚,影響血液流動,脈絡震動,腑氣不能下降,嘔吐眩暈,濁氣上逆,營衛失調,脈道阻塞不通。治療方法採用疏通厥陰、陽明經的藥物。黃連、山梔(均用薑汁炒過)、香附(用童便炮製過)、枳殼、鬱金、茯苓、當歸、貝母、橘絡、絲瓜絡,服用幾次後症狀減輕。改用加味逍遙散,去除柴胡、白朮,加入貝母、鬱金汁,再配上膠艾湯。
服藥一段時間後,身體逐漸恢復健康。
鄒氏,因喪女哀悒,漸次脅痞,食入脹加,痰濁不降,嘔苦便溏,脈虛遲。此悲愁郁損生陽,致氣窒濁壅,治在泄肝溫胃。仿吳茉萸湯,吳萸、乾薑(各五分)、製半夏、茯苓(各二錢)、枳殼、砂仁殼、橘白、烏藥(各八分)。三服嘔止脹寬食進。改用通腑利濕。大腹皮(洗淨,二錢)、厚朴(五分)、半夏曲(八分)、椒目(十五粒)、茯苓(二錢)、砂仁殼(八分)、煨薑(錢半)。數服而安。
白話文:
鄒氏因喪女哀痛,逐漸出現胸脅痞滿,進食後脹滿加重,痰濁不降,嘔吐苦水,大便溏泄,脈象虛弱遲緩。這是悲傷憂愁損傷陽氣,導致氣機窒塞,濁氣壅滯,治療應當以疏泄肝氣,溫暖胃陽。仿照吳茉萸湯,藥用吳茱萸、乾薑(各五分)、製半夏、茯苓(各二錢)、枳殼、砂仁殼、橘白、烏藥(各八分)。連服三劑後,嘔吐停止,脹滿減輕,飲食增加。改用通腑利濕的藥物。藥用大腹皮(洗淨,二錢)、厚朴(五分)、半夏曲(八分)、椒目(十五粒)、茯苓(二錢)、砂仁殼(八分)、煨薑(錢半)。數劑後,病情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