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佩琴

《類證治裁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之三

2. 脾胃論治

脾胃皆屬土,脾為己土,胃為戊土,而臟腑分焉。脾為臟,胃為腑,凡臟主守,腑主通,臟陰而腑陽也。經言胃為水穀之海,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。故胃主納,脾主運,胃喜涼,脾喜燥,昔人每多混治,惟葉氏醫案,謂脾宜升則健,胃宜降則和。太陰濕土,得陽始運;陽明陽土,得陰始安;以脾喜剛燥,胃喜柔潤也。

仲景急下存津,其治在胃;東垣大升陽氣,其治在脾。又言五臟以守為補,六腑以通為補,卓然有見。岫雲華氏,稱其議論越出千古,其敘葉案曰:《脾胃論》莫詳於東垣,其補中益氣、調中益氣、升陽益胃諸湯,以勞倦內傷為主,故用人參、黃耆以補中,白朮、蒼朮以溫燥,升麻、柴胡升下陷之清陽,陳皮、木香理中宮之氣滯,以太陰惡濕,而病人胃陽衰者居多,用之得宜,效如桴鼓。若脾陽不虧,胃有燥火,則當用香岩養胃陰之法。

凡病後熱傷肺胃津液,以致虛痞不食,舌絳嗌乾,煩渴不寐,便不通爽,此九竅不和皆胃病,豈可以耆、朮、升、柴治乎。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,所謂胃宜降則和者,非辛開苦降,亦非苦寒下奪,以損胃氣,不過甘平或甘涼濡潤以養胃陰,則津液來復,使之通降而已,此即宗《內經》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,以通為用之理也。

故治胃陰虛,不飢不納,用清補,如麥冬、沙參、玉竹、杏仁、白芍、石斛、茯神、粳米、麻仁、扁豆子。治胃陽虛,食穀不化,用通補,如人參、益智、陳皮、厚朴、烏藥、茯苓、生朮、地慄粉、半夏、韭子、生薑、黃米。治脾陰虛,胸嘈便難,用甘潤,如甘草、大麥仁、白芍、當歸、杏仁、麻仁、紅棗、白蜜。

治脾陽虛,吞酸噯腐,用香燥,如砂仁、丁香、炒朮、神麯、麥芽、乾薑。如四君、六君、異功,凡守補皆脾藥。治脾胃陽虛,運納俱少,食已欲瀉,用升降法,如補中益氣湯加茯苓、益智、木瓜,或益黃散。治濕傷脾胃,用平胃散,或清暑益氣湯加減。治中氣虛,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、五味子。

治飢傷,痛而納食稍安,病在脾絡,因傷飢餓而得,當甘緩以養脾營,當歸建中湯。治食傷,傷食惡食,腹痛作飽,當分消胃土,用生益智、草果、廣皮、茯苓、雞內金、炒楂肉、神麯、煨姜。病後調理脾元,參苓白朮散,或六君子湯。其分治合治,於病情尤為允愜者矣。

白朮炒用則守,生用則和。甘草炒用則補,生用則瀉火。上方分列脾胃,大抵脾臟以守為補,胃腑以通為補,脾宜升運,胃宜通降也。其方治與飲食症參觀,則備矣。

白話文:

脾和胃都屬於土,脾是陰土(己土),胃是陽土(戊土),這是它們作為臟腑的分別。脾屬於臟,主責固守;胃屬於腑,主責通暢。臟屬陰,腑屬陽。經典說胃是水穀之海,飲食進入胃後,精華之氣被提取,然後向上輸送到脾。脾氣再將這些精華散布,向上歸於肺,並調節體內的水道,向下輸送到膀胱。脾主要負責為胃運輸津液。因此,胃主要負責接納食物,脾主要負責運化食物。胃喜歡涼潤,脾喜歡乾燥。以前人們常常混淆兩者的治療,只有葉氏的醫案提出,脾應當升發才能健康,胃應當下降才能平和。太陰濕土,只有得到陽氣才能運轉;陽明陽土,只有得到陰氣才能安定。這是因為脾喜歡剛燥,胃喜歡柔潤。

張仲景的治法中,使用急下藥來保存津液,這種治法針對的是胃;李東垣大力升發陽氣,這種治法針對的是脾。還有人說五臟以固守為補,六腑以通暢為補,這確實非常有見地。岫雲華氏稱讚這些論點超越了古人,他敘述葉氏醫案時說:《脾胃論》沒有比李東垣更詳細的了,他的補中益氣湯、調中益氣湯、升陽益胃湯等方劑,主要針對勞累過度導致的內傷。所以會用人參、黃耆來補中,用白朮、蒼朮來溫燥,用升麻、柴胡來升舉下陷的清陽,用陳皮、木香來調理中焦的氣滯。因為太陰脾不喜歡濕,而且病人多數是胃陽虛衰,所以用這些藥效果很好。如果脾陽不虧虛,但胃有燥火,就應該用香岩養胃陰的方法。

一般來說,生病後,熱邪損傷肺胃的津液,導致虛弱、痞塞、沒有食慾、舌頭紅、咽喉乾燥、煩躁口渴、失眠、大便不通暢等症狀,這些都是九竅不通調的胃病表現。這種情況怎麼能用黃耆、白朮、升麻、柴胡來治療呢?所以,一定要用降胃的方法,也就是說,胃應當下降才能平和。這種降胃不是用辛散苦降的藥,也不是用苦寒下奪的藥來損傷胃氣,而是用甘平或甘涼濡潤的藥來滋養胃陰,使津液恢復,從而使胃氣通暢下降。這就是遵循《內經》中「六腑以傳化物而不藏,以通為用」的道理。

所以,治療胃陰虛,沒有飢餓感,吃不下東西,要用清補的方法,比如麥冬、沙參、玉竹、杏仁、白芍、石斛、茯神、粳米、麻仁、扁豆子等藥。治療胃陽虛,吃了食物難以消化,要用通補的方法,比如人參、益智、陳皮、厚朴、烏藥、茯苓、生朮、地慄粉、半夏、韭子、生薑、黃米等藥。治療脾陰虛,胸口嘈雜,大便難解,要用甘潤的方法,比如甘草、大麥仁、白芍、當歸、杏仁、麻仁、紅棗、白蜜等藥。

治療脾陽虛,吞酸噯氣,要用香燥的方法,比如砂仁、丁香、炒朮、神麯、麥芽、乾薑等藥。像四君子湯、六君子湯、異功散等,凡是用來固守補益的藥都是針對脾的。治療脾胃陽虛,運化功能差,吃完東西就想拉肚子,要用升降的方法,比如補中益氣湯加茯苓、益智、木瓜,或者用益黃散。治療濕邪損傷脾胃,用平胃散,或者清暑益氣湯加減。治療中氣虛弱,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、五味子。

治療因飢餓而導致的疾病,這種情況是吃完東西疼痛稍微減輕,病在脾絡,是由於飢餓造成的,應該用甘緩的藥物來滋養脾的營血,比如當歸建中湯。治療因飲食不當導致的疾病,這種情況是厭食,肚子脹痛,應該用消導的方法來分化胃中的食物,比如生益智、草果、廣皮、茯苓、雞內金、炒山楂、神麯、煨姜等藥。病後調理脾胃元氣,可以用參苓白朮散,或者六君子湯。這樣分開治療或合併治療,都能夠針對病情,非常妥當。

白朮炒過後具有固守的作用,生用則能調和。甘草炒過後具有補益的作用,生用則能瀉火。上面分別列舉了治療脾胃的藥方,大體來說,脾臟以固守為補,胃腑以通暢為補,脾應當升發運轉,胃應當通降。將這些藥方結合飲食方面的症狀來看,就非常完整了。