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佩琴

《類證治裁》~ 卷之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)

1. 虛損脈案

楊,弱冠成損,嗽血喘促,身熱汗泄,食減便溏,脈弱數。此上損及中,補土生金,自不易定法。四君子湯加熟地砂仁末炒、山藥、茯神、五味、白芍、蓮子、小麥煎湯,數服血止,喘熱亦定。然一陽初生,必交節不至加重,乃得轉危為安。

胡氏女,寒熱咳嗽,經斷食少,肌削口乾無寐,脈虛數,損象已具。經云:二陽之病發心脾,有不得隱曲,在女子為不月,二陽足陽明胃也。胃虛則受谷少而血無由生,故症見心脾。心主血,脾統血,情志不遂,日為憂思煩擾以耗竭之,故月水枯也,宜滋化源。仿立齋先生法,朝用歸脾湯加柏子仁,夕用都氣丸加杞子、白芍、棗仁、貝母。

兩月諸症悉退,後經自通而病霍然。

狄氏,月閉勞熱,醫用通經之品,喘𠻳氣促,怔忡自汗。又用寒涼退熱,食減肌削,乍寒乍熱,診其脈弱數而促,此下損及中也。急用潞參、茯神、黃耆、炙草、白芍、當歸、五味、棗仁、銀柴胡,四劑諸症漸減,加山藥、熟地炭、蓮、棗。補心脾兼調肺腎,熱嗽悉除,能進食矣。

逾月後,忽腰腹痛,下胎形三寸許,兒頭已半損爛。予深自咎臨診未審其母舌青黑與否,然計其經閉後已六閱月,乃知胞宮血涸,胎形不長,乾黑累月,必反枯㿉深隱。通經破血藥數十劑不能令墮,俟氣血通調,瘀腐之膈膜者,乃去而不復留也。況血枯經閉,漫與三稜、莪朮、牛膝、桃仁,不速之斃乎,志此為榨乾汁者鑑。

李,肩挑傷力,咳嗽胸痛,其損在肺。用黃耆、潞參、茯神、百合、貝母、杏仁、當歸、白芍、甘草、紅棗,二服即應。此從安肺湯加減,經所謂損其肺者益其氣也。

眭,肝腎陰虛,損久不復,冬至後痰咳粉紅,嗽聲子夜特甚。想虛陽失藏,龍火不伏,交子時陽氣一動,炎灼上凌,浸至嬌臟受戕,身熱喘促。近又食減無味,午後頰紅,時覺懍懍憎寒,是陰傷及陽,非萸地酸膩可效。必用甘藥培元,佐以介屬潛陽,冀其封固蟄藏,至立春前後,地氣上騰,症不加重為幸。

潞參、山藥、百合、甘草、五味、白芍、牡蠣、淡菜、阿膠,數服漸平。

堂弟,嗆嗽氣急,脈弦數,適逢秋令,予謂此火刑金象也,當滋化源。以自知醫,雜用梨膏止嗽,予謂非法。入冬寒熱間作,厥氣衝逆,灰痰帶紅,良由陽亢陰虧,龍雷並擾,冬藏不密。今近立春,地氣上升,內氣應之,喘嗽勢必加重,擬方阿膠烊化、山藥炒,各二錢。洋參、熟地(炒)、茯神、藕節(各三錢)、川貝母(炒研,一錢)、甜杏仁(炒研,錢半)、棗仁(炒研,八分)、五味(五分)。數服頗效。

又五更服燕窩湯,晚服秋石湯,降虛火而喘定。

堂弟,肺主出氣,腎主納氣。今腎少攝鈉,時交驚蟄,陽氣大升,兩關尺通滑兼弦,氣由衝脈逆沖而上,子夜陽動,喘嗽汗泄,必起坐不能安臥,皆真元不納之咎。屢用參耆保固,肺脾既屬不濟,即用知柏,名為滋腎,豈能驟安。仿葉氏鎮攝法,青鉛(三錢)、牡蠣(煅研,錢半)、茯神(三錢)、五味(八分)、炮姜(四分)。遠志(炒炭,錢半)、故紙(鹽水炒,一錢)。

白話文:

虛損脈案

楊某,年輕時就體弱多病,經常咳嗽吐血,呼吸急促,身體發熱,汗多,食慾減退,大便稀溏,脈象微弱而頻數。這是上焦損傷累及中焦的表現,需要補益脾土以滋生肺金,治療方法不易確定。我使用了四君子湯,並加入熟地黃、砂仁(炒)、山藥、茯神、五味子、白芍藥、蓮子、小麥等煎服。服用幾劑後,吐血止住,喘息和發熱也減輕了。但正值一陽初生之際,必須注意節制,避免病情加重,才能轉危為安。

胡氏女子,寒熱咳嗽,月經停止,食慾不振,身體消瘦,口乾舌燥,失眠,脈象虛弱而頻數,已經出現了氣血虧損的症狀。經書上說,二陽之病(指少陽和陽明)會發病於心脾,這在女子身上表現為月經不通。二陽指的是足陽明胃經,胃氣虛弱則飲食減少,氣血無法生成,所以症狀會表現在心脾上。心主血,脾統血,如果情志不遂,經常憂思煩惱,就會耗傷心脾的精血,導致月經停止。因此,應該滋補心脾,調理氣血。我仿效立齋先生的治療方法,早上服用歸脾湯加柏子仁,晚上服用都氣丸加枸杞子、白芍藥、酸棗仁、貝母。

兩個月後,所有症狀都消失了,月經也恢復正常,病就好了。

狄氏女子,月經閉止,伴有發熱疲勞,醫生使用了通經藥物,結果卻出現呼吸急促,心悸,自汗等症狀。又使用了寒涼藥物退熱,結果食慾減退,身體消瘦,時冷時熱。診脈發現脈象微弱而頻數且急促,這是下焦損傷累及中焦的表現。我緊急使用潞參、茯神、黃耆、炙甘草、白芍藥、當歸、五味子、酸棗仁、銀柴胡等藥物,服用四劑後症狀逐漸減輕,之後又加入山藥、熟地黃炭、蓮子、大棗。這樣既補益心脾,又調理肺腎,熱咳全部消除,也能正常進食了。

一個多月後,突然出現腰腹疼痛,發現懷孕,胎兒只有三寸長,頭部已經部分腐爛。我非常自責,當時沒有仔細觀察患者的舌苔是否青黑。但考慮到月經閉止已經六個月了,就知道是胞宮血虛,胎兒無法正常發育,胎兒長期處於乾燥缺血的狀態,最終會枯萎壞死。之前服用幾十劑通經破血的藥物都未能使胎兒流產,我等待氣血調和後,瘀腐的胎兒自然會排出。如果在血虛經閉的情況下,貿然使用三稜、莪朮、牛膝、桃仁等破血藥物,那不是加速死亡嗎?我寫下這段經歷,希望其他醫生引以為戒。

李某,因挑擔勞累傷了身體,咳嗽胸痛,這是肺部受損。我使用了黃耆、潞參、茯神、百合、貝母、杏仁、當歸、白芍藥、甘草、紅棗等藥物,服用兩劑後症狀就有了好轉。這是根據安肺湯加減的,符合經書上所說的“損其肺者益其氣”的原則。

眭某,肝腎陰虛,久病不愈,冬至後出現痰咳,咳出的痰液呈粉紅色,夜間咳嗽尤為嚴重。我想這是因為虛陽外泄,腎中真火不能收斂,子時陽氣初動,就向上衝犯,損害了嬌嫩的臟腑,導致身體發熱,呼吸急促。最近他又出現食慾減退,午後面頰發紅,時有畏寒的感覺,這是陰虛傷及陽氣的表現,單用茱萸、地黃、酸棗仁等滋陰藥物是沒有效果的。必須使用甘溫藥物培補元氣,再輔以收斂潛陽的藥物,以期封固陽氣,等到立春前後,地氣上升,如果病情沒有加重,那就萬幸了。

我使用了潞參、山藥、百合、甘草、五味子、白芍藥、牡蠣、淡菜、阿膠等藥物,服用幾劑後病情逐漸好轉。

我的堂弟,咳嗽氣急,脈象弦數,正值秋季,我認為這是火克金的象徵,應該滋補元氣。但他自己懂一些醫術,亂用梨膏止咳,我認為這是錯誤的。入冬後,寒熱交替,厥逆之氣上衝,咳出的痰液灰白帶血,這是因為陽氣亢盛,陰精虧損,導致龍雷並擾,冬季的收藏功能失調。現在快到立春了,地氣上升,體內之氣也隨之應和,咳嗽喘息勢必會加重。我擬定了以下處方:阿膠(烊化)、山藥(炒),各二錢;西洋參、熟地黃(炒)、茯神、藕節(各三錢);川貝母(炒研,一錢);甜杏仁(炒研,錢半);酸棗仁(炒研,八分);五味子(五分)。服用幾劑後,效果不錯。

他又在五更服用燕窩湯,晚上服用秋石湯,以降低虛火,使喘息平息。

我的堂弟,肺主出氣,腎主納氣。現在腎氣不足,不能攝納氣息,又正值驚蟄時節,陽氣大盛,脈象在兩關和尺脈部位滑數兼弦,氣由衝脈逆衝而上,夜間陽氣活動時,就會出現咳嗽喘息,汗多,坐卧不安,這都是元氣不能收斂的結果。我多次使用人參、黃耆等藥物來固護元氣,但肺脾功能仍然不足,如果再用知母、黃柏等滋腎藥物,也不能很快見效。我仿效葉氏的鎮攝方法,使用青鉛(三錢)、牡蠣(煅研,錢半)、茯神(三錢)、五味子(八分)、炮姜(四分)、遠志(炒炭,錢半)、故紙(鹽水炒,一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