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佩琴

《類證治裁》~ 卷之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3)

1. 虛損脈案

杞子炭、甘菊炭、牡蠣粉、白芍、山梔、神麯(俱炒)、半夏(青鹽炒)、茯神、丹皮、嫩桑葉、浮小麥(煎湯)。三服諸症漸平。原方去梔、曲,加鱉甲、山藥、熟地炭,蒸熱漸愈。

族弟,嗜飲傷中,濕熱內蘊,咳嗽潮熱,腹痛嘔瀉,脈沉小數,左尤澀。不戒飲則成酒勞。生朮、茯苓、薏米、橘紅、茴香、製半夏、枳椇子、砂仁、湘蓮(炒)。數服諸症稍定,乃用葛花解酲湯去青皮、乾薑,加製半夏,數十服全愈。

沈,少年羸怯,晡熱嗆嗽,頭眩食減,頻嘔苦酸濁沫,大便忽溏忽秘,脈弦數,右尺搏指。由相火太強,疏泄失司,痰濁不降,必夢泄足心如烙。先驅濕熱以熄龍雷,黃柏(酒炒,六分)、半夏(青鹽制,錢半)、茯苓、薏米(各三錢)、吳萸(鹽湯泡,五分)、遠志、山梔、澤瀉(各八分)、橘紅(一錢)。

六服痰火降,遺泄止,去吳萸、山梔,加生白朮(錢半)、五味(三分)、牡蠣粉(二錢),諸症俱減,調理得平。

服侄,誦讀神疲,晡寒宵熱,汗嗽食減,脈虛,右尺弦大,此為童損。由心脾肺兼及腎陰,仿立齋先生治法,朝用補中益氣湯去升麻,加茯苓、棗仁、小麥;晚用六味湯去山萸,加白芍、鱉甲、五味。十數劑寒熱止而精神復。

白話文:

虛損脈案

第一個病例:病人服用炭烤枸杞子、炭烤甘菊、牡蠣粉、白芍藥、山梔子、炒神麴、青鹽炒半夏、茯神、丹皮、嫩桑葉、煎煮的小麥。服用三次後,症狀逐漸減輕。原方去除山梔子、神麴,加入鱉甲、山藥、炭烤熟地黃,蒸熱服用後,病情漸漸痊癒。

第二個病例:族弟因嗜酒傷身,導致濕熱內蘊,出現咳嗽、潮熱、腹痛、嘔吐腹瀉等症狀,脈象沉弱而少,左側尤為澀滯。如果不戒酒,就會發展成酒病。他服用生薑、茯苓、薏米、橘紅、茴香、製半夏、枳椇子、砂仁、炒湘蓮。服用幾次後,症狀略微穩定,於是改用葛花解酲湯(去青皮、乾薑,加製半夏),服用數十次後痊癒。

第三個病例:沈姓少年體質羸弱,午後發熱、咳嗽、頭暈、食慾減退,經常嘔吐苦酸濁液,大便時而溏瀉時而便秘,脈象弦數,右尺脈搏有力。這是由於相火太盛,疏泄功能失調,痰濁不降所致,經常夢到腳心像被烙一樣。治療先驅散濕熱以熄滅內火,服用酒炒黃柏、青鹽製半夏、茯苓、薏米、鹽湯泡吳萸、遠志、山梔子、澤瀉、橘紅。

服用六次後,痰火下降,遺泄停止,於是去除吳萸、山梔子,加入生白朮、五味子、牡蠣粉,諸症皆減輕,最終調理痊癒。

第四個病例:服姓侄子因誦讀過度導致神疲乏力,午後發冷晚上發熱,汗多咳嗽、食慾減退,脈象虛弱,右尺脈弦大而有力,這是童子虛損。因為心、脾、肺、腎陰均受損,仿效立齋先生的治療方法,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(去升麻,加茯苓、棗仁、小麥);晚上服用六味地黃丸(去山茱萸,加白芍藥、鱉甲、五味子)。服用十幾劑後,寒熱症狀停止,精神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